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革命軍中央陸軍軍官學校

國民革命軍中央陸軍軍官學校

黃埔軍校由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黨在共產黨和蘇聯的幫助下於1924年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創立,本名為“國民革命軍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因為校址位於原廣州東南郊黃埔長洲島上(今廣州市黃埔區珠江中的長洲島),故泛稱為“黃埔軍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民革命軍中央陸軍軍官學校
  • 創辦時間:1924年
國民革命軍中央陸軍軍官學校
1924年1月24日,孫中山正式下令籌建陸軍軍官學校。這是他在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所做的一件大事。從1924年2月8日起,軍校籌備委員會共舉行會議32次,對軍校的體制、規章制度等作出了初步安排,並決定在全國19個省進行招生考試。1924年6月16日,黃埔軍校正式開學。9時30分,開學典禮在操場隆重舉行。在開學典禮上,孫中山進行了一個多小時的演講。在講話中,孫中山宣布,創辦黃埔軍校的目的,“就是創造革命軍,求挽救中國的危亡”。孫中山創辦了黃埔軍校的目的是培養革命軍事幹部。當時在校內建立了黨代表制度和政治工作制度。蔣介石任校長,廖仲愷任黨代表,周恩來任政治部主任,葉劍英任教授部副主任,熊雄、惲代英、蕭楚女、聶榮臻、張秋人等共產黨人擔任教官及各方面負責工作。軍校分步兵、炮兵、工兵、輜重兵、憲兵、政治等科,至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前,軍校一至四期的畢業生共4981名。以軍校學生為主組成的革命軍,參加了統一廣東的戰役與北伐戰爭。據統計:從1924年創辦至1949年蔣介石退出大陸,黃埔軍校共招收學生23期,畢業生3萬餘人。其中,前6期均在廣州黃埔島校本部學習,共畢業學生8107人;後17期的辦學地點有南京、成都等地,畢業生共約2.5萬人。在國民黨方面,僅被授予上將軍銜的就有近40人;在被授予中將軍銜,擔任過集團軍總司令、兵團司令以上職務的有50餘人;共產黨方面,在紅軍、八路軍、新四軍和解放軍中,擔任正軍職以上領導職務的有近40人,人民解放軍的十大元帥中,林彪、陳毅、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5人曾在黃埔軍校求學或任教;10名大將中的3位、57名上將中的8人出身黃埔。
舊址現存校門、孫中山紀念碑和他住過的房子、俱樂部、游泳池等遺址。1928年建的孫中山紀念碑巍然矗立於校內一山崗上,碑頂孫中山頭像是日本友人所贈,碑座鐫有《總理訓詞》和《總理像贊》等。孫中山住過的房子是一座兩層樓房,內有黃埔軍校史料陳列室。軍校西南山崗上還有東征烈士墓。  軍校舊址於抗戰時被炸毀,1964年復原。現黃埔軍校舊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廣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廣州市黃埔少年軍校”即設於此。校內有孫中山紀念碑和孫中山銅像、孫中山紀念室、軍校校舍,以及“黃埔軍校史料陳列室”等。
到國民黨後來敗退台灣共產黨取得政權後,黃埔軍校沒有繼續辦下去。但其影響至今還在。中共革命勝利後將原黃埔軍校停辦的同時,於南京創立了高級軍事學院,首任院長為劉伯承元帥。這應該是“黃埔軍校”以另外一種面貌和形勢的繼續存在和延續。
黃埔軍校真正的名字是國民革命軍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因為在黃埔島上所以叫黃埔軍校,校址因內戰和抗日戰爭幾經搬遷,現在台灣這個學校還在,依然是培養初級軍官的學校.
由於多種原因,現在黃埔軍校已經成為中華學子心中非常神聖的一份校徽聖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