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地形建築 隨山就勢 天人合一不破壞或少破原有地形地貌 保持生態平衡減少挖填土石方量 減少小氣候的變化不妨礙或少妨礙建築物的通風采光不建或少建擋土牆 減少滑坡危害垂直於等高線修建住宅 。
順著等高線建設住宅,挖填方量少,作一排是可以的。如果後面再建一排或兩排時,此方法就可搓商了?
在湖岸、河岸、沿景點建住宅肯定是亮點,但後面幾排的建築只能看前面建築的背面了。景點資源未能更好發揮、後面幾排建築也享受不了景點的優勢。其次,後面要挖、前面要填,前後都要建擋土牆,不論什麼形式的擋土牆都會使通風、採光、日照受到影響,甚至會影響小氣候的變化。其本身也會對被擋之土構成隱患。尤其是大切坡,隱患更重更險。決不可等閒視之。
筆者認為,如果垂直於等高線建設,在平面上前後錯開3.0m左右,這樣前後住戶都可以看到景點。(見平面圖)。立面上,後面一戶此前面一戶高一些。(隨地勢變化而定。見剖面示意圖)。這樣就因不挖填或少挖填而不建或少建擋土牆。既保持了原有地形地貌的生態環境。也使建築本身更好獲得通風、採光、日照的條件。也使小氣候能隨地勢流通。做到以人為本,天人合一的境界。
這樣至少可建1~3個單元2~6戶。下面第一單元第一戶前有公路經過,最後一個單元的最後一戶前也會有公路經過。其間用石板路連線,其高差10.0m左右,上下均可到達中間單元也只5.0m左右,步行也不會感到太大的吃力。
棟與棟之間距離按規劃規範要求,因都朝一個方向錯開,就可使每戶看到景點了。擴大和發揮了景點永恆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