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故宮建館,文物南遷,文物遷台,台北建館,園區擴建,建築格局,館藏文物,綜述,書畫,陶瓷,銅器,玉器,珍玩,文獻,出版作品,文化活動,文物保護,所獲榮譽,參觀信息,地理位置,開放時間,交通路線,相關事件,
歷史沿革
故宮建館
民國十三年(1924年)10月下旬,
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攝政內閣總理
黃郛於11月4日內閣會議中通過《修正清室優待條件》,要求遜帝
溥儀“從即日起永遠廢除皇帝尊號”、清室應“即日移出宮禁“。次日,京畿警衛司令
鹿鐘麟偕同警察總監張璧、國民代表
李煜瀛前往紫禁城後寢,請宣統廢除尊號,交出印璽、宮殿,遷出皇宮。同月6日,國務院組織清室善後委員會,聘李煜瀛為委員長,會同清室近支人員,點查清宮物品。
民國十四年(1925年)4月12日,公布《參觀故宮暫行規則》,開放御花園、坤寧宮、交泰殿、乾清宮、弘德殿、昭仁殿、南書房、上書房等處(即故宮中路),供遊客於每星期六、日下午一至六時觀覽。同年9月29日,計畫成立故宮博物院,於雙十國慶日下午舉行開幕大典。同年10月10日,故宮博物院正式成立,新開五條參觀路線,對外開放。
民國十七年(1928年)6月,國民政府北伐成功,接收故宮博物院,公布《故宮博物院組織法》,明定故宮直隸於國民政府,並以
易培基為院長。
文物南遷
民國二十年(1931年),日本關東軍發動九一八事變,侵占東北。故宮擇院藏文物菁華裝箱儲置,為文物播遷避難預作準備。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初,日軍進逼榆關,故宮理事會決定文物南遷滬上。同年2月6日起,故宮文物共13427箱又64包,計分五批啟運,至5月23日悉數運達;隨行遷運者,尚包括古物陳列所、中央研究院、頤和園、內政部、國子監、先農壇等單位文物,計6194箱又8包。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即今南京博物院)於南京成立。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2月,國民政府公布《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暫行組織條例》,故宮及其理事會改隸行政院;同年5月,
馬衡受命擔任院長,開始點查存滬及留平文物。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12月,南京
朝天宮故宮分院保存庫建設完成,南遷文物遂由上海運抵南京,入庫存置。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
盧溝橋事變爆發,故宮南遷文物再分三批向後方撤退:第一批(南路)文物共80箱,自南京啟運後,經行漢口、武昌、長沙、桂林,而至貴陽,繼又疏散至四川巴縣;第二批(中路)計9331箱,途經漢口、宜昌,抵達重慶,又過宜賓而抵于樂山;第三批(北路)凡7287箱,則經徐州、鄭州、西安,以及寶雞、漢中,抵達成都,又轉運峨眉。同年年末,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奉命西遷,並隨故宮第二批(中路)西遷文物起運,循水路移赴漢口;繼於次年初遷川,設辦事處於新市,復向重慶大學借地,與中央研究院合建臨時庫房於沙坪壩。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5月,籌備處奉準遷赴昆明辦公;隨故宮博物院第二批文物西遷之藏品則運赴四川樂山。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夏,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奉令再向後方撤退,隨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等機關遷往四川南溪李莊。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8月,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央博物院籌備處隨即準備復員;存置於李莊及樂山之文物分別啟運還都,於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12月畢事。
