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衣裳,典故名,典出《周易》卷八《繫辭下》。垂,垂示。衣,上衣。裳,下服。以衣在上者象天,以裳在下者象地,故衣裳製作取象乾坤。 後遂以“垂衣裳”謂定衣服之制,示天下以禮。後用以稱頌帝王無為而治。亦省作“ 垂衣 ”、“ 垂裳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垂衣裳
- 外文名:chuiyichang
- 詞目:垂衣裳
- 拼音:chuí yī cháng
- 注音:ㄔㄨㄟˊ ㄧ ㄧ ㄧ
基本信息,讀音,詳細釋義,典源,釋義,用典示例,相關閱讀,
基本信息
解釋:指定衣服之制,示天下以禮。後用以稱頌帝王無為而治。
讀音
據語音學家的研究,“裳”字讀成輕聲shang的情況大概是20世紀才發生的事,此前一直都是讀cháng。今天我們在古詩文誦讀中如果遇到“衣裳”的讀音問題,需要掌握兩條基本原則,就是意義和押韻。
1、如果“衣裳”特指上衣下裙,則“裳”一定讀cháng,如《詩經》中的“顛倒衣裳”;如果“衣裳”泛指衣服,沒有上衣下裙之分,則“裳”讀輕聲也無妨,如陶淵明《桃花源》詩中的“衣裳無新制”。
2、如果“衣裳”的“裳”字處於詩詞等韻文押韻的位置,則無論是否特指下裙,均以讀cháng為宜,因為韻文是沒有以輕聲押韻的。
因此,垂衣裳讀音應為chuí yīcháng。
詳細釋義
典源
《周易》卷八《繫辭下》
「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唐·孔穎達疏:「垂衣裳者,以前衣皮,其制短小,今衣絲麻布帛,所作衣裳其制長大,故云垂衣裳也。」
釋義
垂,垂示。衣,上衣。裳,下服。以衣在上者象天,以裳在下者象地,故衣裳製作取象乾坤。 後遂以“垂衣裳”謂定衣服之制,示天下以禮。後用以稱頌帝王無為而治。亦省作“ 垂衣 ”、“ 垂裳 ”。
用典示例
漢 王逸 《機賦》:“帝 軒 龍躍,庶業是昌。俯覃聖恩,仰覽三光。爰制布帛,始垂衣裳。”
漢 王充 《論衡·自然》:“垂衣裳者,垂拱無為也。”
南朝 陳 徐陵 《勸進元帝表》:“無為稱於華舄,至治表於垂衣。”
唐 高適 《古歌行》:“天子垂衣方晏如,廟堂拱手無餘議。”
清 查慎行 《恩賜新刻御製詩集恭紀》詩之二:“畊鑿萬方民擊壤,簫韶九奏帝垂裳。”
相關閱讀
古包犧氏稱王於天下,仰首以觀察天象,俯身以取法地形,觀察鳥獸的花紋與大地相適宜,近取象於自身,遠取象於萬物,於是開始創製八卦,藉以通達神明的德性,以類比萬物的情狀,(包犧氏)結繩索而製作網羅,用來獵獸捕魚,這大概取象於《離》卦。包犧氏死後,神農氏開始,砍削木頭做成了耜,彎曲木頭製成了耒,用耒耜耕種的便利,以教天下(百姓),這大概取象於《益》卦。以中午作為集市的時間,招致天下民眾,聚集天下貨物,相互交換而歸,為自獲得所需要的物品,這大概取象於《噬嗑》卦。神農氏死後,黃帝、堯、舜氏開始,通達其變革,使百姓不怠倦,神奇而化育。使民眾相適應。易道窮盡則變化,變化則(又重新)通達,能通達才可以長久,所以“有來自上天的保佑,吉祥而無所不利。”黃帝、堯、舜垂示衣裳(之用)而天下大治。大概取象於《乾》《坤》二卦。鑿空木頭以成舟船,剡削木才以成槳楫,舟楫的便利在於渡涉不通(的江河),直致遠方,以便利於天下,這大概取象於《渙》卦。乘駕牛馬,負載重物致於遠方,以便利天下。大概取象於《隨》卦,設定重門打梆巡夜,以防盜寇,大概取象於《豫》卦。斷削木頭作為杵,控掘地面作臼,臼杵的好處,萬民受益,這大概取象於《小過》卦。彎曲木材加弦而為弓,削木以為箭,弓箭的好處,可以威服天下,這大概取象於《睽》卦。上古時候的人在洞穴中居住而生活於野外,後世的聖人改用宮室,宮室上有棟樑,下有檐宇,以防禦風雪,這大概取象於《大壯》卦。古時喪葬,只用薪草厚厚裹覆(死屍),埋葬於荒野之中,不聚土做墳墓,不植樹為標記,喪期也沒有定數,後世聖人改用棺橔下葬,這大概取象於《大過》卦。上古用結繩記事以治理天下,後世聖人,改以契刻文字,百有所治理,萬民有所稽察,這大概取象於《夬》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