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學年譜

地學年譜

據晉皇甫謐著《帝王世紀》,帝堯時代,中國鑿井取水,這是古人掌握地下水知識的傳說。在中國最早的編年史書《竹書紀年》中載有公元前1831年泰山的一次地震,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記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地學年譜
  • 出自:《帝王世紀》
  • 時間:公元元年
  • 類型:記載
公元元年,公元1800年,1899年,1960年,

公元元年

據中國殷代(公元前1217年)甲骨文,已有說明天氣現象 (雨、雪、雹、霾、雷、霓、霧等)和降水強弱的記載。
公元前六世紀,提出地球球形說(古希臘畢達哥拉斯)。
11
公元前五至前三世紀,中國戰國時古代地理著作《山海經》十八卷,記錄成文,其中已提到潮汐與月亮的關係。
公元前三世紀,《禹貢》問世,為中國古代重要地理著作,並記載了中國各地土壤的特徵。
公元前三至前二世紀,《地理學》三卷是歐洲最早的通論地理專著,記有測算黃赤交角、地球大小和套用經緯網制地圖(古希臘 埃拉托色尼)。
據《逸周書》,記有最早的中國戰國時的物候,將全年分為七十二候,逐候記有氣候變化和生物活動的特點。
公元前二至前一世紀,《史記》的《河渠書》為中國最早的水文地理著作,《朝鮮列傳》、《大宛列傳》為我國最早的涉及外國的地理著作(中國 司馬遷)。
公元前138一前126年,中國漢武帝時張騫出使西域。
公元前二世紀至公元後六世紀,逐步開闢從中國渭水出發的古代橫貫亞洲的交通道路,即有名的絲路。
公元前二世紀,中國套用木炭重量變化和琴弦伸縮來測量空氣的濕度。

公元1800年

一世紀,《地理學》十七卷是歐亞古代第一部最完整的區域地理書籍(古希臘 斯特拉波)。
一世紀,中國東漢時班超出使西域,在西域活動三十一年,恢復了中西交通的道路。
132年,東漢時,創製世界上第一個測量地震的“地動儀”,開創了用儀器測量地震的歷史(中國 張衡)。
一至二世紀,中國東漢《尚書緯·考靈曜》中記有:“地體雖靜,而終日旋轉”,“一年之中,地有四游”,反映了當時人們對地動的樸素臆測。
二世紀,運用圓錐、球面、圓筒等投影方法繪製地圖(古希臘 托勒密)。
223年至271年,西晉時期繪製了禹貢地域圖和地形方丈圖,提出繪製地圖六條原則“製圖六體”,是世界上最早的地圖和有關製圖學的理論(中國 裴秀)。
四至五世紀,中國東晉法顯到達印度和獅子國(斯里蘭卡),著有《佛國記》。
五至六世紀,北魏《水經注》為我國古代最完整的水文地理著作(中國 酈道元)。
628年到645年,中國唐朝唐玄奘旅行亞洲中部和印度,歷時十七年,歸後著《大唐西域記》,為研究西域史地的重要文獻。
八世紀,編成《海內華夷圖》,為十一世紀時編制《禹跡圖》的基礎(中國 賈耽)。
九世紀,唐憲宗時的《元和群縣圖志》,為中國古代最完整的全國地理志(中國 李吉甫)。
1072~1074年,宋代創用分層建堰法,使用水平尺、羅盤針於地形測量;製作表示地形的立體模型稱木圖(中國 沈括)。
1086~1093年,宋代《夢溪筆談》中提出海陸變遷、流水侵蝕地形原理;揭示化石的形成,並用化石推斷古氣候;指出磁偏角現象等(中國 沈括)。
1271~1295年,義大利人馬可·波羅東遊中國,歸後著有《馬可·波羅遊記》。
