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關係理論與實踐》是2014年3月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葛勇平。
基本介紹
- 書名:國際關係理論與實踐
- 作者:葛勇平
- 出版社: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3月
- 頁數:336 頁
- 定價:58 元
- 開本:16 開
- ISBN:978-7-5603-4066-1
- 所屬叢書:“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
- 圖書分類:I.經濟管理類
- 中圖分類:政治、法律
- 責編:田新華
《國際關係理論與實踐》是2014年3月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葛勇平。
《國際關係理論與實踐》是2014年3月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葛勇平。內容簡介 系“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當代國際法新著叢書之一;也是哈爾濱工業大學研究生系列教材之一。國際關係的歷史浩瀚龐雜,理論高深莫測,現實樸素迷離。面對諸如“9.11”後世界新秩序是否已經形成、後現代主義對西方國際關係理論的...
國際關係的理論與實踐 《國際關係的理論與實踐》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威廉•奧爾森,戴維•麥克萊倫,弗雷德•桑德曼。
《國際關係中的預測:理論與實踐》是2014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建偉、 陳定定、 劉豐。內容簡介 《國際關係中的預測:理論與實踐》對主流國際關係理論在預測問題上的立場作一個詳盡的梳理,以討論各理論在預測方面的優勢與劣勢,並且對理論發展與完善提出建議和看法,探討幾種主要的科學研究方法在預測問題...
《國際關係:理論歷史與現實》是2008年10月1日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邢悅。該書主要介紹了國際關係學的基礎知識,展示了國際關係的宏偉圖景和發展脈絡,揭示了國際關係的內在價值和精神。內容簡介 《國際關係:理論歷史與現實》是一本獨特的以散文體風格寫就的國際關係學基礎教材和人文素質教育讀本。作者比較...
《全球化世界的外交:理論與實踐》是2021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保利娜·克爾、傑弗里·懷斯曼。內容簡介 在《全球化時代的外交:理論與實踐》這本書里,23位德高望重的學者對當代外交性質的變化、外交理論和實踐未來的發展方向進行了討論。這部獨特的作品填補了外交類教科書市場的空缺,在理論深度和實踐...
國際關係是政治學的一個分支,研究國際社會之間的外交事務和關係,如國家、政府國際組織、非政府國際組織、跨國公司等。國際關係既是學術的領域,也是公共政策的領域。國際關係理論是探討和尋求關於國際關係現象的一般性規律,對國際關係中反覆出現的、規律性的現象加以解釋。國際關係理論是具有通則性、對國際現象的描述和...
《馬克思主義國際關係理論專題研究》是李愛華創作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著作,首次出版於2013年9月。該書整體上從馬克思主義國際關係理論與實踐發展的歷史脈絡入手,分別探討了馬克思恩格斯、列寧關於國際關係的論述,以及中國特色國際關係理論的重要內容。該書堅持歷史與邏輯的統一,較為全面地揭示馬克思主義國際關係理論的精要。內...
《新中國對外關係60年——理論與實踐》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內容簡介 根據2009年上海市社會科學界學術年會世界經濟·國際政治·國際關係學科專場,主題為“變化中的國際環境:機制·形象·競爭力”彙編,共收錄論文、論文提要、論文摘要近百篇。作品目錄 前言 優秀論文 試論新...
阿德勒教授也是哥本哈根大學的名譽教授,歐洲科學院院士。文森特·波略特,麥吉爾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國際和平與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從事實踐理論與國際安全治理的交叉研究。秦亞青,外交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政治學博士。主要從事國際關係理論與中國外交等領域的研究。魏玲,外交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法學(國際關係)...
《變革時代的中國角色:理論與實踐》是2017年8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俊生。內容簡介 當今中國處於一個急劇變化的時代,一個巨大的變化是中國自身的崛起。中國外交呈現出迅速學習化的特點,正處於一個大有作為和書寫歷史的時期。從學理上講,創建中國特色的國際關係學是中國幾代國關人的夢想,今天的...
《構建和諧世界理論與實踐》是2008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蘊嶺。本論文集的作者們從“和諧世界”的理念出發,通過對國際政治環境的地域性觀察,對不同國家與地區所處的地理位置、所占資源、自身發展需求與國際定位進行綜合分析,指出中國與世界各地區之間尋求外交平衡的利害所在,並分析了中國走向“和諧...
②國際關係,研究重點包括:國際關係理論與實踐、當代國際關係、國際戰略;③外交學,研究重點包括:外交學理論與實踐、中國對外關係與對外政策、外交決策;④政治學理論,研究重點包括:政治學思想與政治學理論、比較政治研究;⑤中外政治制度,研究重點包括:比較政治制度研究、中國政治制度、西方政治制度;⑥中國政治,研究...
國際關係研究包括理論和實踐兩個層面:在理論層面上,主要研究國際行為主體的對外行為及其相互關係;國際關係體系及其內部結構;制約國際關係體系發展變化的各種外部環境和內部因素等。國際關係理論的基本構成包括:馬克思主義的國際關係理論;西方國際關係理論;當代中國的國際關係理論等。國際關係理論是研究國際關係的基礎。在...
《理解國際關係(第3版)》是2010年1月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英]克里斯·布郎(Chris Brown)、[英]克爾斯騰·安利(Kirsten Ainley)。內容簡介 《理解國際關係(第3版)》是一部有關國家關係學科的導讀性著作,內容涉及國家關係的界定、西方國際關係理論的流變、外交政策的理論與實踐、國家安全、國際...
