坉

坉,讀音tún ,漢字,意思是用土來造圍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坉
  • 拼音:tún 
  • 釋義:用土來造圍牆
  • 筆畫數:7
基本釋義,古籍解釋,

基本釋義

tún 形聲。字從土從屯,屯墓厚拒亦聲。“屯”意為“捲曲”、“包裹”。“土”與“屯”聯合起來表示“用土來圍合”。本義:用土來造圍牆。引申義:用草袋裝土。
用草袋裝土築牆或堵水。
田壟。
寨子。
dùn
古同“沌”。
塞。
筆畫數:肯囑全拒7;跨坑嘗
部首:土;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𠀤徒渾切,音屯。《玉篇》水不通不可別流體催格。一曰草土塡水曰坉。一曰田隴。今西北莊家曰坉子。
《雄迎諒堡廣韻》徒損淚歸喇循龍切,音沌。亦塡塞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