1424年,中國明朝永樂年間制發雨量器,供全國各州縣使用,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雨量器的國家。
1405年到1433年,中國明代鄭和七次下西洋,遠達非洲東岸慢八撒(現今在肯亞)。
1487年,葡萄牙人迪亞士發現非洲南端的好望角
1492年到1502年,義大利人哥倫布先後發現古巴牙買加波多黎各等島嶼,當時誤認為發現了印度。在航海中,認識到地球磁場的偏角因地而異的變化。
1498年,葡萄牙人達·伽馬發現經好望角到達印度的航路。
1498年,對湖水的侵蝕搬運進行觀察,提出防止湖水浸蝕的方法,此方法也可防止海水的侵蝕(中國 沈啟)。
1499~1504年,義大利人亞美利哥·維斯譜齊曾多次航行到南美洲北岸,確認為一新大陸,後來就把南、北美洲稱為“亞美利加”。
1519年9月一1522年9月完成第一次環繞地球的航行,證實地球是球形(葡萄牙 麥哲倫率領的探險隊)。
1564年,《吳江考》中有科學的關於水位的記載(中國沈啟)。
1564年,增補朱思本輿地圖,成為《廣輿圖》二卷,將單張地圖改為地圖冊,為清初所繪地圖的基礎(中國 羅洪先)。
1569年,創立麥卡托投影法,並於1595年出版《地圖冊》 (荷蘭 麥卡托)。
1570年,用擺式風力計測量風力(義大利 丹蒂)。
1576年,發現地球磁力的傾角(英國 諾曼)。
1640年,明朝《徐霞客遊記》,是世界上最早論及石灰岩岩溶地形的著作(中國 徐霞客)。
1648年,發現氣壓隨高度變化(法國 帕斯卡)。
1653年,義大利北部開始建立世界上第一個氣象觀測站。
1677年,清朝時提出“測水法”,並主張“束水攻沙”,發表《河防摘要》(中國 陳潢)。
1686年,用氣壓計說明測高公式、貿易風、季節風(英國 哈雷)。
1687年,提出引潮力的學說,首先得出關於海水對引潮力反應的理論(英國 牛頓)。
1687年,提出颱風為旋轉風暴的理論(英國 丹皮爾)。
1695年,《廣陽雜記》中提出方輿之書應探求“天地之故” (中國 劉獻廷)。
1728年,航行白令海峽,確認亞美二洲不相連線(俄國、白令)。
1747年,開始礦物的系統記載,刊行《礦物學》(瑞典 沃勒里烏斯)。
1763年,出版《論地層》,書中涉及地表受內外營力作用的思想(俄國 羅蒙諾索夫)。
1768年,最早繪成表示地磁傾角的地圖(德國 威爾開)。
1769~1774年,進行三次大洋洲探測,發現紐西蘭南、北島,澳洲東岸和新喀利多尼亞群島。1773年,第一次進入南極圈,到達的最南點為71度10分(英國 庫克)。
1775年,開始對礦物外部特徵進行研究,後提出按外部特徵的礦物分類法(德國 亞·維爾納)。
1775年,提出潮汐動力學說(法國 拉普拉斯)。
1777年,提出山脈形成的隆起說(俄國 帕拉斯)。
1783年,發明毛髮濕度表(瑞士 霍·索修爾)。
1791年,提出按礦物的化學組成對礦物進行分類(俄國 謝維爾金內)。
1791年,創立岩石起源的水成學派(德國 亞·維爾納)。
1795年,《地球的理論》問世,提出岩石起源的火成論,反對當時的地質學中流行的水成論(英國 哈頓)。

1899年

1804年,發現地磁的強度從極地到赤道逐漸遞減的規律(德國 洪保德)。
1806年
發現氣溫隨高度遞減的規律(德國 洪保德)。
確立蒲福風級標準,國際上沿用至今(英國 蒲福)。
1812年,提出地殼變動的災變說(激變說),認為生物的變化是上帝多次創世的結果(法國 居維葉)。
1815年,《英國地質圖》出版,首次製成地層學的地質圖(英國 史密斯)。
