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1958年,國家有關部門在全國組織進行了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研究工作,蒐集到上千萬字的資料,撰寫出少數民族簡史、簡志和自治地方概況三套叢書的書稿,整理調查資料300餘種。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組織編寫了“民族問題五種叢書”(即《中國少數民族》、《中國少數民族簡史叢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簡志叢書》、《中國少數民族自治地方概況叢書》、《中國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資料叢書》)。這次調查為黨和政府制定社會主義民族政策和工作方針,在少數民族地區開展民主改革和進行經濟建設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據,開創了我國進行大規模少數民族調查的先河,為民族研究蒐集與積累了大量彌足珍貴的資料。時至今日,其成果仍然是開展民族工作的重要依據,是民族學研究必不可少的參考文獻和反覆引述的基礎材料。
基本介紹
- 書名:土家族:湖南永順縣雙鳳村調查
- 出版社:雲南大學出版社
- 頁數:432頁
- 開本:32
- 作者:馬翀煒 陸群
- 出版日期:2004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810687778
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概況與歷史
第一節 自然狀況
第二節 雙鳳村的由來
第三節 民族淵源
第四節 行政建制沿革
第二章 生態環境
第一節 地理環境與生態資源
第二節 自然災害
第三節 生態資源利用狀況
第四節 從家族“公山”到村寨“禁山
第五節 退耕還林與生態重建
第三章 人口
第一節 雙鳳村人口狀況
一、雙鳳村人口的歷史狀況
二、雙鳳村人口的職業結構
三、人口流動
四、人口的婚姻狀況
五、家庭的人口規模
六、生育狀況
七、死亡狀況
第二節 計畫生育
一、計畫生育政策及規定
二、20世紀90年代以來計畫生育情況
第四章 經濟
第一節 生產關係的變革
一、1949年以前雙鳳村的經濟狀況
二、1950年-1979年生產關係的變革
三、農村經濟體制改革
第二節 經濟結構的變遷
一、農業
二、家庭飼養業
三、手工業
四、農民流動工
第三節 雙鳳村村民的消費行為特點
一、消費的基本情況
二、消費的心理特徵
第四節 雙鳳村的現代扶貧
一、扶貧的目標和項目
二、扶貧項目的實施情況
三、扶貧幫困的優惠政策
第五章 社會政治
第一節 雙鳳村社會政治的歷史變遷
一、1949年以前的社會政治狀況
二、1949年以後的社會政治變遷
第二節 社會政治關係
一、族際社會政治關係
二、族內社會政治關係
三、社會交往
四、政治認同
第三節 村建工作與村民大會
一、村建工作
二、村民大會
第四節 村寨建設與村務管理
一、村寨建設
二、村務管理
第六章 婚姻家庭
第一節 婚姻
一、通婚的規則
二、婚姻的基礎
三、婚姻的成立
四、婚姻的禮儀
五、婚姻關係的解除
六、對性行為的規範
第二節 家庭
一、家庭結構
二、家庭關係
三、財產的繼承與分配
第七章 法律
第一節 雙鳳村的禁忌與習慣法
一、禁忌
二、習慣法
三、習慣法與現行法律的整合
第二節 村規民約
一、主要內容
二、宣傳方式
三、執行情況
第三節 雙鳳村的糾紛與解決辦法
一、糾紛的種類
二、解決的辦法
第四節 雙鳳村的治保調解工作
第五節 普法工作和村民的法律意識
一、普法工作
二、法律意識
第八章 文化
第一節 雙鳳村土家語語用情況述略
