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統導論(第7版)(含CD光碟1張)

地理信息系統導論(第7版)(含CD光碟1張)

《地理信息系統導論(第7版)(含CD光碟1張)》是2014年8月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健飛,連蓮。

基本介紹

  • 書名:地理信息系統導論(第7版)(含CD光碟1張)
  • 作者:陳健飛,連蓮
  • ISBN:9787121235771
  •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8月
  • 頁數:484
  • 字數:755千字
  • 開本:16(185*260)
  • 版次:01-01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旨在提供地理信息系統(GIS)概念和實踐的堅實基礎,自第1版出版發行12年來已成為國內外廣受歡迎的經典教材,2014年最新版(第7版)及時反映了GIS技術的新發展和日益廣泛的套用。本書共18章,第1章至第4章主要解釋GIS的概念和數據模型;第5章至第8章涵蓋了數據獲取、編輯和管理;第9章和第10章包括數據顯示和探查;第11章和第12章提供核心數據分析的概覽;第13章至第15章重點闡述地形製圖和分析;第16章和第17章涉及線性要素和移動;第18章介紹GIS 模型和建模。每章包含2 至7 個習作任務,全書共81個習作,採用ArcGIS10.0軟體平台。附光碟1張,含全套習作數據。

圖書目錄

目 錄
第1章 緒論1
1.1 地理信息系統(GIS)2
1.1.1 GIS的組成3
1.1.2 GIS的簡史3
1.1.3 GIS軟體產品4
1.2 GIS的套用5
1.3 GIS的要素7
1.3.1 數據模型8
1.3.2 數據獲取10
1.3.3 屬性數據管理10
1.3.4 數據顯示10
1.3.5 數據探查10
1.3.6 數據分析10
1.4 Web製圖12
1.4.1 線上製圖12
1.4.2 協作Web製圖12
1.4.3 志願者地理信息(VGI)組拳院催12
1.4.4 Web 應用程式的意義13
1.5 本書的結構13
1.6 概念與實踐13
重要概念和術語14
複習題15
應采檔用:緒論16
參考文獻20
第2章 坐標系統21
2.1 地理坐標系統22
2.1.1 地球的近似表示23
2.1.2 大地基準24
2.2 地圖投影26
2.2.1 地圖投影類型27
2.2.2 地圖投影參數28
2.3 常用地圖投影29
2.3.1 橫軸墨卡托投影30
2.3.2 蘭勃特正形圓錐投影30
2.3.3 阿伯斯等積圓錐投影31
2.3.4 等距圓錐投影31
2.3.5 Web墨卡托31
2.4 投影坐標系統32
2.4.1 通用橫軸墨卡托格網系統(UTM)33
2.4.2 通用極射格網系統(UPS)蒸鴉簽34
2.4.3 國家平面坐標系統(SPC)34
2.4.4 公用土地調查系統(PLSS)36
2.5 在GIS中運用坐標系統36
2.5.1 投影檔案36
2.5.2 預定義坐標系統37
2.5.3 即時(on-the-fly)投影38
重要概念和術語38
複習題40
套用:坐標系統41
參考文獻45
第3章 矢量數據模型46
3.1 簡單要素的表示48
3.2 拓撲48
3.2.1 拓撲統一地理編碼格式(TIGER)50
3.2.2 拓撲的重要性51
3.3 地理關係數據模型52
3.3.1 Coverage53
3.3.2 Coverage 數據結構53
3.3.3 非拓撲矢量數據55
3.4 基於對象數據模型55
3.4.1 類和類之間的關係56
3.4.2 接口56
3.4.3 Geodatabase57
3.4.4 拓撲規則59
3.4.5 Geodatabase數據模型的優點60
3.5 複合要素的表示61
辨斷達堡3.5.1 不規則三角網(TINs)61
3.5.2 分區62
3.5.3 路徑64
重要概念和術語66
複習題67
套用:樂槓院地理關係矢量數據模型68
挑戰性任務71
參考文獻72
第4章 柵格數據模型73
4.1 柵格數據模型要素74
4.1.1 像元值75
4.1.2 像元大小75
4.1.3 像元深度76
4.1.4 柵格波段76
4.1.5 空間參照76
4.2 柵格數據類型77
4.2.1 衛星影像77
4.2.2 數字高程模型(DEMs)79
4.2.3 USGS的數字高程模型(USGS DEMs)81
4.2.4 全球數字鴉主歸高程模型81
4.2.5 數字正射影像82
4.2.6 土地覆被數頁刪愉據83
4.2.7 二值掃描檔案83
4.2.8 數字柵格圖(DRG)83
4.2.9 圖形檔案84
4.2.10 特定GIS軟體的柵格數據84
4.3 柵格數據結構84
4.3.1 逐個像元編碼85
4.3.2 遊程編碼(RLE)85
4.3.3 四叉樹86
4.3.4 頭檔案88
4.4 柵格數據壓縮88
4.5 柵格數據檔案格式90
4.6 數據轉換與綜合91
4.6.1 柵格化91
4.6.2 矢量化91
4.6.3 柵格數據與矢量數據的綜合92
重要概念和術語93
複習題94
套用:柵格數據模型95
挑戰性任務97
參考文獻97

