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自然博物館

國家自然博物館

國家自然博物館(National Natural History Museum of China),原名中央自然博物館、北京自然博物館,位於北京市東城區天橋南大街126號。博物館於1959年1月對外開放,館舍建築面積達23246平方米,其中展廳9987.8平方米,年接待遊客180萬人次,是新中國依靠自己的力量籌建的第一座大型自然歷史博物館。

國家自然博物館藏品設有無脊椎動物、古爬行動物、恐龍公園、古哺乳動物、動物人類朋友、植物世界、人之由來、神奇的非洲等展廳。館區珍稀標本數量在國內自然博物館居首位,截止到2023年12月,藏品總數總計40.16萬件,如世界上出現最早的有胎盤哺乳動物中華侏羅獸化石、復原全身羽毛顏色的赫氏近鳥龍化石、保存完整的“黃河象”化石等,是一座主要從事生物學、地質學、人類學等領域的收藏、研究、展覽和科普等工作的自然博物館。

2008年5月,國家自然博物館入選國家文物局首批79家中國國家一級博物館。2022年3月30日,國家自然博物館被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命名為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國科普教育基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家自然博物館
  • 外文名:National Natural History Museum of China 
  • 地理位置北京市東城區天橋南大街126號 
  • 占地面積:23246 m 
  • 類別:自然歷史博物館
  • 投用時間:1959年1月 
  • 開放時間:每日9:00—17:00(16:30後停止入館),周一例行閉館(國家法定節假日除外) 
  • 門票價格:免費 
  • 館藏精品:古生物、動物、植物和人類學等領域的標本
  • 藏品數量:40.16萬件  
  • 原名:北京自然博物館、中央自然博物館 
  • 現任館長:孟慶金 
歷史沿革,建築布局,綜述,主要展廳,展出內容,綜述,重要標本,藏品賞析,文化活動,館區活動,網路科普,學術研究,合作交流,所獲榮譽,作用價值,參觀信息,地理位置,開放時間,門票價格,參觀須知,展館服務,

歷史沿革

國家自然博物館歷史沿革
年份
沿革事記
中央自然博物館時期(1951—1961年)
1951年
3月,經中央宣傳部文教委員會批准,中央文化部與中國科學院共同成立了中央自然博物館籌備委員會,文化部丁西林副部長兼任主任委員,委員包括裴文中鄭作新張春霖胡先驌等人。
4月2日,中央自然博物館籌備處正式成立,辦公地點設在故宮博物院東華門內的文華殿、傳心殿和清史館,裴文中兼主任。由中央文化部和中國科學院共同發文向全國徵集標本和展品,並從全國各地抽調業務與行政幹部。當年,原文化部科普局所屬的標本製作所和中央人民科學館全部職工併入中央自然博物館籌備處,並接收了南京博物院、中國科學院等機構的大批鳥類、珊瑚、植物和古脊椎動物化石等標本。
1955年
天橋南大街場館建設批准立項。計畫建設分三期工程,即陳列樓、標本樓和辦公樓,並確定在第一個五年計畫期間建設陳列廳8000平方米。
1956年
10月,陳列樓在天橋南大街開工。
1958年
5月,陳列樓落成,由時任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題寫館名。
8月,陳列樓完成搬遷工作,並陸續完成古生物、動物等基本陳列。
1959年
1月,自然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
4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發行了自然博物館紀念郵票1套2枚和首日封1枚。《人民畫報》當年第4期用彩色整版向國內外作了重點介紹。“大躍進”期間中央自然博物館籌備處與多所文化機構一同下放到北京市,隸屬北京市文化局。
北京自然博物館時期(1962—2022年)
1962年
北京自然博物館正式定名,古生物學家楊鐘健教授任館長。
1975年
北京自然博物館劃歸北京市科技局。
1977年
人類陳列室正式對外開放。
1979年
古人類學家裴文中教授繼任館長。發起並籌備成立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
1982年
古生物學家周明鎮教授接任館長。
1984年
生態研究室在北京大興南海子建立麋鹿生態實驗中心,並在麋鹿引進工作圓滿結束後獨立為成為新的科研機構。
1985年
北京自然博物館劃歸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
1992年
9月,由香港實業家田家炳先生捐資和北京市財政撥款建設的標本樓“田家炳樓”落成。
1998年
7月25日,北京自然博物館聘任江澤慧教授為名譽館長。
2002年
北京自然博物館聘在陳列樓東南側擴建0.55萬平方米新樓。
2004年
2月,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聘任李承森研究員擔任北京自然博物館館長。
2008年
2月,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任命孟慶金研究員擔任北京自然博物館館長。
7月1日,北京自然博物館正式對社會免費開放。
2009年
北京自然博物館在國內率先實現自然類藏品收藏常態化,並同時啟動科普活動品牌化建設,例如“博物館之夜”“小小講解員”“實驗樂翻天”“科學大講堂”等科普品牌化建設措施。
2013年
10月,北京自然博物館“恐龍公園”改造完成,對外開放。
2015年
10月,北京自然博物館完成基本陳列“人之由來”改陳,對公眾開放。
2018年
6月,北京自然博物館完成基本陳列“植物世界”改陳,對公眾開放。
2019年
3月,北京自然博物館接收北京海關移交76件罰沒化石及古生物製品。
7月,北京自然博物館完成基本陳列“古哺乳動物”改陳,對公眾開放。
全年年度觀眾量達180萬人次。
2021年
6月,北京自然博物館進選舉產生第一屆中共北京自然博物館委員會。
12月,“雲端自然”線上博物館虛擬展廳向公眾開放。
2022年
7月,北京自然博物館接收北京海關移交219件化石及生物類製品。北京自然博物館事業發展基金會正式成立。
12月,北京自然博物館館藏標本總量增至37.22萬件。
國家自然博物館時期(2023—至今)
2023年
1月,北京自然博物館接收國家文物局劃撥24件古生物化石及復仿製品。同月,北京自然博物館更名為國家自然博物館。
6月5日,國家自然博物館正式揭牌,同時向社會公開徵集標識設計方案。原北京自然博物館館長孟慶金成為國家自然博物館的首任館長。
12月,接收國家文物局劃撥化石等62件。國家自然博物館館藏標本總量增至40.16萬件。
參考資料:
國家自然博物館
國家自然博物館門頭

