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協定

地中海協定(Mediterranean Agreements)1887年英國、義大利和奧匈帝國以互換照會的形式訂立的兩次旨在維持地中海現狀的協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地中海協定
  • 外文名:Mediterranean Agreements
  • 時間:1887年
  • 國家:義大利
內容,根本原因,歷史背景,影響,結果,

內容

義大利和法國爭奪北非,奧匈和沙俄爭奪巴爾幹,而法、俄都是英國在地中海的勁敵。德國宰相O.von俾斯麥竭力鼓勵英國和意、奧合作,力圖把它拉進德、奧、意三國同盟(1882)共同對付法、俄。1887年 2月12日,英、意約定維持地中海以及亞得里亞海愛琴海黑海的現狀。義大利支持英國在埃及的政策,英國支持義大利在北非的政策。英、意要在共同利益問題上實行全面合作,但“這種合作的性質必須由它們在實行合作時根據具體情況來決定”。這意味著,一旦意、法進行戰爭,英國可不予義大利軍事援助。奧匈於同年 3月24日,西班牙於5月4日先後加入該項協定。史稱第一次地中海協定。在保加利亞危機期間,駐君士坦丁堡的英、奧、意 3國大使協定合力支持土耳其抵抗沙俄的侵略。在俾斯麥的推動下。1887年12月12日英、奧締結協定。4天后,義大利也加入,3國商定共同維持近東現狀,保護黑海海峽和確認土耳其對保加利亞及小亞細亞的宗主權,共同抵制俄國影響在土耳其的增長。並規定:如果土耳其抵制俄國在上述地區的非法舉動,3國將立即就應採取的措施取得協定。如果它們認為土耳其串通或縱容俄國的非法舉動,就暫時占領土耳其的一些地點,是為第二次地中海協定。協定中沒有明確規定英國承擔具體的軍事義務,由於它堅持行動自由,沒有同法、俄發生武裝衝突。而隨著英、德矛盾的發展,英國轉向法、俄,協定喪失意義。

根本原因

地中海協定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前英國與歐洲國家建立的最接近於同盟的一種合作關係,對於英國擺脫外交孤立、維持地中海地區的"均勢"起了重要作用。但英國既想享受同盟恩惠、又不願承擔同盟責任的外交策略,使地中海協定從一開始就存在著隱患,也是日後地中海協定終結的根本原因。

歷史背景

俾斯麥的外交是極其複雜的。他千方百計地要把法國孤立起來。在巴爾幹問題上他一面採取冷靜態度,拒絕支持奧國對俄國的強硬政策;另一面則積極促使英奧合作對付俄國以減輕德國對其同盟者的義務。他提醒奧國當局:德奧同盟是一個防守同盟,只有在俄國進攻奧國時,德國才有出兵援奧的義務,德國於巴爾幹沒有直接利害關係,而英國對它確實很關心,在不能確定英國參戰以前,切莫跟俄國開戰。拉攏英國不只對付俄國也是對付法國。俄奧都是英國的勁敵而這兩國恰巧又是德奧意的敵人。英國想推動三國同盟制服俄國而自己坐收漁人之利。如果必須參加反俄的陣線,它僅能答應同奧意兩國走共同的政治路線,保全它在地中海和近東的利益,但不能簽訂任何軍事同盟條約。這樣的同盟顯然對於義大利的好處很多。英國猶疑不決,俾斯麥用威脅的語言促使英國入伙。一八八七年二月十二日英意交換照會,接著奧國加入了英意協定。英意奧協定的主要內容是關於地中海問題,因而稱為《第一次地中海協定》。而《第二次地中海協定》則是對付俄國的。
《第一次地中海協定》
1871年德國統一後,歐洲進入了俾斯麥主導的均勢時期,依靠秘密條約、不斷的謀略以及高度的不誠實為手段,俾斯麥成功地使歐洲各大國相互牽制。其中,《第一次地中海協定》便是俾斯麥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由此最終形成了英奧意三國在地中海和近東聯合抵製法俄的局面。它不僅挽救了俾斯麥結盟體系,而且維持了歐洲的和平。本文旨在分析俾斯麥促成第一次地中海協定過程中的作用及其外交思路。《第一次地中海協定》的目標主要針對法國。
《第二次地中海協定》
18俾斯麥趁勢將《德奧同盟條約》文本送交倫敦,並在1887年11月22日致信索爾茲伯里。信中表示:“如果奧匈帝國之獨立受到俄國侵略的威脅,或者英意遭到法國入侵的危險,德國始終有責任採取進入戰線的政策。”19在英國確認了德國對奧匈支援的程度後,1887年12月12日,和16日,英、奧、意三國互換照會,達成《第二次地中海協定》,基本上排除了俄國占領保加利亞,或挾持蘇丹,控制土耳其海峽的可能。俄國如果向奧匈挑釁,將遭到英奧意圍攻。在這一背景之下,俄國開始退卻。1888年1月俄國在德國的支持下要求土耳其政府宣布斐迪南當選為非法,遭到英奧意的聯合抵制。4月土耳其滿足了俄國的要求。俄國挽回了一部分面子,此後保加利亞問題也就不了了之。

