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園林是在一定的地塊上,以植物、山石、水體、建築等為素材,遵循科學原理和美的規律,創造的可供人們遊憩和賞玩的現實生活境域。
園林藝術是通過園林的物質實體反映生活美醜、表現園林匠師審美意識的空間造型藝術。它常與建築、書畫、詩文、音樂等其它藝術門類相結合,而成為一門綜合藝術。園林藝術是一定的社會意識形態和審美理想在園林形式上的反映。它運用總體布局、空間組合、體形、比例、色彩、節奏、質感等園林語言,構成特定的藝術形象,形成一個更為集中典型的審美整體,以表達時代精神和社會物質文化風貌。
園林美是園林師對生活(包括自然)的審美意識(思想感情、審美趣味、審美理想等)和優美的園林形式的有機統一,是自然美、藝術美和社會美的高度融合。它是衡量園林藝術作品表現力強弱的主要標誌。
園林美學是套用美學理論研究園林藝術的審美特徵和審美規律的學科。園林美學從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的角度,研究園林藝術的本質特徵,研究園林藝術和其他藝術的共同點和不同點,分析園林創作和園林欣賞中的各種因素、各種矛盾,然後找出其中的規律來。
發展階段
先秦至兩漢時期
現存的史料記載最早的《國語·楚語上》中有一段楚靈王與伍舉論美,楚靈王持“目觀則美”的美學評價立場,而伍舉認為美離不開功利、有用,初步確定了園林美學的評價應有表觀與內涵兩重含義,是後世美學評價的基礎。西漢時成書的《
淮南子·汜論訓》中,對園林美的評價定為“高、大、遠”,概括性的突出了園林中的
台榭、苑圃、
馳道的各自的主要特徵,具有鮮明的概括性。雖然是針對具體園林要素的評價,但其所建立的“評”的標準,是最早的園林美學評價標準,為後世的諸多評價指明了方向。晉代陶淵明的《
歸田園居》用詩詞語言將充滿藝術情調和書卷氣息的園林審美情趣展現給世人,形成了中國園林美學評價的另一個高峰:
意境美。這是中國園林對世界園林美學發展的重大貢獻。南朝的宗炳在《畫山水序》中將老莊哲學引入到美學評價中來,對園林美學評價的發展也至關重要,將其引入到更深層次的哲學探究中來,賦予園林美學評價更廣闊的發展空間。這種趨勢發展到唐代,與文人的山水田園詩結合,引起了士大夫階層的廣泛關注,使得園林審美地位進一步提高。
唐宋時期
唐代的白居易《
草堂記》、《池上篇序》,李德欲《平泉山居草木記》等文章都肯定了植物在園林美的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後世所謂“
歲寒三友”、“
四君子”等蘊含豐富人文內涵的植物審美的形成與此息息相關。
唐代興起的民眾遊園之風,在宋代發展到了極致,公眾的群體遊園活動推動了園林美學評價的進一步發展。造園家、
園林設計、參與公眾三方聯繫到一起,美學評價的主體開始增加。而“公眾參與”這種形式將美學評價的主體範圍擴大,是我國園林美學發展史的一次重要突破。 如歐陽修在《
醉翁亭記》中對山水花木與四季天時交感而無窮的美學原則的揭示;如蘇舜欽在《
滄浪亭記》中對園林審美主體的情性和合目的性的“善”的論析,以及自我超越論的發明,暢神明道論的闡釋,成為文人寫意園的理論綱要;司馬光的《
獨樂園記》、朱長文的《樂圃記》都對園林生活之樂作突出強調,這些都極具美學價值。可以說在宋代,中國園林的美學評價體系已經初步建立。
明清時期
明代王世貞的《古今名園墅編》中有“人巧易工,而天巧難措”的論述,即是技術的闡述,也是論述人工美與自然美關係的重要美學思想。同時他在《安氏西林記》中又提出了園林的另一個重要實用價值:食用。明代的計成所著《園冶》一書是我國最早的園林專著,對於造園的意義,園林與自然、主體與客體的多種審美關係以及造園建築的藝術、技術等等都做了全面而系統的論述,是一部創世之作。
清代李漁的《閒情偶寄》側重對園林審美特點的研究。清代的葉燮是著名的美學思想家,有《滋園記》、《假山說》、《二取亭記》等著作,都表達了他本人對於園林美學的深刻的哲學思想,特別是“美本乎天”,“必待人之神明才慧而見”,“孤芳獨美不如集眾芳以為美”的觀點,在園林美學發展史上都是空前絕後的。清代《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從世俗、功利的觀點看待園林美,著眼於從自然物的價值觀來評價“大觀園”的美。
