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特徵

地形特徵

地形特徵地面起伏形態所具有的獨特徵象和標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地形特徵
  • 外文名:togographic feature
概述,特徵,中國地形特徵,

概述

中國的山川形勢和複雜多樣的地形,是在漫長的地質歷史演化過程中,經過內力和外力的相互作用而不斷發展形成的。

特徵

(1)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逐級下降。最高的一級階梯為青藏高原,主要由極高山、高山和大高原組成,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地形面,被稱為“世界屋脊”。高原上山嶺寬谷並列,江河湖沼密布,黃河、長江、瀾滄江等大江大河均發源於此,故有。江河源”之稱。從青藏高原外緣向北向東越過崑崙山、祁連山和橫斷山脈等高大山脈,地勢急降到海拔2000 1000米以下的高原和盆地,形成第二級階梯。主要有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四川盆地和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雲貴高原等。這是三級階梯中最為破碎的一級地形面。由大興安嶺山脈—太行山脈一巫山—雪峰山一線向東至東部沿海,地勢低平,平均海拔多在500米以下,形成第三級階梯。主要由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和東南丘陵等穿插交錯而成。
(2)山地、高原面積大,主要山系縱橫交錯。中國山地、高原、丘陵面積很大,分布廣,合計約占國土面積的2/3。主要山系縱橫交錯,其排列和走向明顯受大地構造體系的控制。按構造方向可分為:東西走向山系、南北走向山系、北東走向山系、北西走向山系和弧形山系。東西走向山系主要有天山一陰山—燕ill,崑崙山—嗪嶺一大別山和南嶺等。其中,以天山一陰山和崑崙山—素嶺受巨型緯向即東西或近似東西向構造體系的控制最明顯在這一走向山系中有不少山脈是中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如天山是南疆和北疆的天然分界線。陰山山脈是內流區和外流區的分界線之一。秦嶺是長江和黃河.淮河水系的分水嶺。南嶺是珠江和長江水系的分水嶺。南北走向山系主要有賀蘭山、六盤山、龍門山和橫斷山脈等。其中,以橫斷山脈最典型,由許多條成束狀南北向斷裂夾著非常緊密的褶皺組成,形成一系列平行相間的高山和深谷。北東走向山系主要有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武陵山和雪峰山等,是受新華夏構造體系的控制。北西走向山系主要受西域式構造體系控制,如阿爾泰山、祁連山等。它們與北東走向山系遙相對應,呈鏡像對稱的特徵。弧形山系主要有喜馬拉雅山脈和台灣山脈,前者呈弧形向南凸出,後者大致成向東凸出的弧形。
(3)地形複雜,呈格線狀地形結構。中國地形複雜,地貌類型典型而多樣,不僅具有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和平原等地貌類型,而且在獨特的自然條件下還發育了典型的山嶽冰川地貌、凍土和冰緣地貌、風成地貌、黃土地貌、火山地貌、喀斯特地貌和紅層地貌等。整個地形輪廓,以上述縱橫交錯的長大山係為骨架,把中國大部分隔成許多格線,形成格線狀的地形結構。分布乾格線中的高原、盆地和平原,其形狀和輪廓在一定程度上受其兩側山系的制約。例如,夾在南北構造帶以西、崑崙山以北的準噶爾、塔里木、柴達木三大盆地,由於北西西和北東東兩組斷裂帶的交切,構成了長軸呈東西向延伸的菱形輪廓。在南北構造帶以東與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線以西的呼倫貝爾一巴音和碩盆地、鄂爾多斯盆地、四川盆地、滇中盆地等,共間分別為陰山和秦嶺兩個緯向構造帶所分隔,從北到南成雁行式排列,均呈近似正方形輪廓。在中國東部夾在北東走向山系之間的松遼平原,華北平原和江漢平原,其間為燕山和大別山兩個東西向構造帶所隔,構成長軸均呈北東向的菱形輪廓。
(4)地勢高度相差懸殊。在地勢高度上,中國陸地上最低處的吐魯番盆地艾丁湖湖面高度,低於黃海平均海水面155米,而中國陸地上的最高點珠穆朗瑪峰,海拔卻高達8848.13米,兩者高差竟達9000餘米。台灣的玉山與太平洋西部海溝的相對高差也超過8000米。西藏與東部沿海平原,橫斷山脈一系列的高山與深谷等的高差也均極為懸殊。

中國地形特徵

現代地形和地貌形態是內、外力地質作用對地質結構改造的結果,在其改造過程中,內力地質作用居於主導地位。現代地形和地貌受發生於新近紀一第四紀的新構造運動的控制,主要形成於第四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