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出讓收益

土地收益金(土地增值費)指土地使用者將其所使用的土地使用權轉讓(含連同地面建築物一同轉讓)給第三者時,就其轉讓土地交易額按規定比例向財政部門繳納的價款,或土地使用者將其所使用的土地使用權出租(含連同地面建築物一同出租)給其他使用者時,就其所獲得的租金收入按規定比例向財政部門繳納的價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土地出讓收益
  • 又稱土地增值費
  • 概述:按規定比例向財政部門繳納的價款
  • 執行時間:2011年1月1日起
計提教育資金
財政部教育部近日已聯合下發通知,對從土地出讓收益中計提教育資金有關事項進行明確。
通知稱,從2011年1月1日起,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畫單列市所轄市、縣(區)當年土地出讓收入在扣除當年相關支出項目後,作為計提教育資金的土地出讓收益口徑,嚴格按照10%的比例計提教育資金。從土地出讓收益中計提的教育資金,作為各地區計算財政性教育經費來源之一,各地區不得由此減少應當由公共財政預算安排的教育經費。
通知還稱,從土地出讓收益中計提的教育資金,實行專款專用,重點用於農村(含縣鎮)學前教育、義務教育和高中階段學校的校舍建設和維修改造、教學設備購置等項目支出,具體包括前期工作費、工程施工費、設備購置費、竣工驗收費、項目管理費和不可預見的費用等。
通知強調,從土地出讓收益中計提的教育資金不得用於學校人員經費、公用經費等經常性開支。各地區在保障農村基礎教育發展需要的前提下,計提的教育資金仍有富餘的,可以將教育資金用於城市基礎教育的相關開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