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抗日十大名將

國軍抗日十大名將

國軍抗日十大名將,有國軍第33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國軍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第5軍軍長杜聿明,新38師師長孫立人,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岳,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衛立煌,第八戰區副司令長官傅作義,第五軍200師師長戴安瀾,第74軍58師長張靈甫,第74軍軍長王耀武。日軍侵華期間,他們不畏生死,殺敵雪恥、百般血戰、鍛造鋼軍、血灑疆場、揚我國威、勇敢參加重大正面戰役,轉戰大江南北,以澎湃的衛國情操,靈便的戰術運用,為祖國立下赫赫戰果,受後人膜拜。

基本介紹

張自忠,李宗仁,杜聿明,孫立人,薛岳,衛立煌,傅作義,戴安瀾,張靈甫,王耀武,

張自忠

國軍第33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當選第一名將首先是由戰績決定的,他曾在台兒莊戰役中重創日寇坂垣師團,獲得臨沂大捷;收復棗陽桐柏,獲得鄂北大捷;還獲得過襄東大捷,被老百姓稱為活關公。同時還因為他是抗戰時期犧牲的國軍最高將領(同時也是二戰中同盟國犧牲的最高將領)。這樣一位正直的、人格高尚的愛國將領 卻曾被誤認為漢奸而人人喊打, 最後張自忠為了洗刷這件恥辱, 選擇了犧牲,以生命的代價 證明自己的清白, 是真正的悲劇英雄。
張自忠將軍殉國後,日本軍隊為其舉辦了盛大的葬禮,同時蔣介石通過各種渠道將張自忠遷葬重慶,在碼頭迎接張自忠將軍時,十餘萬百姓啜泣流淚,蔣介石撫棺大慟。從此蔣介石的辦公桌上就擺上了張將軍的遺像,後被追授為陸軍上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追認為革命烈士

李宗仁

國軍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先打出里程碑的一戰。台兒莊戰役共殲敵一萬餘人,是抗戰開始後中國軍隊在正面戰場上取得的第一次戰役規模的大捷,而且對手是日本的王牌師團,在國際上也被稱為是日本建立現代化軍隊以來遭受的第一場引人注目的大慘敗。台兒莊戰役後,李又參加了武漢、隨棗、豫南等會戰。

杜聿明

第5軍軍長。參加過古北口長城抗戰和八一三淞滬抗戰。以桂南會戰中取得崑崙關大捷而一舉成名。對手是號稱日本鋼軍的坂垣師團中村旅團。 1942年杜聿明作為遠征軍副司令出征緬甸。

孫立人

新一軍軍長。抗戰八年,孫立人的功勳主要是在緬甸建立的。孫立人在國內除了參加過淞滬會戰外,基本上沒打過敗仗。尤其是遠征軍第一次入緬作戰時,他在仁安羌一戰中,以少勝多,大敗日軍,救出7000多英軍和記者,蔣介石羅斯福、英王喬治都給他授勳章,由此聲名大振。

薛岳

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岳從抗戰爆發到抗戰勝利是連年征戰,功勳累累,據說是殲敵最多的將領,僅四次長沙會戰就殲滅日軍十餘萬。但使他名聲顯赫、排名靠前的主要還是萬家嶺大捷,此戰全殲日軍一個師團。此戰使日軍106師團幾遭滅頂之災,日本俘虜說,如果國軍再推進100米,他們師團長就只能剖腹了;如果不是日軍的強力空襲和大量的物資甚至軍官的空投,使國軍付出了極大的傷亡,106師團肯定得被全殲。葉挺盛讚此戰與平型關台兒莊三足鼎立。主政湖南期間,根據湖南的實際情況和抗戰需要,提出了“安、便、足”的施政方針。所謂“安”,就是力圖使湖南人民安居、安業、安心,“便”,即便民、便國、便戰;“足”,即足食、足兵、足智。並依此實施所謂“六政”建設。

衛立煌

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抗戰時他指揮的最著名的是忻口戰役,該戰役對日軍進行了沉重打擊,
殲敵數萬。1943年衛立煌擔任第二次遠征軍司令長官時遠征緬甸,該戰消滅了盤踞緬甸的日軍,打通了滇緬公路,成果輝煌。衛立煌是蔣介石的五虎將之一。

傅作義

第八戰區副司令長官。北方最著名的國軍抗日將領。1933年就參加了長城抗戰,1936年又大敗進犯綏遠的日軍和蒙奸德王偽軍部隊,取得了百靈廟大捷七七事變後,參加了平型關戰役、忻口戰役、太原保衛戰等。1940年,傅作義又殲滅日軍和王英的偽軍數千人,收復五原城,取得了五原大捷,這是全國抗戰以來國軍第一次收復失地的戰役,影響很大。