第5章 GIS數據獲取100
5.1 現有的地理信息系統數據101
5.1.1 地理入口網站101
5.1.2 美國地質調查局102
5.1.3 美國人口普查局102
5.1.4 自然資源保持局103
5.1.5 州域公共數據舉例103
5.1.6 大都市公共數據舉例103
5.1.7 縣級公共數據舉例104
5.1.8 私人公司的GIS數據104
5.2 元數據104
5.3 現有數據的轉換105
5.3.1 直接轉換105
5.3.2 中性格式105
5.4 創建新數據107
5.4.1 遙感數據107
5.4.2 野外數據108
5.4.3 有x、y坐標的文本檔案111
5.4.4 用數位化儀數位化111
5.4.5 掃描數位化113
5.4.6 螢幕數位化115
5.4.7 源地圖的重要性115
重要概念和術語116
複習題117
套用:矢量數據輸入118
挑戰性任務121
參考文獻122
第6章 幾何變換123
6.1 幾何變換124
6.1.1 地圖到地圖和圖像到地圖的變換124
6.1.2 變換方法125
6.1.3 仿射變換126
6.1.4 控制點127
6.2 均方根(RMS)誤差129
6.3 數位化地圖上的均方根誤差131
6.4 像元值重採樣132
6.4.1 重採樣方法132
6.4.2 重採樣的其他用途134
重要概念和術語134
複習題135
套用:幾何變換135
挑戰性任務140
參考文獻141
第7章 空間數據準確度和質量142
7.1 定位錯誤143
7.1.1 使用二手數據源的定位錯誤143
7.1.2 產生數位化錯誤的原因144
7.1.3 使用第一手數據源的定位錯誤144
7.2 空間數據準確度標準145
7.3 拓撲錯誤146
7.3.1 空間要素的拓撲錯誤146
7.3.2 圖層之間的拓撲錯誤147
7.4 拓撲編輯149
7.4.1 Coverage 的拓撲編輯149
7.4.2 用地圖拓撲編輯152
7.4.3 用拓撲規則編輯153
7.5 非拓撲編輯153
7.5.1 編輯現有要素153
7.5.2 由現有要素創建新要素154
7.6 其他編輯操作155
7.6.1 圖幅拼接155
7.6.2 線的簡化和平滑156
重要概念和術語158
複習題159
套用:空間數據的準確度和質量160
挑戰性任務165
參考文獻165
第8章 屬性數據管理166
8.1 GIS中的屬性數據168
8.1.1 屬性表的類型168
8.1.2 資料庫管理169
8.1.3 屬性數據的類型169
8.2 關係資料庫模型171
8.2.1 SSURGO:一個關係資料庫實例173
8.2.2 規範化173
8.2.3 關係類型176
8.3 合併、關聯和關係類178
8.3.1 合併178
8.3.2 關聯178
8.3.3 關係類179
8.4 屬性數據輸入179
8.4.1 欄位定義179
8.4.2 數據輸入方法179
8.4.3 屬性數據校核180
8.5 欄位與屬性數據的處理180
8.5.1 添加和刪除欄位180
8.5.2 屬性數據的分類181
8.5.3 屬性數據的計算181
重要概念和術語181
複習題182
套用:屬性數據的輸入與管理183
挑戰性任務188
參考文獻189
第9章 數據顯示與地圖編制190
9.1 地圖的符號表示192
9.1.1 空間要素與地圖符號192
9.1.2 色彩的運用194
9.1.3 數據的分類195
9.1.4 製圖概括196
9.2 定量的地圖的種類196
9.3 地圖的註記199
9.3.1 字型的變化199
9.3.2 字型變化的選擇200
9.3.3 文字在地圖主體的放置201
9.4 地圖設計204
9.4.1 排版204
9.4.2 視覺層次206
9.5 動畫地圖208
9.6 地圖的生產209
重要概念和術語211
複習題212
套用:數據顯示和地圖編制213
挑戰性任務219
參考文獻220
第10章 數據探查222
10.1 數據探查223
10.1.1 描述性統計量224
10.1.2 圖形225
10.1.3 動態圖形228
10.2 基於地圖的數據操作229
10.2.1 數據分類230
10.2.2 空間集聚230
10.2.3 地圖比較231
