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

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

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Chinese Association of Natural Science Museums, CANSM)成立於1980年,是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自然科學類博物館工作者及相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自願結成的全國性、學術性、非營利性的社會組織。

據2023年4月學會官網顯示,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下設秘書處和15個分支機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
  • 外文名:Chinese Association of Natural Science Museums
  • 簡稱:CANSM
  • 主管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 登記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 屬性:全國性、學術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
  • 社團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辰東路5號
  • 社會信用代碼:51100000A02495927B
  • 現任領導:理事長:程東紅
  • 成立時間:1980年
  • 法定代表人:歐建成
  • 性質:社會團體 
發展歷史,組織體系,機構設定,組織會員,業務資產,建設成就,活動交流,主辦刊物,榮譽表彰,人才培養,獎項設定,科普教育,文化傳統,形象標識,學會宗旨,現任領導,

發展歷史

1980年,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成立。
2001年10月12至10月15日,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第四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在山西省大原市山西省科技館舉行。
2010年12月21日,紀念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成立30周年活動在中國科技館新館舉行。
2016年1月20日,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中國博物館協會2016年工作座談會在中國地質博物館召開;4月6至8日,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2016年聯絡員工作會議在天津召開;11月10日,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2016年年會暨全國科技館發展論壇在安徽蕪湖開幕。
2017年1月22日,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六屆四次理事長辦公(擴大)會議在中國科技會堂召開;3月23日,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2017年聯絡員工作會議在杭州西溪濕地召開;8月30至31日,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2017年年會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舉辦。
2018年3月28日,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2018年聯絡員工作會議在延安棗園賓館召開;6月24日,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雙邊合作協定書籤署儀式在上海科技館舉行;8月9日,由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主辦,阿拉善盟科學技術協會、阿拉善盟科學技術館承辦的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2018年地方博協工作會議在內蒙古阿拉善盟巴彥浩特召開;8月21日,根據民政部批覆,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更名為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
2019年1月14日,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六屆三十六次理事長辦公(擴大)會在北京天文館召開,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理事長程東紅,學會執行副理事長趙有利,學會副理事長朱進、王小明、賈躍明、孟慶金、齊繼光,學會秘書長歐建成出席會議;2月25日,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第七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在中國科技館召開;12月23日,由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主辦,廣東省科技館研究會、廣東科學中心承辦的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2019年地方博協工作會議在廣東科學中心召開。
2020年9月24日,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成立40周年發展論壇在江蘇常州舉行。
2021年9月27日至28日,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2021年年會在天津濱海新區國家海洋博物館召開。
2022年8月17日,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2022年年會在廣西柳州開幕。
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
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2022年年會大會現場

組織體系

機構設定

  • 最高權力機構
該團體的最高權力機構是會員代表大會,會員代表大會的職權是:
(一)制定和修改章程;
(二)選舉和罷免理事、監事;
(三)審議理事會的工作報告和財務報告;
(四)制定和修改會費標準;
(五)決定終止事宜;
(六)審議修訂該團體的宗旨、使命、工作目標和任務;
(七)決定其它重大事宜。
會員代表大會須有2/3以上的會員代表出席方能召開,其決議須經到會會員代表半數以上表決通過方能生效。
會員代表大會每屆5年。因特殊情況需提前或延期換屆的,須由理事會表決通過,報業務主管單位審查並經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批准同意。但延期最長不超過1年。
  • 執行機構
理事會是會員代表大會的執行機構,在閉會期間領導該團體開展日常工作,對會員代表大會負責。
理事會的職權是:
(一)執行會員代表大會的決議;
(二)選舉和罷免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常務理事;
(三)籌備召開會員代表大會;
(四)向會員代表大會報告工作和財務狀況;
(五)決定會員的吸收或除名;
(六)決定辦事機構、分支機構、代表機構和實體機構的設立、變更和終止;
(七)決定副秘書長、各機構主要負責人的聘任;
(八)領導該團體各機構開展工作;
(九)制定內部管理制度;
(十)制訂該屆理事會任期內學會的發展方向、工作目標和工作任務;
(十一)決定名譽職務的設立;
(十二)決定其它重大事項。
理事會須有2/3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開,其決議須經到會理事2/3以上表決通過方能生效。
理事會每年至少召開一次會議,情況特殊時,也可採用通訊方式召開。
該團體設立常務理事會。常務理事會由理事會選舉產生,在理事會閉會期行使第十八條第一、三、五、六、七、八、九項的職權,對理事會負責(常務理事人數不超過理事人數的1/3)。
常務理事會須有2/3以上常務理事出席方能召開,其決議須經到會常務理事2/3以上表決通過方能生效。
常務理事會至少半年召開一次會議。情況特殊的,也可採用通訊方式召開。
  • 組織機構
據2023年4月學會官網顯示,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下設秘書處和15個分支機構。
分支機構
自然歷史博物館專業委員會
科技館專業委員會
水族館專業委員會
天文館專業委員會
專業科技博物館專業委員會
濕地博物館與自然保護區專業委員會
地學博物館專業委員會
科普場館特效影院專業委員會
學術工作委員會
科普工作委員會
組織、會員與宣傳工作委員會
外事工作委員會
技術工作委員會
展項研發及環境設計工作委員會
青年工作委員會

