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動物館(保定自然博物館)

中國古動物館(保定自然博物館)

中國古動物館(保定自然博物館),位於河北省保定市蓮池區東三環以東、東風路以南、黃花溝以西,緊鄰東湖水系,與關漢卿大劇院等文化空間串聯。

中國古動物館(保定自然博物館)占地約120畝,總建築面積約7.31萬平方米,常設展廳面積1.2萬平方米,是亞洲最大的自然博物館。館內常設地球脈動、遠古海洋、恐龍帝國、哺乳新生、滅絕之殤五大展廳。2024年11月3日,中國古動物館(保定自然博物館)正式開放。中國古動物館(保定自然博物館)地上部分將保定“城牆”元素融入建築,地上部分由7道城牆組成,城牆上面的長方形展廳相互重疊交錯,建築整體上既具有鮮明的華北平原地理風 貌特徵,又具有強烈的時代氣息和生態理念。

中國古動物館(保定自然博物館)展館以古生物化石、現生動物、岩石、礦物等自然資源為載體,以“自然·生命·人”為展覽主題,以“演化”為展覽主線,從自然、生命、人類三個方面系統普及古生物學、古生態學、古人類學以及進化論知識,普及地球科學知識、生命起源與演化歷程、生態保護理念,並呈現了38億年來漫長的生命演化史。中國古動物館(保定自然博物館)集科學性與趣味性於一體,是一家面向世界的具備超連結、超共享、全開放功能的現代化自然科學類專題博物館。

2024年2月,中國古動物館(保定自然博物館)獲保定市2023年度建設現代化品質生活之城突出貢獻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古動物館(保定自然博物館)
  • 外文名:Paleozoological Museum of China (Baoding Natural History Museum)
  • 地理位置:河北省保定市河北省保定市蓮池區東三環以東、東風路以南、黃花溝以西
  • 占地面積:73100 m
  • 類別:自然科學類博物館
  • 投用時間:2024年1月3日 
  • 門票價格:常設展覽免費,需提前預約
  • 館藏精品:中華猛龍骨架標本、奇蹟秀山魚、天山哈密翼龍蛋、合川馬門溪龍、水龍獸、埃氏馬頭骨
建設沿革,建築布局,綜述,展廳,場館特色,展出內容,文化活動,綜述,活動詳情,所獲榮譽,作用價值,參觀信息,

建設沿革

2020年7月,保定市與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達成共識,擬建設一座融合世界風格、中國特色、保定元素的國家級大型自然科學博物館。
2021年4月,中國古動物館(保定自然博物館)動工開建。該博物館以古生物化石為載體,系統普及古生物學、古生態學、古人類學及進化論知識的自然科學博物館,是保定市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構建京雄保一體化發展新格局,有效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重點工程。
2024年11月3日,中國古動物館(保定自然博物館)正式開放。
2024年1月31日,中國古動物館(保定自然博物館)添強援,國內進化生物學及古鳥類學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周忠和正式受聘為名譽館長,此舉有力於提高古動物館的學術研究水平,助力古動物館打造科研高地、科普高地、文化高地。

建築布局

綜述

中國古動物館(保定自然博物館)位於河北省保定市東三環以東、東風路以南、黃花溝以西,緊鄰東湖水系,與關漢卿大劇院等文化空間串聯。
中國古動物館(保定自然博物館)占地約120畝,總建築面積約7.31萬平方米,常設展廳面積1.2萬平方米,是亞洲最大的自然博物館。博物館地上部分由7道城牆組成,四周為一望無際的華北平原,寓意層城疊構,綠野無盡;城牆上面的長方形展廳相互重疊交錯,代表著遠古時代地球劇烈的板塊運動。建築整體上既具有鮮明的華北平原地理風 貌特徵,又具有強烈的時代氣息和生態理念。