第二節 文學藝術
一、概述
二、神話、傳說、故事
三、民間諺語、歇後語、順口溜
第三節 音樂舞蹈戲劇藝術
一、音樂藝術
二、舞蹈藝術
第四節 建築藝術
一、選址和房間結構
二、建房過程
第五節 民族心理與文化心理
一、個人社會化過程和內容
二、民族心理素質和文化心理素質的內容
第六節 文娛活動
一、遊戲
二、歌舞娛樂
三、競技活動
四、出外旅遊活動
第九章 民族風俗
第十章 教育
第十一章 科技衛生
第十二章 宗教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第一章 概況與歷史
第一節 自然狀況
第二節 雙鳳村的由來
第三節 民族淵源
第四節 行政建制沿革
第二章 生態環境
第一節 地理環境與生態資源
第二節 自然災害
第三節 生態資源利用狀況
第四節 從家族“公山”到村寨“禁山
第五節 退耕還林與生態重建
第三章 人口
第一節 雙鳳村人口狀況
一、雙鳳村人口的歷史狀況
二、雙鳳村人口的職業結構
三、人口流動
四、人口的婚姻狀況
五、家庭的人口規模
六、生育狀況
七、死亡狀況
第二節 計畫生育
一、計畫生育政策及規定
二、20世紀90年代以來計畫生育情況
第四章 經濟
第一節 生產關係的變革
一、1949年以前雙鳳村的經濟狀況
二、1950年-1979年生產關係的變革
三、農村經濟體制改革
第二節 經濟結構的變遷
一、農業
二、家庭飼養業
三、手工業
四、農民流動工
第三節 雙鳳村村民的消費行為特點
一、消費的基本情況
二、消費的心理特徵
第四節 雙鳳村的現代扶貧
一、扶貧的目標和項目
二、扶貧項目的實施情況
三、扶貧幫困的優惠政策
第五章 社會政治
第一節 雙鳳村社會政治的歷史變遷
一、1949年以前的社會政治狀況
二、1949年以後的社會政治變遷
第二節 社會政治關係
一、族際社會政治關係
二、族內社會政治關係
三、社會交往
四、政治認同
第三節 村建工作與村民大會
一、村建工作
二、村民大會
第四節 村寨建設與村務管理
一、村寨建設
二、村務管理
第六章 婚姻家庭
第一節 婚姻
一、通婚的規則
二、婚姻的基礎
三、婚姻的成立
四、婚姻的禮儀
五、婚姻關係的解除
六、對性行為的規範
第二節 家庭
一、家庭結構
二、家庭關係
三、財產的繼承與分配
第七章 法律
第一節 雙鳳村的禁忌與習慣法
一、禁忌
二、習慣法
三、習慣法與現行法律的整合
第二節 村規民約
一、主要內容
二、宣傳方式
三、執行情況
第三節 雙鳳村的糾紛與解決辦法
一、糾紛的種類
二、解決的辦法
第四節 雙鳳村的治保調解工作
第五節 普法工作和村民的法律意識
一、普法工作
二、法律意識
第八章 文化
第一節 雙鳳村土家語語用情況述略
第二節 文學藝術
一、概述
二、神話、傳說、故事
三、民間諺語、歇後語、順口溜
第三節 音樂舞蹈戲劇藝術
一、音樂藝術
二、舞蹈藝術
第四節 建築藝術
一、選址和房間結構
二、建房過程
第五節 民族心理與文化心理
一、個人社會化過程和內容
二、民族心理素質和文化心理素質的內容
第六節 文娛活動
一、遊戲
二、歌舞娛樂
三、競技活動
四、出外旅遊活動
第九章 民族風俗
第十章 教育
第十一章 科技衛生
第十二章 宗教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文摘
四、婚姻的禮儀
土家族的婚娶過程有自己獨特的一套習俗,大致包括以下幾個過程:
1.請媒人說親。1949年以前,雙鳳村土家族男女在結婚以前雙方大多未曾謀面,兩人要締結婚姻關係一定要請媒人說親,否則會被視為不合規矩。一次成功的媒,媒人一共需到女方家3次。具體步驟為:第一次,男方家請媒人到女方家說親。如果女方父母覺得男方還可以,媒人可第二次上門,這一次媒人要用背簍背上糖、酒以及一把必不可少的傘到女方家去。傘一路上必須是關著的,即使下雨也不能撐開,因為如果撐開傘就表示兩個人散了,合不到一塊兒。在女方家,姑娘的父母如果收下禮物,會將其放入女兒的房間內,表示同意了這門親事。這個過程即是土家人所說的“開口禮”。媒人第三次到女方家是去取女方的生辰八字,取到之後男女雙方的家長會請算命先生合二人的八字。八字合,親就算定了;不合,則取消這門婚事。合好的八字放於女方家。
