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政治格局(國際政治格局)

世界政治格局

國際政治格局一般指本詞條

世界政治格局是指世界上各個國家或地區政治力量的對比以及政治利益的劃分情況。包括主權國家、國家集團和國際組織等多種行為主體在國際舞台上以某種方式和規則組成一定的結構,由各種政治力量對比而形成的一種相對穩定的態勢和狀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世界政治格局
  • 外文名:The political situation of the world
  • 性質:政治
  • 解釋:政治利益的劃分情況
演變過程,政治新格局,形成過程,形成原因,發展趨勢,

演變過程

世界政治格局的變遷,基本上是由英殖民到美殖民的演變過程。整體看來,世界政治格局的變遷大致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
海外殖民時期
第一階段是19世紀,歐洲列強向海外殖民擴張的時期。新大陸的發現和新航路的開闢,揭開了歐洲擴張的序幕,到19世紀末,整個世界被瓜分殆盡。
一次大戰前後
第二階段是一次大戰前後的世界政治格局。由於工業化的進程,美國、德國和日本成為後起之秀,他們要求根據實力重新瓜分世界,同時帝國主義國家為爭奪歐洲霸權展開了激烈的角逐,形成德、意、奧三國同盟和英、法、俄三國協約的兩大對立集團,釀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後德國領土縮小,海外殖民地被瓜分,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崩潰,出現了匈牙利、波蘭等國家。沙皇俄國經過十月革命,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英法元氣大傷,美日力量興起。
帝國主義的三國同盟、三國協約帝國主義的三國同盟、三國協約
在這其間,資本主義世界的主要矛盾也在發生著變化:主要矛盾由英美爭奪世界領導權演變為30年代世界反法西斯力量與法西斯擴張之間的矛盾。美國憑藉其世界經濟領導地位參與許多重要的國際事務的解決、並起到決定支配作用,從而代替英國成為資本主義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資本主義世界由“英國時代”走進“美國世紀”,第二次世界大戰使這一轉變成為無法更改的現實。
二次大戰前後
第三階段是二次大戰前後,初期以雅爾達體制為基礎而形成的美蘇為首的兩大陣營相對抗的兩極格局,經過40多年的發展演變,到20世紀90年代初最終瓦解。二戰結束後世界誕生了一個適合當時情況的政治格局:就是聯合國的五大常任理事國,世界的安全問題就是五大國來協調和決定的,這個結構也維持了世界秩序半個多世紀了;還有其他的一些重要的組織。
  • 雅爾達體系
雅爾達體制是指美、蘇、英三大國首腦主要通過德黑蘭會議雅爾達會議波茨坦會議所確定的戰後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藍圖。美、蘇、英三大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為了各自的利益,就如何結束戰爭,處理戰爭遺留問題以及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等問題,在以雅爾達會議為代表的一系列國際會議上達成了諒解和協定。其實質是由美蘇兩個大國安排戰後世界,劃分勢力範圍。雅爾達體制的確立,反映了二戰期間形成的國際力量對比的狀況,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和平與民主原則;對加速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維護戰後世界和平,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實現了不同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的國家和平共處;聯合國的建立也是雅爾達體制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各國合作的一個重要標誌。但它具有美、蘇、英三大國根據各自實力和利益爭奪勝利果實的性質,具有明顯的強權政治色彩,損害了一些主權國家的主權和利益。雅爾達體制為戰後世界政治的兩極格局奠定了基礎,結束了歐洲在世界政治的中心地位,也為後來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爭奪世界霸權開了先河。
