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澳門)學術研究院

國際(澳門)學術研究院

國際(澳門)學術研究院(International(Macau)Institute of Academic Research,I(M)IAR)是經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正式批准成立的非營利性學術研究機構,於2013年9月1日創立,是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主管,由在全球範圍內音樂、體育、教育、心理學、文學、歷史、社會、經濟、管理、語言、信息、藝術、醫學、數學、建築、天文學等領域的專家學者及學術研究愛好者自願聯合發起成立。

據2023年2月研究院官網顯示,研究院下設研究單位10個,工作單位5個,附屬機構6個,涉及研究、文化、教育、慈善、社會服務、出版、競賽等,現有專家學者會員2200餘人(含下屬單位會員)自研究院籌備成立以來,先後完成高校港澳台圖書館建設捐贈,推動中國母親節設立,申請研究項目,接受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資助,協辦國際、國家文化藝術比賽,捐贈科研經費等活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際(澳門)學術研究院
  • 外文名:International(Macau)Institute of Academic Research 
  • 簡稱:I(M)IAR
  • 主管單位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
  • 登記單位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
  • 屬性:非營利學術研究機構
  • 社團地址:澳門太和圍6號太和花園3樓B 
  • 創辦時間:2013年9月1日
  • 類別:學術研究
研究機構,活動交流,

研究機構

研究院下設10個研究單位,5個工作單位和6個附屬機構,涉及研究,文化,教育,慈善,社會服務,出版,競賽等。在音樂、體育、教育、心理學、文學、歷史、社會、經濟、管理、語言、信息、藝術、醫學、數學、建築、天文學等領域,有2200多位專家學者(包括下屬單位成員)。
研究院架構
國際(澳門)學術研究院
監事會
\
\
理事會
工作單位
青年委員會
出版委員會
志願者委員會
科學普及委員會
競賽工作委員會
研究單位
粵港澳大灣區研究所
教育發展研究所
一帶一路研究所
經濟管理研究所
公共政策研究所
數學科學研究所
中華書畫研究所
外語教育研究所
歷史文化研究所
心理科學研究所
附屬單位
高勝·文化基金會
東方軟技能研究委員會
悠然文化交流委員會
聯和社會工作委員會
慈航社會公益委員會
脊骨神經學研究委員會
秘書處
外事部
\
財務部
\
咨訊部
\
參考資料:

活動交流

福建、廣東、上海、北京學術交流項目
  • 上海套用技術大學人文學院
2023年1月6日,由國際(澳門)學術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主辦、澳門基金會贊助的“2022福建、廣東、上海、北京學術交流項目”,在研究院院長、交流團負責人高勝文帶領下,到訪上海套用技術大學人文學院,受到院長張向前、總支書記周文等的熱情接待,雙方開展座談交流。張向前對研究院來訪表示熱烈歡迎,介紹了學校及人文學院發展情況,回顧了雙方合作歷程。他表示,雙方協同共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研究院是國內首家以“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命名的研究院,相關研究成果已引起海內外廣泛關注。希望雙方發揮優勢,突出特色,進一步從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文化創新、社會服務等全方位提升合作層次,共同為促進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作出積極貢獻。周文對研究院積極參與上海套用技術大學人才培養工作、踐行新文科卓越人才培養目標,共同促進滬港澳學術交流合作表達感謝,她希望雙方共同推動滬澳兩地人才與創新研究的發展,開展更多學術交流,拓展師生的學術視野,使合作邁向全方位、高層次、多領域的新階段。高勝文表示,此次學術交流活動,選擇在澳門回歸23周年到訪上海套用技術大學,別具意義,本次開展合作的10多項重點項目,也是慶祝研究院成立10周年的重要組成部分,希望雙方未來通過聯辦多項學術活動,逐步落實各項合作方案,加強滬澳教育合作,助力國家教育發展。會上,雙方舉行合作協定簽約儀式、港澳台圖書專館揭牌儀式、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示範性人文產業學院揭牌儀式、共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研究院揭牌儀式、共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研究院(澳門)院長及客座教授聘任儀式等多項活動。國際(澳門)學術研究院高勝•文化基金會還向上海套用技術大學捐贈10萬澳門元,用作支持師生科研、少數民族、貧困生及境外生獎學金等,以助力國家教育事業發展,以實際行動踐行愛國愛澳。同時舉行圖書捐贈儀式,張向前代表學校接受捐贈,並表示雙方共建港澳台圖書專館,已成為上應大全開放自助圖書館明星分館、特色分館,為雙方澳門學研究奠定基礎。捐贈儀式後,舉行了國際公共管理2022年冬季學術論壇暨澳門基金會《2022年學術項目資助計畫》研討會,多名專家學者線上線下參會作報告。同時舉行了《經濟管理學刊》創刊儀式及2022年全國大學生管理挑戰賽頒獎禮。據悉,“2022福建、廣東、上海、北京學術交流項目”獲澳門基金會《2022年學術項目資助計畫》資助,專案共同負責人為高勝文、張向前,項目承擔單位為上海套用技術大學、國際(澳門)學術研究院共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研究院。
  • 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
2022年12月13日,由國際(澳門)學術研究院主辦、澳門基金會贊助的「2022福建、廣東、上海、北京學術交流項目」,日前在交流團負責人高勝文博士帶領下,到訪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獲署理副校長(學術)兼理工科技學院院長潘建新講座教授、理工科技學院助理院長鄧宇輝博士、中國語言文化中心馮瑞龍博士等親切接待,雙方冀加強粵澳教育合作。高勝文博士表示,學研院自成立以來,一直以熱愛學術研究,團結世界廣大學術研究愛好者,熱心服務社會,推廣、普及、促進各學術研究領域的繁榮和發展為宗旨,同時,研究院也一直致力於加強國際學術交流,並先後與國內外多所大學及研究機構建立國際友好合作關係。他指出:學研院與北師港浸大結緣於人文社會科學多個領域的研究與合作,由北師港浸大馮瑞龍博士任首任所長的研究院歷史文化研究所也於今年10月成立,這是學研院首次組織粵港澳高等院校專家學者成立的研究單位,開啟研究院與廣東高校合作的新篇章。未來,期望雙方能在原有的合作基礎上,加強套用數學、金融數學、統計學、數據科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人工智慧、數據科學、套用心理學、環境科學、金融數學、食品科學與工程、人工智慧與數碼媒體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推動粵澳兩地學術研究的發展,為特區與大灣區之新興產業培養人才。