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之變(土木堡之變)

土木之變

土木堡之變一般指本詞條

土木之變亦稱土木堡之變、土木之禍,指發生於明朝正統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鎮北征瓦剌兵敗,皇帝被俘的事變。瓦剌即漠西蒙古,也稱衛拉特蒙古。土木堡是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境內的一個城堡,土木堡坐落於居庸關至大同長城一線的內側,是長城防禦系統組成部分。

正統十四年(1449年)六月,瓦剌太師也先屢次侵犯明朝領地,明英宗親率二十萬精銳大軍出征,計畫從大同北上,與瓦剌在明帝國邊境決戰。明軍剛到達大同,獲得太監郭敬的密報,得知瓦剌已做好準備,明軍立即從大同班師東返,計畫從居庸關回京。途中遭遇瓦剌多次襲擊,大同、宣府接連失守,吳克忠朱勇率領的兩部大軍共五六萬人,在鷂兒嶺慘敗全軍覆沒。餘下部隊移師於土木堡被瓦剌襲擊,明軍戰敗投降,傷亡過半,明英宗朱祁鎮被俘,兵部尚書鄺埜、戶部尚書王佐等大臣戰死。

當時京師二十萬精銳都已在土木堡失陷,剩下老弱士卒不到十萬。于謙力排眾議請郕王調兩京、河南備操軍,山東和南京沿海的備倭軍,江北和北京各府的運糧軍馳援,人心漸定,也先送英宗回去,要求守城者開門,于謙等大臣私立郕王為帝,並親自守城拒絕也先送英宗回京。

基本介紹

  • 名稱:土木之變,土木堡之變
  • 地點:土木堡(今河北懷來東)
  • 時間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
  • 參戰方:明朝;瓦剌
  • 結果:明朝兵敗,皇帝被俘,瓦剌勝利 
  • 參戰方兵力:明軍中央軍20萬
    蒙古瓦剌約5-6萬
  • 傷亡情況:明軍傷亡居半,死者三分之一 
  • 主要指揮官明英宗王振也先
背景,蒙古擾邊,英宗親征,

背景

蒙古擾邊

明朝推翻元朝的統治,在兩代帝王(朱元璋和朱棣)的努力下,將蒙古人趕出北京。蒙古人退回大漠,分裂為東、西蒙古(明朝稱東蒙古為韃靼,西蒙古為瓦剌),彼此互爭雄長,內斗不休。即便如此,終明一朝,也無法根除來自蒙古的巨大威脅,蒙古騎兵始終對明朝北方邊境進行襲擾和掠奪,雙方衝突不斷。史書記載:“終明之世,邊防甚重。邊境之禍,遂與明終始雲。”指的就是明朝政府長達200多年對北邊蒙古的防禦。
永樂初年,明成祖朱棣分別遣使與韃靼、瓦剌“諭之通好”。瓦剌首領馬哈木為藉助明朝中央力量對付韃靼,歸順大明。經長期征戰,韃靼勢力不斷削弱,瓦剌逐漸強大。
永樂十六年(1418年),馬哈木之子脫歡襲父爵為順寧王。幾年之間,脫歡攻破韃靼,兼併其眾,又統一內部,其勢日張,雄視漠北。脫歡立成吉思汗後裔脫脫不花為可汗,受明朝封為太師,掌瓦剌部實權。明英宗正統四年(1439年)脫歡死,其子也先繼位後,不僅漠南諸部全被征服,且東脅朝鮮,西略哈密,草原大半,盡為其所制。也先每年冬遣人貢馬於明。初,所遣使者不過五十人,後貪朝廷厚賞,歲增至二千餘人,並屢屢索要貴重難得之物。稍不遂,即製造事端,明廷所賜財物,不得不歲有所增。
明正統十四年(1449年)二月,瓦剌太師也先遣使2000餘人貢馬,詐稱3000人,向明朝中央邀賞,由於宦官王振不肯多給賞賜,按實際人數給賞,並減去馬價五分之四,沒能滿足他們的要求,就製造釁端。遂於這年七月,統率各部,分四路大舉向內地騷擾。東路,由脫脫不花與兀良哈部攻遼東;西路,派別將進攻甘州(甘肅張掖);中路為進攻的重點,又分為兩支,一支由阿剌知院所統率,直攻宣府圍赤城,另一支由也先親率進攻大同。也先進攻大同的一路,“兵鋒甚銳,大同兵失利,塞外城堡,所至陷沒”。大同參將吳浩戰死於貓兒莊。明遣駙馬都尉井源等四將各率兵萬人禦敵。

英宗親征

當時明英宗寵信宦官王振。張太后病逝,元老三楊或死或貶,王振更加擅作威福,無所忌憚,竟盜走明太祖朱元璋所立禁內臣干預朝政所立之鐵碑。從此,大權獨攬,廣植私黨,使其侄王山為錦衣衛指揮,王林為錦衣衛僉事,其黨羽個個升官進祿,飛黃騰達。他又排斥異己,陷害忠良。
大同前線的敗報不斷傳到北京,明英宗朱祁鎮在王振的煽惑挾持下,準備親征。兵部尚書鄺埜和侍郎于謙“力言六師不宜輕出”,吏部尚書王直率群臣上疏勸諫,但明英宗偏信王振,一意孤行,執意親征。
1449年7月16日,英宗命其弟郕王朱祁鈺據守北京,然後和王振率官員100多人,帶領50萬大軍從北京出發。英國公張輔、成國公朱勇、兵部尚書鄺埜、戶部尚書王佐、內閣學士曹鼐張益等護駕從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