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仲裁,又稱“國際公斷”,簡稱“仲裁”或“公斷”。是指由爭端當事國共同選任的仲裁人審理有關爭端並作出有拘束力的裁決。國際爭端的法律解決方法之一。某一國際爭端的當事國可依其事先或事後所自願達成的仲裁協定將爭端交付仲裁。仲裁人由爭端當事國協定選任,可由一人擔任,亦可組成仲裁法庭或仲裁委員會,依仲裁協定規定的程式和規則對仲裁協定規定的爭端事由進行審理,所作裁決對爭端當事國具有拘束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際仲裁
- 簡稱:仲裁
歷史
![國際仲裁 國際仲裁](/img/1/a3c/cGcq5SOhNTMihjM4czYjJWY3ImYlNjMhlTO4E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國際仲裁,又稱“國際公斷”,簡稱“仲裁”或“公斷”。是指由爭端當事國共同選任的仲裁人審理有關爭端並作出有拘束力的裁決。國際爭端的法律解決方法之一。某一國際爭端的當事國可依其事先或事後所自願達成的仲裁協定將爭端交付仲裁。仲裁人由爭端當事國協定選任,可由一人擔任,亦可組成仲裁法庭或仲裁委員會,依仲裁協定規定的程式和規則對仲裁協定規定的爭端事由進行審理,所作裁決對爭端當事國具有拘束力。
國際仲裁,又稱“國際公斷”,簡稱“仲裁”或“公斷”。是指由爭端當事國共同選任的仲裁人審理有關爭端並作出有拘束力的裁決。國際爭端的法律解決方法之一。某一...
國際商事仲裁,是指解決對外經濟、貿易、運輸和海事中爭議的方式之一。通常是在爭議發生時,雙方當事人通過自己訂立的仲裁協定(或雖未訂立仲裁協定但雙方均同意採取...
國際仲裁機構是指依國際條約或國際組織決議設立的,依附於特定國際組織而不隸屬於任何國家的仲裁機構。...
國際經濟貿易仲裁是指由買賣雙方當事人在爭議發生之前或在爭議之後,達成書面協定,自願將他們之間友好協商不能解決的爭議交給雙方同意的第三者進行裁決(Award)。裁決...
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是以仲裁的方式,獨立、公正地解決契約性或非契約性的經濟貿易等爭議的常設商事仲裁機構,是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根據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
國際商事仲裁是指在國際商事活動中,當事人雙方依事先或事後達成的仲裁協定,將有關爭議提交給某臨時仲裁庭或常設仲裁機構進行審理,並作出具有約束力的仲裁裁決的...
國際貿易仲裁是在雙方當事人自願基礎上進行的一種處理國際貿易爭議的方式。其基本做法是由雙方當事人在爭議發生前或發生後達成書面協定,同意將爭議交由中立的第三方...
國外仲裁機構是指除中國外其他國家和國際上常設的對外貿易仲裁機構。...... 國外仲裁機構是指除中國外其他國家和國際上常設的對外貿易仲裁機構。 [1] ...
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仲裁規則,,2014年11月4日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中國國際商會修訂並通過,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2014年11月18日,《法制日報》第6版...
倫敦國際仲裁院,正式成立於1892年11月23日,原名為倫敦仲裁會(LondonChamberofArbitration),1903年4月2日改名為倫敦仲裁院,1981年起用現名。原先倫敦仲裁院由一個...
1.如各方當事人書面同意按本國際仲裁規則仲裁解決爭議,仲裁應根據仲裁開始之日生效的規定進行,但當事人書面約定對比有所更改的,從其約定。...
第一章導言 第一條國際仲裁院 (1)國際商會(商會)國際仲裁院(仲裁院)是附屬於商會的仲裁機構。仲裁院的章程規定在附屬檔案一。仲裁院的成員由商會理事會任命。仲裁院...
通過仲裁方式,解決雙方民事爭議,作出仲裁裁決的機構。分為國內仲裁機構和國際仲裁機構,後者又分為全國性的仲裁機構和國際性或地域性的仲裁機構。此外,按仲裁機構的...
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英文簡稱“CIETAC”,下稱“仲裁委員會”)是世界最主要的常設商事仲裁機構之一,於1956年4月設立,當時名稱為對外貿易仲裁委員會。...
國際經濟仲裁,一般稱為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它是指由買賣雙方當事人在爭議發生之前或在爭議之後,達成書面協定,自願將他們之間友好協商不能解決的爭議交給雙方同意的第...
《國際仲裁:法律與實踐》是2015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加里·B.博恩。...... 《國際仲裁:法律與實踐》是2015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加里·B.博恩...
《國際商務仲裁》不僅是一本針對仲裁法律實務與技巧的書,而且是一本詳細介紹在當今國際商貿的“文明鬥爭”中如何制勝的書。《國際商務仲裁》主要針對倫敦與香港商務...
《國際商事仲裁的法律適用》是法律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朱克鵬,1999年出版。本書著重詳細介紹了國際商事仲裁的法律適用情況,並對國際商事仲裁實踐中涉及到的各種情況...
仲裁程式(arbitration procedure)是指雙方當事人將所發生的爭議根據仲裁協定的規定提交仲裁時應辦理的各項手續。...
仲裁方式解決國際商事爭議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本1889年。英國人為了解決本國商人和歐洲國家商人在國際貿易中的糾紛,頒布實施了第一部仲裁法。經過近兩個世紀的發展,尤其...
南海仲裁案,即所謂“菲律賓控告中國案”,是一個臨時組建的仲裁庭,就菲律賓阿基諾三世政府單方面提起的南海仲裁案進行的所謂“裁決”,其實質是披著法律外衣的政治鬧劇...
國際商會國際仲裁院是國際性民間組織,具有很大的獨立性,該仲裁院總部設在巴黎,理事會由來自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具有國際法專長和解決國際爭端經驗的成員組成,其成員...
第一章總則 第1條適用範圍* (1)本法適用於國際商事**仲裁,但須服從在本國與其他任何一國或多國之間有效力的任何協定。 (2)本法之規定,除第8、9、35及36...
國際稅收仲裁是指國際稅收爭議的雙方將爭議交予國際第三方機構居中評判和裁決的爭議解決機制。...
內容簡介本書著重詳細地介紹了國際商事仲裁的司法監督情況,在說明一般程式的同時,還對國際商事仲裁司法監督涉及的問題以及在理論上的紛爭進行深入的研究。無論理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