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際標準化組織生物多樣性技術委員會
- 外文名:ISO/TC 331
- 成立時間:2020年
- 秘書處:AFNOR
2020年,國際標準化組織生物多樣性技術委員會(ISO/TC 331)成立,旨在開展生物多樣性領域的標準化工作,為所有相關組織制定整體和全球性的要求、原則、框架、指南和支持工具,以增強其對可持續發展的貢獻。成立意義關於生...
國際標準化組織生物技術委員會(ISO/TC276),是一個國際組織,成立於2013年。發展歷史 ISO/TC 276成立於2013年。工作範圍 包括:生物術語和定義、生物樣本庫和生物資源、生物分析方法、生物工藝、生物數據處理和生物計量等,設有5個工作組。截至目前,ISO/TC 276已發布關於細胞計數的國際標準1項,正在制定標準項目...
國際標準化組織的宗旨是:“在世界上促進標準化及其有關活動的發展,以便於國際物資交流和 服務,並發展在知識、科學、技術和經濟領域中的合作”。其主要活動是制定國際標準,協調世界範圍的標準化工作,組織各成員和技術委員會進行情報交流,與其他國際組織進行合作,共同研究有關標準化問題。任務 ISO的任務是推動全...
國際標準化組織(英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簡稱ISO)是世界上最大的非政府性標準化專門機構,成員包括162個國家。該組織設有163個技術委員會和640個分委員會,其中央秘書處設在日內瓦,負責組織協調ISO的日常工作,並核實、發布國際標準。該組織還設有信息網(ISOnet),負責與成員國交流、...
國際標準化組織的目的和宗旨是:“在全世界範圍內促進標準化工作的發展,以便於國際物資交流和服務,並擴大在知識、科學、技術和經濟方面的合作”。其主要活動是制定國際標準,協調世界範圍的標準化工作,組織各成員國和技術委員會進行情報交流,以及與其他國際組織進行合作,共同研究有關標準化問題。按照ISO章程,其成員...
下層建築在這裡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它不僅指全球、地區或國家性生物多樣性信息系統的建立,分散式共享網路體系的構建,相關軟體和工具的研製,信息共享標準、協定和政策的制定;也包括研究組織、機構和人才隊伍的建設,對生物多樣性信息可持續增長、維持與利用的技術與平台提供支持。發展歷程 生物多樣性信息學相關的實踐活動...
國際標準化組織第46技術委員會 該組織現有56個成員國,其中正式成員國(P成員)29個,觀察員國(O成員)27個,召開過23次國際會議,頒布國際標準56項。ISO/TC-46 各項標準是通過各個分技術委員會(SC)和工作組(WG)來實現的。根據國際標準化組織章程的規定,國際標準化組織的技術委員會(TC)和分技術委員會以及工作組可...
組織體系 ISO/TC 349共有28個參與成員國,13個觀察成員國。組織目標 國際標準化組織文化遺產保護技術委員會旨在進一步凝聚全球文化遺產保護共識,通過文化遺產監測、評估、保護修復過程中術語、技術、材料和裝備的國際標準化工作,充分發揮標準在推動文明交流互鑒、弘揚人類共同價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共享文化遺產保護先進...
國際標準化組織104技術委員會是指專門研究制訂貨櫃各技術參數和規格的標準化組織。於1961年7月在紐約成立。自1964年以來,規定了貨櫃的定義,制訂並頒布了三個系列13種規格的通用貨櫃標準,即貨櫃系列、箱型、外部尺寸(長、寬、高)、內部最小尺寸及總重量的標準,經成員國認可後即作為國際標準。中國是...
國家標準化組織 國家標準化組織(national standard body )是2016年公布的管理科學技術名詞。定義 在國家級別上組建的標準機構。它有資格成為相應國際的和地區的標準組織的國家成員。出處 《管理科學技術名詞》第一版。
由於各國、各地區及各組織制定的法律、法規和標準不統一,各自實施一套標誌和審核辦法,可能為一些國家製造新的“保護主義”和技術壁壘提供條件,必然對國際貿易產生影響。國際標準化組織(以下簡稱 ISO)認識到自己的責任和機會,於1992年10月做出了設立ISO/TC207“環境管理”技術委員會的決定,於1993年6月正式成立了...
國際標準化組織船舶與海洋技術委員會,由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四研究所承擔主席和秘書處工作。國際標準化組織船舶與海洋技術委員會榮獲2018年度ISO最高榮譽獎項——勞倫斯·艾徹領導獎,這是由中國獨立領導的委員會首次獲得這一ISO最高榮譽獎項,也是2018年度全球範圍內這一獎項的唯一獲得者。
據2017年11月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官網顯示,研究院承擔了國際地理標誌網路組織(ORIGIN)副主席職務,承擔了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的技術委員會副主席、秘書等22個關鍵職務,並在節能、統計技術、人類工效、圖形符號、信息技術、術語、語言培訓服務、應急安全等領域主持制定ISO標準36項。科研成就 研究成果 承擔項目 截至...