10.3 屬性數據查詢232
10.3.1 SQL233
10.3.2 查詢表達式234
10.3.3 運算類型235
10.3.4 查詢操作舉例236
10.3.5 關係資料庫查詢237
10.4 空間數據查詢238
10.4.1 由指針選擇要素238
10.4.2 由圖形選擇要素238
10.4.3 由空間關係選擇要素239
10.4.4 屬性數據查詢與空間數據查詢的結合239
10.5 柵格數據查詢240
10.5.1 由像元數值查詢240
10.5.2 用選擇要素查詢241
重要概念和術語241
複習題242
套用:數據探查243
挑戰性任務247
參考文獻248
第11章 矢量數據分析249
11.1 建立緩衝區250
11.1.1 緩衝區建立中的差別251
11.1.2 建立緩衝區的套用252
11.2 地圖疊置253
11.2.1 要素類型和地圖疊置254
11.2.2 地圖疊置方法255
11.2.3 疊置和數據格式256
11.2.4 碎屑多邊形257
11.2.5 地圖疊置中的誤差傳遞258
11.2.6 地圖疊置的套用259
11.3 距離量測260
11.4 模式分析260
11.4.1 點模式分析261
11.4.2 量測空間自相關的莫蘭指數262
11.4.3 量測高/低聚集度的 G 統計量264
11.4.4 模式分析的套用265
11.5 要素操作266
重要概念和術語269
複習題270
套用:矢量數據分析271
挑戰性任務275
參考文獻275
第12章 柵格數據分析278
12.1 數據分析環境279
12.2 局域運算280
12.2.1 單一柵格的局域運算280
12.2.2 重新分類281
12.2.3 多個柵格的局域運算281
12.2.4 局域運算的套用282
12.3 鄰域運算283
12.3.1 鄰域統計值284
12.3.2 鄰域運算的套用284
12.4 分區運算286
12.4.1 分區統計量286
12.4.2 分區運算的套用287
12.5 自然距離量測運算288
12.5.1 配置與方向289
12.5.2 自然距離量測運算的套用289
12.6 其他的柵格數據運算290
12.6.1 柵格數據管理290
12.6.2 柵格數據提取290
12.6.3 柵格數據的綜合歸納291
12.7 地圖邏輯運算292
12.8 基於矢量與基於柵格的數據分析的比較292
12.8.1 地圖疊置293
12.8.2 建立緩衝區294
重要概念和術語294
複習題295
套用:柵格數據分析295
挑戰性任務298
參考文獻299
第13章 地形製圖與分析300
13.1 用於地形製圖與分析的數據301
13.1.1 數字高程模型(DEM)301
13.1.2 不規則三角網(TIN)302
13.2 地形製圖303
13.2.1 等高線法303
13.2.2 垂直剖面法305
13.2.3 地貌暈渲圖法305
13.2.4 分層設色法307
13.2.5 透視圖法307
13.3 坡度和坡向309
13.3.1 用柵格計算坡度和坡向的算法310
13.3.2 用TIN計算坡度和坡向的算法313
13.3.3 影響坡度和坡向量測的因素314
13.4 表面曲率315
13.5 柵格與TIN對比317
重要概念和術語317
複習題318
套用:地形製圖和分析319
挑戰性任務323
參考文獻324
第14章 視域和流域326
14.1 視域分析327
14.1.1 視線操作327
14.1.2 基於柵格的視域分析328
14.1.3 基於TIN的視域分析328
14.1.4 累積視域329
14.1.5 視域分析的準確度330
14.2 視域分析中的參數330
14.3 視域分析的套用332
14.4 流域分析333
14.4.1 已填窪DEM333
14.4.2 流向334
14.4.3 流量累積334
14.4.4 河網335
14.4.5 河流鏈路335
14.4.6 全流域336
14.4.7 基於點的流域336
14.5 影響流域分析的因素338
14.5.1 DEM解析度338
14.5.2 流向方法339
14.5.3 流量累積臨界值340
14.6 流域分析的套用341
重要概念和術語342
複習題343