展廳

中國古動物館(保定自然博物館)館內常設地球脈動、遠古海洋、恐龍帝國、哺乳新生、滅絕之殤五大展廳。該館突出生命演化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的主題,藉助系列數字手段、互動裝置以及5D影院、飛行影院,打造科技、人文於一體的自然科學盛宴。
  • 地球脈動展廳
“地球脈動”展廳重點講述了宇宙的起源、地球的形成、地球的內外動力地質作用等地球演化過程中的奇妙現象。“地球脈動”展廳有著光電太陽系動態景觀和華北地質典型岩石標本;還有著受不同地質作用形成的岩石標本,遊客可以感受宇宙的浩瀚、地球的威嚴和岩石的變遷。這裡展出包括不同類型的隕石,采自青藏高原不同海拔的化石,自然金螢石石英和田玉等礦物和寶玉石,以及各類岩漿岩沉積岩變質岩
  • 遠古海洋展廳
“遠古海洋”展廳重點講述了“脊椎的出現”“頜的出現”、無頜魚類和有頜魚類的演變等遠古海洋中波瀾壯闊的生命變革。在展廳中利用多媒體和場景復原技術,重現四足動物登入的場景,展現了古海洋生物生命演化的雄偉歷程。展廳展出已知最早的脊椎動物之一——昆明魚、已知最早頭尾保存完整的有頜魚類——奇蹟秀山魚等反映重要演化事件的化石標本。
中國古動物館(保定自然博物館)
巨齒鯊化石
  • 恐龍帝國展廳
“恐龍帝國”展廳以中生代為主要舞台,講述了恐龍家族在三疊紀出現後,經歷侏羅紀發展壯大,白堊紀高度分化,並有一支演化成了今日藍天主人——鳥類的發展歷程。展台展陳的各類遺骸、遺蹟化石,與精美的復原模型,共同呈現恐龍多樣的生活場景。本廳展出世界唯一中華猛龍骨架、中加馬門溪龍頸椎等化石。除恐龍化石外,還展出水龍獸頭骨、天山哈密翼龍蛋等其他具有較高科學價值的脊椎動物化石。
中國古動物館(保定自然博物館)“鎮館之寶”——全世界唯一一件接近完成的中華猛龍骨骼標本,就陳列在“恐龍帝國”展廳內。
  • 哺乳新生展廳
“哺乳新生”展廳展示了躲過浩劫的哺乳動物在新生代輻射演化的過程以及人類的崛起。展台內集中展示了包括埃氏馬、伊朗犀、猛獁象等哺乳動物各類群的化石代表,以及人族成員逐漸直立的過程,並配合以相應生境背景畫;多媒體設備摺疊更多知識,詳細解讀各類群分類、演化及生態習性。
中國古動物館(保定自然博物館)
猛獁象骨架化石
在地球38億年的生命史上,大規模的滅絕已經至少發生了5次。這些滅絕要么是自然規律使然,要么是天災。而在過去的幾百年里,特別是工業革命以來,人類文明進入飛速發展的時代之後,大量野生動物的徹底消失則大多是人禍,最終走向滅亡。滅絕之殤展廳通過展現動物製品以及渡渡鳥恐鳥等六十多種滅絕生物的形象、生物入侵對中國本土生物物種多樣性帶來的嚴重威脅,直觀揭示人類對大自然、對生物的傷害,呼籲保護生物多樣性。
中國古動物館(保定自然博物館)除了實物類展品,該館還通過VR影像、投影多媒體設備講解更多知識,詳細解讀各主要類群的演化及生態習性。帶領遊客逐步領略自然的奇妙,探訪不同生境下棲息的生物又是如何演化而來。通過古生物化石、現生動物、岩石、礦物等自然資源,生動展示了地球的形成、生命的起源與演化歷程。每一個展品都仿佛在訴說著一段古老的故事,引領著觀眾穿越時空,親身體驗生命演化的壯麗畫卷。
中國古動物館(保定自然博物館)還有5D影院及飛行影院,觀眾可以與翼龍翱翔、與魚龍暢遊、與恐龍共舞,在沉浸式觀影中中學習更多知識,穿越驚險刺激的遠古世界,與主角一起開啟地球冒險。

場館特色

中國古動物館(保定自然博物館)展館以古生物化石、現生動物、岩石、礦物等自然資源為載體,系統普及古生物學、古生態學、古人類學以及進化論知識普及地球科學知識、生命起源與演化歷程、生態保護理念,集科學性與趣味性於一體,是一家面向世界的具備超連結、超共享、全開放功能的現代化自然科學類專題博物館。
中國古動物館(保定自然博物館)以“自然·生命·人”為展覽主題,以“演化”為展覽主線,從自然、生命、人類三個方面進行主題化展示,講述自然歷史故事,闡釋物種複雜關係,解讀動物生存智慧,向觀眾傳達“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自然觀,並呈現了38億年來漫長的生命演化史。
中國古動物館(保定自然博物館)項目由獲得“普利茲克建築獎”的王澍教授主持方案設計,秉承“具有文化辨識度的地標建築”+“沉浸式的自然景觀觀展氛圍營造”+“城市公共生活的重塑”的理念,按國家“魯班獎”、綠建三星和百年使用標準設計、施工。以“層城疊構、綠野無盡”為建築設計主題,用自然的材料,造輕盈的建築,選擇傳統材料的現代演繹。堅固的石砌牆、古樸的抹泥牆、別致的拉毛牆,是建築師匠心設計和施工團隊精準建造的一個縮影,讓承載著公共記憶、城市文化的建築融入現代,是城市文脈的體現和延續。
中國古動物館(保定自然博物館)項目將保定“城牆”元素融入建築,其中以石砌牆、抹泥牆、拉毛牆為代表的三面牆比較富有特色。石砌牆石材主要來自福建,牆體凹凸不平又精緻,顯得堅固而安寧。牆面整體上保持灰、黃、白三色基調,石牆的每塊石頭既保留了原有的紋理,又嚴絲合縫地契合在一起。抹泥牆為土黃色,是在鋼龍骨水泥板基層牆體上施工抹泥,不添加調色劑,保留泥土本身的顏色,夯出來的牆堅韌、光滑,來實現設計師提出的“從土地里自然生長出來的建築”的構想。拉毛牆是用純手工打造的,牆體是灰色的,牆上的花朵造型立體生動。拉毛牆適合植物的攀爬。

