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角圖書館系列叢書:日出之前

圓角圖書館系列叢書:日出之前

《圓角圖書館系列叢書:日出之前(套裝共2冊)》是新星出版社2012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米哈伊爾·左琴科。該書是一部散文體科學文藝小說。左琴科青年時代曾罹患精神憂鬱症,希望從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學、巴甫洛夫條件反射學說入手,來尋找精神憂鬱症的根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圓角圖書館系列叢書:日出之前
  •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 頁數:418頁
  • 開本:32
  • 品牌:新星出版社
  • 作者:米哈伊爾•左琴科
  • 出版日期:2012年3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13304653, 9787513304658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日出之前(套裝全2冊)》是著名作家左琴科後期的代表作。譯者戴驄在翻譯、推介蘇俄文學方面,在國內享受盛譽,是著名的俄羅斯文學翻譯家。這是一部散文體科學文藝小說。左琴科青年時代曾罹患精神憂鬱症,希望從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學、巴甫洛夫條件反射學說入手,來尋找精神憂鬱症的根源。《日出之前》詳細記述了左琴科的精神追溯之旅:他回憶了從幼年到青年有關人生的130多個生活片段,然後通過自我心理療法,藉助理性的力量,使心靈達到和諧,獲得幸福,最終擺脫了精神憂鬱症。這是一部教人怎樣獲得幸福的書,但在蘇聯卻長期被禁止出版,左琴科身前也無緣得見此書完整出版。譯者戴驄非常喜愛左琴科,他以滿含深情的筆墨重現了左琴科筆下的一個貴族青年三十多年的人生歷程,他的困惑與掙扎,反省與抗爭。這些凝聚著作者與譯者心血與情感的文字,今天讀來,仍然讓人唏噓和心動。

作者簡介

作者:(烏克蘭)米哈伊爾·米哈伊洛維奇·左琴科 譯者:戴驄

米哈伊爾·米哈伊洛維奇·左琴科生於波爾塔瓦(今屬烏克蘭)。著名諷刺作家,他對社會現象針砭時弊的諷刺讓他在1920年代到1930年代都廣受歡迎。代表作有《貴婦人》(1923)、《澡堂》(1924)、《新經濟政策的怪現象》(1927)、《米凱爾·辛亞金》(1930)。1943年他開始創作帶有半自傳性質的作品《日出之前》。1946年,由於受到日丹諾夫的批判,左琴科被開除出作協,《日出之前》的第二部分也被禁止出版。直到近三十年後,左琴科早已去世,這本書才以完整的面貌跟讀者見面。 戴驄,俄羅斯文學翻譯家。俄羅斯作協“高爾基獎狀”獲得者。原名戴際安,江蘇蘇州人。1933年出生。1950年畢業於華東軍區外語專修學校俄語專業。1949年參加解放軍,歷任華東軍區某部譯員,上海新文藝出版社、上海文藝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上海分社蘇聯文學及亞非拉文學編輯,《外國文藝》雜誌俄蘇文學編輯兼西葡拉美文學美術評論編輯,編審。1956年開始發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圖書目錄

《日出之前(上)》目錄:

楔子
我真是不幸,卻又不知道原因何在
落葉蕭蕭
可怕的世界
日出之前
《日出之前(下)》目錄:
黑水滔滔
把門關上
老虎來了
危險的聯繫
“理性是禍患”
理性戰勝死亡
理性戰勝痛苦
理性戰勝衰老
尾聲

文學作品的生命力(譯後雜談)

文摘

1、我應當像任何動物一樣,體驗到生存的歡樂。如果一切都十全十美,應當感到幸福。如果有什麼不好的,應當鬥爭。可幹嗎要憂鬱?!連那種壽命只有四個小時的昆蟲也因照到陽光而歡欣雀躍!
2、即使童年時代的心靈激盪,也以一種非凡的光芒照亮了當初發生的事情。
3、我全然不知怎樣才能衝破這片濃霧,看到在我生命的拂曉之際,在日出之前演出的那場悲劇。
4、夜間低級層次的大門打開了。我意識的警衛哨睡著了。於是被關在地牢內受折磨的往昔的陰影便出現在夢境中。
我迫不及待地想見到這些陰影,以便最終弄清楚在我生命的拂曉之際,在日出之前所發生的那個悲劇或那個錯誤。
5、這是一齣悲劇。我在這齣悲劇內的過失充其量就是時時感到痛苦。
6、我於一瞬間突然理解了我過去不理解的一切。我於一瞬間看見了我過去的本來面目——一個愚昧無知的小野人,見到每一個黑影都會嚇得魂飛魄散。我屏息斂氣,東張西望,豎起耳朵聽著虎嘯,在榛莽中狼本突。因此在我的心中,除了憂鬱和疲憊還會有什麼呢!278
7、我的理性的光芒照亮了那些可怕的角落,那裡潛伏著各種恐懼,成為未開化的力量的棲身之處。正是這些未開化的力量使我的一生黯然失色。
8、太陽照亮了戰場,我看到了我的敵人猥瑣的未開化的嘴臉。我看穿了它們幼稚的詭計。我聽到了它們氣勢洶洶的吶喊,過去這一聲聲吶喊曾使我為之戰慄。而現在我已懂得了敵人的語言,它們的吶喊已不再令我害怕。

