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法(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出版書籍)

國際法(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出版書籍)

《國際法》是一本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於2005年出版的圖書,由朱曉青主編。為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通用教材。

基本介紹

  • 書名:國際法
  • 作者朱曉青
  • ISBN:9787801905222 [7801905229] 
  • 頁數:548頁
  • 定價:¥63.0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5年
  • 裝幀:平裝
  • 開本:小16開
內容簡介,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包括:國際法的主體、國家責任、國家領土、國際海洋法、國際航空法與外層空間法、國際環境法、國際法上的居民、國際人權法、外交與領事關係、條約法、國際組織、國際刑法、和平解決國際爭端、武裝衝突法。

目錄

緒 言
第一章 導 論
第一節 國際法的概念與性質
一 國際法的定義
二 國際法的效力基礎
三 國際法的調整對象
四 國際法的法律性質
五 國際法的特性
第二節 國際法的歷史與發展
一 古代國際法
二 近代國際法
三 現代國際法
第三節 國際法淵源
一 國際法淵源的定義
二 國際法淵源的內容
三 條約作為國際法的淵源
四 習慣作為國際法的淵源
五 條約與習慣的關係
六 一般法律原則作為國際法的淵源
七 確定法律原則的輔助方法
第四節 國際法的基本原則
一 國際法基本原則的概念
二 國際法基本原則與強行法
三 國際法基本原則的歷史發展
第五節 國際法與國內法的關係
一 國際法與國內法關係的不同理論
二 國際法與國內法關係的不同實踐
問題與思考
複習題
閱讀書目
第二章 國際法的主體
第一節 概 述
一 國際法主體的概念
二 國際法主體的範圍
第二節 國際法的基本主體——國家
一 國家是國際法的基本主體
二 國家的要素
三 國家的種類
四 國家的基本權利和義務
五 國家的司法豁免權
第三節 其他國際法主體
一 國際組織的國際法主體資格
二 爭取獨立反對殖民統治的民族的國際法主體資格
三 關於個人的國際法主體資格
第四節 國際法上的承認
一 承認的概念和性質
二 國家承認與政府承認
三 承認的方式和效果
第五節 國際法上的繼承
一 繼承的概念
二 國家繼承
三 政府繼承
四 國際組織的繼承
問題與思考
複習題
閱讀書目
第三章 國家責任
第一節 概 述
一 國家責任的概念與性質
二 國家責任理論的發展及其演變
第二節 國家責任的構成要件及其法律基礎
一 國家責任的構成要件
二 國家責任的法律基礎
第三節 國家責任的形式與免除
一 國家責任的形式
二 國家責任的免除
第四節 國際罪行
一 國家責任條款草案中關於國際罪行的相關規定
二 國際刑事責任與國際刑法的聯繫
第五節 國際法不加禁止行為所產生的損害性後果的國際責任
一 國際法不加禁止行為產生的損害性後果的國際責任制度的確立
二 國際法不加禁止行為產生的損害性後果的國際責任的性質與特點
三 損害責任制度的行為規則
問題與思考
複習題
閱讀書目
第四章 國家領土
第一節 國家領土與領土主權
一 領土的概念
二 領土主權的概念、性質及內容
三 領土主權的限制
第二節 國家領土的組成部分
一 領 陸
二 領 水
三 領 空
四 底層領土
第三節 國家領土變更的方式
一 傳統國際法上的領土變更方式
二 現代國際法承認的領土變更方式
第四節 邊界和邊境制度
一 國家邊界的概念和種類
二 確定邊界的原則和程式
三 邊境制度
四 中國的邊界狀況
第五節 南北極及其法律地位
一 南極地區
二 北極地區
問題與思考
複習題
閱讀書目
第五章 國際海洋法
第一節 國際海洋法的概念、歷史發展及編纂
一 國際海洋法的概念
二 國際海洋法的歷史發展
三 國際海洋法的編纂
第二節 內水、領海、毗連區
一 內 水
二 領 海
