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商學院協會(國際高等商學院協會)

國際商學院協會

國際高等商學院協會一般指本詞條

國際商學院協會(The Association to Advance Collegiate Schools of Business,簡稱AACSB),由哈佛大學芝加哥大學西北大學等世界著名大學管理學院聯合發起,於1916年正式成立 ,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商學院和會計項目非政府認證機構 。該教育認證有商業認證(Business)和會計認證(Accounting)兩種。MBA課程認證商業認證的一個分支。AACSB International 教育認證制度之嚴、標準之高,冠居全球,世所公認。

國際商學院協會(AACSB)是一個由商學院、社團和其他機構組成的非官方、非營利性的民間團體,一直致力於提高和促進工商管理學和會計學領域的教育水平,是工商管理會計學專業學士、碩士、博士等學位項目的首要認證機構,也是全美唯一一所對工商管理及會計專業有鑑定權的權威機構,代表著全世界商學院的最高成就,獲得認證的商學院也被視為教學質量一流的商學院。

國際商學院協會(AACSB)的教育認證採取由該協會專門執行,高等管理教育機構自願參與的方式,目的在於為學士及碩士學位課程進行學術鑑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際商學院協會
  • 外文名:The Association to Advance Collegiate Schools of Business International
  • 簡稱:AACSB
  • 成立時間:1916年
  • 發起成員哈佛大學芝加哥大學
協會簡介,認證高校(部分),中國大陸/港澳地區,中華台北,新加坡,協會認證,主要認證標準,認證程式,質量認證,附錄,

協會簡介

在世界MBA教育與商學院的發展過程中,先後出現了與MBA教育有關的三大國際認證體系。它們分別是AACSB(國際商學院協會)、EQUIS(歐洲質量發展認證體系)和AMBAs(國際MBA協會)。三頂皇冠中當數AACSB資格最老、含金量最高,獲得AACSB認證的商學院也隨即被視為教學質量一流的商學院。
AACSB成立1916年,是一個由商學院、社團和其他機構組成的非盈利組織,致力於提高和促進工商管理學和會計學高等教育水平,是工商管理和會計學專業學士、碩士、博士等學位項目的首要認證機構。其發起成員包括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康乃爾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耶魯大學威斯康星大學等。
國際商管學院促進協會會徽國際商管學院促進協會會徽
AACSB於1919年頒布了商學認證標準,並於1980年頒布了會計學項目的標準。1991年AACSB全體成員通過了與使命相聯繫的認證標準和評估考察團評估程式。2003年頒布了新修改的標準。AACSB認證代表著全世界商學院的最高成就。學院通過嚴格和全面的評估取得認證資格意味著對其質量和發展前景的肯定。取得AACSB認證資格是優秀的管理教育的重要標誌。
截至2019年,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大學台灣政治大學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僅有的五家同時通過AASCB商業認證(Business)和會計認證(Accounting)的高校;其中,西南財經大學是目前大陸唯一一所擁有AACSB雙認證的高校。

認證高校(部分)

中國大陸/港澳地區

香港中文大學(1999年,亞洲首家)
香港科技大學(2000年)
香港城市大學(2005年)
清華大學(2007年)
香港理工大學(2010年)
香港浸會大學(2010年)
香港大學(2010年)
香港嶺南大學(2010年)
復旦大學(2010年)
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西安交通大學(2011年)
北京大學(2012年)
中國人民大學(2012年)
南京大學(2013年)
中山大學(2013年)
大連理工大學(2015年)
浙江大學(2015年)
西浦國際商學院(2016年)
澳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2019年)
參考資料來源:AACSB官網
其中,西南財經大學會計學院同時通過了AACSB商科認證(Business)和會計認證(Accounting)。

中華台北

台灣輔仁大學(2005年)
台灣中山大學(2005年)
台灣政治大學(2006年)
台灣交通大學(2007年)
台灣大學(2010年)
台灣成功大學(2011年)
台灣元智大學(2011年)
台灣科技大學(2013年)
台灣逢甲大學(2014年)
雲林科技大學(2014年)
台灣中央大學(2014年)
台灣中原大學(2015年)
台北大學(2016年)
義守大學(2016年)
參考資料來源:AACSB官網

新加坡

參考資料來源:AACSB官網

協會認證

主要認證標準

國際商學院協會(AACSB)教育認證制度之嚴、標準之高、冠居全球,世所公認。
AACSB致力於保持和提高全球工商管理教育的質量,它的規範與評價標準已成為全球管理教育的最高標準。這些標準主要包括以下六方面的內容:使命及目標、課程內容及評價、教師研究成果、學生、教育資源及責任、智力支持。該標準特彆強調“使命”的重要性,並鼓勵學校創辦出自己的特色。對於教師研究成果的評價,更強調整體的貢獻,並特別注重教材與教學的發展,投入資金對教師進行培訓。在課程設定方面,大學本科學生在所修課時數量上保持彈性,並且放寬了碩士生是否選修信息管理系統以及商法課程的規定。在大學本科課程內容設定上有相當大的變化,政治學、社會學、法規、科技、人口學、企業倫理、寫作與溝通等都被列為新增課程。文章主要對美國國際商學院質量認證委員會中的工商管理類專業的認證標準做詳細闡述(見附錄)。
要獲得國際商學院協會(AACSB)認證資格的商學院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根據不斷調整的使命進行資源配置;
教師擁有先進的商業和管理知識;
提供高質量的教學和前沿的課程體系;
鼓勵師生互動;培養的畢業生達到既定的學習目標。