建築布局

綜述

國家自然博物館緊鄰涼水河畔,規劃用地5.77公頃,實際館舍建築面積23246平方米,其中展廳9987.8平方米,重點展示地質、古生物、古人類、動物、植物、海洋生物、人體、中醫藥、微生物和生態等內容;教育空間區316.66平方米;藏品庫房區5501.84平方米;實驗修復區352.2平方米;公共服務區1334平方米。國家自然博物館入口位於博物館大門的南側,出口位於博物館大門的北側方向,而主樓的正門則位於主樓的西側,停車場位於博物館主樓的西南方向。博物館主樓一層有無脊椎動物廳、古爬行動物廳、恐龍公園、古哺乳動物廳、動物人類朋友展廳。二層有植物世界、人之由來、神奇的非洲展廳等。“田家炳樓”標本樓也藏有部分館藏標本。

主要展廳

  • 植物世界展廳
“植物世界”廳是國家自然博物館四大經典常設展廳之一。展廳位於展樓二樓北側,展覽面積850餘平方米,展出的植物化石和各類現代植物標本多達1200餘件。三個展廳分設“植物演化”“被子植物的繁盛與適應”和“植物與人類”三部分。展覽以大量的植物化石標本、植物科學復原圖、植物復原景觀和各類現代植物標本等全面系統地介紹了植物從其誕生開始,從低等植物至高等植物不斷繁盛的演化過程,以及植物在人類生產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植物演化”廳以時間為軸線,從地球誕生開始,依次介紹了藍細菌、內共生學說、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裸蕨類植物、楔葉類植物、真蕨類植物、前裸子植物、種子蕨、蘇鐵類植物、銀杏類植物、松柏類植物、買麻藤類植物和被子植物。“被子植物的繁盛與適應”展廳分設兩個部分:第一部分講述了繁盛被子植物,分別展示了形態各異的葉、絢麗多彩的花和千奇百怪的果實/種子三個單元;第二個部分講述了與其生存環境相適應的各類被子植物,選取了六種植被類型中的植物展出,包括熱帶雨林植物、紅樹林植物、荒漠植物、高寒植物、食蟲植物和寄生植物。“植物與人類”展廳分為兩個部分。外圍牆面是第一部分,展示與人們的物質文明相關的植物內容,包括食用植物、藥用植物、油料植物、纖維植物、香料植物、染料植物和其他具有重要經濟價值植物共七個單元。展廳中央區域是本展廳的第二部分,展示了五十多個國家的國花,還展示了中國雲南西雙版納地區傣族的貝葉經實物。
  • 恐龍公園展廳
“恐龍公園”廳中展出了二十餘只活靈活現的中生代古爬行動物復原模型,包括恐龍、翼龍以及堅喙蜥等古爬行動物,分別代表了從三疊紀晚期到白堊紀晚期不同時期的恐龍世界的面貌。這些模型除了搖頭擺尾、張牙舞爪、吼叫嘶鳴等傳統動作之外,還特別增加了眨眼、喘氣等細節動作,使它們更加栩栩如生。在“恐龍公園”廳中觀眾可親眼目睹:“龐大的峨眉龍躲在樹林中,高抬著長長的脖子,夠吃蕨類植物樹頂端的嫩枝;一隻小小的鹽都龍,受到了食肉恐龍的威脅,鑽到峨眉龍的肚子底下躲避危險;儘管地面危機四伏,天空上的翼龍在空中滑翔;馬門溪龍動著蟒蛇一樣的脖子,極力想發出叫聲;更有兇猛的永川龍虎視眈眈地盯著巨大峨眉龍,伺機把它們作為美食;兩隻恐爪龍合力圍攻一隻甲龍,甲龍憑藉身上的重甲,對貪婪的恐爪龍不理不睬”。在恐龍發掘現場,觀眾可以看到化石挖掘現場,見到化石埋藏在岩石中的狀況。而“熱河生物群”和“恐龍時代海洋”兩處幻象展示了恐龍時代海洋中的龐然大物。
