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多源時空數據的城市生活和就業緊湊度研究

基於多源時空數據的城市生活和就業緊湊度研究

《基於多源時空數據的城市生活和就業緊湊度研究》是依託香港大學深圳研究院,由葉嘉安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基於多源時空數據的城市生活和就業緊湊度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葉嘉安
  • 依託單位:香港大學深圳研究院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緊湊城市是可持續發展觀指導下的城市發展重要理論,其高密度開發和土地混合利用策略已是多年來中國城市規劃工作中的實踐要點。然而,土地利用、交通設施等空間結構和形態的緊湊並不是緊湊城市的目的,城市居民生活和就業的高質有效緊湊才是緊湊城市的真實內涵。本課題以城市居民生活與就業的緊湊度量和城市空間結構與功能校核為切入點,突破傳統城市規劃無法科學匹配空間規劃與微觀社會經濟活動的瓶頸,研究如何從城市群體活動時空數據中提取城市居民的生活與就業活動特徵,提出以人為本的緊湊城市發展綜合評價指標,並進行基於居民活動的城市緊湊度與基於城市空間結構的緊湊度評價方法的校核,對有利於居民緊湊活動的城市空間結構建設提出建議。本課題探索構建以多源時空數據為支撐的面向微觀個體的自下而上的規劃理論框架,實現規劃技術與信息技術相結合的原始創新,對擴展以數據支撐的智慧城市規劃,建設可持續城市空間發展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結題摘要

緊湊城市是可持續發展觀指導下重要的城市發展理論,而城市居民生活和就業的高效緊湊是當前推動緊湊城市形成和規劃的重要基礎。本課題以城市居民生活與就業的緊湊度量和城市空間結構與功能校核為切入點,研究如何從城市群體活動時空數據中提取城市居民的生活與就業活動特徵,提出以人為本的緊湊城市發展綜合評價指標體系,並進行基於居民活動的城市緊湊度與基於城市空間結構的緊湊度評價方法的校核,對有利於居民緊湊活動的城市空間結構建設提出建議。本課題採用手機大數據提取個人從居住地到工作地的工作出行信息,提出了通勤光譜分析的新方法,研究城市居民通勤出行的模式,揭示了中國背景下不同產業職工就業活動的影響機制與西方存在較大差異。建立了專門針對就業活動的混合利用指標體系,揭示出不同類型的混合利用對就業活動的影響機理,並以此發展了混合使用和就業活動自平衡關係的理論體系。同時,對餐飲、購物、休閒及公交設施的可達性進行計算,分析了與居民非工作活動地點決策的關係。本課題揭示並解決了利用大數據研究城市問題所面臨的不確定性問題,為推進大數據驅動下的城市研究和智慧城市規劃構築基礎。同時建立的基於就業活動的混合利用指標體系,將有助於對現有混合利用評價的調整和最佳化,指導以人為本導向下的城市規劃和設計,以及構建面向可持續發展的城市空間結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