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流概況
城河,古稱會川河,上游稱懷遠河,中游稱楊橋河,下游稱普隆河,由北向南貫穿會理縣境內中部和南部。發源於
龍肘山東麓,自外北經縣城向南過南閣、彰冠、愛民、愛國、關河、普隆等鄉入金沙江,流域面積2096.59平方公里(一說2288平方公里),占全縣面積46.2%,幹流長141公里,平均比降10.35‰,天然落差1340米。
水文特徵
河口處多年平均流量3187立方米/秒,占全縣出境水量的42.5%,最枯流量0.3立方米/秒。
主要支流
支流呈樹枝狀分布,流域面積達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麻龍河(下游稱潭溪河)、姜州河、矮郎河(下游稱白雞河、核桃河)、力馬河(下游稱小關河)、黎溪河,5條河總長166.9公里;流域面積20至100平方公里的河流共17條,總長215.2公里。
麻龍河,為金沙江左岸二級支流,城河左岸一級支流,又稱內東河、潭溪河、馬龍河,發源於會理縣北部馬宗鄉境內,河源最高點海拔2921.3米,由北向南橫貫馬宗鄉倉魚河村,橫山鄉岩峰村、石壩村、老村,在磨房村與右支磨房溝匯合,經馬頸村進入內東鄉團山村,穿潭溪河村,在南閣鄉南閣村匯入城河,河口海拔高程1748米。流域呈長條形,地形北高南低,上游切割較深,河谷狹窄。中、下遊河谷相對較開闊,兩岸耕地分布相對較多。麻龍河流域面積177平方公里,河道總長41公里,總落差1173.3米,河道平均比降12.0‰。
力馬河,在會理縣東南部關河鄉,流經力馬河鎳礦,是中國建設的第一個鎳礦山。
矮郎河,發源於會理縣矮郎鄉,東南流經鳳營鄉、愛國鄉,下游稱白雞河、核桃河,在愛國鄉注城河。
姜州河,發源於會東縣姜州鄉,西南流,經中心鄉,入會理縣,至會理縣海潮鄉入城河。
治理開發
攔蓄工程
1963年,愛民公社在城河興修第一座攔河壩——擁護大壩。壩體為條石乾砌弧形壩,黃泥防滲,但建成後不久被洪水沖毀,1965年改用漿砌條石壩,不但擴大灌面40畝,而且還利用尾水建裝機24千瓦電站一座。此為在城河上興建攔河壩之始,為以後興建紅光大壩、海潮攔河壩提供了經驗。
興隆水庫,位於鹿廠鄉興隆村五組,土壩高11.4米,總庫容23萬立方米,設計灌面1000畝,實灌200畝,由縣水利組劉應傑、邵啟林設計。國家投資2000元,於1954年12月動工,歷時5月竣工。1973年底,進行整修,加固防滲,壩體加高9.2米,達20.6米,總庫容為102.4萬立方米。挖引水渠7.0公里,輸水渠11.5公里,擴大灌面500多畝。
大梨樹水庫,位於彰冠鄉萬紫村大梨樹。原土壩高28米,庫容37萬立方米,灌面500畝,於1963年春竣工。1978年擴建,將壩體加高5.2米,達33.2米,總庫容達46.25萬立方米,輸、引水渠2條,長10公里,有效灌面980畝。擴建工程由鄭在福與程鹹中負責設計和施工,是效益發揮最好的小(二)型蓄水工程之一。
小獅子水庫,位於彰冠鄉雙河,集雨面積14平方公里,於1965年開工,1966年5月竣工。土壩高18米,庫容約60萬立方米。1971年1月至1977年5月擴建、加固,以混凝土內襯補漏,解決上涵管漏水,並將壩體加高8.5米,達26.5米,臥管放水,總庫容325.77萬立方米。東西乾渠分別長8.1公里,有效灌面2274畝。1982年整治,經整修後,其工程效益在小(一)型工程中比較顯著。