戴安瀾

第5軍200師長。曾參加過古北口長城抗戰、台兒莊大戰等。在崑崙關戰役中,率部與日寇浴血奮戰,直至身負重傷才下戰場。1942年作為遠征軍先頭部隊赴緬甸作戰,在著名的東瓜保衛戰中,率孤軍與數倍於己之敵作戰,擊斃日寇5000餘人,在國內外引起巨大反響。後又率200師收復棠吉。遠征軍回國,途中被日軍伏擊,戴安瀾負傷不治,壯烈犧牲。戴安瀾杜聿明的關係頗似張靈甫王耀武的關係。

張靈甫

張靈甫將軍:第九名將。第74軍58師長。張靈甫曾三次聞名,一次是抗戰前因殺妻而聞名。再一次是作為戡亂戰爭時被共軍擊斃的為數不多的國軍高級將領而聞名(蔣介石曾尊張靈甫為民國第一烈士)。張靈甫一生最光彩的是在抗戰八年間,他跟隨王耀武,幾乎年年對日作戰,戰功赫赫。尤其是在萬家嶺戰役中,擔任團長的張靈甫率一支小部隊偷襲德安張古山,隨後又堅守該陣地數晝夜,身負重傷,消滅日寇數以千計,對萬家嶺大捷的取得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事後,郭沫若專門派田漢編劇,歌頌德安大捷,張靈甫在劇中以真名出現,一時間聞名天下。

王耀武

74軍長創立者。1937年參加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1938年參加武漢會戰中的萬家嶺戰役。1939年參加南昌會戰第一次長沙會戰。1941年指揮74軍參加上高會戰,重創日寇,被譽為抗日鐵軍。後參加第二次、第三次長沙會戰浙贛會戰鄂西會戰常德會戰長衡會戰。1945年指揮了國軍抗戰中的最後一次會戰——湘西雪峰山會戰。從抗戰之初到抗戰結束,王耀武年年對日作戰,幾乎是無役不予,而且戰績頗佳。王耀武精明強幹、頭腦清晰,被中共高級將領稱為國民黨內少有的幾個明白人之一。王耀武在軍界以長袖善舞著稱,投入大量金錢運動關係,而為後人所議論,但是少有人注意王耀武的財源多來自其私人企業。
事實上王氏在金錢上相當明理,也塑造了第74軍的優良風氣。在最艱苦的時代,王氏允許部隊長吃長夫缺,明白規定團長20名,營長10名,連長5名,排長1名(獨立排排長2名)。長夫缺每名是15元,在吃缺後部隊需用民夫時再臨時徵用並且給予酬謝,但嚴禁威迫強抓民夫。部隊長嚴禁吃空額,所以第74軍永遠兵力完整。王耀武非常照顧官兵的一般生活,在第74軍特支費中撥款成立子弟學校,一切免費。
在江西安福、廣西興安購買田地,讓年老傷殘官兵開墾,兩年後自給自足。墾殖工作由原第170團團長扈國珍負傷退役後專責主持,成效甚佳。部隊在駐地集訓時準接眷屬,但由軍部統一派車船輸送。後方辦事處按月發給眷屬食米以及軍官薪餉之半數。在戰鬥結束後,對本軍傷兵也是能呵護備致。此外在軍中成立互助會,官兵按級別每月扣薪1%-5%,凡有婚喪喜慶之用,可以申請補助。在整補編訓時,墾田 農場種植蔬菜水果,開荒 蓄牧場養雞鴨養豬魚,由軍中剩餘經費作為開辦費用,改善副食。1943年馮玉祥巡視該師,對該師的生活條件表示嘉勉。這些措施深受第74軍官兵的擁戴。
王耀武在軍中以長袖善舞著稱,所謂刀切豆腐面面光者也。早年任補1旅旅長時,在南昌行營中拉攏了政訓處處長鄧文儀及行營參謀處第1科科長蕭家棟,鄧之妻弟黃壽卿轉往補1旅任第1團第1營營長,蕭之胞弟蕭家梁則獲委為旅駐南昌通訊處主任。在第51師時代,對重慶行營主任俞濟時也多有打點,對戴笠更是全力周旋。1942年夏,第74軍調浙途經江山,王氏特派副官處處長向戴母問安。在第74軍駐衡山期間軍統南嶽乾訓班主任胡靖安常來王軍處應酬打秋風,王耀武決無吝色。所以王耀武在軍界得到多方關照。在講究人情的國軍之中,王耀武在人際關係上的深厚基礎應是第74軍能夠成為王牌軍的側面因素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