  • 古哺乳動物展廳
“古哺乳動物”展廳整體色調採用了米黃色系,選用該色系是源於古哺乳動物化石原始埋藏地層中岩石的顏色。展覽入口處序廳的主題展標的設計理念選擇了新生代具有代表性的劍齒虎捕食大唇犀的造型,通過骨架的形式再現了古哺乳動物繁盛時期的典型生活場景。展覽中採用斗折曲線漸至開放式的場景,通過古哺乳動物的時代演化作為展示順序,還依據中生代小型哺乳動物化石證據,通過3D列印技術復原了館藏的9種小型古哺乳動物的圓雕模型,同時,輔以互動滑屏多媒體表現形式,使板狀的模式標本更加直觀、立體呈現出來,幫助觀眾更深刻認識和了解展陳,享受更好的參觀體驗。該廳在平面布局中,將古哺乳動物標本依照展覽內容科學劃分,並進行分區設定。同時,小型標本採用展龕、通櫃等形式進行陳列展示。而第四紀動物的猛獁象、野牛、披毛犀等大型骨架標本則分置於兩組開放式景觀中,配合相應時期古哺乳動物生活場景復原背景畫,由遠及近,相互融合,給予觀眾身臨其境之感。
“古哺乳動物”展廳面積480平方米,較之改陳前的展覽,化石標本數量增多,共展出了108件展品,展出了古哺乳動物演化支系的大部分代表動物。第一部分中生代哺乳動物演化,第二部分新生代哺乳動物發展與繁榮,第三部分第四紀哺乳動物專題,第四部分為靈長類演化,突出展示了占祥上猿標本。重要標本有侏羅獸、翔齒獸、階齒獸、劍齒虎、巨鬣狗、三趾馬、黃河象、猛獁象、巨犀、和政羊等等。其中展出的恐龍滅絕後地球上同期最大的哺乳動物階齒獸的復原圖和骨骼標本;龐大的象類家族高4米長8米的黃河象、鏟齒象等化石標本是原有展廳的特色之一。除館藏特色標本外,展廳中詳細介紹了中生代哺乳動物的特徵,哺乳動物與爬行動物特徵比較,多樣的中生代的哺乳動物等。其中包括賊獸類、柱齒獸類、對齒獸類、真三尖齒獸類、多瘤齒獸類、原獸類及其近親、後獸類、祖先真獸類、白堊紀的真獸類等。同時,本次展覽中還更新了關於古哺乳動物研究的最近科研進展。該展廳的主旨是哺乳動物是脊椎動物中最高等的類型,也是與人類關係最密切的一個類群。人類通過系統地了解古哺乳動物的起源和發展,將有助於認知發生在地質歷史時期哺乳動物多樣性演化,以及與地球環境的依存關係。
  • 古爬行動物展廳
古爬行動物廳向觀眾展示了生物界兩億多年前的景觀,並以總鰭魚、魚石螈、蚓螈和異齒龍為代表,演示了脊椎動物從水域向陸地發展的複雜過程。大廳中央展示了栩栩如生的恐龍骨架群,如中國人發現的第一條恐龍—許氏祿豐龍,體長達26米的井研馬門溪龍,背上布滿劍板的沱江龍,威風凜凜的永川龍,展翅翱翔的翼龍,稱霸海洋的魚龍。展廳中的多媒體電腦可以讓觀眾欣賞到恐龍的原始埋藏狀態,從模擬地層演示中體會到地球滄海變良田式的重大地質變化過程。
  • “無脊椎動物的繁榮”展廳
“無脊椎動物的繁榮”展廳重點講述了“化石形成”“生命起源”“寒武紀大爆發”“無脊椎動物繁榮”等生物發展史上的重大事件,清晰地展示了從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從單細胞的原生動物到多細胞的後生動物,又歷經二胚層階段、三胚層階段最後到脊椎動物起源的生命進化歷程。除了展示精美化石,該展廳還使用了高科技的聲光電技術再現億萬年前的遠古世界:地層褶皺展現地殼運動的威力;多媒體動畫講述《化石的形成》;米勒實驗如何解釋“生命的起源”;互動展項則演示了疊層石如何“生產”地球生物賴以存在存活的氧氣;水母則再現了5.8億年前埃迪卡拉動物群的繁榮景象;放大鏡燈箱使米粒大小的澄江動物群化石放大呈現;無脊椎動物的繁榮”展廳主旨和目的是讓參觀者可以直觀地感受到遠古生物的神奇。