組織會員

  • 會員分類
團體的會員種類:個人會員和單位會員。凡在學術上有較高成績,對中國友好,並願意與該團體交流和合作的外籍專家、學者,經學會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討論通過並報業務主管單位備案後可吸收為外籍會員。外籍會員可優惠獲得該團體出版的學術刊物和有關資料,可應邀參加該團體在中國國內主辦的學術會議並獲得相關的其他服務。
該章程以下規定不含外籍會員。
(一)個人會員:
1.普通個人會員:
(1)在自然科學類博物館或相關單位工作一年以上,具有一定專業技術職務或專業知識的科技工作者和具有相應專業知識的管理工作者;
(2)熱心和積極支持自然科學類博物館事業的社會人士或科普志願者;
2.高級個人會員:從事自然科學類博物館有關業務且具副研究員(含)以上及相當職稱,並在該領域具有較高的專業水平者;
3.學生會員:博物館學、科學傳播學、科學史與科學哲學等相關專業以及對自然科學類博物館領域有濃厚興趣的在讀專科生、本科生、碩士和博士研究生。
(二)單位會員:
具有一定數量的專業人員,願意參加該團體有關活動,支持該團體工作的、合法設立的自然科學類博物館(應具有一定展陳或藏品規模)、企業、事業單位以及社會團體(港澳台地區民間社會團體除外),可申請成為該團體的單位會員。
  • 入會條件
申請加入該團體的會員,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一)擁護該團體的章程;
(二)有加入該團體的意願;
(三)在該團體的業務(行業、學科)領域內具有一定影響。
  • 入會程式
會員入會的程式是:
(一)提交入會申請表至該團體秘書處;
(二)經理事會討論通過;
(三)由理事會或理事會授權的機構發給會員證。
  • 會員的權利
會員享有下列權利:
(一)該團體的選舉權、被選舉權和表決權;
(二)參加該團體的活動;
(三)獲得該團體服務的優先權;
(四)對該團體工作的批評建議權和監督權;
(五)入會自願,退會自由;
(六)經理事會和常務理事會授權,會員可代表該團體參加有關中國國內外學術活動;
(七)個人會員憑該團體會員證免費參觀、考察部分單位會員單位的常設陳列展覽。
  • 會員的義務
會員履行下列義務:
(一)執行該團體的決議;
(二)維護該團體合法權益;
(三)完成該團體交辦的工作;
(四)按規定繳納會費;
(五)向該團體反映情況、提供信息有關資料;
(六)維護該團體的良好社會形象;
(七)單位會員向該團體會員提供參觀、考察、研究、交流和交換的方便。
  • 退會說明
會員退會應書面通知該團體,並交回會員證,會員如果連續2年不交納會費或不參加該團體活動的,視為自動退會。
會員如有嚴重違反該章程的行為,經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表決通過,予以除名。

