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SD-10新式中距空空彈

中距空空飛彈是現代空戰的“寵兒”,它的作用與地位已經超越傳統的近距格鬥飛彈,世界主要空軍強國正在競相研製先進的中距空空飛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產SD-10新式中距空空彈
  • 研製時間:20世紀80年代中期
  • 全長:3850毫米
  • 最大發射距離:70千米
彈研製史,飛彈介紹,

彈研製史

我國最早的中距空空飛彈是1966年開始研製的PL-4飛彈,採用與美國“麻雀”3A(AIM-7D)相似的氣動外形布局,還採用蘇聯在空空飛彈設計上常用的方案,即“一彈、兩頭”方案,通過半主動雷達和被動紅外兩種不同導引頭的互換,形成半主動雷達和被動紅外兩種飛彈型號。雖然半主動雷達型號的PL-4具備了一定的超視距作戰能力,但這種方式需要載機進行全程雷達照射,無法做到“發射後不用管”,也難以對付機動目標。因此,半主動雷達制導方式正在被各國空軍逐步淘汰之中,取而代之的是主動雷達制導方式,SD-10採用的便是這種先進制導方式。

飛彈介紹

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研製,現已完成研製工作。該彈採用正常氣動布局,全長3850毫米,直徑203毫米,翼展674毫米,彈重180千克,最大發射距離70千米,最大速度4馬赫,最大使用過載38G,作戰高度25千米,具有全向攻擊能力和很好的下視下射能力。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SD-10的性能指標已達到著名的AIM-120、P-77等先進中距空空飛彈的水平。由於制導方式為先進的主動雷達加捷聯慣導系統,SD-10具有了“發射後不用管”的能力,其高達38G的使用過載,也可保證飛彈能跟蹤攔截實施9G過載機動的空中目標,對F-16這類目標的不可逃逸攻擊區大約為載機前方35千米~45千米範圍內,與AIM-120差不多。SD-10的戰鬥部為高效能桿式殺傷戰鬥部,對戰鬥機和轟炸機等大小目標均有良好的毀傷效果。此外,SD-10的抗干擾能力很強,能有效對抗數種電子干擾形式,基本上涵蓋了目前常見的電子干擾方式。專家認為,國產SD-10的性能已超越美國AIM-120A/B、俄羅斯P-77和法國“米卡”等,略遜於AIM-120C。
SD-10的通用性很強,可以掛載於各種先進戰鬥機上,不久前再次試飛成功的“梟龍”戰鬥機就有發射SD-10的能力。
國產SD-10新式中距空空彈
為了提高SD-10的作戰效能和用途,我國還在積極對其進行改進,首先是增大射程,預計將超過100千米;其次是使用更好的電子元器件,提高制導精度。今後還有可能把SD-10發展成地空和艦空型,裝備在高機動越野車和軍艦上,變成近程防空利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