近代時期
這一時期的園林美學發展受三個方面的影響非常明顯。一是,中西方思想與審美的碰撞,這種碰撞即有中西合璧的審美典範的誕生,也造成了中國園林審美的一定程度的混亂。二是,技術對園林審美的影響,諸如力學的發展,新材料的使用等,最初是對園林要素的建造技術變革,而後這種變革產生了其自身的審美訴求,使得諸如工業技術美、材料美等相繼出現,即是對傳統園林審美的破壞,也是多元審美建立的開始。三是,社會心理的影響,動盪的社會打破了原有文人的自娛自樂式的園林審美,使得園林美學從社會的精英階層向普世大眾擴展。
評價模式
園林美學評價主要有以下三種模式。
1.客觀考評模式
將美視為純
客觀的認知對象,或者是通過對景觀美的基本要素的特徵來分析,進行評價。比如形體、構成、線條、色彩、肌理這些要素之間的結構關係或者是通過景觀的空間結構分析和功能穩定性兩個方面來評判景觀的生態價值。這種美學評價模式,從美的品質及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中,體現美的價值。
2.主觀認知模式
將美視為人的
主觀感覺,或以人的情感需求為出發點,考察景觀與生存的意義,或將人對景觀的評判與其知識背景、個人背景相關聯。這種評價法,多採用問卷訪談或考證法進行。這種美學價值,主要通過專家評價法獲得。
3.心理物理模式
考察了美的主體與客體兩方的關係,對主客體都進行研究,探索主客觀之間的關聯,並通過尋求兩者的數學關係獲得規律性認知。
套用
近三十年來,隨著經濟的飛躍發展,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公園的數量大幅度增加,規模也有了較大的提高。城市及公園的景觀分布格局也隨之發生了變化:在城市化的初期階段,公園在城市中的分布主要呈零星的散點狀形式,是城市的組成部分;經過幾十年的建設發展,眾多的公園在城市空間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並逐漸形成了整個城市的公園
空間系統與
網路,成為局部地域的戶外活動中心。
公園出現後,城市的規模也在不斷的擴大。城市過快的發展和建設使公園建設相對滯後,公園景觀過於單調與貧乏。長期生活在人造環境中的人們逐漸開始重視具有
自然屬性的公園,開始重視
公園景觀。因此,在城市與公園的發展過程中,如何提高公園的景觀品質,創造自然景觀優美,人文景觀濃郁的公園是人們普遍關注的內容。
在公園景觀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的時候,公園景觀形態的構建也就逐漸成為公園景觀設計的重要研究領域。當今,人類已進入了用美的尺度重新建造美的生存空間和居住環境的新時代。研究如何運用美的規律來創造一個優美的環境,已成為當前人們追求更高、更豐富的精神生活的重要課題。園林美是園林的一種形式,它是客觀存在的,是人類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表達思維的一種物化方式,所以
園林美的標準也是客觀的,它是由園林美的客觀性所決定的。園林美學在公園景觀形態設計中的具體套用能提高公園景觀整體建設的藝術水平,從而可滿足各類人群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景觀形態設計是公園景觀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能夠通過園林美學等原理在公園景觀設計上得到體現。好的景觀形態設計可以提高人們的審美體驗,還可以給予人們心理上的放鬆和精神上的享受。公園作為人們審美活動的一個公共場所,其景觀形態的構建可以使人們的審美感受更加豐富。同時,運用園林美學中的規律來提高公園的景觀品質也深刻影響著公園景觀形態的設計實踐,影響著公園的建設與發展。由此可見,園林美學對
公園景觀設計的主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