套用: 視域和流域343
挑戰性任務347
參考文獻348
第15章 空間插值351
15.1 空間插值的元素352
15.1.1 控制點352
15.1.2 空間插值的類型353
15.2 全局插值法354
15.2.1 趨勢面模型354
15.2.2 回歸模型356
15.3 局部插值法357
15.3.1 泰森多邊形357
15.3.2 密度估算358
15.3.3 距離倒數權重插值361
15.3.4 薄板樣條函式363
15.4 克里金法365
15.4.1 半變異圖366
15.4.2 模型367
15.4.3 普通克里金法368
15.4.4 泛克里金法370
15.4.5 其他克里金法372
15.5 空間插值方法的比較373
重要概念和術語374
複習題376
套用:空間插值376
挑戰性任務381
參考文獻382
第16章 地理編碼和動態分段384
16.1 地理編碼385
16.1.1 地理編碼參照資料庫385
16.1.2 地址匹配過程386
16.1.3 地址匹配選項388
16.1.4 偏移標註選項389
16.1.5 地理編碼質量389
16.2 地理編碼的變異形式390
16.3 地理編碼的套用391
16.3.1 定位服務391
16.3.2 商業套用392
16.3.3 無線應急服務392
16.3.4 犯罪製圖和分析392
16.3.5 公共健康392
16.4 動態分段393
16.4.1 路徑393
16.4.2 創建路徑394
16.4.3 事件396
16.4.4 創建事件表396
16.5 動態分段的套用398
16.5.1 數據管理398
16.5.2 數據顯示398
16.5.3 數據查詢399
16.5.4 數據分析399
重要概念和術語400
複習題400
套用:地理編碼和動態分段401
挑戰性任務406
參考文獻407
第17章 最小耗費路徑分析和網路分析409
17.1 最小耗費路徑分析410
17.1.1 源柵格410
17.1.2 耗費柵格410
17.1.3 耗費距離量測411
17.1.4 生成最小累積耗費路徑412
17.1.5 最小耗費路徑分析的選項415
17.2 最小耗費路徑分析的套用416
17.3 網路416
17.3.1 鏈路和鏈路阻抗417
17.3.2 節點和轉彎阻抗417
17.3.3 單行道或禁行道417
17.3.4 天橋和地下通道418
17.4 網路拼接418
17.4.1 聚集線要素418
17.4.2 編輯和創建網路419
17.4.3 對網路要素賦予屬性419
17.5 網路分析420
17.5.1 最短路徑分析421
17.5.2 旅行推銷員問題422
17.5.3 車輛路徑問題423
17.5.4 最近設施423
17.5.5 配置424
17.5.6 定位-配置425
重要概念和術語427
複習題427
套用: 路徑分析和網路套用428
挑戰性任務434
參考文獻434
第18章 GIS模型與建模436
18.1 GIS 建模的基本元素437
18.1.1 GIS 模型的分類437
18.1.2 建模過程438
18.1.3 GIS 在建模中的作用438
18.1.4 GIS 與其他建模程式的結合439
18.2 二值模型440
18.2.1 基於矢量的方法440
18.2.2 基於柵格的方法441
18.2.3 二值模型的套用442
18.3 指數模型443
18.3.1 加權線性綜合法443
18.3.2 其他方法446
18.3.3 指數模型的套用448
18.4 回歸模型449
18.4.1 線性回歸模型450
18.4.2 局部回歸模型450
18.4.3 對數回歸模型451
18.5 過程模型451
18.5.1 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式452
18.5.2 臨界降雨量模型453
重要概念和術語454
複習題454
套用:GIS模型與建模455
挑戰性任務460
參考文獻460
附錄A 常用換算關係464
附錄B UTM(通用橫軸麥卡托)分帶46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