1817年,提出等值線的概念,製成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德國 洪保德)。
1820年,製成氣壓圖,是天氣圖的開始(德國 勃蘭戴斯)。
1821年,第一次在南極圈內發現陸地(南極大陸邊緣的島嶼)命名為彼得一世島與亞歷山大一世島(俄國 別林斯高晉)。
1822年,在地圖投影中採用等角法(德國 高斯)。
1830~1832年,出版《地質學原理》一書,提出地質進化的均變說。(英國 賴爾)。
1831年
發現北磁極,即地磁北極(英國 詹·羅斯)。
第一次看見南極大陸,環繞南極大陸航行一周,完成了重要的地理髮現(英國 皮斯庫)。
1837年,開始地球橢圓體的計算(德國 貝塞爾)。
1840年,提出地球歷史上有冰期存在的觀點(瑞士 阿加西斯)。
1842年,首次印製標有等溫線與等壓線的天氣圖(美國 盧米斯)。
1845~1862年,出版《宇宙》五卷,從直接觀察的事實出發,運用比較法,揭示自然現象之間的因果關係,從而對僵化的自然觀在自然地理學方面打開了一個缺口,開創了自然地理學(德國 洪保德)。
1846年,提出準平原是海蝕的結果的觀點(蘇格蘭 安·雷姆賽)。
1852年,提出地殼的冷縮說(收縮說),認為地球由熾熱狀態逐漸冷卻而成。由於冷卻收縮,使地殼發生運動(法國 博蒙特)。
1855年,提出第一個地殼均衡說(英國 埃里)。
1857年
創立“貝爾定律”,提出河谷發育的不對稱原理(俄籍德國人 馮·貝爾)。
製作北大西洋最初的海圖(美國 馬·莫里)。
歐洲開始經緯度測定。
提出侵蝕基面的概念,認為海平面是河流侵蝕作用的基準面(美國 約·鮑威爾)。
1858年,開始進行岩石的顯微鏡研究(英國 索比)。
1859年,在收縮說的基礎上提出地槽學說(美國 詹·霍爾)。
1860年,創立風與氣壓梯度關係的巴羅特定律(荷蘭 布依斯·巴羅特)。
1869年,繪製全球等壓線圖(英國 巴肯)。
1871年,提出關於在密度和海流不連續面上的波浪和漣波的理論(英國 湯姆生)。
1873年,發展了“地槽”理論,使其具有更加固定的形式(美國 丹納)。
1874年,繪製北半球的天氣圖(丹麥 霍夫邁爾)。
1875年,發表《阿爾卑斯山脈的成因》,從收縮說的觀點說明褶皺山脈的形成(奧地利 修斯)。
1876年,將地槽分為正地槽與準地槽(德國 斯蒂爾)。
1877年
提出第一個大陸漂移說(俄國 貝漢諾夫)。
提出大氣環流理論(美國 費雷爾)。
1878年,從收縮說出發探討褶皺形成的力學原理(瑞士 海姆)。
1879年,按溫度指標首次進行氣候分類(德國 蘇潘)。
1882年
設定北極海觀測所(挪威 霍恩等)。
《人文地理學》出版,書中按自然地理要素來論述地理環境決定論(德國 拉采爾)。
首次繪製世界年雨量分布圖(美國 盧米斯)。
1884年,根據氣溫與降水二要素,並聯繫重要指示植物進行氣候分類,此分類法曾被廣泛套用(德國 寇本)。
1885年
《地球之面貌》問世,根據收縮說對整地球表面的構造作了綜合分析(奧地利 修斯)。
提出石油礦床的背斜說(美國 愛·懷特)。
1886年
按構造與形態首次進行海岸分類(德國 李希霍芬)。
根據6000次深測記錄繪製大西洋海深圖(美國 馬·莫里)。
提出彈性表面波理論,認為表面波是構成地震波的主要部分,後被證實(英國 瑞利)。
1887年
提出俄羅斯地台構造的理論(俄國 卡爾賓斯基)。
發表氣象圖集,包括全世界等溫線圖、等壓線圖、年總雨量圖等(奧地利 漢恩)。
