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宜居性建設的供需差動研究——以廣州市為例》是依託華南農業大學,由叢艷國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城市宜居性建設的供需差動研究——以廣州市為例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叢艷國
- 依託單位:華南農業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1990年代以來我國城市的宜居性建設迅速發展,而居民卻對諸多人居要素越來越不滿意。城市的發展不等於社區的發展,更不能等同於居民需求上的滿足。目前,宜居城市的建設與評價成為學術界研究的熱點,但絕大多數成果仍集中在對城市整體建設狀況的描述與評價方面,鮮有系統地探討宜居建設的供需平衡問題,以人為本的城市建設仍停留在理性思維的角度,在處理現實存在的問題與矛盾時會出現目標的空泛和實現手段的蒼白無力。本研究擬構建供給- - 需求建設狀況- - 滿意度綜合評價模型,分析城市宜居性的建設在多大程度上滿足了居民的需求,探究資金投入對社區及居民的惠及程度,剖析城市建設偏好的人群及空間指向性,提出和諧的更具可操作性的宜居城市建設模式,為最終實現以社區、以市民為本的城市建設提供政策參考。
結題摘要
為實現城市宜居性建設的“人本主義”回歸,本研究利用供需差動的系統學方法構建了“社區人居環境滿意度”與“城市人居環境建設水平”綜合分析的評價模型。以廣州市為例,對城市宜居性的供需狀況進行了綜合評價,結果顯示,廣州市總體滿意度“一般”,要素之間不平衡的狀況嚴重;滿意度與建設狀況呈現了趨同與趨異:基礎設施建設的速度最快,滿意度最高;公共服務設施發展滯緩,滿意度較低;對於“居住、環境衛生、生態維護”等指標,雖然客觀建設速度突飛猛進,但居民對其仍十分不滿意。了解民意,不斷縮小人居環境供給(建設水平)與需求(滿意度)之間的差距應該成為城市發展的目標。在總體供需差動研究的基礎上,本研究運用運用SPSS和ARCGIS分析手段對宜居滿意度的人群及空間差異進行了分析。主要結論為:收入成為影響階層分異與滿意度高低的關鍵因素;利用收入及其他社會屬性的聚類將樣本歸併為“年輕打工”、“大眾工薪”、“職場白領”以及“高薪高壓”四個階層,其中,“年輕打工”等偏低收入階層對居住環境的滿意度差,而“職場白領”等偏高收入階層人居滿意度高。人群差異的空間投影表征為偏低收入群體聚居在中心破敗區以及邊緣區,“職場白領”等偏高收入群體占據城市的優質資源區域;滿意度等值線有從城市新舊中心向邊緣逐漸降低的趨勢,但在一些明顯的發展指向性區域同心圓模式會發生變化,舊城“紳士化社區”與“老街坊社區”、新城“高檔社區”與“城中村”反差強烈,滿意度空間分異極化,以致形成等值線斷崖形態。“城市宜居的供需異化”現象表明現有城市規劃體系仍缺乏對人居要素特別是對社區層面建設的考量。城市供給在向社區需求系統滲透過程中出現不同程度的漏損或增強,空間融貫視角下的綜合性人居環境規劃體系亟待建立。“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導的城市人居規劃與“自下而上”的社區主導的社區人居規劃應該貫融,而分區規劃則會成為耦合的中間環節。公服設施、交通、環境等具體的人居環境要素的配置根據屬性不同,採用城市政府源頭控制的“獨立占地”以及房地產商拾遺補缺的“地塊配建“方式,為政府與市場的協同與對接找到了合理的邊界。 截至2014年12月,共發表標註論文9篇,其中全國性會議(2013中國城市規劃年會)1篇,核心期刊8篇,SSCI索引論文4篇。順利完成基金申請時的預期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