三 毗連區
第三節 群島水域、用於國際航行的海峽
一 群島水域
二 用於國際航行的海峽
第四節 專屬經濟區、大陸架
一 專屬經濟區
二 大陸架
第五節 公 海
一 公海的概念和法律地位
二 公海自由
三 公海上的管轄
第六節 國際海底區域
一 國際海底區域的概念和法律地位
二 國際海底區域的勘探和開發制度
三 國際海底管理局
第七節 海洋科學研究
一 海洋科學研究制度的發展
二 海洋科學研究的基本制度
三 各類海域的科學研究制度
問題與思考
複習題
閱讀書目
第六章 國際航空法與外層空間法
第一節 國際航空法
一 國際航空法概說
二 空氣空間的法律地位
三 國際空中航行的法律制度
四 國際民用航空的運營制度
五 制止危害國際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為
第二節 外層空間法
一 外層空間與空氣空間的界限
二 外層空間的法律地位
三 外層空間的法律制度
問題與思考
複習題
閱讀書目
第七章 國際環境法
第一節 概 述
一 國際環境法的定義與特點
二 國際環境法的淵源
三 國際環境法的產生與發展
四 國際環境法的基本原則
第二節 大氣環境的保護
一 大氣污染的防治
二 臭氧層的保護
三 防止氣候變化
第三節 海洋環境保護
一 陸地來源的污染
二 國家管轄的海底活動造成的污染
三 來自“區域”內活動的污染
四 傾倒造成的污染
五 來自船舶的污染
六 來自大氣層或通過大氣層的污染
第四節 自然資源的保護
一 淡水資源的保護
二 土壤和森林的保護
三 生物的保護
第五節 危險物質的控制與管理
一 有毒或危險物質的控制與管理
二 有毒或危險廢物的控制與管理
第六節 國際貿易與環境
一 貿易與環境的關係
二 關貿總協定中關於環境保護的相關規定
問題與思考
複習題
閱讀書目
第八章 國際法上的居民
第一節 國 籍
一 國籍與國籍法
二 國籍的取得和喪失
三 國籍的衝突和解決
四 中國國籍法
第二節 外國人的法律地位
一 概 論
二 外國人入境、居留和出境
三 外國人的待遇
四 外交保護
第三節 庇護和引渡
一 庇 護
二 引 渡
第四節 難民的法律地位
一 難民的定義
二 難民的法律地位
三 相關實踐
問題與思考
複習題
閱讀書目
第九章 國際人權法
第一節 人權的概念與歷史發展
一 人權的本質和形態
二 人權的分類與歷史發展
第二節 國際人權法的概念與歷史發展
一 國際人權法的概念
二 國際人權法的歷史發展
第三節 主要國際人權公約
一 《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
二 《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
三 《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
四 《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
五 《禁止酷刑和其他殘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處罰公約》
六 《兒童權利公約》
七 《保護所有移徙工人及其家庭成員權利國際公約》
第四節 國際人權法的實施與執行
一 根據《聯合國憲章》設立的機制
二 根據主要人權公約設立的機制
問題與思考
複習題
閱讀書目
第十章 外交與領事關係
第一節 外交關係
一 外交關係與外交關係法
二 國家外交關係機關體系
三 外交關係和使館的建立
四 使館及外交代表
五 使館及其人員的特權與豁免
六 特別使團
七 外交團
第二節 領事關係
一 領事制度概說
二 領事特權與豁免
第三節 國家與國際組織關係中的外交關係
一 概 說
二 國家向國際組織派遣的使團及其職務、特權與豁免
三 國際組織及其工作人員的特權與豁免
問題與思考
複習題
閱讀書目
第十一章 條約法
第一節 概 述
一 條約的概念
二 條約的名稱
三 條約的歷史發展
四 條約法的編纂
第二節 條約的締結與生效
一 締約能力
二 條約的締結程式
三 條約的加入
四 條約的保留
五 條約的生效
第三節 條約的遵守與適用
一 條約必須遵守
二 條約的適用
三 條約與第三國
第四節 條約的解釋
一 條約解釋的概念
二 條約解釋的機構
三 條約解釋的規則
第五節 條約的修正與修改
一 概 說
二 條約修正與修改的規則