展出內容

中國古動物館(保定自然博物館)的展品主要來自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展館裡陳列的展品總計約6000件左右。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將陸續分批次把在北京的珍貴化石標本疏解到中國古動物館(保定自然博物館)。展出的展品中不乏珍品,包括世界唯一的中華猛龍骨架標本;已知時代最早的有頜魚類——奇蹟秀山魚;世界極少數三維保存的天山哈密翼龍蛋;中國蜥腳類恐龍——合川馬門溪龍;三疊紀的二齒獸類,大陸漂移的證據——水龍獸;世界上臉最長、個體最大的馬——埃氏馬頭骨等化石標本。

文化活動

綜述

中國古動物館(保定自然博物館)的基本陳列免費向公眾開放,可通過網站、公眾號等實名制預約。該館同時舉辦院士報告、科學公益講堂、科普講座、“我在保定修化石”、博物館奇妙夜等系列研學活動,也可通過以上渠道報名參加。

活動詳情

2024年1月31日,進化生物學及古鳥類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周忠和,以《博物學與自然博物館》為題,向保定市的中學生和線上觀眾做了第一場院士報告,探討了博物館與自然博物館的關係以及面臨的挑戰和機遇。通過搭建社會科普教育平台,以期提升公眾科學文化素養,在孩子們心中播種科學思維和探索精神。
正式推出的科學公益講堂,將帶領觀眾看懂館內科學細節、了解展品背後的有趣故事、感悟前所未知的史前歷史、體會真正的科學家精神,科學講堂不僅可以增進公眾對古生物的了解,同時還積極呼籲公眾保護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孩子們系統學習化石修理的過程和方法、修理化石的種類以及科學價值、古生物科研的具體步驟和對化石標本的要求,並親自動手進行修復,此項活動可以培養孩子們的耐心與細心,以及對古生物知識的熱愛。
在專家的帶領下,沉浸式學習恐龍知識,完成多項刺激有趣的科學任務,進行遊戲大比拼,創建自己的小展館,還可以在鋸齒龍身邊觀看科學紀錄片,在霸王龍的腳下紮營夜宿,與馬門溪龍一起迎來清晨的第一縷陽光,並享受專門定製的恐龍早餐。
古生物學,是一門綜合了地質學、生物學、演化生物學、生態學等眾多學科的自然科學。它對於人類認識地球過往,了解自然秘密,研究生命起源,探索人類自身都具有無可替代的重大意義。本系列科普課程教學互動,讓小朋友們動手體驗翻制恐龍模型,加深對恐龍知識的了解,培養孩子們對自然世界的好奇心與探索欲。

所獲榮譽

2024年2月,中國古動物館(保定自然博物館)獲保定市2023年度建設現代化品質生活之城突出貢獻獎。

作用價值

中國古動物館(保定自然博物館)是一座集收藏、展示、教育、研究、休閒功能於一體,面向世界的具備超連結、超共享、全開放功能的現代化自然科學類博物館,是保定市重點打造的文化新地標建築,也是展示保定風采的新名片。
中國古動物館(保定自然博物館)由市政府與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攜手共建,項目集研究、收藏、保護、展示和教育功能於一體,自2021年4月開工建設,是亞洲規模最大的自然科學類專題博物館。有世界唯一同類骨骼標本中華猛龍、世界最早的有頜魚類標本奇蹟秀山魚、世界最大的馬埃氏馬等6000餘件化石標本展出。
中國古動物館(保定自然博物館)是保定與中國科學院共同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的標誌性工程,是保定“博物館之城”和現代化品質生活之城建設的標誌性工程,對於保定提升城市軟實力具有特殊而深遠的意義。保定市政府和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致力於共同把該館打造為科普研究基地、科學研究中心、國際學術交流中心。打造“我在保定修化石”品牌;以古動物館為牽引,打造集文化體驗、休閒娛樂、研學旅行和品質生活於一體的東部新城;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參觀信息

中國古動物館(保定自然博物館)河北省保定市蓮池區東三環與東風東路交叉口東南角方向。
保定自然博物館
周二-周日9:00-17:00(16:30停止驗票入館),周一例行閉館,國家法定節假日除外;如有調整,官網及微信公眾號另行通知。
常設展覽免費,需提前預約;臨展、特展及特色活動另行付費預約。
公交出行:保定市乘坐公交K1路中國古動物館站(東三環)南行500米;游1、游2中國古動物館(東風路)南行800米。
自駕停車:中國古動物館(保定自然博物館)設有大巴車及地下停車場,地下停車場入口處在博物館西南側(停車位數量有限,建議綠色出行。停車時間:星期二至星期天9:00-18:00)。
高鐵:外地遊客建議乘坐高鐵到保定東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