抗戰勝利後,故宮西遷文物依巴縣、峨眉、樂山之序,先於重慶集中,再循水路還京,全部歸運工作於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末結束。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5月,籌備處為慶祝人文館落成,特與故宮博物院盛大舉辦聯合展覽會。
文物遷台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秋,解放戰爭形勢逆轉;同年11月10日,故宮常務理事
朱家驊、
王世傑、
傅斯年、
徐鴻寶、
李濟、
杭立武等與
翁文灝理事長集議,主張擇精品運台;另朱家驊先生建議遷運中央圖書館所藏善本圖書,傅斯年先生則提議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文物隨同搬遷赴台。同年12月初,中央博物院理事會集議,通過選擇最精品運台,其餘藏品亦應盡交通可能,陸續遷運。當月21日,故宮第一批文物320箱、中央博物院籌備處212箱裝入海軍派遣之中鼎輪,運抵基隆。同時裝船遷運者,尚包括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央圖書館、外交部之文物、圖書、條約檔案,共240箱。
1949年1月6日,載運第二批文物之招商局海滬輪啟動;除故宮文物1680箱、中央博物院籌備處486箱外,亦包括中研院史語所、中央圖書館、北平圖書館之文物、圖書、地圖,計1336箱。同月30日,負責輸運第三批文物箱件之海軍崑崙號運輸艦啟航,內裝故宮文物972箱、中央博物院籌備處154箱、中央圖書館122箱。
各機關箱件抵台後,除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文物箱件留存楊梅外,皆貯置於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台中糖廠倉庫。
1949年8月,“行政院”為應戰時環境,特暫將故宮博物院、中央博物院籌備處、中央圖書館等單位合併為“中央博物圖書院館聯合管理處”(簡稱聯管處),由“教育部”統攝。
1950年4月,聯管處設於台中霧峰北溝之文物庫房完工,全部遷台文物入庫存貯。同年5月,台灣行政部門改組故宮博物院與“中央博物院”籌備處理事會”,成立共同理事會,代行兩院理事會職權。
1953年3月,聯管處就北溝庫房附近山地開建小規模山洞,備必要時將最精文物存入。
1954年9月,歷時四年之遷台文物點查畢事;文物雖經戰時水陸輾轉遷徙流離,惟損傷極少。
台北建館
1956年12月,北溝陳列室落成,
1957年3月,北溝陳列室開放參觀。
1959年,國民黨高層決議在台北外雙溪興建“台北故宮博物院”,擇此乃因臨近市區、可開鑿防空洞儲藏文物、提振國際觀光與教育,以及結合政治軍事計畫等因素。
1961年,
王大閎提出的“國際式”建築方案獲選,但卻因未獲主政者的共鳴而未被採納,反而是評審之一的
黃寶瑜提出的宮殿式建築方案,頗符合官方復興中華文化精神的期待而獲選。
1961年,籌劃於台北近郊外雙溪興建新館。
1964年,台北故宮博物院正館開始興建。
1965年8月,院廈修築完成。同年11月12日,故宮博物院台北新館落成揭幕;當日展出之法書、名畫、銅器、織繡、瓷器,以及玉器、珍玩、圖書、文獻等各類文物,共1573件,分置於六間陳列室、八處畫廊。次日,新館正式對外開放。
園區擴建
1966年,第一期新館左右兩翼擴建工程完竣。
1967年,擴建園區。
1969年,再次擴建。
1971年,第二期擴建工程從新館兩翼向前擴建完竣,陳列室面積達到8777.41平方米。
1983年5月,
張大千先生的家屬將張大千生前的住所“摩耶精舍”,捐贈歸故宮管理,成立“張大千先生紀念館”。
1984年,第三期擴建工程“故宮”新建行政大樓啟用。庫房和展場建立恆溫恆濕、防火防潮、防震防盜等措施保護,又仿乾隆養心殿西室書齋於正館設“三希堂”。隔年,仿宋明庭園設“至善園”。
