劇情簡介
聖耶穌基督降臨,這次-耶穌必須通過重重考驗!
基督來到人世,不斷受到神的感召、尋找神的旨意,同時接受邪惡的誘惑。這次它將受到最大的考驗-過著凡人的生活,才能完成神的旨意。
耶穌是個木匠,羅馬人讓他做十字架來處死反叛的猶太人。看到被釘在十字架上的血淋淋的肉體,耶穌恐懼不已,陷入深深的精神矛盾中。他曾愛過的表妹莫大拉的瑪利亞淪為了妓女,她向他要求一起生活,耶穌拒絕了,她責備耶穌怯弱。
猶大接到了猶太人反羅馬宗教的命令,要他殺死耶穌。猶大沒有這樣做,他與耶穌一起布道。猶大認為耶穌可能是救世主,便引他去見施洗約翰。施洗約翰不相信耶穌關於愛的主張,他認為上帝希望於人的是恨。耶穌來到大自然中受盡皮肉之苦,經過40個晝夜的考驗,準備進入耶路撒冷,替上帝布道。
施洗約翰被殺害,耶穌向魔鬼宣戰,並使拉撒路起死回生。猶太人宗教組織殺死了被耶穌救活的拉撒路,藉以破壞耶穌越來越大的影響。耶穌明白了自己的使命,他讓猶大向羅馬人告發自己,將自己釘上十字架。
撒旦扮成天使欺騙耶穌,耶穌受到誘惑,走下十字架,與莫大拉的瑪利亞結為夫妻,並聲一子。妻子死後,他又與兩個女人生活在一起。
耶路撒冷燃起大火,耶穌請求上帝寬恕,請求將自己重新釘上十字架。在十字架上他仰望蒼天,嘴角卻帶著微笑.....
這是一部表現“肉體與精神、靈魂與實在衝突”的影片。而這場衝突集中體現在耶穌身上。在斯科塞斯的影片裡,耶穌並不是個天生的完人。他生性懦弱,遇事寡斷,在血腥的暴力行為下,他膽怯;在異性的誘惑下,他猶豫不決;在戰爭面前,他顯得軟弱無力。相形之下,猶大的形象倒顯得堅定、果敢、正義凜然,即使出賣耶穌,也是在耶穌自己的授意下所為。耶穌卻從人們心目中“上帝之子”的形象降為一名普通的百姓了。這一切正是導演斯科塞斯所刻意追求的。
早年一度企望做牧師的斯科塞斯,多年來就有把耶穌搬上銀幕的願望。他始終疑惑不解:人性深處是否有個模糊面?在那個模糊面里,善和惡是並存的。如果基督活到現在,他肯定會生活在妓女和吸毒者中間,因為後者是被社會所歧視的人,也是最需要他的人。斯科塞斯的觀點,代表著新一代西方人對上帝的再認識。
這是一部僅有600萬美元投資的影片。儘管如此,影片不乏史詩般的氣勢。片中出現了大量血淋淋的場面與火焰升騰的景象,充滿地獄般的色彩。它和斯科塞斯以往影片中所表現出的紀實主義傾向不同,由於場景變換少,對話多,故而顯出濃重的舞台劇傾向。基於這一點,斯科塞斯選擇了功底深厚的舞台劇演員威廉.達福來扮演耶穌。扮演猶大的是後來以《鋼琴課》聞名的哈威.凱特爾。
影片在美國上映時,教會人士及民眾對其進行了抵制,他們發動了大規模的抗議活動。在法國上映此片時竟然發生了爆炸影院事件。圍繞著《基督最後的誘惑》引起了軒然大波。斯科塞斯說:“我從未想過要攻擊神靈或任何信仰。我把我的影片看成是一種信仰的行為,我認為真實地處理基督這個人物就是一個信仰的行動。”
( 這既是斯科塞斯的一個夢,也為今天的人們畫了一幅更可及、更直接、更現實的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