2.認親。婚事定下來後,男方要到女方家認親戚。這天男方需買好酒、肉,帶上錢去送給女方的叔叔、伯伯、哥哥等和女方關係較近的人,表示彼此之間有了親戚關係。當天男方會在女方家和各位長輩聊聊家常,吃了飯後就回去。
3.取八字。在合好八字並認了親之後,男方要再次帶上肉、酒以及縫給女方的新衣服(2件、4件、6件、8件不等)去女方家取合好的八字。當年過年,男方要背上連著尾巴的豬後腿和一些禮物到女方家拜年。如果同意來年就結婚,女方會把豬腿連著豬尾一起收下。如果女方不同意來年結婚,則割下豬尾,用紅紙包好,悄悄放在男方的背簍底下。
土家族的婚娶過程有自己獨特的一套習俗,大致包括以下幾個過程:
1.請媒人說親。1949年以前,雙鳳村土家族男女在結婚以前雙方大多未曾謀面,兩人要締結婚姻關係一定要請媒人說親,否則會被視為不合規矩。一次成功的媒,媒人一共需到女方家3次。具體步驟為:第一次,男方家請媒人到女方家說親。如果女方父母覺得男方還可以,媒人可第二次上門,這一次媒人要用背簍背上糖、酒以及一把必不可少的傘到女方家去。傘一路上必須是關著的,即使下雨也不能撐開,因為如果撐開傘就表示兩個人散了,合不到一塊兒。在女方家,姑娘的父母如果收下禮物,會將其放入女兒的房間內,表示同意了這門親事。這個過程即是土家人所說的“開口禮”。媒人第三次到女方家是去取女方的生辰八字,取到之後男女雙方的家長會請算命先生合二人的八字。八字合,親就算定了;不合,則取消這門婚事。合好的八字放於女方家。
2.認親。婚事定下來後,男方要到女方家認親戚。這天男方需買好酒、肉,帶上錢去送給女方的叔叔、伯伯、哥哥等和女方關係較近的人,表示彼此之間有了親戚關係。當天男方會在女方家和各位長輩聊聊家常,吃了飯後就回去。
3.取八字。在合好八字並認了親之後,男方要再次帶上肉、酒以及縫給女方的新衣服(2件、4件、6件、8件不等)去女方家取合好的八字。當年過年,男方要背上連著尾巴的豬後腿和一些禮物到女方家拜年。如果同意來年就結婚,女方會把豬腿連著豬尾一起收下。如果女方不同意來年結婚,則割下豬尾,用紅紙包好,悄悄放在男方的背簍底下。
後記
中國民族村寨調查土家族調查組一共由七人組成,組長馬翀煒,合作方組長陸群。組員鄭宇、楊琳、盧鵬、羅康隆、楊安華。在田野調查過程中,調查組採取了分工合作的方式進行調查。每一個專題都熔鑄了多名調查組成員的心血。
調查方案設計和指導者:馬翀煒
生態環境的調查者:羅康隆、鄭宇、陸群
人口方面的調查者:楊安華、盧鵬
經濟方面的調查者:馬翀煒、楊安華
社會政治方面的調查者:馬翀煒、鄭宇、盧鵬
婚姻家庭方面的調查者:鄭宇、盧鵬
法律方面的調查者:楊琳
文化方面的調查者:楊琳、鄭宇、盧鵬、馬翀煒
民族風俗方面的調查者:楊琳、鄭宇、盧鵬、馬翀煒
教育方面的調查者:楊安華、馬翀煒、盧鵬、鄭宇。
科技衛生方面的調查者:楊安華、楊琳、鄭宇、馬翀煒
宗教方面的調查者:陸群、羅康隆、楊琳
調查方案設計和指導者:馬翀煒
生態環境的調查者:羅康隆、鄭宇、陸群
人口方面的調查者:楊安華、盧鵬
經濟方面的調查者:馬翀煒、楊安華
社會政治方面的調查者:馬翀煒、鄭宇、盧鵬
婚姻家庭方面的調查者:鄭宇、盧鵬
法律方面的調查者:楊琳
文化方面的調查者:楊琳、鄭宇、盧鵬、馬翀煒
民族風俗方面的調查者:楊琳、鄭宇、盧鵬、馬翀煒
教育方面的調查者:楊安華、馬翀煒、盧鵬、鄭宇。
科技衛生方面的調查者:楊安華、楊琳、鄭宇、馬翀煒
宗教方面的調查者:陸群、羅康隆、楊琳
序言
