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重度

土重度

一般土體由三相(氣、液、固)組成:空氣、水及土粒,土重度分為天然重度、乾重度、飽和重度以及有效重度。

天然重度是天然含水率條件下土體的重度,等於土總重量(=空氣+水+土粒)除以土總體積;飽和重度是當土孔隙全部充滿水(或從地下水位以下取土)時,對應的天然重度即為飽和重度(此時土總重量=水+土粒);乾重度是土的固相(土粒)重量與土總體積的比值;有效重度是當土浸沒在水中時,土粒受到水的浮力作用,土體重量需扣除浮力,即等於扣除浮力後的土粒重量除以土總體積。

大小關係:飽和重度>天然重度>乾重度>有效重度(或浮重度)。

一般地質勘查報告給出的是天然重度,未給出飽和重度,此時如何計算有效重度呢?可根據報告裡的土三相指標(含水量、相對密度和天然密度)求出飽和重度,然後計算有效重度。 土的天然重度一般為17~20 kN/m3(含水量對應從低到高),由於飽和重度大於等於天然重度,所以浮重度保守取為11 kN/m3。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土重度
  • 外文名:unit weight of soil
  • 學科:工程地質學
  • 曾稱:土容重
學科,詞目,英文,釋文,工程地質學,

學科

詞目

土重度γ

英文

unit weight of soil

釋文

土重度曾稱土容重,是單位體積土受的重力。按土孔隙中充水程度和土所處的位置,又可分為天然重度、乾重度、飽和重度(
)以及有效重度。

工程地質學

高華喜、聞敏傑主編的《工程地質學》以編者多年從事工程地質學的教學經驗為基礎,根據工程建設套用實際,力求做到理論聯繫實際,與現行規範和新規定相銜接,並適當反映近年來國內外工程地質理論和實踐的發展水平。以必備和實用為原則,借鑑、吸取了其他相關教材的優點,力求概念準確,深入淺出,圖文並茂,知識結構系統全面。 《工程地質學》可作為高等學校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和交通工程及高職高專土建類專業教科書,也可供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專業技術人員參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