《國際關係理論(第3版修訂增補本)》為第三版修訂增補本,對前一個版本中所有分析文章以及參考書目在都進行了更新,並在新增的第四部分,對國際關係領域理論與實踐之間的關係以及21世紀初國際風雲變化對國際關係學理論帶來的挑戰作出了分析。圖書目錄 中文版序1 致謝1 第1部分 作為社會科學的國際關係學 第1章 理論...
世界秩序只能在國際體系範圍內運行和演變。以兩極格局終結為標誌,冷戰結束,大國之間的權力分配發生了顯著變化,從而導致國際體系發生了深刻的結構性變革。在新的國際體系基礎上建構世界新秩序就成為國際關係理論與實踐的核心問題。《國際體系視角下的世界秩序研究》就在世界新秩序建構的國際體系基礎方面作了較為大膽和有...
《國際衝突的理論與實踐》是2015年6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方長平。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是從理論視角考察國際衝突起源問題,重點考察國家之間大規模有組織暴力的起源,探究在何種條件下,國家之間存在發生衝突和戰爭的可能性。書中作者運用國際關係研究中的層次分析法,從個體、國家、國際體系和跨層次等...
該著通俗易懂地描述了美國較早時期的三個國際關係思想流派——芝加哥派、耶魯——普林斯頓學派和哈佛學派,重點在於評述這三大學術流派對國際關係進行研究的方法和理論,並評價了每個學派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的貢獻,其中包括漢斯·摩根索、昆西·賴特、阿諾德·沃爾弗斯、萊因霍爾德·尼布爾、喬治·凱南、保羅·尼采等人。
《當代中國外交理論與實踐》可作為高等院校國際關係、外交學專業的教材,也可供專業讀者閱讀。作者簡介 楊公素,新中國資深外交官,北京大學、外交學院兼職教授。原名佘貽澤,四川巫溪人,1910年出生。東吳大學本科畢業(1931-1935),燕京大學碩士畢業(1935-1937)。1946年參與國共兩黨與美國方面的“黃河談判”,開始...
《和平研究:理論與實踐》是2014年9月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瑞典]彼得·瓦倫斯滕(Peter Wallensteen)。內容簡介 和平研究始於20世紀50年代,瓦倫斯滕教授在和平研究領域享有很高的學術聲譽。《世界政治與國際關係譯叢·學術名著系列·和平研究:理論與實踐》匯集了他的18篇代表性文章,分為五個部分,涵蓋...
這是我們研究的結論,也是《建設和諧世界:理論與實踐》一書最核心的思想。目錄 序(郭震遠)理論篇 第一章 建設和諧世界:中國和平發展的外交總綱 第一節 中國選擇和平發展 第二節 建設和諧世界是中國和平發展的外交總綱 第三節 推進建設和諧世界需要正確認識和處理的關係 第二章 建設和諧世界:外交與國際關係理論的...
3.1國際關係(International Relations) 121 3.1.1基礎訓練121 3.1.2技巧訓練126 3.1.3實訓拓展128 3.1.4口譯知識連結131 3.2新聞傳媒(News Media) 133 3.2.1基礎訓練133 3.2.2技巧訓練137 3.2.3實訓拓展139 3.2.4口譯知識連結142 3.3文化教育(Culture and Education) 144 3.3.1基礎訓練145 3...
《西方新國際干預的理論與現實》是2012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蘊嶺。內容簡介 “國際干預”是一個古已有之的概念與現象,當今時代的所謂西方新干預主義主要是指冷戰後以美歐為代表的西方國家以“人道主義”為由對主權國家的干涉。這種干涉現象在當今世界越來越多,越來越普遍,成為國際關係理論與實踐的一個重要研究課題...
2020年11月24日,在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網路空間國際規則:實踐與探索”分論壇上發布《網路主權:理論與實踐》(2.0版)成果檔案。主要內容 網路主權:理論與實踐(2.0版)武漢大學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 上海社會科學院 聯合發起 中國社會科學院 清華大學 復旦大學 南京大學 對外經貿大學 中國網路...
羅艷華,女,河北省滄州市人。法學博士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教授:蘇聯政治與外交、冷戰後國際關係、戰後國際關係史、冷戰後國際關係的理論與實踐、中國外交(英文)、中國政治(英文)、國際關係中的人權問題(英文)等課程。個人簡歷 1982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系,先後在北京...
女性主義國際關係學(Feminist IR),又譯女權主義國際關係學,女性主義學者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介入國際關係研究,隨著國際局勢的變遷及與其它學科的交流對話,逐漸形成國際關係學科中的一種特殊研究途徑。女性主義國際關係學主要是由國際關係理論與其它學科中的女性主義觀點共同孕育發展而成,主張社會性別(gender)是國際...
英國學派對“國際社會”的解釋,形成了有別於美國主流學派的國際關係理論。[4]到了80年代,隨著以基歐漢(Robert Keohane)與約瑟夫·奈(JosephNye)為代表的自由制度主義的興起,對行為體間的相互依賴與國際制度的解釋逐漸流行,形成了與新現實主義體系理論相爭論的局面。[5]冷戰結束後,隨著兩極體系的解體,人們開始...
一般認為,威爾遜主義就是威爾遜關於國際關係和對外政策的理念和信仰,嚴格講來,它不是一個邏輯嚴密的理論體系,而是一些願望、信念和標準,以及由此重建國際秩序的計畫,它具體體現在1918年1月4日對國會發表的“十四點計畫”的演說中,主要強調下列目標的實現:公開外交、公海航行自由、貿易自由、全面裁軍、公正處理殖民...
習近平外交思想創造性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精闢回答了中國應推動建設什麼樣的世界、構建什麼樣的國際關係等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提出具有中國特色的全球治理觀、新型全球化觀、發展觀以及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深化了對國際關係和中國外交的規律性認識,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國際關係理論,開闢了新中國外交理論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