雅爾達會議三巨頭雅爾達會議三巨頭
  • 兩極政治格局
二戰後,美國一躍成為世界頭號強國,美國為代替由歐洲列強主宰世界的局面,獨霸世界,對社會主義國家採取了“冷戰”政策,以遏制社會主義的發展。1947年美國先後拋出“杜魯門主義”和“馬歇爾計畫”,1949年5月策劃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以及其他一些組織,形成對社會主義國家的包圍圈。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成立,標誌著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陣營的形成。
華沙條約組織與北約組織的對峙華沙條約組織與北約組織的對峙
面對美國和西方其他國家政治上的孤立和敵視、意識形態上的攻擊與誣衊、經濟上的制裁與封鎖、軍事上的包圍和威脅,蘇聯和東歐人民民主國家不得不奮起自衛。1947年9月成立歐洲9國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1949年1月,蘇聯、東歐6國成立經濟互助委員會以對抗“馬歇爾計畫”,1950年2月《中蘇友好互助同盟條約》的簽訂,標誌著社會主義陣營的形成。1955年5月建立華沙條約組織,與“北大西洋公約”對抗,這樣歐洲便形成了兩大軍事集團對抗的局面,並形成冷戰局面。
所謂“冷戰”,是指除了公開的戰爭手段以外的一切敵對行動。諸如實行經濟封鎖和制裁,推行政治孤立政策,粗暴干涉他國內政,甚至進行顛覆活動,煽動戰爭,進行原子戰爭訛詐和軍事威脅等等。它是戰後國際關係中一種激烈對抗的形式,是社會主義國家與資本主義國家對峙的一種重要形式。1947年杜魯門主義的出籠,標誌著美國對蘇聯實行遏制戰略和冷戰政策的開始。兩大陣營在歐洲冷戰對抗的突出表現是1948年爆發的柏林危機;在亞洲則表現為“熱戰交鋒”,突出表現為1950年到1953年的韓戰。從戰後初期到50年代中期,形成了帝國主義陣營和社會主義陣營對峙的世界政治格局。兩極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由於西方國家害怕、敵視並千方百計扼殺社會主義國家和蓬勃興起的世界革命運動,而美國又藉此機會謀求世界霸權。這一格局的特點集中表現在:政治上兩面旗幟的鬥爭;經濟上封鎖與反封鎖的鬥爭;軍事上“冷戰”和局部的侵略與反侵略的鬥爭;意識形態上和平演變和反和平演變的鬥爭。
  • 美蘇爭奪世界霸權
(1)美蘇爭奪世界霸權的鬥爭。上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兩極格局主要表現為帝國主義陣營和社會主義陣營的冷戰對抗,其中雖然也含有美蘇爭霸的成分,但還不是主要的抗爭因素。從60年代後期開始,蘇聯逐步走上了霸權主義道路,開始同美國爭奪世界霸權,而且越演越烈。如果說,美蘇爭霸態勢在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還是美攻蘇守,那么到70年代就變為蘇攻美守。直至80年代,里根上台後提出“擴軍抗蘇”和“重振國威”的口號,美國又扭轉了不利局面,加上蘇聯國力的下降,蘇聯的擴張勢頭得到了遏制。從80年代中期開始,美蘇開始從對抗走向對話,就一系列國際問題達成協定,使困擾世界的緊張局勢出現了緩和局面。1989年12月,美蘇兩國首腦的馬爾他會晤被認為是冷戰結束的標誌。
韓戰韓戰
(2)國際力量的分化與改組。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世界政治在兩極格局的大框架下,開始出現動盪、分化和改組,兩極格局發生動搖。這主要是因為:
其一,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漲和第三世界的崛起。戰後民族獨立運動的興起和發展摧毀了帝國主義的殖民體系,是世界歷史進程中的一個巨大進步,為第三世界的崛起奠定了基礎,改變了聯合國的性質和作用,現在的聯合國已成為世界人民特別是第三世界反霸鬥爭、爭取建立國際新秩序鬥爭的有利場所和共同參與的國際組織。從1955年的萬隆會議,經過60年代的不結盟運動77國集團的建立和發展,這些標誌著第三世界的崛起。到70年代上半期,第三世界作為一支不可忽視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國際舞台,大大衝擊了兩大陣營對峙的兩極格局。
尼克森訪華尼克森訪華
其二,社會主義國家陣營的矛盾衝突和解體。由於蘇聯推行大國主義、大黨主義和霸權主義政策,從而在社會主義陣營中造成了一系列的矛盾和衝突,最後導致社會主義陣營解體。社會主義國家陣營的矛盾最早在1948年的蘇南衝突中暴露出來,1956年爆發的波蘭事件和匈牙利事件,是蘇聯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矛盾衝突又一次激化的表現。1968年,蘇聯侵捷事件是蘇聯大國主義發展到霸權主義的突出表現。中蘇兩黨和兩國關係的惡化是社會主義陣營矛盾激化和解體最重要的表現。
其三,帝國主義陣營的分化。從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帝國主義陣營的力量對比發生了變化,美國霸權地位開始衰退,戰後初期受到美國控制的西歐、日本,隨著經濟力量的壯大,在政治上出現了獨立自主的傾向,從而導致了帝國主義陣營的分化。1958年歐洲經濟共同體成立,尋求經濟政治的聯合自主。1958年戴高樂再次出任法國總統,提出“戴高樂主義”,在對外政策方面改變了一直依附美國的做法,堅持恢復法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大國地位和獨立自主的方針。1969年,聯邦德國勃蘭特政府積極推行“新東方政策”,奉行更符合本國利益的外交政策。1972年田中內閣上台,提出以“對美協調為主軸”,以恢復日中邦交為“首要課題”的“多邊自主外交政策”,謀求“國際國家”地位。60年代末70年代初,科技革命的發展導致全球範圍內的產業結構調整導致一些國家的興衰,從而使世界政治格局發生變化。
70年代初至90年代,世界政治格局開始從兩極向多極化發展,原因是:西歐實力增強,進一步走向聯合;日本經濟實力迅速增強,提出“多邊自主外交”,謀求“國際國家”地位;中國堅持獨立自主路線,70年代末又開始改革開放,國家力量增強,國際地位不斷提高;戰後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和第三世界的崛起,使開發中國家成為國際政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多極化發展的政治格局
第四階段是前蘇聯解體後,美蘇對峙的兩極格局被打破。雖然形成了西歐、日本、俄羅斯、中國、印度等多極化的世界政治格局,但實質上美國仍然居於世界政治的核心。不少國家對美關係從反對逐漸走向了合作,有的國家屬於中間勢力,而有的國家屬於親美勢力,只有很少一部分國家屬於反美勢力。
推到柏林圍牆推到柏林圍牆
當前世界仍處於舊格局已經瓦解,新格局尚未形成的過渡時期。這次新舊格局轉換具有以下的特點:第一,舊格局的解體沒有經過大規模戰爭,而是在和平條件下進行的。第二,新格局的形成過程將會複雜得多,形成時間也要長得多。因為現在美國雖然成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力圖建立單極世界,但它沒有足夠的力量搞成一統天下,其他主要大國都在爭取在世界或地區的主導權,期望建立一個多極世界,但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擁有足夠的實力,可單獨與美國相抗衡。因此,在一段時間內,多極化與“單極世界”之間存在鬥爭,有時甚至是激烈的鬥爭。世界各種力量必然要經過長時期的消長、分化、組合的過程,才能重新形成穩定的格局。目前世界上不確定的因素很多。第三,新格局的形成將是一個漸進過程。各主要大國都在力爭對自己有利的世界新格局,為爭奪對世界新格局的主導權展開鬥爭。鬥爭的結果將取決於歷史的“合力”,在和平時期這需要經過一個長期的演進過程。