後記

拙著到此結束了。
我在一九四三年十月寫完了本書的最後幾行。
我在“莫斯科賓館”十樓一間客房的寫字檯前寫作。
收音機里剛剛廣播了德軍在第聶伯河潰敗。我國英勇的軍隊強渡第聶伯河成功,現在乘勝追擊敵人。
黑色的軍隊,法西斯的軍隊,黑暗和反動的軍隊就這樣節節敗退。
多么大快人心的訊息呀!其實德軍的下場不可能不這樣。凡是對人所珍視的一切都加以反對的人,凡是反對自由、反對理性的人,凡是實施奴役,用野獸的嗥叫以替代人類的語言的人,是不可能獲勝的。
我們英勇的紅軍正在追殲敵人。敵人黑暗的思想更加黑暗了。
深夜。我面前放著我的手稿。
我翻閱著手稿,作最後的修改。
遮著帷幔的窗戶透進了曙光。
我推開陽台門,走到陽台上。
十月寒氣森森的清晨。一片寂靜。莫斯科還在沉睡。街上空蕩蕩的,闐無一人。
可是東方的天空已染上玫瑰紅。早晨降臨了。第一輛有軌電車鏗鏘有聲地駛了過去。街上的行人漸漸多了起來。
寒氣森森。
我回到房間裡,把攤滿在寫字檯上的本書的稿紙收拾攏來,在心裡同它告別。整整八年,這本書一直占據了我的腦子。八年來我幾乎天天為它絞盡腦汁。八年——這對人的生命來說並非短暫的時間。
我不由得想起了一些訣別的詩句。不,我將在今後的什麼時候,當我不是同這本書,不是同我生命中這八年時間,而是同我的整個生命訣別的時候,才去吟詠這些詩句。
這些詩句是一位希臘詩人寫的:
我走了,在人世留下了最美好的東西:
第一是淚光,第二是明月和寧靜的星星,
第三是蘋果、熟透了的甜瓜和蜜梨……
不過我對月亮和星星全然無動於衷。我將用某些更招我喜歡的東西替下星星和月亮。我將把這些詩句改為:
我走了.在人世留下了最美好的東西:
第一是陽光,第二是藝術和理性……
至於第三位不妨歷數幾種水果——西瓜、甜瓜和熟透了的蜜梨……

序言

我早就想寫這本書了。我的《重返的青春》剛一問世,即已萌生此念。
我以將近十年的時間為這部新作蒐集素材,一直在期待戰事平息,天下太平,以便能在書齋寧靜的氛圍中坐下來寫作。
可是這樣的氛圍沒有出現。
相反,德軍的炸彈兩度在我的這些素材附近爆炸。石灰和磚塊紛紛落到放著我素材的公文包上。火焰都要燒著這些素材了。我至今驚訝不已,這些素材怎么會保存下來的。
我所收集的素材隨我一齊乘坐飛機,從被圍的列寧格勒出發,飛越德軍的火線。
我攜帶了二十冊沉甸甸的記事本。為了減輕它們的重量,我撕掉了布皮封面:可它們仍有八公斤重,而飛機允許攜帶的行李只有十二公斤。事後我曾後悔不迭,怎么不帶幾條絨布襯褲和一雙供替換用的靴子,卻帶了這么一大摞廢物。
然而,對文學的愛終於占了上風。我安於我不幸的命運。
我把我的素材裝在一隻破爛的黑公文包裡帶到了中亞,帶到了如今成為我洞天福地的阿拉木圖。
有整整一年時間,我在這座城市裡創作偉大衛國戰爭的歲月所需要的各種各樣的劇本。
我把帶來的素材放在木製的沙發床裡邊,晚上我就睡在這張床上。
偶爾我掀開沙發床上的木棚。在膠合板的底板上,我那二十本記事本同一袋麵包乾靜靜地躺在一起。麵包乾是我按列寧格勒的習慣未雨綢繆地烘製好的。
我翻閱著這些記事本,一種苦澀的遺憾心情油然而生,因為著手寫這部作品的時間還沒到來。看來,現在不需要這種東西,它離戰爭太遠了,離大炮的轟鳴、炮彈的嘯聲太遠了。
“沒關係”,我安慰自己說,“一旦戰爭結束,我馬上動手寫這部作品。”
我把我那些記事本放回沙發床的底板上。隨後躺到沙發床上,在心裡估計戰爭什麼時候能夠結束。我估計的結果是不可能很快就結束。那么究竟要拖到何年何月呢,這縣我無法確定的。
“可是憑什麼說寫這部作品的時候還沒到來呢?”有一回我這么想。“要知道我的素材是講人的理性的勝利,是講科學,講意識的進步。我的作品是駁斥法西斯主義t哲學,的,後者認為意識給人帶來無窮的災難,人的幸福在於回到野蠻期,回到原始,在於擯棄文明。”
由此可見,正是此刻閱讀這部作品較之今後有更大的意義。
1942年8月,我把我的素材放到桌上,不等戰爭結束便開始動筆寫作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