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姜即乾薑、白姜。物種是一,稱謂一樣!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均姜
- 別稱:生薑、白姜
- 界:植物界
均姜,功用主治,適宜人群,烹飪指導,吃薑原則,備註,
均姜
【別名】生薑、白姜、乾薑、乾生薑(《綱目》)。
【來源】為姜科植物姜的乾燥根莖。植物形態詳"生薑"條。
【採集】冬季莖葉枯萎時挖取,去淨莖葉、鬚根、泥沙,曬乾或微火烘乾。
【藥材】乾燥根莖為扁平、不規則的塊狀,有指狀分枝。長4~6厘米,厚0.4~2厘米。表面灰白色或灰黃色,粗糙,具縱皺紋及明顯的環節;在分枝處,常有鱗葉殘存。質堅實,斷面頰粒性,灰白色或淡黃色,質松者則顯筋脈,有細小的油點及一明顯的環紋。氣芳香,味辛辣。以質堅實,外皮灰黃色、內灰白色、斷麵粉性足、少筋脈者為佳。
全國大部分地區有產,主產四川、貴州等地。
【性味】辛,熱。
①《本經》:"味辛,溫。"
②《別錄》:"大熱,無毒。"
③《藥性論》:"味苦辛。"
【歸經】入脾、胃、肺經。
①《本草經解》:"入肝、肺、腎經。"
②《得配本草》:"乾薑,入手少陰、足太陰經氣分;炮姜,入足太陰經血分。"
功用主治
溫中逐寒,回陽通脈。治心腹冷痛,吐瀉,肢冷脈微,寒次喘咳,風寒濕痹,陽虛吐、衄、下血。
①《本經》:"主胸滿咳逆上氣,溫中,止血,出汗,逐風濕痹,腸潞下痢。生者尤良。"
②《別錄》:"治寒冷腹痛,中惡、霍亂、脹滿,風邪諸毒,皮膚間結氣,止唾血。"
③《藥性論》:"治腰腎中疼冷,冷氣,破血,去風,通四肢關節,開五臟六腑,去風毒冷痹,夜多小便。治嗽,主溫中,霍亂不止,腹痛,消脹滿冷痢,治血閉。病人虛而冷,宜加用之。"
④《唐本草》:"治風,下氣,止血,宣諸絡脈,微汗。"⑤《日華子本草》:"消痰下氣,治轉筋吐瀉,腹藏冷,反胃乾嘔,瘀血,撲損,止鼻洪,解冷熱毒,開胃,消宿食。"
⑥《醫學啟源》:"《主治秘要》雲,通心氣,助陽,去臟腑沉寒,發諸經之寒氣,治感寒腹痛。"
⑦王好古:"主心下寒痞,目睛久亦。""經炮則溫脾燥胃。"
⑧《醫學入門》:"炮姜,溫脾胃,治里寒水泄,下痢腸澼,久瘧,霍亂;心腹冷痛脹滿,止鼻衄,唾血,血痢,崩漏。"
⑨《藥品化義》:"炮姜,退虛熱。"
⑩《長沙藥解》:"燥濕溫中,行郁降濁,下沖逆,平咳嗽,提脫陷,止滑泄。"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5~1.5錢。
【宜忌】陰虛內熱、血熱妄行者忌服。孕婦慎服。
②《本草經疏》:"久服損陰傷目。陰虛內熱,陰虛咳嗽吐血,表虛有熱汗出,自汗盜汗,髒毒下血,因熱嘔惡,火熱腹痛,法並忌之。"
【選方】①治卒心痛:乾薑末,溫酒服方寸匕,須臾,六、七服,瘥。(《補缺肘後方》)
③治中寒水瀉:乾薑(炮)研末,飲服二錢。(《千金方》)
④治頭目旋暈吐逆:川乾薑二兩(炮),甘草一兩(炙赤色)。上二味,為粗末。每服四、五錢,用水二盞,煎至八分,食前熱服。(《傳信適用方》止逆湯)
⑧治寒痢青色:乾薑切豆大,海米飲服六、七枚,日三夜一。(《補缺肘後方》)
⑨治吐血不止:乾薑為末,童子小便調服一錢。(《千金方》)
⑾治脾胃虛弱,飲食減少,易傷難化,無力、肌瘦:乾薑(頻研)四兩,以白餳切塊,水浴過,入鐵銚溶化,和丸梧子大。每空心米飲下三十丸。(《十便良方》)
⑿治腎若之病,其人身體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狀,反不渴,小便自利,飲食如故,病屬下焦,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帶五千錢:甘草、白朮各二兩,乾薑、茯苓各四兩。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金匱要略》乾薑苓術湯)
⒀治暴赤眼:白薑末,水調,貼腳心。(《普濟方》)
⒁治癰疽初起:乾姜一兩。炒紫,研末,醋調敷周圍,留頭。(《諸症辨疑》)
食用禁忌
陰虛,內有實熱,或患痔瘡者忌用。久服積熱,損陰傷目。高血壓病人亦不宜多食。
生薑不宜在夜間食用,其姜酚刺激腸道蠕動,白天可以增強脾胃作用,夜晚則成了影響睡眠傷及腸道的一大問題,故夜晚不宜食用,民間俗語云:早上吃薑,勝過吃參湯;晚上吃薑,等於吃砒霜,是有一定道理的。
適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⒈適宜傷風感冒、寒性痛經、暈車暈船者食用。
⒉陰虛內熱及邪熱亢盛者忌食。
烹飪指導
吃薑原則
⒋爛姜、凍姜不要吃,因為姜變質後會產生致癌物,由於姜性質溫熱,有解表功效,所以只能在受寒的情況下作為食療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