1888年,發現地球南北兩極的移動和緯度變化(德國 寇斯脫奈爾)。
1889年
提出地殼均衡說,試圖把所有的構造運動都解釋為均衡力作用的結果(美國 杜頓)。
通過實驗,總結得出各種元素在地殼中的重量百分比,後來地殼中每種元素所占的平均比值被稱為克拉克值(美國 弗·克拉克)。
提出準平原是地形發育的最後結果(美國 戴維斯)。
1890年
提出岩漿分異是火成岩分化原因的見解(德國 羅森布施)。
提出氣候變化的35年周期說(瑞士 布呂克納)。
1891
發現地球兩極移動和緯度變化的主要周期(美國 張德勒)。
提出十種國際雲型(瑞典 希爾德布蘭德·希爾德布蘭森,英國 艾伯克龍比)。
進行地球平均密度和萬有引力常數的測定(英國 波伊丁)。
1896年,按十種國際雲型分類法繪成國際雲圖冊(瑞典 希爾德布蘭德·希爾德布蘭德森,德國 寇本等)。
1897年
地震記錄證實縱波橫波和表面波的存在(德國 奧爾達姆)。
最早研究蒸發與降水同海流的關係(英國 荷)。
根據地震波分析,提出地球有鐵核的假說(德國 威徹特)。
1899年,創立地理循環說,即地貌循環說(美國 戴維斯)。

1960年

1900年
俄國科學家道庫恰耶夫,創立發生學、土壤學,提出基於發生學原則的土壤分類,創立自然地帶學說。
義大利科學家羅西、瑞士科學家福勒爾,制定第一個反映地震地面效應和確定等地震線的羅西-福勒爾烈度表。
1902年
法國科學家泰賽倫斯,發現地球大氣圈的平流層。
英國科學家亥維賽、美國科學家肯尼里,從無線電繞地球彎曲通訊,提出大氣圈有電離層存在。1924年被證實。
1903年
德國科學家李希霍芬,提出了東亞地體的構造理論。
挪威科學家沃洛特,提出了岩漿的溶液理論。
1904年
挪威科學家斯托末,提出雷射和磁暴是由高能帶電粒子在地磁場中運動而產生的理論。
挪威科學家伯克蘭,進行極光的模型試驗。
德國科學家威徹特,發明威徹特地震儀。
美國科學家葛利普,提出沉積岩成因分類。
美國科學家喬·拉姆,提出關於地震彈性波發生和傳播的理論。
1905年
美國卡內基研究所地磁部,開始世界海洋的地磁觀測。
德國科學家艾·拉曼,開始建立歐洲土壤學的體系。
瑞典科學家艾克曼,建立海流理論,明確風與海水的關係。
中國科學家鄺榮光,編制《直隸省地質圖》與《直隸省礦產圖》,為我國第一本地質圖。
美國科學家喬里,發現岩石中的發射現象,對研究地熱的來源有重要意義。
1906年
美國科學家海福特,根據重力測定結果,確定地球為一個橢球體。
德國波茲坦測地研究所,完成重力的絕對測定。
德國科學家馬古利斯,發展風暴理論,建立颱風能量論的基礎。
德國科學家奧爾達木,根據地震波的走勢曲線,證實地核的存在。
美國科學家鮑溫,實驗證明有關岩石同礦床的關係。
奧地利科學家安普菲諾,提出地殼的振盪運動由地殼深處物質膨脹與壓縮所引起的見解。
國際地震協會,法國斯特拉斯城建立第一個地震觀測台。
1907年
德國科學家朱帕里茲和英國科學家托納,朱帕里茲製成地震走時表,後經托納修改。Z-T走時表最先得到廣泛套用。
俄國科學家戈里芩,發明地磁式地震儀。
1909年
英國科學家達維特,發現地球南磁極。
南斯拉夫科學家莫霍洛維奇,發現地殼與地幔之間有一個岩層的分界面,現稱為“莫霍面”。
美國人彼利,首次到達南極。
英國科學家辛普森,提出雷雨的電荷生成說。
1910年,挪威威·皮葉克尼斯,發現海洋環流定理。
1911年
首次到達南極(挪威 阿蒙森)。
開始用相律說明發生在地殼中的礦物的分配(挪威籍瑞士人 戈爾德施密特)。
1912年
提出大陸漂移說(德國 魏格納)。
