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喜馬拉雅西藏高原深剖面探測的大地電磁研究

《國際喜馬拉雅西藏高原深剖面探測的大地電磁研究》是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套用地球物理系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陳樂壽、魏文博、譚捍東、鄧明、董浩斌擔任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際喜馬拉雅西藏高原深剖面探測的大地電磁研究
  • 成果登記號:19970487[08626]
  • 第一完成單位: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套用地球物理系
  • 項目類別:科研項目
成果信息,成果摘要,

成果信息

成果登記號
19970487[08626]
項目名稱
國際喜馬拉雅西藏高原深剖面探測的大地電磁研究
第一完成單位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套用地球物理系
主要完成人
陳樂壽、魏文博、譚捍東、鄧明、董浩斌
研究起始日期
1995-01-01
研究終止日期
1997-05-30
主題詞
大地電磁測深;磁大地電流法;深部地質;數據處理
任務來源
B

成果摘要

“國際喜馬拉雅西藏高原深剖面探測的大地電磁研究”項目系地礦部“八五”期間技項目,編號為8506218,還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資助,編4222。是中美合作《喜馬拉雅和西藏高原深剖面和綜合研究(簡稱INDEPTH)》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由中國地礦部、美國國家科學基金委員會、加拿大擔。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認識:1.在該區殼內發育上、下兩組低角度向北緩傾的電性畸變梯度帶。其中,-65km的梯度帶(F2)為藏南地殼中部的逆沖斷裂帶(MHT)的顯示,深20km之間的梯度帶,可能是上地殼中一系列逆沖、滑脫構造面的反映。在雅魯藏布江未發現深斷裂顯示,但在江孜和仁布之間見有規模巨大的低阻達50km,向北傾斜,並發育有三組反映斷裂構造的電性梯度帶和畸變帶藏布江縫合帶淺部位置實際在江孜和仁布之間。3. 在藏南地殼淺部圈定了一些低阻體區,它們具有埋深淺,延深大,分結合部位等特點。推測其成因可能與現在仍在活動的大型逆沖斷裂系(熱作用)有關;而藏中岡底斯-念青唐古拉構造帶上頂面埋深20km的大規模映了上地殼中存在的局部熔融區。4.推測念青唐古拉斷裂為深斷裂帶,其地下產狀,向西轉為向南傾,在深部向雅魯藏布江縫合帶匯聚。5.圈定了,其底面深度介於20-30km之間。但康馬花崗岩體和仁布蛇綠岩體厚度一般為4-5km,推測它們可能是推覆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