1985年,進行展場重新規畫整修。
1994年,台北故宮博物院院長秦孝儀提出改建構想。隔年,第四期擴建工程圖書文獻大樓竣工使用,同年又增設“至德園”。
2001年7月,提出南院籌建規劃。
2004年7月,對博物院重新裝修。
2007年2月,正館擴充整建工程完工,展覽空間達到9613.91平方米、非專業展覽用之公共空間則增加至10656.98平方米、行政空間增至8852.69平方米。
2007年12月,完工開展。
2008年5月至2016年5月,進行組織改造,完成遷台後第三次院藏文物總清點。2015年底,台北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開館試營運。
建築格局
台北故宮博物院占地總面積約160000平方米,由中央園林與步道、博物館正館建築、文物儲藏山洞與廊橋3個部分所組成,其是仿照北京故宮樣式設計建築的宮殿式建築,設計者稱之為“北平午門”意象。建築設計吸收了中國傳統的宮殿建築形式,淡藍色的琉璃瓦屋頂覆蓋著米黃色牆壁,潔白的白石欄桿環繞在青石基台之上,屋頂則採用綠色飾金黃色收邊之琉璃瓦“盈頂”形制,風格清麗典雅。依山傍水,氣勢宏偉,碧瓦黃牆,充滿了中國傳統的宮殿色彩。
博物院的主體建築分為四層,正院呈梅花形,第一層是辦公室、圖書館、演講廳;第二層是展覽書畫、銅器、瓷器、侯家莊墓園模型及墓中出土文物;第三層陳列書畫、玉器、法器、雕刻及圖書、文獻、碑帖、織繡等,二、三層為“器字形”平面格局的展廳,黃氏將其比擬為“五室制明堂”;第四層為各種專題特展。在第三層後面建有一座26米長的走廊直通山腹的山洞,山洞離地面50米,內有拱形洞三座,每座長180米,高、寬均為3.6米,分隔成許多小庫房,中間為通道,分類收藏著各種文物。
館藏文物
綜述
截至2021年4月30日,總計698854件/冊文物,其中銅器6241件,繪畫6744件,陶瓷器25595件,法書3741件,玉器13478件,法帖495件,漆器773件,絲綢308件,琺瑯器2520件,成扇1882件,雕刻666件,印拓900件,文具2379件,善本書籍216507冊,錢幣6953件,檔案文獻395551冊件,雜項12495件,織品1626件。
在台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珍品中,有甲骨檔案2萬多片,其收藏的甲骨檔案數量列世界甲骨收藏機構的第二位;瓷器2萬多件,包括原始陶器到明清瓷器,其收藏的中國古代瓷器是全世界各博物館中較精、多的;銅器1萬多件,包括歷代錢幣,其中有商周到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4300多件,如商代
蟠龍紋盤、
獸面紋壺、
西周毛公鼎、戰國
犧尊等;玉器5萬多件,其中有新石器時代的玉璧、玉圭、玉璜以及聞名海內外的清代玉雕
翠玉白菜、避邪雕刻、三鑲
玉如意等;書畫真跡近1萬件,其中有從唐至清歷代名家的代表作,如三稀之一的王羲之《
快雪時晴帖》,張宏的《
華子岡圖》,黃公望的《
富春山居圖》後部長卷,懷素的《
自敘帖》,顏真卿的《
劉中使帖》,蘇東坡的《
寒食帖》等;善本古籍有近2萬冊,包括中國僅有四部的《
四庫全書》較完整的一部;明清檔案文獻近40萬件,其中有清朝歷代皇帝(石+朱)批奏摺、軍機處檔案、清史館檔、實錄、起居注等,以及世界罕見的滿文老檔40巨冊。
台北故宮博物院內收藏有來自“南京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和“
國立北平圖書館”等所藏來自
紫禁城、
瀋陽故宮、
避暑山莊、
頤和園和
國子監等多處皇家舊藏之精華,還有來自海內外各界人士捐贈的文物精品,共約70萬餘件。難怪有“北京故宮看建築,台北故宮看文物”這一說法。台北故宮博物院共收藏、展出1000多年來宋至清歷朝皇帝推崇藝術、廣事收集的稀世珍品70萬件,博物院經常維持有5000件左右的書畫、文物展出,並定期或不定期地舉辦各種特展,館內的展品每3個月更換1次。
書畫
台北故宮藏有書畫總計9120件,其中一半為優等和次等,元以前繪畫574件(不包括南薰殿宋以前帝後像),元以前書法155件。台北故宮在唐、五代、兩宋繪畫上數量較多,就宋代繪畫而言,台北故宮的山水畫珍品較多。台北故宮主要接收的是清宮舊藏曆代書畫,18、19世紀的“揚州八怪”、“京江畫派”、清初的“金陵諸家”、“四僧”等許多流派的繪畫和書法,如今已是國之重寶。