潘建新教授轉達中國科學院院士、北師港浸大校長湯濤教授的歡迎辭,對學研院一行到來交流表示歡迎。他表示,北師港浸大作為首家紮根於大灣區的內地與境外合作辦學高校,秉承博雅教育理念,致力於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家國情懷、全面發展的新時代學子的同時,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打造科技創新中心和人才培養高地,成為大灣區建設的見證者和參與者。多年來,不斷豐富學科門類,各學科取得長足進步,其中數理學科優勢凸顯,今年統計學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雙雙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同時,隨著近年來高端人才的引進,科研投入的加大,多項國家重點和面上項目以及今年廣東省數據科學與技術交叉套用重點實驗室獲批,成果喜人。未來,他冀雙方利用灣區和學科優勢,弘揚中華優秀文化,為促進兩岸3地的中華文化認同與傳承貢獻力量。鄧宇輝博士對研究院近年發展取得的成效表示祝賀,並對研究院成員在各領域為社會建言獻策、貢獻力量表示認同與支持。他表示,多年來,北師港浸大為學生提供全面深入的專業知識,並注重學生社會意識和個人修養的全面發展,培養套用型、複合型和具管理方面的專才,使學生有機會在上述領域進行職業發展。另外,學校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課外學習機會,例如實地考察、與企業合作開發科研項目、組織到企業實習等,使學生活學活用,增強動手、實踐能力和工作經驗,為處理真實世界中的複雜問題及畢業後選擇繼續就業或深造創造條件和提供堅實的基礎。他期望,日後雙方可在聯合申報研究項目、聯辦國際性與全國性學科比賽、設立教師科研基金與學生獎學金、出版著作與教材、聯辦學術期刊等方面加強合作,以此鼓勵師生參與科研並服務社會。
澳門大學校友會及國際(澳門)學術研究院一行來訪龍華
2023年5月19日,澳門大學校友會、國際(澳門)學術研究院一行來訪龍華,區委統戰部副部長、台港澳事務局局長陳藝純參加交流會。
國際(澳門)學術研究院
澳門大學校友會及國際(澳門)學術研究院一行來訪龍華
澳門大學校友會、國際(澳門)學術研究院一行先後走訪了銀星科技園、深圳北站港澳青年創新創業中心(以下簡稱“雙創中心”),詳細了解銀星科技園的發展歷程、產業定位、運營模式等情況,以及雙創中心入駐企業、團隊發展狀況和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優惠政策。交流會上,澳門大學校友會、國際(澳門)學術研究院相關負責人介紹了院校相關情況,並表示希望能與龍華在教育、科學、文化等領域暢通交流渠道,形成通力合作之勢。
陳藝純向院校代表人士詳細介紹了龍華區相關情況,並表示希望澳門院校積極牽線搭橋,引導更多澳門優秀青年來龍華創業就業、投資置業,推動富有澳門特色的文創、餐飲等領域著名品牌輸出並落戶龍華,共同打造深港澳共融的多元文化氛圍;希望澳大校友會及學術研究院積極向廣大澳門學子宣傳推介龍華區港澳大學生暑期實習活動,為推動深澳兩地青年深入交流交往貢獻力量。
粵黔澳合作會議促“一帶一路”建設
國際(澳門)學術研究院於中山高技術產業開發區舉行“粵黔澳合作交流會議”,研究院院長高勝文博士;貴州省盤州市文體廣電旅遊局副局長林榮朝;中安廣海(廣東)產業投資公司負責人蘇峰、梁剛;悠然文化交流公司負責人王少婷、梁文杰、王少江等參會,會議落實多項合作項目,以推動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建設。
高勝文表示,“一帶一路”倡議自2013年提出以來,成為中國全方位發展的新路徑,澳門特區政府也積極參與其中。他認為,未來澳門除了重點與廣東省、福建省、東協及葡語國家合作外,更應嘗試與其他省份及國家合作,尋新發展點。通過是次會議發現,粵黔澳三地互補性較強,彼此合作潛力和空間很大,研究院成員將繼續為三地教育、旅遊、產業經濟、人才發展等方面建言獻策、貢獻力量,以實際行動踐行愛國愛澳。他相信,三地通過完善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等,可進一步推動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建設。
國際(澳門)學術研究院
粵黔澳合作會議促“一帶一路”建設
