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理論:源自孫旭培教授1999年在《商丘社會科學》第2期發表的文章:《文態平衡諸理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地震理論
- 出自:《文態平衡諸理論》
- 發表時間:1999年
- 發表人:孫旭培教授
地震理論:源自孫旭培教授1999年在《商丘社會科學》第2期發表的文章:《文態平衡諸理論》。
地震理論:源自孫旭培教授1999年在《商丘社會科學》第2期發表的文章:《文態平衡諸理論》。...
地震成因是地震學科中的一個重大課題。目前有如大陸漂移學說、海底擴張學說等。現在比較流行的是大家普遍認同的板塊構造學說。1965年加拿大著名地球物理學家威爾遜...
70年代以來,地震孕育過程和前兆機理的研究有了很大進展。美國和前蘇聯曾提出過膨脹-擴張模式和雪崩-不穩定裂隙形成模式,我國也提出了震源組合模式和膨脹蠕動模式等。...
《地震波理論》是1988年地質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3極端各向異性無限介質中的地震波 第六章 粘彈性介質中的地震波 1經典彈性波理論的不足及方程的修改 一、...
地震學(seismology),研究固體地球介質中地震的發生規律、地震波的傳播規律以及地震的巨觀後果等課題的綜合性科學。固體地球物理學的一個分支。...
《地震位錯理論》是2012年1月9日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孫文科。...... 《地震位錯理論》是作者孫文科近20年來關於球形地球模型位錯理論的一系列理論與套用...
在每個觀測點上記錄地震波,都必須經過檢波器、放大系統和記錄系統三個基本環節,它們連在一起總稱為“地震道”。地震道是由一定頻率範圍的能量組成的。傅立葉變換...
理論地震學(seismology),研究固體地球介質中地震的發生、地震波的傳播以及地震的巨觀後果等課題的綜合性科學。固體地球物理學的一個分支,也是地質學和物理學的邊緣...
地震波理論與方法是孫成禹所著2007-7出版的265頁書籍...... 《高等學校教材:地震波理論與方法》是為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等專業碩士研究生編寫的教材。全書內容共分9...
地震作用是建築抗震設計的基本依據,是結構抗震設計能否取得安全與經濟完美協調效果的前提。遵照結構抗震動力學和地震工程學的原理,正確、合理地根據實際地震、地質條件...
地震又稱地動、地振動,是地殼快速釋放能量過程中造成的振動,期間會產生地震波的一種自然現象。地球上板塊與板塊之間相互擠壓碰撞,造成板塊邊沿及板塊內部產生錯動和...
全睿嫻地震學說,是全睿嫻女士研究發現的基於地震規律探尋和地震預測的理論和方法。其提出“板塊移動”不是地震成因,是地震發生過程中一種外在表現形態。地震歸納總結...
地震射線理論是一種地震折射波的虛擬射線理論,根據該理論,只要已知地表層的速度,即可直接由折射波信息提取地震參數,從而可實現折射界面的反演。...
地震波(seismic wave)是由地震震源向四處傳播的振動,指從震源產生向四周輻射的彈性波。按傳播方式可分為縱波(P波)、橫波(S波)(縱波和橫波均屬於體波)和面波(...
用數學模型和物理模型代替地下真實介質,通過計算機數值計算和物理實驗,模擬模型的地震回響,得到理論地震記錄的方法。地震模擬一般指正演模擬,主要分為數值模擬和物理...
構造地震亦稱“斷層地震”。地震的一種,由地殼(或岩石圈,少數發生在地殼以下的岩石圈上地幔部位)發生斷層而引起。地殼(或岩石圈)在構造運動中發生形變,當變形超出...
理論地震圖是表示地震震中位置、震級、發震時間、震源深度、烈度及地震分區等內容的地圖。...
地震預報是對未來破壞性地震發生的時間、地點和震級及地震影響的預測,是根據地震地質、地震活動性、地震前兆異常和環境因素等多種手段的研究與前兆信息監測所進行的...
《地震振幅解釋》從岩石物理變換式和反射係數方程出發,論述了地震振幅解釋的系統方法...
地震是地殼的一種運動形式。但是,地殼為什麼會 運動,是怎么運動的,為什麼會產生象地震這樣的運動?現 代科技儘管展示了堅韌不拔的努力,但結局並不理想,所有 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