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金融資源配置模式下的巨觀調控政策體系研究

中國式金融資源配置模式下的巨觀調控政策體系研究

《中國式金融資源配置模式下的巨觀調控政策體系研究》是依託廈門大學,由王藝明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式金融資源配置模式下的巨觀調控政策體系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王藝明
  • 依託單位:廈門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本項目旨在研究中國式金融資源配置模式對巨觀經濟政策調控的影響,為我國評估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有效性乃至政策制定提供參考。近年來,隨著經濟危機的侵襲,基於西方經濟學理論的巨觀調控即使對於西方國家也已經陷入舉步維艱的境地。而我國經歷了由政府主導的計畫經濟,在實現經濟市場化的改革進程中,政府干預以及由此產生的二元金融格局給我國經濟發展留下深深的烙印,這種中國特色的金融資源配置模式在傳統的西方經濟學理論中難以得到解釋,在當前的研究中也鮮有體現。目前,擺在中國政府面前的現實問題是,我國的巨觀經濟政策調控如何受二元金融配置模式的影響?財政貨幣政策及其二者之間的協調應該如何實施?本項目將分別基於動態隨機一般均衡模型與面板數據模型研究二元融資結構對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傳導的影響,並在此基礎上構建巨觀政策調控的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以期解決這些巨觀經濟的關鍵問題。

結題摘要

本課題圍繞“中國式金融資源配置模式下的巨觀調控政策體系研究”的選題開展了一系列研究,在《經濟研究》、《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財政研究》、《經濟學家》、《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財貿經濟》、《廈門大學學報(哲社版)》、《經濟管理》和Economic Modelling(SSCI檢索)等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發表了一系列論文,順利完成了課題研究任務。本課題主要開展以下四方面研究:一是圍繞我國的財政收入制度開展研究,具體包括:中國式金融資源配置模式下的“第三財政”,分稅制改革的成效分析與未來展望,我國地方政府的財力收斂性研究,營改增的進出口效應分解等。二是圍繞著我國財政支出的經濟效應,包括“自上而下”的機構改革與我國地方政府規模的決定,政府債務、財政鞏固政策及其非凱恩斯效應,地方官員的地域偏袒與教育供給,大型公共支出項目(八七扶貧攻堅計畫)的政策效果評估等。三是圍繞著我國碳等污染物排放和生產方式轉變,包括低碳經濟下中國碳排放強度收斂性的實證檢驗,財政支出結構與碳排放視角下的環境污染,對中國碳排放環境庫茲涅茨曲線的檢驗等。四是圍繞著中國經濟成長模式及相關問題,包括中國城市全要素生產率估算與分析,中國房價影響因素的區域差異與時序變化研究,還從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視角下開展經濟成長與收入、財政分配問題研究。整體來看,本課題的研究取得了較為豐富的成果,對於我國現行經濟制度下的財政收入和支出制度的經濟效應、經濟成長模式轉變以及收入和分配問題都進行了深入研究,對於我國巨觀調控政策制定有重要參考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