  • “動物—人類的朋友”展廳
“動物—人類的朋友”展廳以進化論為主線,展示了動物由簡單到複雜、由低等到高等的進化過程,以及在相應的生態環境下,各類動物生存的真實景觀。共展出數百件體型各異、姿態優美的館藏珍貴動物標本,在面積800平米的動物展廳內,陳列中的動物標本再現了其生前應有的姿態和容貌,其中不僅包括國家一、二類保護動物,而且還有許多國外提供的部分珍貴標本。展覽還設計了許多互動參與項目,觀眾可通過各種趣味遊戲了解更多動物知識,以及動物為人類的生存和發展作出的貢獻,如:人類的衣食住行、建築仿生、文化創意、宗教信仰等,彰顯動物與人類的依存關係。該展廳的主旨無疑是提示人們懂得“善待動物就是善待人類自己”,愛護和保護動物是人類責無旁貸的義務。
  • “神奇的非洲”展廳
“神奇的非洲”展廳以世界輪椅基金會創始人、主席、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理事,美國肯尼斯·貝林先生捐贈的非洲珍貴動物標本為基礎,還原了野生動物賴以生存的生境,並結合中英文圖板和各種新奇的現代化展示技術手段,準確、科學地將非洲大陸最具代表性的野生動物栩栩如生地再現於觀眾面前,充分地展現了非洲大陸的神奇。
“神奇的非洲”展廳的展覽採用360度環形全景畫展示技術,地面地形與背景畫的自然銜接展現無限透視的原野效果,配合開放式動物景觀這一新穎的展示方法,向觀眾展示恢宏震撼的非洲原野。在西耳廳,觀眾可以通過“觸摸”地球表面的陸地來了解各大洲的動物;通過古長頸鹿和現代長頸鹿兩個標本的脖子的鮮明對比,了解長頸鹿脖子變長的秘密;通過獅子捕獵的場景讓觀眾感受非洲原野的弱肉強食的生存大戰。在馬賽人的展廳里,觀眾可以瞭望馬賽人的村莊,走進馬賽人的茅草屋,感受馬賽人的生活氣息,近距離的與馬賽人觀望。
  • “人之由來”古人類展廳
“人之由來”古人類展覽廳是國家自然博物館四大基本陳列廳之一。展覽主要從觀眾所關心的“我們是誰和我們從哪裡來”兩個問題來設計展覽內容。為了更清晰的展示這兩個問題,展廳又分設“認識你自己”和“現代人之由來”兩個子展廳。在“認識你自己”子展廳中,展覽從“作為個體的人之由來”“人對自身來源的探索”“人是動物”“人是特殊的動物”和“作為特殊動物的人之由來”五個方面與觀眾進行交流與探討。在“現代人之由來”子展廳部分,展覽則講述了從“托曼”至現代700萬年間發生的故事。
古人類展覽廳展覽標本數量約為160餘件,包括用以說明人類在自然界中位置的現生動物標本、距今一兩千萬年以前的人類可能的祖先—古猿代表、從地猿到現代人歷經700萬年間曾出現過的各個階段的人類代表以及這些代表所製作的石器和所創造的文化藝術等。在此展覽中,許多著名的古人類化石將與觀眾見面,其中包括極為罕見保存下來的生活在距今320萬年前的“露西”、160萬年前的“納里奧托姆男孩兒”和6萬年前的“尼安德特人”骨架。“人之由來”是一個集圖板、標本、多媒體、景觀、投影及幻影成像等多種手段闡釋所探討內容的展覽,每一種展示手段都蘊含著豐富的信息,是對科學發現及科研成果的體現。