紅旗水庫,位於老街鄉鐵廠村,距縣城7.5公里,中型蓄水工程。原名鐵廠水庫。紅旗水庫由樞紐工程、引水工程和輸水工程三部分組成。樞紐工程大壩為均質土壩,1973年3月大壩建成。壩高33.5米,底寬196米,底長108米,頂寬6米,總庫容1060萬立方米,其中
興利庫容901萬立方。郭家埡口副壩為寬頂式,溢洪道底寬×過水深為15.2米×l米;放水涵洞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採用4孔錘球放水,過水流量8.46立方米/秒。引水工程紅旗水庫自身集雨積僅有7.838平方公里,其餘靠借集雨面積解決。1970年冬至1973年興建左樟滯洪水庫,擴建龍泉山塘和引水渠工程。左樟滯洪水庫壩高19米,庫容92萬立方米,渠長5647米,其中隧道長897米,過水流量3立方米/秒。龍泉山塘壩高17米,庫容3萬立方米,渠長300米,過水流量1立方米/秒。
橫山水庫,位於金沙江左岸二級支流麻龍河中上游,推薦壩址位於會理縣原橫山鄉政府附近,水庫集水面積94.4平方公里,多年平均來水量6720萬立方米。設計推薦正常蓄水位1971.00米,總庫容5088萬立方米,大壩為砼
面板堆石壩,最大壩高64.6米,壩頂軸線長337.5米。樞紐工程主要建築物有砼面板堆石壩、
開敞式溢洪道、取水洞、放空洞等,渠系工程包括1條幹渠及2條支渠。開發任務為農業灌溉、會理縣主城區及鄉(鎮)和農村人畜供水、生態環境用水等綜合利用。工程建成後,年平均可供水量為4041萬立方米,供水範圍包括縣城5個街道以及外北、內東、鹿廠、彰冠、愛民等5個鄉(鎮),受益人口26.66萬人,設計灌溉面積14.72萬畝。其中:新增10.57萬畝、改善4.15萬畝。
灌溉渠道
紅旗水庫輸水工程,渠道全長99公里,中有渡槽84座,隧洞15個,總長1212米,過道暗洞2個,泄水閘門110道,控灌面積3.5萬畝。其中西乾渠長77公里,由將軍石起水,在白雲庵過城河經丁家祠、金梅隧洞(長320米)、星星倒虹管(長257米,高46米,管徑700~900毫米)、小柳樹到望城大隊,過水流量3~1立方米/秒,控灌面積2.5萬畝。東乾渠長22公里,從涵管出口經石廠、毛溪過紅岩倒虹管(長357米,高75.88米,管徑250~350毫米)達中和大隊,過水流量1立方米/秒,控灌面積1萬畝。
東壩大堰,1951年夏,縣人民政府決定興建東壩大堰,由西康省水利局、西昌專署水利隊協助縣水利組勘測設計,引城河水灌溉農田。進水口位於老街鄉沙壩村城河左岸,全長8公里,引用流量1立方米/秒,控灌老街鄉的南廠、石廠、毛溪以及果元鄉的東壩、積水等村土地3000畝,是全縣第一條千畝以上灌面的大堰。東壩大堰工程於1951年11月動工,勞動力由受益鄉、村抽調,於次年4月建成通水。工程總投資1萬餘元,其中農民貨款4800元,投工6萬多個工日,平均每畝投資5元左右,是一費省效宏的引水灌溉工程。70年代,紅旗水庫建成後,東壩大堰灌區由水庫東乾渠控灌,渠道仍在。
黎海渠,設計全長90公里,由力馬河引洪入大海子,引入水量1210萬立方米,投資1600萬元,控灌黎溪、河口、中廠等7個鄉30000餘畝農田,列為70年代全縣四大水利工程之一。1975年成立黎海渠工程指揮部,由受益隊抽調勞動力施工。至1977年,建成黃土坡至大海子引洪渠12公里、橫跨川滇公路的黎屯高填方渡槽,完成填築大海子水庫大壩高2米,工程總投資70萬元,其中社隊集資66.9萬元,預計年引洪量10萬立方米。1978年10月,因工程規模過大,引水可靠性不清,設計方案可靠性差和資金不足而停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