影響

再保險條約》和《地中海協定》造成了英奧意與法俄在近東地中海地的相互牽制之勢,同時又阻遏了法俄結合,保證了德國在歐洲大陸的主導地位。然而俾斯麥的體系卻包含著極大複雜性和矛盾性,其促成的對德國有利的均衡局面本質上是脆弱的。因而他的外交歸根結底仍只是一種拖延問題的權宜之計。
作為現實政治的大師,俾斯麥將外交藝術發揮到了極至。現實政治促成了德國的統一和鞏固,俾斯麥對現實政治的迷戀,卻最終使統一後的德國自食其果。儘管隨著德國的統一,俾斯麥由現狀的破壞者轉變成了現狀的維護者,但形勢已今非昔比。在民族主義浪潮的衝擊下,他鼓吹的君主團結原則已失去了維繫力。對強權赤裸裸的追求已成為各國維護自身安全與利益的基本手段,國際關係增添了新的不穩定因素。卡托科夫的攻擊就是對俾斯麥富有諷刺意味的回敬。
在俾斯麥的時代,歐洲大國關係日趨僵化緊張。德國的統一,使中歐失去了歷史上的緩衝作用,它不再能為大國間爭奪霸權的鬥爭,提供警戒和補償的空間,以至於徹底改變了歐洲強權結構。均勢外交所賴以運作的大國關係的鬆散性正在消失,標誌便是1879年德奧同盟的締結。事實上,德國已很難做出其他選擇。俾斯麥的同盟,正是對這一變化的本能反映,它反過來也鞏固強化了這一趨勢。大國關係緊張,是俾斯麥同盟成立的緣由,也是它得以維持的必要條件。俾斯麥的外交風格,集中體現了自負與焦慮結合的心態。為了阻止敵對力量的聯合,確立德國在歐洲大陸不可動搖的領導地位,保持大國關係適度的緊張是必要的。盟國間如果關係緊張,他就鼓勵合作,一旦它們和睦相處,他就撤回支持,並製造摩擦。然而,俾斯麥的策略也許會為德國爭得盟國,卻也往往使德國失去了朋友。當時的德國,從本質上說是屬於現狀的國家,對於正在崛起中的德國,不誠信的惡名,可能比好戰更危險。歐洲國家對德國政策的信心、信任是保持德國外交地位的前提。而俾斯麥的謀略往往產生相反的效果。隨著歐洲局勢逐步緊張,一個充滿敵意、猜疑和不安全感的國際環境已初現端倪。與大國關係開始僵化緊張同步的是德國政策逐漸喪失平衡和彈性。1886年10月,俾斯麥在給兒子的信中就已暗示:俄奧一旦開戰,不論誰是進攻方,德國都別無選擇,只能站在奧匈一邊投入戰鬥。俾斯麥在台上時,尚可憑藉自己高招的外交技巧和崇高威望,抵消其政策的消極後果,在他之後,便後繼無人了。
1890年俾斯麥去職,德國新當局放棄《再保險條約》,四年後法俄結盟,俾斯麥的歐洲秩序也隨之崩解。

結果

一方面是爾巴斯使命失敗,沙皇挫折感加深的結果,也是對卡爾諾基國會演說的回應。要想按俄國的意願解決保加利亞問題,就得排除奧國的阻撓。奧匈的實力並不構成威脅,關鍵是德奧同盟。如果俄國要發動對奧匈的戰爭,或使俄國的戰爭威脅產生效果,必須預先阻止德國的介入。唯一的希望在法國。有跡象表明,俄國軍方和泛斯拉夫派,通過著名報人、保守的民族主義者卡托科夫從10月末起已對沙皇的決策傾向施加了重大影響。為了牽制德國,沙皇有可能急劇改變其歐洲政策,法俄結盟的前景已隱約可現。俾斯麥同盟體系面臨崩潰的危險。布郎熱運動為俾斯麥擺脫困境提供了良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