第六節 條約的無效、終止和停止施行
一 條約的無效及其原因
二 條約的終止及其原因
三 條約的停止施行及其原因
問題與思考
複習題
閱讀書目
第十二章國際組織
第一節 概 述
一 國際組織的概念
二 國際組織的歷史演進
三 國際組織的類型
四 國際組織的法律地位
第二節 國際組織的主要法律制度
一 國際組織的參與者
二 主要機關及其職能
三 表決制度
第三節 聯合國
一 聯合國的建立
二 聯合國的宗旨與原則
三 聯合國的會員國
四 聯合國的主要機關
五 聯合國的專門機構
六 聯合國與集體安全保障制度
第四節 區域性國際組織
一 區域性國際組織的定義及特徵
二 區域性國際組織與聯合國的關係
三 區域性組織概況
問題與思考
複習題
閱讀書目
第十三章國 際刑法
第一節 概 述
一 國際刑法的概念、特徵和歷史發展
二 國際刑法的淵源
第二節 國際刑法的實體法規範
一 國際犯罪、刑事責任與刑罰
二 各種主要的國際犯罪
第三節 國際刑法的程式法規範
一 國際刑事管轄
二 國際刑事司法合作
三 國際刑事法院
問題與思考
複習題
閱讀書目
第十四章 和平解決國際爭端
第一節 概 述
一 國際爭端的概念
二 和平解決國際爭端原則
三 解決國際爭端的方法
四 後冷戰時期和平解決國際爭端的新特徵
第二節 國際爭端的政治解決方法
一 談判與協商
二 斡旋與調停
三 調查與和解
第三節 常設仲裁法院
一 概 況
二 常設仲裁法院的作用及其新的發展
三 常設仲裁法院的未來
第四節 國際法院
一 概 況
二 國際法院的管轄權
三 國際法院的作用
四 國際法院工作展望
第五節 聯合國海洋法法庭
一 法庭的建立
二 法庭的組織和制度
三 法庭工作及其展望
第六節 其他國際組織
一 世界貿易組織
二 聯合國
三 區域性國際組織
問題與思考
複習題
閱讀書目
第十五章 武裝衝突法
第一節 概 述
一 幾個相關概念的界定
二 武裝衝突法的地位與內容
第二節 戰爭的開始、結束及中立
一 戰爭的開始
二 戰爭的結束
三 中 立
第三節 對武裝衝突的限制:國際人道法
一 概 論
二 對作戰手段和方法的限制
三 對武裝衝突受難者的保護
問題與思考
複習題
閱讀書目
複習題解答提示
術語索引
參考文獻
後 記

作者簡介

朱曉青,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朱曉青朱曉青
1984年畢業於西南政法大學法律系,獲法學學士學位;1994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獲法學碩士學位;1997年畢業於荷蘭社會研究學院(Institute of Social Studies),獲"國際法與發展組織"專業研究生畢業證書(Post-Graduate Diploma)。2003年4月-10月作為訪問學者在美國律師協會從事性別與法律的研究及實踐工作。
主要作品:
《國際法與中國法律體系》,載李林等著:《中國法律制度》,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版。
《變化中的國際法:熱點與前沿》(主編,合作),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版。
《歐洲人權法律保護機制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其實施機制》(合作),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
《國際條約與國內法的關係》(主編,合作),世界知識出版社2000年版。
《契約要旨與實務》(合作),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年版。
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通用教材《國際法》,主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版。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重點教材《國際法學》,主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