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教師課堂教學藝術生成策略研究

國小教師課堂教學藝術生成策略研究

《國小教師課堂教學藝術生成策略研究》是2019年8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歷紅。

基本介紹

  • 書名:國小教師課堂教學藝術生成策略研究
  • 作者:劉歷紅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9年8月
  • 頁數:276 頁
  • 定價:88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20345989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促進每個學生生動活潑地健康發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要求教師具有較高的教學藝術水平。但在教學實踐中,教學藝術作為一種深層次、內隱性、個性化的默會知識,常難以為人所掌握。而究其實質,教學藝術雖表征不同,但具有家族相似性,即具備相同的DNA。
  《國小教師課堂教學藝術生成策略研究》運用現象學方法,通過問卷調查、課例分析和教師個案研究,解釋教師課堂教學中藝術與不藝術的行為,提取出教學藝術生成的DNA,即“體貼教學”“情緒管理”和“師生角色分化與共享教學”三個緊密聯繫、彼此促進的課堂教學藝術生成的策略機制;還提供了“明確目標、創設情境、合作探究、巧用評價”等具體方法,幫助更多國小教師提高教學藝術水平。

圖書目錄

摘要
Abstract
一 引言
(一)研究緣起
1.如何提高教學藝術是困擾我多年的問題
2.課堂變革要求教師不斷提升教學藝術水平
(二)課題的確定
(三)研究目的與意義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義
二 文獻綜述
(一)國外教學藝術研究述評
1.教學藝術研究歷程
2.教學藝術研究的貢獻與問題
(二)國內教學藝術研究述評
1.教學藝術研究歷程
2.教學藝術研究的相關問題
3.對研究問題的評論
(三)研究國內外教學藝術文獻的啟示
1.研究教學藝術要針對問題找準突破點
2.研究教學藝術要在方法上有所創新
三 概念界定及研究架構
(一)概念界定
1.藝術與技術的概念辨析
2.教學藝術與教學技術的概念辨析
3.教學藝術的概念
(二)特點分析
1.情感性
2.情境性
3.創造性
4.審美性
(三)研究架構
四 研究方法與研究過程
(一)方法論基礎:意識現象學
1.意識現象學是嚴格的科學
2.意向性是現象學的起點概念
3.本質還原是現象學的方法工具
4.現象學分析具有反思的特徵
(二)具體方法
1.問卷法
2.課堂志
(三)研究過程
1.研究對象的確定
2.研究工具的產生
3.深入場域開展研究
五 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國小教師課堂教學藝術現狀
1.調查結果與分析
2.調查結論與思考
3.確定課例研究切入點
(二)教學有無藝術的課例研究
1.運用懸念,創設情境——基於兩節優質課的課堂觀察與分析
2.情緒不良,缺乏聆聽——兩節缺乏教學藝術的隨堂課
3.顛覆假設,學生輔教——“一課三上”教學藝術漸增的課
4.基於目標,機智靈活——一節教學藝術凸顯的優質課
(三)教學體驗藝術的個案研究
1.身心投入,研究閱讀——助她成為全國優秀教師
2.體貼尊重,借力理論——助她成為省級名師
3.自主變革,角色分化——助他成為省級名師
六 研究結論
(一)國小教師課堂教學藝術生成的策略機制
1.體貼教學是教學藝術生成的內生機制
2.情緒管理是教學藝術生成的心理機制
3.角色分化是教學藝術生成的方法機制
(二)國小教師課堂教學藝術生成的具體方法
1.目標明確是教學藝術生成的基礎
2.創設情境是教學藝術生成的氛圍
3.合作探究是教學藝術生成的過程
4.巧用評價是教學藝術生成的保障
七 思考與建議
(一)思考
(二)建議
參考文獻
附錄
(一)專家意見徵集問卷
(二)教師調查問卷
(三)課堂觀察量表
(四)教師訪談提綱
致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