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財政支出結構偏向的政治經濟學研究(2014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地方財政支出結構偏向的政治經濟學研究(2014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地方財政支出結構偏向的政治經濟學研究》是2014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鄭尚植。

基本介紹

  • 書名:地方財政支出結構偏向的政治經濟學研究
  • 作者:鄭尚植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12月1日
  • 頁數:160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16152584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地方財政支出結構偏向的政治經濟學研究》主要從乘數效應、擠出效應和馬太效應三個維度刻畫財政支出結構偏向對巨觀經濟所造成的消極影響。
  基於以上認識,《地方財政支出結構偏向的政治經濟學研究》試圖通過理論分析與實證研究來尋求造成地方財政支出結構偏向的原因。從巨觀上說,我們研究的是中國式財政聯邦主義所帶來的分權成本;從微觀上說,我們要做的工作是從內生性的角度去理解形成財政支出結構的內在機理。一方面,基於新古典經濟學的研究視角,利用理論模型的分析使我們更加理解了財政競爭背後的經濟機制和理論本質,從而釐清財政競爭和公共支出結構之間的內在聯繫。通過計量模型的實證檢驗發現,雖然目前我國不完善的轉移支付制度和戶籍制度在不同程度上影響了財政競爭的有效實施,從而導致公共支出結構的偏向,但是在長期中財政競爭對於改善公共支出結構是動態有效的。另一方面.從新政治經濟學的視角出發,我們發現在中國式標尺競爭的推動下,地方官員自利行為是財政支出結構偏向的直接誘因:私人理性的放大造成了財政支出結構的偏向,公共理性的喪失導致了財政支出結構偏向的固化。如果把標尺競爭所帶來的消極後果更一般化地理解,那么研究對象就是政府治理問題。通過論證,我們發現公共支出結構是由政府治理質量內生所決定的,而且政府治理、財政支出結構與經濟成長三者之間存在著內在聯繫。
  為了進一步改善地方政府的財政支出結構,我們必須從四個方面進行最佳化治理。首先,促進地方政府間財政競爭的有效實施。財政競爭的低效根源於現實的制度缺失。所以,如果能夠進一步改革戶籍制度使轄區間人口充分流動,那么有效的財政競爭就能使財政支出結構效率得到改進。其次,如果中央加大專項轉移支付,就可以彌補地方政府財政支出結構的缺陷,從而保證公民享有公共服務。再次,改善地方政府的治理質量。我國已經由生存型社會向發展型社會轉變,所以,一方面,政府必須充分重視人的全面發展,密切關注和滿足社會成員的各種基本公共需求。為此,就需要政府轉變治理模式,快速實現向公共服務型政府的轉型,建立以公民為中心的地方治理;另一方面,中央也必須通過改進與完善晉升錦標賽機制才能真正實現地方官員的激勵轉型。最後,健全地方公共支出的監管機制。由於公共支出過程中經常出現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對稱.由此造成委託一代理關係的存在。為了防止代理人的逆向選擇與道德風險,有效的財政監督機制和增加信息披露的財政透明制度是實現財政公開、建立公共財政的有效途徑。
  《地方財政支出結構偏向的政治經濟學研究》共分七章。第一章對《地方財政支出結構偏向的政治經濟學研究》的研究對象進行界定,就相關的國內外經典文獻進行評述,提出了《地方財政支出結構偏向的政治經濟學研究》的研究方法和具體思路。
  第二章對1997-2009年地方財政支出結構進行了統計分析。
  第三章從乘數效應、擠出效應和馬太效應三個維度來刻畫財政支出結構偏向對巨觀經濟所造成的消極影響。
  第四章基於新古典經濟學的研究視角,利用理論模型的分析使我們更加理解了財政競爭背後的經濟機制和理論本質,釐清了財政競爭和公共支出結構之間的內在聯繫。
  第五章從新政治經濟學視角出發,我們發現在中國式標尺競爭的推動下,地方官員自利行為是財政支出結構偏向的直接誘因,從更一般化的理論分析,論證了公共支出結構是由政府治理質量內生所決定的。
  第六章從促進地方政府間財政競爭、改善地方政府的治理質量和健全地方公共支出的監管機制三個方面來研究最佳化地方財政支出結構的治理機制。
  第七章結合前面相關的理論和實證的研究結果,對最佳化地方財政支出結構和改善地方政府治理質量提出若干政策建議。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選題的背景和意義
一 選題的背景
二 選題意義
第二節 地方財政支出結構的理論基礎
一 地方財政支出結構:概念與界定
二 地方政府的角色與責任
三 財政支出配置的基本原則
第三節 文獻綜述
一 分權競爭與財政支出結構的相關討論
二 地方政府行為與財政支出結構的相關研究
三 對現有文獻的總結與評價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結構安排
一 研究方法
二 結構安排
第五節 創新與不足
一 創新之處
二 研究不足與未來展望
第二章 地方財政支出結構的偏向及其特徵:現實考察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我國地方財政支出結構的具體描述與典型特徵
一 總體狀況
二 區域比較
三 典型特徵
第三節 轉軌背景下財政支出結構的合意性評價
一 經濟轉軌過程中評價公共政策的複雜性
二 財政支出結構變遷的應然軌跡:從靜態合理到動態最佳化
第四節 本章小結
第三章 地方財政支出結構偏向的巨觀經濟效應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乘數效應減弱:經濟高增長無法持續
一 財政支出與經濟成長:總量還是結構?
