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民軍軍事政治學校
- 創建時間:1926年9月
- 創辦者:馮玉祥
- 地點:綏遠
1926年9月,馮玉祥任國民軍總司令時,在綏遠創辦了“國民軍軍事政治學校”,馮任校長,張允榮任副校長,唐澍(共產黨員)任政治部主任。同年12月以後,先後遷往銀川、...
提起大革命時期,孫中山先生在共產黨幫助下創辦的黃埔軍校,那是聲名顯赫,家喻戶曉,但提起“第二黃埔”--中山軍事政治學校,知道的人卻不多,對鄧小平主辦中山軍事...
1924年國民黨建校時期名稱為“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1926年改名擴大為“中央軍事政治學校”,1929年改名“國民革命軍黃埔軍官學校”,1931年南京國民政府改制為“中央...
1950年11月30日,中央軍委任命劉伯承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院長(1951年2月兼任政治委員),陳士榘為訓練部部長,陳伯鈞、陶漢章為訓練部副部長,鐘期光為政治部主任...
軍校在1924年由中國國民黨成立,目的是為國民革命訓練軍官,是國民政府北伐戰爭統一...作為中國現代歷史上第一所培養革命幹部的新型軍事政治學校,其影響之深遠,作用之...
西北軍官學校,是一所中華民國時期的正規陸軍軍校,培養了眾多國共兩黨中著名的軍事將領,也被稱作西北軍的搖籃。1926年9月,馮玉祥從蘇聯考察回國後,就任國民聯軍司令...
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簡稱“抗大”,是在抗日戰爭時期,由中國共產黨創辦的培養軍事和政治幹部的學校。其前身是“西北抗日紅軍大學”,1937年初改為此名。1940年11月...
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舊址位於武昌區解放路259號,即現湖北武昌實驗國小院內,是原清“兩湖書院”地域。...
紅軍軍事政治學校舊址位於石首市東升鎮焦山河移民建鎮街。1930年11月,洪湖紅軍軍事政治學校遷至此地,更名為湘鄂西赤色軍政班幹部學校,劉鳴先任校長。為主力紅軍和...
該文物呈長方形,系道林紙質,黑墨抄寫,有封面、封底,共23頁。封面寫有“中國紅軍中央軍事政治學校,陳鎮閩公曆一九卅年”字樣。主要包括敬樊修講授的軍事教練、...
國民黨中央陸軍學校是中國20世紀前半期著名的三大軍事院校(保定軍校、雲南講武堂、...陳誠控制下的軍分校軍分校組織概況政治訓練和特務對學生的迫害陳芝馨編組新軍的...
1927年3月,在中共陝甘區委的支持和幫助下,國民軍聯軍駐陝總部為培養政治軍事革命人才,在西安北院門創辦了西安中山軍事學校。史可軒兼任校長,李林任副校長兼教務...
《中國國民黨中央政治學校文獻類編(1927-1949)》為中國國民黨政治學校的文獻資料...十七、本校的軍事訓練——項致莊先生 十八、讀書方法——賀麟先生 十九、畢業...
1931年10月,紅一方面軍將當時的紅一軍團和紅三軍團的隨營學校合併,組建成中央軍事政治學校。開始時,由肖勁光、何長工、鄧萍等同志負責組建工作。11月25日,正式...
1926年3月,軍校改名中央軍事政治學校,胡被編入第四期步科第一團第七連學習,不久加入中國國民黨。1926年10月,胡在黃埔軍校畢業後參加北伐戰爭,歷任國民革命軍第...
在1929年被派回山東,先後任國民政府山東省黨部執行委員,書記長,國民軍訓練處副...1928年夏,到南京通過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畢業考試,被分配到陸軍大學國民黨特別黨部任...
1926年7月,黃埔軍校教育長方鼎英電請蔣介石在武漢設立分校。1926年10月,北伐軍光復武漢,國民革命的浪潮從珠江流域席捲到長江流域。為迎接革命大發展,滿足政治、軍事...
山創建的紅軍教導隊,先後經歷了戰爭年代的中國工農紅軍大學、抗日軍政大學和建國後的高等軍事學院、軍政大學,1985年12月由軍事學院、政治學院、後勤學院合併成立國防...
1946年11月25日,由華中雪楓大學、山東軍區軍政學校、東江縱隊以及淮南隨營學校和山東軍區通信學校等5個單位統一改編為華東軍事政治大學,並在山東省莒南縣大店鎮舉行...
大革命失敗後,為了組織開展武裝鬥爭,創建、保衛農村革命根據地,中國共產黨陸續成立了一批培養軍事政治幹部的學校。其中,為紀念1929年8月在南京被國民黨殺害的我黨早期...
位於延安市北二道街原抗大舊址,是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的歷史業績而...抗大紀念館現已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延安教學基地、中國延安幹部學院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