林榮朝圍繞盤州氣候舒適宜人、自然資源富集、區位優勢突出、文化底蘊深厚、旅遊資源豐富介紹盤州市資源情況,緊扣7個分類介紹盤州研學旅遊資源,深入推介盤州古城文旅招商項目。盤州地處滇黔桂結合部,是貴州的西大門,素稱“滇黔鎖鑰”“江南煤海”。期望日後能加強與國際(澳門)學術研究的合作,推動澳門特區政府參與到盤州的鄉村振興工作,支持盤州的相關產業升級,並加強兩地青年交流,讓澳門青少年到盤州開展國情研學,了解國家發展狀況,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推動粵黔澳發展。
王少婷、梁文杰、王少江表示,悠然文化交流公司一直致力推動粵港澳文化交流,此次推動黔澳合作,期望兩地就文化旅遊交流加強合作,更期望推動澳門特區政府支持參與貴州省鄉村振興工作。同時,中安廣海(廣東)產業投資公司也作參與單位,期望對盤州的產業升級發展出謀劃策,引商引資引智。
中山會員代表會議
國際(澳門)學術研究院舉行中山會員代表會議,研究院院長高勝文、研究院脊骨神經學研究委員會主席王少婷、研究院悠然文化交流委員會梁文杰、研究院公共政策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王少江等參會,會議落實多項工作,以加強粵澳合作。高勝文表示,研究院現下設12 個研究單位、5 個工作單位及 6 個附屬機構,涉及研究、文化、教育、慈善、社服、出版、競賽等。現有音樂、體育、教育、心理、文學、歷史、社會、經濟、管理、語言、信息、藝術、醫學、數理、建築、天文等領域之專家學者會員 2200 余名(含下屬單位會員)。經統計,在2200多名會員中,中山籍會員約150多名,是次一連兩天到內地舉行中山會員代表會議,將逐步落實多項工作,以加強粵澳兩地教育、旅遊、學術研究、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合作與發展。王少婷表示,目前屬會已經為120多家學校服務,幫助學齡前幼兒進行足脊篩查,為結構性扁平足、X/O型腿的青少年提供義務檢測和專業的矯正建議。未來將加強兩地中西康復文化交流,以此效提升技術及康復理念,她希望共同促進灣區的中西醫康復事業發展,尤其是探討粵澳兩地康復人才互認執業資格,以及推動更多相關行業學術交流活動。梁文杰表示,將開展粵澳兩地持續教育IT平台的開發合作的可行性進行深入探索研究,計畫透過兩地專家團隊共建課題及製作內容,目標是建立社會學、親職教育及自閉症家庭綜合支持服務的IT科技平台,內容涵蓋線上教育、線上職業培訓、線上考試、線上諮詢等遠程支持服務。期望可進一步深化粵澳的學術交流與教育合作,不斷提升教育科技水平。王少江表示,未來圍繞如何進一步推動澳門中山兩地青少年交流,尤其是如何更好推動澳門青少年赴中山開始愛國主義教育以及參與國內鄉村振興工作進行深入探索研究。一是計畫開展多期研學路線,增強澳門青少年的愛國情感,讓灣區青年進一步認識中華文化;二是加強跨省交流與合作,積極參與貴州省六盤水市的鄉村振興工作,促進兩地人文文化旅遊交流。
澳門基金會立項資助
2023年4月5日,國際(澳門)學術研究院14項學術科研項目獲澳門基金會立項咨助。其中《2023年學術項目資助計畫》2項、《2023年社區活動資助計畫》7項、《2023年內地港台交流項目資助計畫》5項。
序號
項目名稱
主管單位/負責人
項目類別
1
出版《澳門非高等持續教育論集》
高勝文
《2023年學術項目資助計畫》
2
《資產證券化助力澳門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實現高品質發展的最優機制設計研究》
高勝文、王宏等數十位專家學者
《2023年學術項目資助計畫》
3
2023年第二屆國際大學生英語能力挑戰賽
外語教育研究所
《2023年社區活動資助計畫》
4
2023年第二屆國際大學生英語辭彙挑戰賽
外語教育研究所
《2023年社區活動資助計畫》
5
2023年全國大學生管理挑戰賽
經濟管理研究所
《2023年社區活動資助計畫》
6
2023MeuroMaster腦科學人工智慧挑戰賽(澳門賽區)
人工智慧研究所
《2023年社區活動資助計畫》
7
2023年第二屆國際大學生英語作文挑戰賽
外語教育研究所
《2023年社區活動資助計畫》
8
第二屆全國大學生奧林匹克數學競賽
數學科學研究所
《2023年社區活動資助計畫》
9
2023“國研杯”全國大學生惠法知識競賽
法學研究所
《2023年社區活動資助計畫》
10
北京市交流
外事部
《2023年內地港台交流項目資助計畫》
11
廣東省深圳市交流
外事部
《2023年內地港台交流項目資助計畫》
12
廣東省中山市交流
外事部
《2023年內地港台交流項目資助計畫》
13
江蘇省交流
外事部
《2023年內地港台交流項目資助計畫》
14
福建省交流
外事部
《2023年內地港台交流項目資助計畫》
參考資料:
比賽活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