認證程式

AACSB主要對商學會計學專業進行認證,其認證程式是個銜接有序的過程。AACSB的商學認證程式包括具備成員資格、預審、初審和保持認證資格四個審核階段, 而會計學認證程式則包括獲得商學認證資格、預審、初審和保持會計學認證資格四個審核階段。美國國際商學院聯合會認證過程通常要歷時五年,在這個嚴格的認證過程之中,需要實施大量的啟動性工作。
AACSB認證的具體過程和程式可分述為:
(1)申請機構必須取得美國大學國際商學院聯合會的會員資格。
(2)資質認證一般由申請機構提出申請並提交一份完備的資格申請書,以便專家同行審查。待AACSB審查後,決定是否接受申請並對其進行資質認定。
(3)預審委員會(The Preaccreditation Committee)指派一名資深顧問,基於對資格申請書審閱的基礎上,對其提供申請機構的相關情況,並確保該顧問是與申請機構無利害關係的第三方。
(4)顧問定期對申請機構進行訪問,並協助學校解決在資格申請書中所涉及到的問題,督促其逐步達到認證標準。
(5)認證協調委員會(The Accreditation Coordinating Committee)審閱資格申請書,並針對預審委員會在審核資格申請中提出的有關問題進行修改。根據不同條件,初始認證可能延遲也可能提前。
(6)在顧問的協助下,申請機構準備並提交一份認證方案和戰略性方案(認證方案只是戰略性方案中的一部分)。
(7)初審委員會(The Initial Accredit-ation Committee)審核認證方案,並給予評判,如果審核不通過,初審委員會將提出修改建議,直至審核通過。
(8)初審委員會對戰略性方案進行審核。
(9)申請機構形成一份年度報告書,對認證方案中尚未完成的任務進行陳述。年度報告書中還應闡述認證方案中的所有變更。
(10)在長達三年的時間裡,顧問將繼續與申請機構合作,直到認證方案允許實施。初審必須在五年內完成,認證方案才能得到初審委員會的認可。
(11)提前兩年委任專家評議小組負責人並對認證方案的實施過程進行督導。
(12)在與專家評議小組合作的過程中,申請機構積極準備自評報告。
(13)請專家評議小組審閱自評報告。
(14)組織專家對申請機構進行實地考察,隨後將考察報告包括專家審查意見送給申請機構和初審委員會,初審委員會將視情決定批准或暫緩認證資格。
最後將初審委員會意見呈送給董事會予以審批。
同時,AACSB又建立了“再認可”程式,即已經獲得認證的學校,每隔五年仍必須以書面形式向AACSB申請是否能給與“再次認可”,以促進學校不斷提高教育質量,增強自身競爭力。

質量認證

AACSB代表了全球管理教育專業認證的最高水平,對我國的專業評估體系而言,其中很多成功經驗值得我國學習和借鑑。
首先,AACSB制定了工商管理及會計專業的一般標準和準則,為申請認證的機構指明了方向;而中國的專業評估,至今還尚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評估體系和準則,缺乏專業化、規範化的評價。
其次,AACSB認證是一種動態的過程性評估,認證是周期性進行的,並非一勞永逸,一般在五年後還要進行再次認可;而國內都採用同一標準衡量不同的高校,科學性、合理性方面存在欠缺,加之行政干預和人為因素的影響,很難達到促進專業發展和創新的目的。
再次,AACSB認證充分調動被認證學校或機構的主動性、積極性。一旦通過AACSB認證,對於商學院而言,具有非常實際的意義,說明該商學院達到了國際權威審核機構的審核標準,是值得信賴的,因此學校都自願提出申請並接受認證。而中國目前的專業評估大部分是教育機構被動地接受政府部門評審,評估工作基本由政府部門負責,國家及其教育管理部門是評估的主體,民間機構和社會團體參與只是一種補充。
最後,AACSB代表相關商業領域的行業技術團體對工商管理類專業進行認證,其認證結果得到社會的認可,而不是教育系統的自我評價,而我國對教育機構的專業評估小組成員,大部分還是來自各被評估的教育機構,既扮演“裁判員”,又扮演“運動員”的角色,不利於發揮評估的溝通、導向和激勵作用。
我們應該研究國外的成功做法,吸取美國的成功經驗,制定科學、規範的評估標準和程式,並讓中介機構積極參與到認證、評估的過程中,建立一支專業化的專家評估隊伍,增加評估的透明度。建立內部評估與外部評估相結合的體系,從終結性評估逐步轉移到過程性評估。隨著國際交流與合作的加強,我國的工商管理專業也應積極爭取國際認證,這樣可以更好地進行國際交往與合作,同時還可以形成品牌優勢,增強國際競爭力,從而更好地和國際接軌,培養出社會需要、企業肯定的管理人才和會計師。
該教育認證有商業認證(Business) 和會計認證(Accounting) 兩種,MBA課程認證是商業認證的一個分支。