二 財政支出結構偏向對經濟成長的影響
三 實證分析
第三節 擠出效應顯著:居民消費難以啟動
一 政府支出與居民消費:擠出還是擠入?
二 財政支出結構偏向對居民消費的影響
三 模型設定及其數據說明
四 計量結果與解釋
第四節 馬太效應增強:城鄉差距不斷擴大
一 發展戰略、城市傾向的財政體制與城鄉差距
二 財政支出結構偏向影響城鄉差距的實證分析
第五節 本章小結
第四章 分稅制、財政競爭與地方政府支出結構偏向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理解財政競爭:概念、爭議與本質
一什麼是財政競爭?
二地方政府的理性選擇:稅負競爭還是支出競爭?
三 全面認識財政競爭的理論本質
第三節 我國地方政府間財政競爭的典型事實
一 分稅制下財政競爭的特徵表現
二 實證分析
第四節 理論模型與檢驗命題
一 資本完全流動下的KM模型
二 財政均等化對財政競爭的影響
三 勞動力完全流動對財政競爭的影響
第五節 計量模型的構建與實證檢驗
一 模型設定、變數選取與統計分析
二 面板數據檢驗與計量結果分析
第六節 本章小結
第五章 標尺競爭、地方治理質量與財政支出結構偏向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政治代理、財政分權與中國式標尺競爭
一 政治代理理論及其基本模型
二 標尺競爭的產生及其在中國的特殊表現
第三節 標尺競爭、地方官員自利行為與財政支出結構的偏向
一 激勵扭曲、有限任期與地方官員的機會主義傾向
二 政治錦標賽、晉升博弈與地方財政支出的模仿行為
三 地方官員自利行為是財政支出結構偏向的直接誘因
第四節 政府治理質量對財政支出結構的影響:更為一般性的實證分析
一 政府治理的定義
二 政府治理、官員腐敗與公共支出
三 理論模型:政府治理質量與財政支出結構的內生關係
第五節 本章小結
第六章 最佳化地方財政支出結構的制度重構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制度變革:促進地方政府間財政競爭的有效實施
一 轄區間人口流動、戶籍制度改革與財政支出結構效率的改進
二 財力不平衡、轉移支付制度與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第三節 制度改良:提高地方政府的治理質量
一 地方政府治理觀念的轉變:從“經濟建設型政府”到“公共服務型政府”
二 以公民為中心:地方公共事務的治理之道
三 完善地方官員的晉升考核制度
第四節 制度強化:健全地方公共支出的監管機制
一 公共支出過程中的委託一代理
二 財政監督制度
三 財政透明制度
第五節 本章小結
第七章 結論及政策建議
第一節 主要結論
一 地方財政支出結構出現了系統性偏差而且這種偏向呈固化狀態
二 財政支出結構的偏向是目前中國發展失衡的根本原因
三 雖然目前我國不完善的轉移支付制度和戶籍制度在不同程度上影響了財政競爭的有效實施,從而導致公共支出結構的偏向,但是長期看財政競爭對於改善公共支出結構是動態有效的
四 地方官員自利行為是財政支出結構偏向的直接誘因:私人理性的放大造成了財政支出結構的偏向,公共理性的喪失導致了財政支出結構偏向的固化
五 基於新政治經濟學的研究視角,我們發現:財政支出結構偏向是由政府治理質量內生決定的
六 有效制度的重構是最佳化地方財政支出結構的關鍵和基礎
第二節 政策建議
一 以民生改善為導向,進一步最佳化財政支出結構
二 增強“用腳投票”機制,促進財政競爭的有效實施
三 完善晉升考核制度,約束地方官員自利行為
四 構建以公民為中心的地方治理,真正轉變成公共服務型政府
五 提高財政透明度,加強地方公共支出監督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