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形後效

圖形後效是指連續注視一個圖形之後影響感知隨後圖形的知覺現象。1925年首先由E.H.維爾霍夫發現,30~40年代J.J.吉布森、W.克勒和H.瓦拉赫對這一現象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吉布森發現,在被試注視一條垂直而稍彎曲的曲線5~10分鐘後,這條曲線就變得不那么彎曲了;如果在呈現曲線之後,立即把刺激物換成一條直線,那么直線看上去就略顯彎曲。彎曲的方向恰好與原來曲線的變曲方向相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圖形後效
  • 外文名:Graphic aftereffect
  • 時間:1925
  • 發現者:E.H.維爾霍夫
  • 研究者:J.J.吉布森、W.克勒和H.瓦拉赫
簡介,解釋,發展前景,

簡介

這就是曲線後效。如果讓被試先注視一條從垂直或水平位置適當傾斜的直線,再看一條垂直或水平的直線,被試便認為這條直線傾斜了,這就是直線傾斜後效。1944年克勒和瓦拉赫通過實驗發現了圖形的位移後效(見圖1)。當被試注視I圖1分鐘後,再注視T圖,這時T圖左側的兩個圖形似乎被I圖左側那一個圖形向上下兩個方向推開;而T圖右側的兩個圖形似乎被I圖右側那兩個圖形向內擠壓到一起。總之,T圖在空間上從事先注視過的圖形的位置上移開了。圖形後效的作用一般很短暫,只有在個別情況下,後效可以維持幾天至幾星期。

解釋

心理學家研究了影響圖形後效的因素。克勒和瓦拉赫研究了注視圖形與測驗圖形的距離對位移後效的影響。他們提出,位移是兩種圖形距離的函式。在中等距離時,位移數值最大,在距離過小或過大時,位移數值最小。E.R.哈默1949年研究了圖形後效的時間因素,發現在看注視圖形後緊接著看測驗圖形,位移最大;隨著注視後時間的增加,位移漸減。位移大小還依賴注視時間的長短。注視時間超過5秒已有後效產生;注視時間為60秒時,位移的數值最大。此外,注視圖形與測驗圖形的相對大小,被試的注意狀態對圖形後效也有明顯影響。
圖形後效
根據上述發現,克勒提出了解釋圖形後效的饜足理論。他指出,由於注視I圖形在視神經上產生的電衝動,在大腦皮層上引起了細胞的極化,並形成了一個相應的饜足區。這個饜足區迫使隨後由T圖形引起的皮層電流,繞過這一高度饜足了的區域,從而使看到的T圖形出現大小和位移的變化。饜足理論受到各方面的批評。K.S.拉什利和周杲良等將金箔放置在猴腦枕葉的表面,使皮層電流出現短路,結果並未出現視覺圖形的破壞。這說明關於皮層饜足區的假說是不能成立的。1950年C.E.奧斯古德提出了統計理論。他認為,圖形的輪廓在皮層上的投射,可以用興奮的常態分配來表示。輪廓處興奮最高;距離輪廓越遠,興奮越低。被試注視I圖後,在皮層第17區產生了假想的興奮分布(Ia)。這種分布由於疲勞而展開了(Ib)。以後,被試注視T圖,皮層上興奮的分布由Ta變成Tb,測驗圖形輪廓的表面位置由T變化到T′,因而導致位移現象。

發展前景

近20年來,由於感受野學說的提出,人們對研究視覺適應現象的興趣大大提高。視覺適應不僅表現為明適應、暗適應、顏色適應,而且表現為對線條方向、長短、運動的適應。圖形的位移後效和傾斜後效成為人們研究適應問題的一個重要方面。這些工作對間接了解人腦中特徵覺察器的活動,探討視覺系統的編碼特徵有重要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