業務資產

  • 業務範圍
(一)開展學術交流和科學普及活動,活躍學術思想,促進學科發展,推動自主創新和自然科學類博物館事業發展;
(二)對中國國內外自然科學類博物館發展戰略、政策或重大決策、場館建設、運行發展,進行科學論證提供諮詢,提出建議;
(三)發揮科技社團優勢,積極承接政府轉移職能,經政府有關部門批准或委託組織開展項目評估,標準制定,及專業技術職務資格評審;
(四)通過多種形式推動中國國內外自然科學類博物館之間的科技展覽、科普作品、教育活動、工程技術等各種資源的互惠共享;
(五)組織開展中國國內外館際學術交流,增進中國國內外自然科學類博物館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並推舉會員加入相關國際學術組織、參加相關國際學術活動;
(六)開展繼續教育和培訓工作,舉薦科學技術人才,經政府有關部門批准,評比、評選、表彰優秀會員和科技工作者;
(七)積極推動該團體分支機構的學術發展;
(八)依照有關規定編輯出版與該團體宗旨相符合的學報、會訊以及有關信息資料等;
(九)為會員提供相關服務,維護會員的合法權益。
業務範圍中屬於法律法規規章規定須經批准的事項,依法經批准後開展。
  • 經費來源
(一)會費;
(二)捐贈;
(三)政府資助;
(四)在核准的業務範圍之內開展活動和服務的收入;
(五)利息;
(六)辦事機構支撐單位的資助;
(七)其它合法收入。

建設成就

活動交流

2018年4月20日,由中國科協科普部主辦、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承辦、安徽省科學技術協會和蕪湖市人民政府協辦的“2018年科普產業發展論壇”在安徽蕪湖成功舉行。中國科協科普部部長白希、安徽省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魏軍鋒、蕪湖市市委常委、副市長曹哨兵出席該次論壇。論壇由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執行副理事長趙有利同志主持。
2018年9月18日,科促會“一帶一路”倡議下的科普場館能力建設專題論壇在國家會議中心召開,論壇由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和中國科技館聯合承辦。來自國外科技社團(組織)和中國國內科普場館及有關企業代表120餘人參加會議。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秘書長、中國科技館副館長歐建成主持論壇。
2021年12月1日,由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舉辦的2021“一帶一路”科普場館發展國際研討會(BRISMIS 2021)暨2021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專題論壇在北京開幕。此次會議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匯聚“一帶一路”科普場館代表,圍繞“邁向韌性與包容的復甦:共建科普場館的美好未來”的主題,設定兩個主旨報告和5個專題論壇,同時首次推出中國國內外優秀科普資源推介和分享環節,共同探討在全球疫情的大背景下,“一帶一路”科普場館如何發揮自身獨特優勢,通過彼此之間資源共享與合作互鑒,共同實現更高質量的復甦。
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
2021“一帶一路”科普場館發展國際研討會現場

主辦刊物

自然科學博物館研究》(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 Museum Research),是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公司中國科學技術館聯合主辦的期刊。該刊為科技博物館領域的學術性期刊,以搭建中國科技博物館學術建設與交流的平台;營造中國科技博物館界的學術研究風氣;致力於中國國內外科技博物館先進理論、方法、經驗的傳播;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水平學術期刊為目的,欄目設有專題、探究、評介、器象、追溯等。
大自然》是由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北京自然博物館三家共同主辦、1980年創刊的綜合性科普期刊,為雙月刊,主要欄目有特別關注、圖說自然、科學考察、鳥友之家、昆蟲天地、生命史話、珍稀物種保育、人與自然、水域生靈、哺乳家園、兩爬探索和植物世界等。

榮譽表彰

2015年12月1日,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獲2015卷《中國科協年鑑》優秀組織單位、優秀撰稿人榮譽稱號。
2016年,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獲“2016年度全國學會科普工作優秀單位”稱號。
2017年,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獲“全國科協系統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2018年1月,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被評為“2017年度全國學會科普工作優秀單位”。

人才培養

獎項設定

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優秀集體和優秀工作者評選工作每年進行一次。對獲獎者頒發榮譽證書,並建議所在單位或上級主管部門給予適當的獎勵。

科普教育

2020年2月17日至2月28日, 由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主辦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科普知識有獎競答”活動,活動由中國科技館、上海科技館、中國鐵道博物館、中國濕地博物館、中國地質博物館、國家海洋博物館、重慶自然博物館、北京自然博物館、青島水族館、北京天文館、山西省科技館等11家科普場館領銜承辦。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的會徽為綠色,是由梁龍和英文縮寫CANSM組成,圓圈是梁龍變形的,圓圈裡面中CANSM是Chinese Association of Natural Science Museums的英文簡稱。
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
學會會徽

學會宗旨

學會的宗旨是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團結和組織自然科學類博物館工作者,開展該專業、該領域相關學科研究,促進自然科學類博物館專業繁榮發展,促進自然科學類博物館相關人才能力建設和成長提高。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為科學技術工作者服務,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服務,為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

現任領導

職務
名單
理事長
程東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