強化國際公約履約支撐,參與相關國際治理機制和規則制定與實施,積極參與相關國際標準制定。深度參與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台(IPBES)評估進程,提升生物多樣性科學評估能力。2.生物多樣性國際論壇籌辦籌辦生物多樣性國際論壇,搭建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政策對話與交流平台,推動“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
委員會的主要任務是:提出該專業標準化工作方針、政策和措施的建議,提出該專業制修訂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項目建議,組織該專業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起草、審查工作及宣傳、諮詢工作,承擔與有關國際標準化組織相應技術委員會對口的標準化工作,受委託承擔產品質量標準水平評價工作和引進項目標準化審查工作。人才培養 截至...
國際標準化組織機械儲能技術委員會 國際標準化組織機械儲能技術委員會,成立於2024年1月5日,是儲能專業領域的首個技術委員會。發展歷史 2024年1月5日,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機械儲能技術委員會成立大會在廣州舉行。
國際標準化組織地理信息技術委員會(ISO/TC211)的工作範圍為:數字地理信息領域標準化。為直接或間接與地理空間定位有關的目標或現象信息,制定一整套結構化標準。規範地理信息數據管理( 包括定義和描述 ) 、採集、處理、分析、查詢和表示,為不同用戶、不同系統、不同地方之間的數據轉換提供方法和服務。與其它相關...
2015年5月,國際標準化組織技術管理局正式批准成立ISO竹藤技術委員會(ISO/TC 296)。ISO/TC 296致力於竹藤及其衍生材料和產品的國際標準化工作,是我國林業領域第一個主席職位和秘書處均設在中國的ISO專業技術委員會,它的成立對於推動竹藤標準國際化進程,促進世界竹藤研究、產業發展和國際竹藤產品貿易等方面具有十分...
2015年9月14日至18日,第38屆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大會在韓國首爾舉行。9月15日,ISO技術管理局在會議上通過決議,正式成立ISO稀土技術委員會,秘書處由中國承擔。簡介 2015年9月14日至18日,第38屆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大會在韓國首爾舉行,來自162個ISO成員的600多名代表參加了本屆大會。9月15日,ISO技術...
組織結構 其組織機構包括全體大會、主要成員團體、個人成員、捐助成員、政策發展委員會、理事會、E-315中央秘書處、特別諮詢組、技術管理局、標準委員會、技術諮詢組、技術委員會等 主要目的 促進社會誠信,降低交易成本,增強客戶信賴度,保證企業利益,使企業走向國際化。授權與程式 國際信用標準化組織成員單位授權條件...
四、構建完備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監測體系 (十)持續推進生物多樣性調查監測。完善生物多樣性調查監測技術標準體系,統籌銜接各類資源調查監測工作,全面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和黃河重點生態區、長江重點生態區、京津冀、近岸海域等重點區域生態系統、重點生物物種及重要生物遺傳資源調查。充分依託現有各級各類監測站點和...
徐訊,博士,研究員。深圳華大生命科學院研究院 院長、中國科學院大學博士生導 師。擔任國際化標準組織ISO/TC276副主 席。ISBER(國際生物及環境樣本庫協會)中國區 主席 。全國生物樣本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55 9委員。徐訊2007年本科畢業於武漢大學生物學,2015年博士畢業於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目前在單細胞...
陳尚,男,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員,政府間北太平洋海洋科學組織人類因素委員會委員、生態系統服務工作組主席,國際標準化組織海洋技術分委員會委員,國家林草局全國國家公園和自然保護地標準化委員會委員、全國生態旅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山東省人大常委會立法顧問。從事海洋生態學、生態經濟學研究,是海洋生態...
在WTO中有關該議題的談判和討論涉及貨物領域(技術壁壘、環境標誌和環境標準,衛生措施、環境補貼和環境產品)、生物安全領域(轉基因動植物產品)、環境服務領域、智慧財產權(與生物多樣性公約的關係)和爭端解決等領域。國際標準化組織(ISO)1992年國際標準化組織建立了“環境戰略諮詢組”,1993年6月正式成立了ISO/TC207環境...
其次,建立在現代科學技術基礎之上的各種檢驗標準不僅極為嚴格,而且煩瑣複雜,使出口國難以應付和適應。例如,1995年4月國際標準化組織開展實施“國際環境監察標準制度”,許多國家利用此標準限制和拒絕產品進口。較強的技術性 即對產品的生產、使用、消費、和處理過程的鑑定都包括較多的技術性成分。技術要求相對性 在...
據2020年4月復旦大學官網顯示,盧寶榮任國際生物安全研究學會(ISBR)執委會委員、中國國家生物安全委員會委員、中國國家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任國際雜誌《Environmental Biosafety Research》、《Crop Research》《Asi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Intern. Rice Res. Notes》編委和中國國內雜誌《生物多樣性》《...
周晉峰,男,畢業於北京大學化學系。同年考取北大研究生。1986年至1988年作為中美聯合培養的博士,在美國普渡大學深造。現任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北京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生態文明研究中心聯合主任,世界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第二屆全國電子商務質量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專家、中國城市報副總常亮解讀,《區域生態文明建設指南》國家標準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劃定了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為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提供了技術路徑,揭示了“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等辯證關係,體現了人與自然、保護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