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坊街為東西走向,成街於明代洪武年間太原城擴建之後。據地方志載,明清兩代的城坊街,原名叫“城隍廟街”,得名於該街東畔那座頗具規模的城隍廟。說城隍廟,先弄清“城隍”是什麼意思?代表著什麼?這對理解這條街名會有些幫助。城隍兩個字的本意,古籍說的明白:“崇墉為城,環水為隍。”用現在的話說,城是指城牆,隍乃指護城河。而城隍廟是中國各類廟宇中的一種,是祭祀護城之神的廟宇,為求雨、祈晴、禳災之所。在我國的傳統中,認為城隍神不僅能保佑全城百姓福壽安康,而且對善惡人等能夠及時地陰以報賞和懲罰,補陽世間王法所不及。所以,凡是有城鎮的地方都要建城隍廟,將城隍之神列入祀典,奉為全城最不得了的神明。我國奉祀城隍的習俗,由來已久,至宋代已非常普遍。當時,太原城的城隍廟就建在開遠門(即後來的迎澤門)內東側朝真坊內。金、元兩代又遷址城西南角的三桂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城坊
- 原名:城隍廟街
歷史記事
名稱來源
是時,由太原知府或由知府責成其他官員,親臨廟中祭以“羊一、帛一、爵三”。據《陽曲縣誌·志余》所載,在城隍廟山門之東牆壁,原嵌有“晉溪隱君家訓石刻”一通。時人稱之為“家訓碑”,碑文280餘字,通篇都是教育後人晚輩,如何作人,如何處事。字裡行間流溢著我國古人作人做事的標準,散發著那個時代的濃鬱氣息。從這短短的文字中,可以看出華夏仁人淳樸、誠厚、篤實和助人為樂的優良傳統。此碑現珍藏於太原雙塔永祚寺。民國二年(公元1912年),太原軍政府除舊布新,革除傳統封建祭祀,城隍廟被廢棄,廟院被利用開辦了太原第一座生產棉毛織品的輕紡工業企業——平民工廠。據當時的有關資產記載,及至民國35年時,平民工廠“年產各種布呢二千餘匹,提花毯一萬塊,線襪五千打,時鞋八千對,毛巾三百打”,資本達大洋五萬。城隍廟改建為平民工廠之後,城隍廟街也失去其做為街名的最初意義,送去掉廟字,以城隍兩字的諧音“成方”為新名,更名為“成方街”。後來,又以成方的諧音“城坊”為名,改作“城坊街”,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