1956年~1958年,國家有關部門在全國組織進行了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研究工作,蒐集到上千萬字的資料,撰寫出少數民族簡史、簡志和自治地方概況三套叢書的書稿,整理調查資料300餘種。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組織編寫了“民族問題五種叢書”(即《中國少數民族》、《中國少數民族簡史叢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簡志叢書》、《中國少數民族自治地方概況叢書》、《中國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資料叢書》)。這次調查為黨和政府制定社會主義民族政策和工作方針,在少數民族地區開展民主改革和進行經濟建設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據,開創了我國進行大規模少數民族調查的先河,為民族研究蒐集與積累了大量彌足珍貴的資料。時至今日,其成果仍然是開展民族工作的重要依據,是民族學研究必不可少的參考文獻和反覆引述的基礎材料。
近半個世紀過去了,各少數民族在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等各個方面均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新的形勢和任務面前,無論是進行決策的黨政部門,還是進行理論研究的學術界,要深入進行民族調查的願望超過了以往任何時候。各級黨委、政府迫切需要系統地了解少數民族發展變化的現狀,深入探討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中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科學地把握少數民族發展的趨勢,以制定出適合於各少數民族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符合客觀實際情況的民族政策和發展規劃。
如何在新的時期開展民族調查,以獲得開拓性的成果,這就不能囿於傳統的民族調查方式,而必須有新的觀念、新的方式。從學科發展的角度說,分化與整合,是當代學術研究發展的兩大趨勢。一方面,各個學科的發展呈現出日益分化的趨勢,學科劃分越來越細;另一方面,又呈現出學科之間的整合趨勢,各個學科之間相互滲透、相互交叉,其界限越來越模糊,跨學科研究與交叉學科不斷增多。
近半個世紀過去了,各少數民族在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等各個方面均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新的形勢和任務面前,無論是進行決策的黨政部門,還是進行理論研究的學術界,要深入進行民族調查的願望超過了以往任何時候。各級黨委、政府迫切需要系統地了解少數民族發展變化的現狀,深入探討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中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科學地把握少數民族發展的趨勢,以制定出適合於各少數民族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符合客觀實際情況的民族政策和發展規劃。
如何在新的時期開展民族調查,以獲得開拓性的成果,這就不能囿於傳統的民族調查方式,而必須有新的觀念、新的方式。從學科發展的角度說,分化與整合,是當代學術研究發展的兩大趨勢。一方面,各個學科的發展呈現出日益分化的趨勢,學科劃分越來越細;另一方面,又呈現出學科之間的整合趨勢,各個學科之間相互滲透、相互交叉,其界限越來越模糊,跨學科研究與交叉學科不斷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