參考資料:
陶瓷
台北故宮有25248件清宮舊藏瓷器,宋代五大名窯瓷器及明代官窯瓷器收藏較多,清代康雍乾三朝琺瑯彩瓷器絕大多數都藏在台北故宮。
參考資料:
銅器
台北故宮收藏有5615件青銅器,先秦有銘文的約500件,其中毛公鼎、
散氏盤、
宗周鐘等重器十分有名。
參考資料:
玉器
台北故宮藏有玉器11445件,漆器、琺瑯、玻璃、金銀器、竹木牙角雕刻,以及筆墨紙硯等“雜項”,台北故宮總計7605件。
翠玉白菜: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參考資料:
珍玩
台北故宮收藏珍玩較少,差於北京故宮。
參考資料:
文獻
台北故宮所藏版本時代早(宋、元、明版較多)、卷帙完整、書品好者居多,如文淵閣《
四庫全書》、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宛委別藏》及部分“天祿琳琅”藏書等,多是獨有的巨帙或孤善之品,相當珍貴。
參考資料:
出版作品
台北故宮博物院出版有《中華五千年文明集刊》《國之重寶》《惠風和暢》《文物光華》《故宮寶藏》《元四大家》《唐寅的研究》《山水畫皴法點苔之研究》《清代通鑑長編》等著作,並影印出版了文淵閣《四庫全書》。院內還有定期刊物《故宮文物月刊》和《故宮學術季刊》等。
文化活動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故宮受邀以存滬文物精品,前往英國倫敦參加“中國藝術國際展覽會(InternationalExhibitionofChineseArt)“。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初,故宮就第一批(南路)文物中提出繪畫、緙絲、玉器、銅器百件,運赴蘇聯莫斯科、列寧格勒參加“中國藝術展覽會“。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末,故宮又以之參加中央圖書館重慶分館之第三屆全國美術展覽會。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12月至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4月,
馬衡院長為激勵戰時民心士氣,再自第一批(南路)文物中精選書畫名跡,分別於重慶中央圖書館及貴州省立藝術館舉辦“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書畫展覽會“。
1961年5月,聯管處應邀赴美舉行“中國古藝術品展覽會(ChineseArtTreasures)“,歷時多年,頗獲美國各界讚嘆激賞。
台北故宮博物院先後舉辦商周青銅禮器展、“瓷器的發展”、書畫精華特展、故宮藏玉等展覽。在建院60周年之際,舉辦了大型綜合陳列“華夏文化與世界文化之關係特展”。
2022年11月7日,台北故宮博物院對島內民意代表和媒體打開了創建近一甲子、鮮少對外開放的山洞庫房。庫房內共有逾千隻鐵箱,主要存放北京故宮的陶瓷,也就是血統最純正的“故瓷”,並向外界公開展示文物如何入盒或包裹。
文物保護
台北故宮博物院採取了防潮、防蟲的各種措施。文物庫房恆溫、恆濕,防火、防盜,並採用現代化技術自動控制,可保文物安全無虞。繼承、利用傳統工藝技術和引進自然科學新成果,對殘損的文物進行修復。
所獲榮譽
台北故宮博物院為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
2019年6月,世界主題娛樂協會TEA和AECOM聯合推出了《主題公園和博物館報告》,台北故宮博物院在全球位列第18名。
2022年10月,入選全球最受歡迎博物館;同月,入選亞太地區20大博物館。
參觀信息
地理位置
開放時間
展覽區一(正館):周二至周日:09:00~17:00,周一休館
展覽區二:暫停對外開放
兒童學藝中心:暫停對外開放
圖書館:暫停對外開放
至善園:周二至周日:08:00~17:00,周一休館休園
至德園:暫停對外開放
交通路線
搭乘捷運文湖線至”大直站“換乘公車,抵達”大直站BR14“後,由3號出口出站,往前步行至北安路可看到公車乘車處,在此搭乘”棕13“路線公車,約10分鐘後即可抵達。