從重力異常值的測定討論地殼均衡說(美國 海福德)。
提出國際土壤粒徑區分法(瑞典 阿特伯格)。
1913年
創立地理景觀學說,把各級地理區域看成是自然綜合體,認為它們是地形、氣候、土壤、植物等相互作用的結果(蘇聯 貝爾格)。
論述關於矽酸鹽礦物物理化學的相互關係(美國 芬納)。
提出大氣熱輻射平衡的理論(德國 埃姆頓)。
1914年,發現地球深2,900公里處存在地幔與地核的界面,稱為“谷登堡界面”(美籍德國人 谷登堡)。
1917年,進行侵蝕和堆積基準面的研究(美國 巴來爾)。
1918年,確立大氣的太陽潮(英國 查普曼)。
1919年
提出鋒面和氣旋學說(挪威 雅·皮葉克尼斯)。
按海岸運動的方向將海岸進行分類(美國 道·詹森)。
1921年
發現大氣圈的臭氧層,量少,但吸收大量紫外線,使生命體免受損害(法國 法布列)。
開始珠穆朗瑪峰探險(英國皇家地理協會探險隊)。
1922年
發現深源地震的存在(英國 透納)。
算出火成岩的平均化學成分(美國 弗·克拉克)。
1923年
建立元素的地球化學分配法則(挪威 戈爾德施密特)。
進行地槽的分類(美國 舒舍特)。
1924年
《形態分析》出版,提出“山前階地”理論(德國 瓦·彭克)。
根據地殼收縮說分析綜合世界的造山運動,發表造山論 (德國 漢·斯蒂爾)。
提出岩漿岩相的概念(蘇聯 烏索夫)。
提出地質時代氣候變遷的原因是地軸發生周期性偏倚的見解(德國 寇本、魏格納)。
1925年
根據氣候因素進行土壤分類(蘇聯 瓦·威廉斯)。
提出大地構造的放射性輪迴說,確立大地構造過程的周期概念,用地殼中放射熱的堆積解釋地殼運動的周期性(英國 喬利)。
提出生物地球化學的概念(蘇聯 維爾納德斯基等)。
根據氣候型與地理景觀作出氣候的分類(蘇聯 列·貝爾格)。
1926年
提出乾燥指數,並繪製乾燥指數的世界分布圖(法國 德馬東)。
提出中國地質歷史時期的氣候脈動說(中國 竺可楨)。
1927年
證實深源地震的存在(日本 和達清夫)。
發現菲律賓海溝中的愛姆登海淵,深度為10,830米,後訂正為10,400米(德國 愛姆登號軍艦)。
1928年
提出地殼變動的地下對流說(英國 阿·霍爾姆斯)。
提出氣團理論(挪威 貝吉隆)。
提出電離層形成的紫外線電離說(英國 赫爾本特)。
1928~1930年,第一次南極陸上探險,乘飛機到達南極上空(美國 拜爾德等)。
1929年
在《東亞的幾個特別構造型》一文中提出地質力學的原理和方法(中國 李四光)。
根據太陽輻射量的變化說明第四紀冰期的成因(英國 辛普森)。
從亂流擴散說明大氣運動的理論(德國 德范特)。
從地球化學觀點說明地球內部的構造,從此礦物學不再是純粹的記事性科學了(挪威籍瑞士人 戈爾德施密特)。
1930年
根據天文學的計算說明第四紀冰期的成因(南斯拉夫 米蘭科維奇)。
反對地殼變動的收縮說,提出波動說(德國 哈爾曼)。
開始在海上進行重力測定,發現重力異常(荷蘭 文寧)。
1931年,根據降水和蒸發指數進行氣候分類(美國 桑斯威特)。
1932年,發現火山噴出岩具有磁性(德國 凱尼格斯伯傑)。
1932年,提出黃土形成的“土壤殘積說”(蘇聯 列·貝爾格)。
1933年
提出地殼變動的脈動說(美國 布赫)。
提出花崗岩生成的選擇再熔融說(芬蘭 埃斯科拉)。
提出熱鹽環流的模式理論,研究蒸發與降水因素產生海流(英國 古爾茲勃龍)。
發展了電漿川流在地球磁場中的運動理論,用以研究地磁風暴(英國 查普曼等)。
提出降水的冰核說(挪威 貝吉隆)。
1934年
