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北平圖書館

國立北平圖書館

中國北洋政府時期的國家圖書館。1909年清學部奏請籌建京師圖書館,館址定為北京什剎海的廣化寺繆荃孫被任命為正監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立北平圖書館
  • 地位:中國北洋政府時期的國家圖書館
  • 館址:北京什剎海的廣化寺
  • 正監督繆荃孫
簡介,內容,

簡介

1912年7月江翰呈報北洋政府教育部的京師圖書館閱覽章程十八條獲得批准,同年 8月27日正式對外開放。當時藏書5424部,151375卷, 52326冊,其中善本880部,28412卷,10822冊。1913年2月江瀚調任他職,教育部派社會教育司司長夏曾佑負責管理該館,實際由周樹人(魯迅)負責管理。1913年10月教育部決定改組、遷移該館。1917年1月26 日該館在安定門內方家胡同清國子監南學舊址開館。在魯迅負責該館工作期間,1917年 4月該館獲得接受國內出版物呈繳本的權利,併入藏了《永樂大典》殘本和文津閣藏《四庫全書》(見四庫七閣)。1928年5 月南京國民黨政府大學院改京師圖書館為國立北平圖書館。國立北平圖書館的外觀是十分華美的,它的內部更為精美。外部完全是中國宮殿式的,而內部則完全是西方式的,在三十年代初。它的內部設備,比之於大洋彼岸的美國國會圖書館毫不遜色。不說別的,單只它那中央大廳左右兩側下樓梯的衛生間。鋪地六角小瓷磚,綠色的,外面看不到裡面,裡面看得見外面的窗玻璃,一色都是美國貨,比北京飯店的還講究。
國立北平圖書館

內容

大樓是兩層玻璃門,有轉門,進門之後,先是衣帽間,以供讀者存衣帽、書包等。衣帽間十分講究,都是進口柳安木的護牆板,一格格的掛衣帽的格子,銅號牌、銅衣鉤燦燦照眼。存好衣帽,發給一個銅牌子,出館時憑牌取衣帽。進二道門再發一個牌子,有如出入證,又如借書憑證,憑這個證到各個閱覽室去借書、借雜誌。借書時,把這個證押放在借書處,如果不還書,職員便不發還這個證,那你也就出不了館的大門,因為出門時,要收回這個證。
進門後,就是一個方形中央大廳、四根柱子,頂上是仿古天花板,一格格地都畫著團鶴。柱子前擺著紅木架子,大五彩江西瓷花盆,裡面經常換鮮花,如冬天山茶,秋天桂花、菊花。春天迎春等,都是把瓦花盆放在大瓷盆中。圖書館有自己的花兒匠。後面院子有個花房。館中經常掉換的鮮花,都是他培育的。
中央大廳的正面是上樓的大扶梯,左面最前面是一條暖廊,南面是大玻璃鋼窗。冬日陽光充足,極為溫暖。北面是大玻璃落地門,不開,是期刊閱覽室,正門由中央大廳右面進去,如順暖廊一直往東走,便到了粱任公紀念室,這是館的東面大廳,平日不開放,我從來沒有進去過,正由於進不去,所以有好奇心,我不知扒到玻璃窗上,用手攏著光線。向裡面張望過多少次。有一面牆上掛著一副吳大澄的篆文對聯,印象極為深刻。梁任公去世後,他的書籍捐到館中,特為開闢的這個紀念室。現在則不知如何了。
當時國立北平圖書館的組織是兩會八部。兩會是購書委員會,和編纂委員會。編纂委員會下設舊藏、新增、暫存三組。八部是總務部、採訪部、編纂部、閱覽部、善本部、金石部、輿圖部、期刊部。當時原藏普通書:中文、滿蒙文、西文、日文約二三十萬冊。善本書宋金元明清刊本、寫本、舊抄本二千二百多部兩萬八千多冊,文滓閣四庫全書六一四四函,三萬六千三百冊。舊藏地圖綾絹紙奉六十多幅,一百四十多冊,金石拓本唐開成石經一百七十八卷,近代金石拓本三千三百卷、新增中、西、日文書籍十餘萬冊,輿圖八千多幅,金石拓本四千幅。暫存書六千餘種,三萬餘冊,另有藏文甘珠爾經六百種,版五百塊。(據《舊都文物略》)
建築是左右對稱的,大廳左面同右面布局一樣,對著期刊閱覽室的是報紙閱覽室,順右面暖廊走過去是善本閱覽室。趙萬里斐雲先生為國立圖書館買了一輩子善本書,在沙灘紅樓講目錄學時,鼓勵學生去善本室看書。善本室常常只有兩三個讀者,極為安靜,可惜去的次數太少了。
當年進入圖書館時,有不少規矩:穿中裝時,如果只穿短衫褲。不穿長衫。是不能進館的,因而即使是再窮的學生,一件舊的藍布大褂總要穿的。如穿西式襯衫,襯衫不系在褲腰裡不能進館等等。再如十四歲以下兒童不能進館。我第一次跟著大人去時,還未考國中,人又矮小,到了拿牌子的那個門上,毫不客氣地給“擋駕”了,只好低著頭出來。我能夠進入圖書館,冒充一個能看書的學生,那是讀到國中三年級時,和一個比較大一些的同學一同去的,他穿件白麻紗大褂,我穿件月白竹布大褂,居然讓我們進去了。
為什麼說冒充呢?因為初去第一二次還不懂借書規矩,也還不會看書,說也奇怪,當時最感興趣的是坐在大廳兩角的飲水處去飲水。那是自動沙濾水飲水池。一按開關水從中心小孔噴射出來,這是美國玩藝,北京當時只有這裡有。我特別感到好玩。最初來圖書館目的就是喝這個水,這是大館長袁同禮先生所料想不到的。飲水處的座位也很特別,是蟠螭樹根座子,上面放一大塊自然形的磨光面子上了蠟的黃石,這是我後來才懂了的,當時只感到奇怪而已。
學會到樓上借書處查卡片櫃、填單子借書,到大閱覽室看書,那已是讀高中時的事了。大閱覽室表面上看是第二層。實際是第三層,因為下面還有地下室呢。大閱覽室為了保持安靜,連地板也是咖啡色橡皮磚鋪成,走起路來一點聲音也沒有,即使坐了很多人,那偌大的閱覽室也像沒有一個人一樣,那真是一個肅穆的讀書環境,那氣氛正是顯示了高度的文明。
大閱覽室擺的都是笨重的柳安木大桌,面對面擺十張大圈椅。十分寬敞,即使讀者是 位大胖子也不會坐不下,在桌子邊上嵌有號碼鋼牌,找好座位,去到借書處查號借書,單子填好,交給借書處,你不要管了,到這座位上等著。閱覽室送書台的先生們,辦公桌邊有通書庫的電傳滾帶,會把你要借的書由後面大書庫送上來。你憑入門時拿到的牌子去取好了。那時大閱覽室共四百四十多個座位。平日不過坐上十分之二三罷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