政治新格局

形成過程

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社會的發展,當前世界政治格局悄然變化。尤其是近二十年來,逐漸形成了以美國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為主,其他國家三派鼎立為輔的政治格局。
  • 美國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不會改變
上個世紀80年代末,由於歐洲格局的劇變,能夠與美國抗衡的蘇聯解體,美國成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憑充當了世界警察和各國家長的角色,借其強大的軍事力量在全球範圍內推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而拋開聯合國和公認的國際法準則於不顧。從美國對外軍事行動可以看到,例如美國無恥地策劃了海地等國家的內戰使之分裂,先後發動戰爭,以冠冕堂皇的藉口入侵阿富汗伊拉克,還如法炮製地藉口核問題把矛頭指向朝鮮和伊朗,至今仍然沒有停止對社會主義國家的和平演變政策,這一系列事實說明,儘管美國對待各國的方式不同,但其實質不會改變,那就是憑藉其強大的軍事實力和經濟實力在全球範圍內推行霸權主要和強權政治,以實現統治世界的野心。哪個國家反抗,就要對那個國家進行制裁;哪個國家順從,就要對那個國家進行控制。美國的這個野心不滅絕,其行為就不可能停止,所以在未來較長的一段時期里,美國依然會推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這將會成為未來世界政治格局不會改變的核心。
伊拉克戰爭伊拉克戰爭
  • 其他國家三派鼎立之勢
在以美國為中心的政治格局下,世界其他國家的對美關係成為世界政治格局的主線,目前基本形成親美派、反美派與中間派這樣的三派鼎立之勢。
所謂親美派是指在政治上追隨美國,在外交、經濟、軍事、文化等各方面或多方面依附於美國的國家和地區。親美派以英、日、韓等國家為主。這些國家在政治上追隨美國,美國的就是正確的,與美國相對立國家的一切都是錯誤的;在經濟上依存美國,為了獲得更多的利益而不惜一切代價。這些國家即使在短期內與美國的關係有些許波動,但整體相互交往過甚。
朝鮮核問題朝鮮核問題
所謂反美派則是指在政治上反對美國,在其他方面基本不依附於美國的國家和地區。反美派以伊朗、朝鮮等國家為主。由於這些國家未推行美國的西方民主制度,對美國在全球擴張上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和阻礙,被稱為“無賴國家”,成為美國重點打擊的對象。
中間派是指那些既不親美也不反美的國家。中間派主要包括兩類國家,一類是行為保持中立,不與美國產生太多聯繫的國家,這類國家比較少;一類是態度保持中立,既不反對,也不支持,雖然與美國有較多的聯繫,但在處理與美關係時比較謹慎,不向任何一邊倒的國家。中間派以中國、俄羅斯等國家為主。這些國家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出於國家利益的考慮,既不完全贊同美國的一切,也不完全否認美國的一切,在國家交流中辯證地認識和處理與美關係,選擇性地進行合作。

形成原因

美國這個超級大國已經在世界上確立核心政治地位,對世界其他國家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使世界政治形成了三派鼎立的新格局。這種世界政治新格局的形成不是美國單方面策劃的結果,也不是任何一個國家所設計的結果。其背後具有複雜的因素,總結起來,主要原因有:
1、經濟新形勢促使各國逐漸改變對外關係。第三次工業革命在世界範圍內產生的巨大的影響,從而加速了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步伐。世界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經濟聯繫日益緊密,無論是大國還是小國,無論是已開發國家還是開發中國家,無論是大陸國家還是沿海國家,已經無法獨善其身。國家之間的經濟聯繫使國與國之間的交流、競爭與合作日趨頻繁。在以和平與發展為時代主題的二十一世紀,在這種經濟聯繫日益緊密的基礎上,各國不得不更加關注作為世界經濟大國和經濟強國的美國,因此對外關係開始發生微妙的變化,世界的政治格局逐漸趨於明朗。
2、西方國家和平演變戰略的深化與拓展。起初和平演變戰略的基本思路是尋找一種辦法越過、潛入和繞過“鐵幕”,促進社會主義國家的制度發生和平演變,從而顛覆社會主義國家,蘇東劇變是西方國家和平演變戰略實現的典型案例。隨著世界的發展和美國霸權主義的推行,當前和平演變不僅沒有停止,而且在深度和廣度上有所擴大。過去,和平演變以思想滲透、誘壓兼施和經濟制裁為主要途徑,當前,西方和平演變的途徑更加多元化,從思想、政治、外交、學術、文化、軍事、經濟、技術、藝術、體育等方面進行滲透,在這種情況下,由於防不勝防有的國家逐漸被和平演變。過去,和平演變的對象主要是社會主義國家與反美國家,當前,和平演變的對象已經不局限與社會主義陣營,而是在全球範圍內針對所有的國家,主要表現為控制親美派、拉攏中間派、打擊反美派。
3、世界國家政治信仰的喪失。社會的快速發展帶來的是信仰的缺失。不少國家在大力發展經濟的時候,逐漸淡化了政治信仰。什麼是政治信仰?政治信仰是一個民族智慧的表現,是一個國家對政治真理的信奉與執著,是執政黨和政府的政治主張和對人民的承諾。目前很多國家在世界大舞台上,缺乏以長遠的眼光和整體的思維認識問題,局限於當前短暫的、局部的發展,甚至為了維護個人的權力不惜踐踏人民利益,這種“有奶便是娘”的錯誤思想導致國家逐漸喪失了政治信仰,如果一個國家喪失了政治信仰,就很難確保國家的尊嚴和領土的完整不受侵犯,最終只能退化成為強國的附庸。
4、某些國家相對實力較弱。歷史證明,經濟基礎與政治格局之間存在著必然的聯繫。誰有強大的經濟作為支撐,誰就可以提升綜合國力,誰就能夠在國際占有一席之地。美國憑藉其強大的經濟實力發展科技,再把高科技運用於軍事領域,以軍事力量保證其政治野心的實現。相對來說,經濟實力較弱的國家,在國家對話中根本沒有話語權,沒有話語權也就沒有其他權力,這就容易受制於人。在這種情況下,有的國家為了避免經濟落後帶來的困難和阻礙,就會選擇依附強國的支持和幫助來獲得發展,而美國則會對這些國家布施小恩小惠,以經濟的方式進行控制或以其他的方式進行滲透。這就是有些經濟實力較弱的國家成為親美派的原因。
綜上,當前這種美國為主、三派鼎立的世界政治新格局的形成,客觀上是世界經濟與社會發展的結果,主觀上則是美國和平演變與各國政治信仰較量的結果。