附錄

工商管理類認證標準
1.學校公布的任務綜述或類似檔案可以作為決策依據。任務綜述源於董事會成員的各種觀點。學校按一定周期討論和修改任務綜述。這些評論包括一些董事會成員發表的適當看法。
2.學校的任務綜述適於高等院校的管理,並且相對於任何學校,任務都是一致的。任務中包括提高商業管理知識和實踐能力的智力研究成果。
3.任務綜述或檔案陳述隨著學生人數的增加,學校日益傾向於服務型。
4.學校具體闡釋了一些行動措施。這些措施表明不斷改進教育質量的決心。
5.學校財政政策允許提供適宜和有效的資源來實現學校的任務和行動措施。
6.學校提供商學學位的政策與學校的任務是相一致的。
7.學校的學術標準和實踐傳統用來培養高質量的畢業生。學術標準和實踐傳統與學校的任務是緊密一致的。
8.學校保持充足的師資力量為學生提供穩定、高水平的教學質量。
9.學校保持充足的師資力量為已提出的教育計畫提供穩定的教育質量。教師資源的配套使用反映了學校的任務和計畫。在所有計畫方案、專業、重點學科及特定場所的學生都有機會接受優秀教師的指導。
10.教師要保持較高的知識水平和前沿的技術以完成學校任務。這樣,才能確保學校能對教師個人業績進行恰當的評估。
11.學校具有健全的法規和完善的溝通渠道來管理、支持教師把自己的職業生涯與學校的任務聯繫在一起。包括確定教學任務,知識水平期望值和工作量;提供各種設備和機制來支持教師實現學校給予他們的所有與任務相關的活動;提供科研方向、各種指導;承擔前一周期任務的各項修改、提升和獎勵程式;完善教師資源的各項計畫。
12.商科學校的全體人員,包括教師團體、教師個人、管理者以及全體教職員工都應該承擔以下責任:確保足夠的時間讓所有的教師和學生全身心投入到學習活動中;為學術成就設定高標準;評估教育效果和學生的綜合成績;教育指導過程中的創新。
13.單個教學人員,誠信面對學生和同事;以與時俱進的精神不斷發展、充實自己的知識和教學方案;在學習過程中要活躍課堂氣氛,增加互動;鼓勵參與者團結互助、相互協同;不斷促進學生對學習活動的反饋。
14.學生個人,誠實面對教師和其他學生;投入大量精力進行學習;勇於接受學習中各種困難的挑戰;在學習上幫助其他同學;達到教師設定的標準。
15.課程管理:學校運用良好的法規、系統的方法來發展、監察、評估和修訂課程目標,並提供課程設定方案來評定課程對學習的影響。課程管理意見來自所有支持者,包括教師、教職員工、管理層、學生、非商業科目的教師、畢業校友和為學校服務的商業團體等。
標準需要運用課程管理系統方法,而不需要安排任何詳細、具體的課程。通常,課程管理方法將成為大學學位方案的內容,這些方案包括通用知識、技巧以及學習經驗,如溝通能力、道德領悟和理性思考能力、分析能力、信息技術運用能力及對多元文化共存和差異的理解。
通常,課程管理方法包括從特殊管理知識與技巧中學習經驗,如在團體和社會中的道德,法律責任、金融理論、分析、報告和市場,通過整合產品和商品、服務、信息的分配達到價值創新,在團體決策過程中,進行數據統計分析及增廣其他的管理知識和能力。
16.學士或畢業生的水平:知識和技能。基於學校不同的任務和文化氛圍,在畢業生的培養方案中,學生必須達到各學校制定的具體的學習目標、管理條例和知識水平。
17.學士或畢業生的培養方案必須提供充足的時間、覆蓋面廣泛的學科內容以及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以此保證達到學習目標。
18.工商管理類碩士學位的培養方案:知識和技能。碩士階段更注重交叉學科的學習和綜合知識的運用。
碩士培養方案中知識和能力的拓展包括:對相關學科經過概念上的理解,將知識用於新的學科領域的能力,運用創新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在不可預測的條件下,預測和處理事情的能力。在碩士畢業生的培養方案中,學生必須具備廣博的管理知識和技能。
19.碩士、學士或畢業生的培養方案必須提供充足的時間、覆蓋面廣泛的學科內容以及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以此保證達到學習目標。
20.博士學位:知識和技能。博士培養方案引導學生在專業性較強的學術領域進行科研活動。博士學位培養方案要求學生具備在專業學術範圍內利用所學知識獨立地進行研究的能力。通常,博士學位培養方案包括:在專業領域掌握前沿知識、培養更高的理論和實踐研究技巧、在高校承擔教學任務的準備(針對於希望進入教育領域的學生)、學位論文及其他論文撰寫的能力、個人綜合素質以及創新意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