出版《風化殼》專著,發展了地表風化殼理論(蘇聯 波雷諾夫)。
提出東南季風的強弱和中國東部雨量分布的關係(中國 竺可楨)。
1936年
從湖泊堆積物的微層里研究了解古氣候(蘇聯 蕭士塔高維奇)。
1933一1936年,在廬山和黃山等地發現冰川遺蹟,確定中國曾有過第四紀冰期(中國 李四光)。
提出地球存在核心的第一個證據(英國 萊曼)。
1937年
1937~1940年,蘇聯“賽得夫’號船進行北冰洋漂流調查。
論述地殼變動與岩漿活動的關係(德國 布勃諾夫)。
1938年
提出弧狀列島的成因(美國 哈·赫斯)。
從岩石礦物中鉛質量的比較,論述鉛礦的起源(英國阿·霍爾姆斯)。
1939年
用化學觀點探討沉積環境(美國 特溫霍費爾)。
提出中國華北黃土的水成見解(日本 增淵堅吉)。
提出地磁場是由於地球旋轉使地心內液態鐵產生渦流所引起的假說(美籍德國人 埃爾撒色兒)。
《中國氣團的性質》一文,分析研究中國境內的氣團性質並加以分類(中國 涂長望)。
1940年
進行地核的磁性研究(美國 斯來特)。
提出生物地理群落的概念,認為植物群落的分布與組成決定於環境條件,並認為它是地理景觀的基本單位(蘇聯 蘇卡切夫)。
1941年,根據對密西西比河下游黃土的研究,提出黃土的水成說(美國 理·羅素)。
1942年,對火山爆發能量進行預測試驗(日本 水上)。
1945年
發表《中國主要地質構造單元》一書,製成我國第一幅大地構造圖,從地台、地槽和造山運動的關係劃分中國地質構造單位(中國 黃汲清)。
用便於室溫貯存及從地面飄散的碘化銀代替乾冰,實現人工降雨(美國 馮納古特)。
1946年
用乾冰冷卻飽和水汽,實現人造風雪及人工降雨(美國蘭米爾、謝弗爾)。
用火箭進行120公里高處超高層觀測(美國 貝斯特)。
在高壓下進行岩石物性的實驗研究(美國 布里奇曼)。
發現平頂海山(美國 哈·赫斯)。
提出地球化學景觀的概念,從化學元素在景觀中的遷移過程和遷移能力研究景觀要素之間的物質和能量交換過程(蘇聯 波雷諾夫)
1947年,發現深80~140公里一帶地震波速降低層稱為谷登堡低速層(美籍德國人 谷登堡)。
1947~1948年,瑞典“信天翁號”海洋探險船進行海底地殼的熱流量探測。
1948年
將新構造學從大地構造學中分出,成為一個分支(蘇聯奧勃魯契夫)。
從隕石的化學分析推測地球內部的狀態(美國 哈里遜)。
發現大陸西岸洋流密集和強化的現象(美國 斯托梅爾)。
提出地核由高密度變態的地幔物質組成的觀點,和以前認為的鐵鎳地核的觀點不同(英國 沃·雷姆賽)。
1950年,發現平流層與電離層之間的中間層(英國 西·查普曼)。
1951年
蘇聯考察船“勇士號”發現迄今為止世界上最深的海溝——馬里亞納海溝(深11,034米)。
英國“挑戰者八號”進行環球一周的海底地震探查。
1954年開始,經過大量統計證實板狀分界線都是地震活動帶。揭示大洋中脊(隆)的連續地震帶(美籍德國人 谷登堡等三人)。
1955年,在北美兩岸外海洋底發現四個大斷錯帶(美國 梅納德)。
1956年
提出中國地台活化的見解(中國 陳國達)。
提出中國東部生油盆地分布在新華夏系沉降帶的見解,後在中國東部陸續發現了幾個大油田(中國 李四光)。
1957~1958年,舉行65國參加的國際地球物理年(原名“國際極年”)。
1958年,美國根據人造衛星的運動精確測定地球的形狀。
1960年,中國登山隊於5月25日從北坡首次登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