發展趨勢

根據世界政治格局的演變過程和當前新情況進行分析,未來的世界政治格局將走向何方?未來政治格局存在以下幾種可能性:一是“一邊倒”,二是新的反美聯盟的崛起,三是“坐山觀虎鬥”的中間勢力的膨脹。
“一邊倒”的可能性
什麼叫“一邊倒”可能性?“一邊倒”的可能性就是像一個建築物或其它物體,在落地時,一般可能會向幾個方向倒,但由於受力不一樣只能倒向一邊。一邊倒的可能性是我們對即將要倒下去的物體的一個預測與判斷,這只是提出了一種可能性。
2001年的911事件2001年的911事件
目前由於世界處於美國主宰的下,一些反美國家和中立國家在缺乏其他國家的支持和援助時,在自身利益受到美國的限制時,在為了爭取美國的幫助時,將會有可能倒向親美的這一個方向。如果這種可能性發生了,世界將會失去多元化的政治格局,將會形成以美國政治文化為導向的西方資本主義思潮,世界文化將會被美國文化所影響和同化。多年來,從很多的移民情況與民俗的文化上來看,有不少人開始對美國的政治感興趣了,而且這種趨日益顯著,愈演愈烈。此外,美國通過戰爭的手段複製現代的殖民地,如伊拉克、阿富汗等,以和平演變的方式推進霸權的手段也日益見效。
這樣下去,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國家感到與美國對抗沒有好的下場,也無法實現發展,那么最終必然倒向親美的一面。一旦出現一邊倒的現象,就會更加助長美國的霸權主義思想,世界各國就會面臨著滅亡或者被殖民的可能性。在美國獨立戰爭以前,世界很多國家經歷了英帝國的統治,直到上個世紀,很多殖民地國家才逐漸走向了獨立自主的道路。現在美國強大了,很多國家逐漸地變成了美殖民地,這樣就可能會使很多國家失去主權,無形地對社會主義國家構成很大的威脅。必須引起高度的重視。
只有世界各國能夠看清當前形勢的嚴峻性,才能形成一個強大的反美同盟,這個同盟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制約美國的霸權主義的野心。所以在外交策略中要把美國的企圖目的和霸權主義的野心經過與其它國家進行廣泛交流,才能達成共識、才能更好地站在反對霸權主義的一面、才能更好地維護世界的和平與穩定,預防一邊倒的可能性發生。
新的反美聯盟崛起
美國自中東的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的勝利,會使一些國家看到了,如果不能聯盟抗美將會走向伊拉克、阿富汗的下場,這個時候世界其他國家遭到美國侵略是就會受到其他國家軍事及政治援助,形成世界更多的國家聯合進行反美,就會形成新的反美聯盟。