1、高速公路北上路段,由台北濱江交流道下,走濱江街,左轉上大直橋,下大直橋後,走北安路,進自強隧道,於故宮路與至善路口右轉即可抵達。
2、高速公路由基隆方向南下,由內湖交流道下,左轉快速道路,至內湖路一段,過自強隧道,於故宮路與至善路口轉即可抵達。
3、
台北市東區(
基隆路),經正氣橋,堤頂大道,過自強隧道即可到達。
4、台北市南港,經環東,堤頂大道,過自強隧道即可到達。
相關事件
損毀文物
2022年10月28日,國民黨“立委”陳以信在台“立法院”論壇中表示,近來接獲檢舉,一件珍藏在台北故宮博物院的清代文物“嬌黃釉綠彩龍紋碗”,已經被台北故宮博物院打破,且台北故宮博物院高層下令掩蓋這件事,要公開舉報,請台行政部門負責人蘇貞昌下令徹查此事。據陳以信稱,2021年2月,明弘治款嬌黃綠彩雙龍小碗在清查時被不慎打碎, 這件文物在收藏期間從未對外展覽,事發時工作人員正將其進行數據存檔,卻在移出庫房過程不慎將此文物摔碎。
在事發後,台北故宮博物院高層還下達了“封口令”,企圖隱瞞這一重大事故。
2022年10月28日訊息,對於這一指控,台北故宮博物院方面強調該院並未隱匿文物被摔碎一事,並對損毀文物提出了另一套說法。台北故宮博物院稱,出現損毀的文物分別是明弘治款嬌黃綠彩雙龍小碗、清康熙款暗龍白里小黃瓷碗,以及清乾隆青花花卉盤。其中前兩件文物是於2021年2月和4月“在打開文物包裹後才發現破損”,但並未提及原因,而第三件則於2022年5月19日被工作人員不慎打碎,目前三件文物正在進入修復和審查程式。
據台灣《聯合報》報導,三件損毀文物價值超過25億新台幣(約5.63億人民幣)。
2022年10月31日,台北故宮博物院將其中兩件文物的初步調查報告送至“立法院”,稱破裂原因包括,恐因關上鐵箱時,因人為施力按壓或空間縮減導致文物碰撞,或是之前就有肉眼無法看見的暗傷或裂璺。
台北故宮院長吳密察在記者會上承認,不止上述兩件文物出現破損,還有“清康熙暗龍白里小黃瓷碗”。吳密察聲稱,涉事人員自責到“睡不著覺”。
2022年11月3日,據台媒報導,台北故宮博物院3件文物破損引起外界關注,台北故宮博物院公布將懲處2名職員,其中一人記1大過,另一人記申誡2次。
2022年11月9日訊息,台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吳密察8日在台灣地區立法機構證實,博物院內瓷器類文物歷年有359件修復記錄,其中破損成碎片的文物至少250件。
歷年傷損送修陶瓷器
2022年11月1日,台北故宮博物院全面公開了歷年文物狀況及修護記錄,據歷年資料顯示,台北故宮博物院內陶瓷器傷損破裂經評估送修的數量,一共有359件。
不續約爭議
2022年11月1日訊息,台北故宮博物院“蘭千山館”暫存文物不再續約,又再次引起外界的爭議。
對於“蘭千山館”暫存文物不再續約,台北故宮博物院官網對此回應,“庫房空間有限,保管自身文物已顯狹窄,實不宜長年提供私人無償寄放。”對此,外界質疑台北故宮博物院是否在管理上出了問題。
故意破壞文物
2022年11月,民進黨“立委”
林宜瑾宣稱,有台北故宮博物院內部人員透露,館內“
黃河蘭州浮橋圖”在10年前因為裝不下展示櫃,被當時一名科長要求在左右兩側裁掉一部分,此事報告給時任院長馮明珠後,後者不但沒懲處、沒調查,更未對外公開。
建築修復
2022年9月23日的說明會上公布的台北故宮博物院設計圖,卻令附近居民及關心台北故宮博物院的民眾大嘆“形同毀容”。台北故宮博物院公布的修復計畫簡報稱,正館將在1樓前方廣場新建大片玻璃建築作為入口,不僅取代現有的《懷素自敘帖》玻璃帷幕,且大片灰色屋頂與原米色宮牆不協調,也遮蔽2樓宮牆特色及空間高度的視覺美感。館內則計畫拆除迎賓大樓梯,還將4樓地板打洞,在內部形成一個挑高的八角中庭。由台北故宮博物院老員工及周邊居民組成的“大雙溪好土聯盟”近期呼籲,台北故宮博物院的修復計畫將由內至外破壞歷史建築。
被曝管理鬆散
2023年3月16日訊息,據台灣“中時新聞網”報導,繼2022年被曝摔破文物後,台北故宮博物院風波不斷延燒。1名曾在台北故宮博物院擔任駐警的前同事爆料,他表示台北故宮博物院內部管理鬆散,駐衛警長在沙發上於上班時間打瞌睡,還有提前簽巡邏單,沒有按時值勤,因此才認為會有摔破珍寶、藏品圖片外泄、駐警吸毒等事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