展出內容

綜述

國家自然博物館藏品總數總計40餘萬件,珍稀標本數量在國內自然博物館居首位,如世界上出現最早的有胎盤哺乳動物中華侏羅獸化石、復原全身羽毛顏色的赫氏近鳥龍化石、保存完整的“黃河象”化石等。在常規展覽之外,國家自然博物館還不定期的推出各種各樣的臨時主題展覽,例如“猛獁象”“達·文西科技”“人體的奧秘”以及連續十幾年推出的“動物生肖”展覽等。國家自然博物館其精心策劃的專業展覽曾多次走出國門,“中國恐龍展”曾先後在新加坡日本、瑞典、芬蘭、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荷蘭、義大利、新喀里多尼亞等許多國家和地區展出。

重要標本

國家自然博物館的重要標本
標本名稱
標本介紹
標本相關圖片
中華侏羅獸
中華侏羅獸發現於中國遼寧省建昌縣玲瓏塔地區1.6億年前的晚侏羅世。這塊化石里有某種動物的不完整頭骨、部分頭後骨骼、完整的前肢骨骼,還有毛髮等軟體組織印痕。根據它的前肢結構及牙齒特徵,科學家判斷它具有攀爬能力,可能靠捕蟲為生。科學家研究認為,中華侏羅獸體形很小,身長僅10厘米左右,體重可能只有10克。從細長的手指指節推測它應該會爬樹,大部分時間待在樹上,以躲避食肉恐龍的攻擊。國家自然博物館展廳里陳列著中華侏羅獸標本複製品和3D列印的中華侏羅獸復原模型。
中華侏羅獸標本和復原圖
矛尾魚
這條矛尾魚標本是葛摩總統訪華時贈送給江澤民主席的禮物,於1997年轉交國家自然博物館(時為北京自然博物館)保存。這條矛尾魚標本曾經在上海世博會展出過。
矛尾魚
攀援靈巧柱齒獸
攀援靈巧柱齒獸2011年發現於內蒙古寧城的中侏羅系道虎溝化石產地,生活在距今1.65億年前。它的體型很小,全長不過14厘米,體重約27克。它的指頭比較修長,和當下善於攀爬的動物的趾節比例類似;它的踝關節非常靈活,可以進行大幅度的轉動,這些特徵說明它很可能是一個攀爬樹木的高手。攀援靈巧柱齒獸是所有具有攀援能力的中生代哺乳動物中最原始的一種。國家自然博物館館長孟慶金、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季強和美國芝加哥大學羅哲西等組成的研究團隊在2015年《科學》雜誌上發表了相關研究成果。
國家自然博物館
攀援靈巧柱齒獸
聖賢孔子鳥
1993年的中國遼寧,一名叫楊雨山的當地村民在北票市郊的四合屯勞作時,無意間發掘出了一些零碎的動物骨骼化石(後經辨認主要是顱骨和前肢),而後這些標本被送交到博物館保存。隨後在1995年,經中國著名古鳥類學家侯連海帶領團隊進行了系統性的研究,最終確認這些遺骸屬於一種原始的鳥類,並正式將其模式種命名為“聖賢孔子鳥”。孔子鳥屬是一種處於演化基幹階段的早期鳥類。古生物學家推斷它們可能和部分現代涉禽一樣棲息在食物豐饒、水源充足的淡水湖岸濕地。
聖賢孔子鳥化石及其復原圖
顧氏小盜龍
館內展出有顧氏小盜龍化石標本及其復原模型。標本發現於中國遼寧建昌,生存年代為約1.2億年前。顧氏小盜龍是已知發現最早的具有色素色的小型獸腳類恐龍。古生物學家研究發現,顧氏小盜龍具有的羽毛結構和功能已經能夠讓恐龍告別陸地,開啟“飛翔模式”。
顧氏小盜龍化石及其復原模型圖
參考資料:

藏品賞析

  • 古植物類相關化石標本
國家自然博物館
部分古植物類藏品
國家自然博物館
部分古無脊椎類藏品
國家自然博物館
部分古魚類標本
國家自然博物館
部分古爬行類藏品
國家自然博物館
部分古哺乳類藏品
國家自然博物館
部分古人類相關藏品
國家自然博物館
館藏部分植物標本
國家自然博物館
館藏部分鳥類標本
國家自然博物館
館藏部分礦石標本
國家自然博物館
館藏部分昆蟲標本
國家自然博物館
館藏部分獸類標本
國家自然博物館
館藏部分魚類標本
國家自然博物館
部分兩爬類標本
國家自然博物館
部分無脊椎動物標本
藏品賞析參考資料:

文化活動

館區活動

國家自然博物館除了展廳解說、小小講解員培訓班、賽先生來了等常設活動之外,節假日及寒暑假會特別策劃推出特色講解、研學、博物館之夜等科普教育活動。“探索角”常年開展實驗樂翻天、自然學堂等活動,鼓勵少年兒童動手動腦培養對自然科學的興趣。
國家自然博物館部分常設活動
活動名稱
活動介紹
實驗樂翻天
以動手做實驗為主要學習方式的探究類活動。藉助實驗操作獲取實驗現象,聯繫生活經驗和已有認知形成分析和解釋,在活動中了解探究方法、掌握實驗技能、提高動手能力,以開闊青少年的視野、增長見識、培養對自然科學的認識。適合對象:7—14歲年齡段。
自然學堂
藉助標本、模型、視頻、圖片等資料,解釋、拓展和延伸博物館的展覽展示內容。活動在科普教師引領下,通過觀察、比較、分類、歸納、分析、綜合、概括等方法獲取和處理信息,發現自然界的性質和規律,提高青少年的自然科學興趣和素養。適合對象:7—14歲年齡段。
賽先生來了!
賽先生(Mr.Science)利用展廳展示、標本等資源,結合館藏標本、模型以及圖片等其他手段設計講解內容,讓觀眾對某一方面專業知識或話題作較為全面、深入的了解,並能夠通過觸摸、觀察、與講解人員言語肢體互動等方式更加直觀地對科學知識有更切身的了解和感知。適合對象:6—12歲年齡段。
小小講解員培訓班
利用自然博物館展品和展示資源開展的語言藝術與自然科學知識相結合的系統培訓。活動基於少年兒童對動植物、古生物的興趣設定表達內容,注重表達能力的培養,以職業體驗的形式在博物館的真實情境中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和公眾服務意識,累積時長後可獲取志願者認證服務社會。適合對象:7—14歲年齡段。
小小研究生
科學家的工作是對自然、生命、環境、現象及其性質進行重現與認識、探索與實踐。活動將科學家的工作轉化為客群以學習為目的的科學探究實踐,通過選題、提出假設、制定計畫、開展研究、形成結論和撰寫論文,圍繞一個問題開展的長時程、連續性探究工作,過程中體味科學研究的辛苦與樂趣。適合對象:10—14歲年齡段。
參考資料:
國家自然博物館部分特色活動
活動名稱
活動介紹
博物館之夜
“博物館之夜”活動自2006年創辦已連續舉辦十多年,活動形式有夜間延時參觀、夜宿、大型主題表演、燈光秀等,活動主題有亞洲之夜、非洲之夜、一帶一路、絲路之夜、綠地球、跨年夜等,已成為博物館品牌活動之一。自2020年開始,該活動形式主要為暑期連續一周每晚舉辦豐富多樣的各類型展廳活動。包括學習單答題、業界專家等組成的講解團隊提供專業解說、專題分享與對話,以及各主題的繪畫製作手工等教育活動。適合對象:各年齡段公眾。
環球自然日
由環球健康與教育基金會於2012年在中國發起的一項公益性科普教育活動項目,旨在激發中小學生的自然科學學習興趣,並提高其研究、分析和交往能力。項目圍繞學生髮展核心素養,突出社會屬性,以科學表達的方式、內容和媒介三方面為核心,構建環球自然日的規則、架構和評價體系,滿足社會性綜合實踐活動的基本原則,打造未成年人為主體的科技實踐活動最後一千米。活動對象:7—18歲適齡學生。
參考資料:
特色活動

網路科普

國家自然博物館會不定期在官網開展自然相關的科普創作講解。
國家自然博物館的部分網路科普創作講解
科普創作名稱
莫知我哀—罌粟植物標本的告白
年逾期頤,仍是少年—鼠掌老鸛草植物標本的告白
化石解語者—我與古蟬的故事
大雪|“鶡鴠”,怎么念?
說說北京的螞蚱
《詩經》中的“椒”為何物?
參考資料:

學術研究

國家自然博物館主要面向古生物學、動物學、植物學、生態學、地質學、古人類學等基礎學科開展野外科考、科研和博物館學研究,在古生物研究領域取得多項重要成果,在國際學術期刊Nature和Science累計發表論文十餘篇,並與國內外相關科研院所、高校、博物館等百餘家機構建立合作關係;在國內野生動物保護區、化石產地建立數十個科研科普基地,承擔國家863計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百餘項。
國家自然博物館的部分科研項目
科研項目名稱
京津冀近海環亞胺毒素的時空分布、遷移及溯源研究
北京地區含毒蠅鹼大型真菌的物種多樣性及毒素含量分析
蘇皖地區早三疊世牙形動物囗咽器官三維重建研究及動態可視化展示
北京松山甲蟎多樣性調查
肉蓯蓉種質資源評價及藥食同源系列產品開發
福建上杭恐龍足跡化石產地化石鑑定與對比研究
鄂西中侏羅世三列齒獸類及其生活環境研究
閩西南早白堊世中—基性火山岩年代學、成因及其構造意義
中國基幹蜥腳型類恐龍頭後骨骼的特徵演化研究
中生代廓羽盜龍類腕部形態演化及其功能研究
參考資料:
國家自然博物館部分科研論文
論文名稱
自然博物館在中國近海凱倫藻多樣性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中國內蒙古九龍山組蜚蠊目小蠊科化石研究
中國南海Takayama acrotrocha甲藻的鑑定與修訂
雲南曲靖下泥盆統桂家屯組一種新的工蕨類植物及棲生的微螺蟲
西南三江金廠河矽卡岩型多金屬礦床鐵同位素分餾機制及其對成礦物質來源的制約
成年雄性海南長臂猿腸道微生物群落組成的宏基因組學分析
百色盆地六林嶺舊石器遺址試掘報告
2019年秦皇島海域海洋卡盾藻赤潮與理化因子關係研究
參考資料:
國家自然博物館部分出版物
出版物名稱
作者、編者及參編
《自然科學博物館志願服務研究》
編者:李莉、馬立偉
《浙江昆蟲志》(第九卷)
參編:李竹
《中國中藥資源大典》寧夏卷
參編:沈亮
《初識北京的自然生態與環境》
參編:常凌小
《北京常見植物花粉圖鑑》
參編:徐景先
《生命之美》
作者:苗雨雁、程曉、張瑋、應鶯、李西婭
《中國藥用植物志》(第二卷)
參編:畢海燕
《科普期刊編輯藝術》
編者:苗雨雁
《剝製師裝備手冊—動物標本製作工具》韓蒙燕著
編者:韓蒙燕
中國生物物種名錄第二捲動物昆蟲(V)
編著:楊定、李竹、劉啟飛
參考資料:

合作交流

國家自然博物館對外合作交流事記
發生年份
相關對外合作交流事記
1977年
北京自然博物館引進“澳大利亞特有動物(標本)展”。
1986年
北京自然博物館在新加坡舉辦“中國恐龍展”,其後又受邀到韓國、瑞典等多國巡展。
2009年
北京自然博物館與俄羅斯聯邦薩哈共和國聯合舉辦“猛獁象”展覽,與美國紐約自然博物館、英國國家博物館等聯合舉辦“達爾文”展覽。
2010年
11月,北京自然博物館首次承辦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第22屆大會自然史專業委員會年會,主題為“生物多樣性與氣候變化—多元文化的探索”。
2020年
12月,北京自然博物館與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簽署框架合作協定。
2021年
11月,北京自然博物館主辦“國際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發展趨勢及挑戰”研討會。
12月,承辦2021“一帶一路”科普場館發展國際研討會暨2021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專題論壇首場分論壇。
2022年
6月,北京自然博物館與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定。同月,與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定。
9月,北京自然博物館在第九屆中國博物館及相關產品與技術博覽會期間聯合承辦“融合·創新—促進博物館高質量發展”學術研討會。同月,與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定。
2023年
5月,北京自然博物館承辦“科技創新與自然博物館可持續發展”論壇,為首場中關村論壇博物館類平行論壇。
9月,國家自然博物館在香港科學館合作舉辦“滅絕·新生”古生物展覽。
參考資料:

所獲榮譽

國家自然博物館相關榮譽獲得事記
發生年份
相關榮譽獲得事記
2008年
3月,北京自然博物館入選北京市33座免費開放博物館。
4月,入選北京市首批科普教育基地、科普研發基地和科普傳媒基地。
5月,北京自然博物館入選國家文物局首批79家國家一級博物館。
2012年
5月,北京自然博物館在國家一級博物館2010年度運行評估中全國博物館中排名第十一,在北京名列第三,在自然科技領域名列第一。
2014年
1月,北京自然博物館榮獲“2013年度優秀全國科普教育基地”榮譽稱號。
2016年
9月,北京自然博物館入選“首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
2017年
北京自然博物館“侏羅紀滑翔哺乳形類動物的新發現”獲評“2017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
2020年
4月,北京自然博物館入選北京市首批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名單。
8月,北京自然博物館獲評首批首都科普主題研學基地。
2021年
11月,北京自然博物館與台灣自然科學博物館合作的“熱河生物群特展”榮獲“2020年度全國地質古生物科普十大進展”獎項。
2022年
2月11日,北京自然博物館入選2022年北京市科普基地擬命名名單。
3月30日,北京自然博物館被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命名為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國科普教育基地,有效期至2025年。
11月,博物館原創展覽“生命之美”榮獲“2021年度北京市博物館優秀展覽獎”。
2023年
1月,博物館入選2022年度全國熱搜博物館百強榜單。
參考資料:

作用價值

國家自然博物館是新中國依靠自己的力量籌建的第一座大型自然歷史博物館,館內陳列的展品涵蓋古生物、動物、植物和人類學等領域以生物進化為主線,展示了生物多樣性與環境的關係,構築了一個地球上生命發生、發展的全景圖。國家自然博物館是中國國家保護、研究、收藏、闡釋和展示自然物以及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具有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自然遺產的集中體現,具有一定的科普教育意義和研究價值。
國家自然博物館擁有世界各國友好人士贈送給中國國家領導人的部分禮品標本,如葛摩總統訪華時贈送給江澤民同志的珍貴的拉蒂邁魚標本、早年越南胡志明主席送給毛澤東同志的亞洲象標本、朱德同志轉送的鱷魚標本等各類禮品標本。其中比較珍貴的還有紐西蘭坎特伯雷國家博物館贈送中國的恐鳥骨骼標本,這種地球上巨大的鳥已經於1885年在地球上滅絕,而這件標本也是保存在中國的唯一的恐鳥骨骼標本。以上這些標本不僅具有相應較高的自然標本研究價值,也是中外友好交流的見證。

參觀信息

地理位置

國家自然博物館位於北京市東城區天橋南大街126號。
國家自然博物館

開放時間

開放時間為每日9:00—17:00(16:30後停止入館),周一例行閉館(國家法定節假日除外)。預約參觀時間分為9:00—11:00、11:00—14:00、14:00—17:00三個時段。

門票價格

免費開放。

參觀須知

1、在開放時間內持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入館參觀各免費展覽。
2、入館請需接受安全檢查,各類禁限帶物品及寵物無法帶入場館。
3、禁止醉酒者、限制行為能力者、衣履不整者入館。
4、幼童、高齡老人、行動不便者須由成年人看護入館。
5、參觀時不得大聲喧譁,並請將手機設定為靜音以免影響他人參觀。
6、觀眾不得使用館內工作電源。
7、觀眾不得翻越圍擋護欄觸摸展品。
8、展廳內請勿飲食、吸菸、隨意丟棄雜物,需自覺維護環境衛生。
9、場館內請勿奔跑、追逐、打鬧、攀爬、躺臥。
10、場館內請勿使用兒童滑板車、平衡車、輪滑等代步工具。
11、在允許拍照的展區也請勿使用閃光燈、自拍桿和三腳架。
12、需聽從博物館館方工作人員引導,保持參觀秩序和良好的參觀環境;如遇博物館重大或臨時性活動,須遵從博物館館方安排;如遇各類突發事件,需服從館方工作人員指揮。

展館服務

1、語音導覽:博物館提供自助語音導覽設備,供觀眾租借。語音導覽提供中、英、日、韓四種語言。觀眾可在大廳自助語音導覽設備上租用。
2、展廳講解:博物館安排專職講解員及志願者講解員在開放日為觀眾提供中文免費講解服務,講解時間和展廳當天將通過館內廣播告知,需以當天信息為準。
1、免費輪椅租借,如需使用請到諮詢台租用。
2、博物館提供母嬰關愛室,具體使用事項請前往諮詢台辦理。
3、諮詢台提供廣播尋人、失物招領及簡單應急外傷用品,如需幫助請聯繫館內工作人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