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努瑪·埃立什

埃努瑪·埃利什》是巴比倫的創世史詩,名字取於史詩起首句——“埃努瑪·埃利什”是阿卡德語,可譯作“天之高兮”或“當在最高之處時”。

基本介紹

史詩,簡介,

史詩

埃努瑪·埃利什》(Enuma Elish)是巴比倫的創世史詩,名字取於史詩起首句——“埃努瑪·埃利什”是阿卡德語,可譯作“天之高兮”或“當在最高之處時”。此史詩是由奧斯丁·亨利·萊亞德於1848年至1876年在尼尼微亞述巴尼拔圖書館的遺址(該處於伊拉克摩蘇爾)發現;另外在基什巴比倫亦可找到有關泥板。[4]部分泥板殘破不全。1876年,史詩由喬治·史密斯出版。

簡介

整篇史詩大約有一千行,以阿卡德語分別寫於七塊泥板上,每塊泥板大約刻有125至165行。第五號泥板的大部分從未修復,但大體上整篇史詩幾乎是完整的。第五號泥板的複製本已於薩爾坦(Sultantepe,古時的Huzirina)發現,該地接近土耳其城市尚利烏法(Şanlıurfa)。
對於了解巴比倫尼亞人的世界觀,《埃努瑪·埃利什》是一部極為最重要的文獻,當中描寫了巴比倫主神馬爾杜克的偉大事跡,以及眾神創造人類以為他們服務的經過。然而,創作這篇史詩的主要目的並不是闡明神學觀點及神祇的族譜,而是提高馬爾杜克的地位,令他成為凌駕於其他美索不達米亞神祇的主神。
自巴比倫尼亞至亞述都出現了《埃努瑪·埃利什》的不同複製本。目前來自亞述巴尼拔圖書館的版本時間可追溯至公元前7世紀。《埃努瑪·埃立什》是巴比倫文學中流傳極廣的一部作品。它記載在七塊泥版上,以故事開頭的幾個字“埃努瑪·埃立什”為名。它敘述創造天地、星辰、萬物和人類的故事,反映人們對光明、幸福的追求和對黑暗的憎惡,也反映了他們對自然現象的原始的理解。
馬爾杜克,《埃努瑪·埃利什》的主角馬爾杜克,《埃努瑪·埃利什》的主角
開初,神族有兩大派:一派象徵著無規律的“混沌”,是從汪洋中生出的神怪;另一派象徵著有規律的“秩序”,是從汪洋中分化出來的天神。創世的過程被理解為混沌與秩序的戰鬥過程,最後秩序戰勝了混沌,且以混沌族神怪們的屍體創造了萬物和人類。北歐神話則說,天神奧定殺死了強有力的冰巨人,以他的屍體創造了世界上的萬物。
它描述說,最初沒有天地之分,只有茫茫的大水。後來,水中產生了眾神和妖怪,並展開激烈的鬥爭。眾神之神馬都克用箭射死了妖怪首領提阿瑪特,並把它的屍體分成兩半,一半為天,一半為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