在抗美援朝時,如果當年沒有中國的軍事支持朝鮮,那么現在的朝鮮不會存在,早就是美國的殖民國家了,中國的及時援助才使朝鮮的今天存在,多了一個與美國政治抗衡的力量。從另一方面來講,一旦美國當時侵入朝鮮成功,就會使中國在政治和軍事上陷於更加被動的局面,美國在台灣海峽上的軍事布局就已經危及中國的安全,要在東南門戶繼續站崗,那就會使中國的安全形成更大的威脅。中東的問題上,缺乏世界其他國家的軍事支持,如果世界其他國家把口頭上的反美變為行動上的反美的話,美國不會在中東徹底摧毀伊拉克和伊朗。伊朗、伊拉克就不會失去自己的主權。中國有句俗話:“人心齊,泰山移”。美帝國主義並不可怕,可怕的就是沒有形成強大的反美霸權的陣營。一把筷子折不斷,一根筷子就很容易了。世界各國都受到美國的威脅,但在實際行動上還沒有清醒地認識到美國的威脅。這就是不能形成統一反美戰線的根本原因。通過伊拉克、阿富汗的事實教訓,會使很多國家更加堅定地站在反美立場上,就可以掀起一個新的反美高潮。通過多年來美國的行動及國家情況的變化,世界人民應該清楚地看到,不能形成反美聯盟就會被美國一口一口地逐步吃掉的可能性。所以,以求和的姿態來對付美國是沒有前途的,只有世界人民聯合起來,形成反美同盟才能不受更多戰爭的痛苦和亡國的可能性。世界人民的醒悟就是新的反美聯盟的形成。
中間勢力膨脹
“坐山觀虎鬥”一詞來自我國戰國時期,是為了取得更大勝利的一種策略。而現在卻是一種看笑話、怕事的做法。戰國時期,有一年韓國與魏國打仗,很長時間,不分勝負。秦惠王打算派兵援助,他想聽聽大臣們的意見,陳軫說:“從前有個叫卞莊子的人,看見兩隻老虎,就想舉劍刺殺它們。旁邊的人勸他說:“你不必著忙,你看兩隻老虎在吃牛,一會兒把牛吃光了,它們必然會爭奪,由爭奪而引起搏鬥,結果大虎受傷,小虎死亡。到了那時候,你再將那隻受傷的大虎刺殺,豈不是一舉而得到兩隻老虎嗎?”“喔。”秦惠王恍然大悟,“你的意思是說,先讓韓國和魏國打一陣子,等著一個大敗,另一個受損時,我再出兵討伐,就可以一次打敗他們兩個國家,就與那卞莊子刺虎一樣,是吧?”陳軫輕點點頭,說:“正是這樣!”秦惠王採納陳軫的意見,真的獲得了勝利。
而現在的坐山觀虎鬥是一種中間勢力的表現形態,一些國家害怕美國,一些國家處於自身的思考,在美國與其他國家發生衝突時,不做出實質性的反應,只是通過觀察看斗的過程及結果。這樣即使哪一方面的勝利與失敗都與自己的利益沒有關係的一種情形。如果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能夠得到一些中東國家和俄羅斯的及時幫助,那么美國就不會出兵,就不會取得這些戰爭的勝利。所以坐山觀虎鬥是一些國家為了保存實力的一種表現形式。這種形式一直蔓延,包括喜歡管事的俄羅斯也是這樣,其他國家也會效仿這樣做下去,這樣一來就會是中間勢力膨脹也就是坐山觀虎鬥的實力膨脹。
“一帶一路”的影響
當今,世界政治經濟格局是以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為中心的。即使在外圍,新興經濟體具有相當的獨立性,但是這些國家之間政治經濟聯繫的強度普遍比不上與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聯繫強度。隨著一帶一路的深入實施,這些國家之間的政治經濟聯繫必然加強,在逐漸的經濟和政治融合中呈現出獨立於中心、自成系統的趨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