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國家耐鹽鹼水稻技術創新中心興安盟分中心揭牌儀式在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袁隆平院士工作站水稻科研基地舉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家耐鹽鹼水稻技術創新中心興安盟分中心
- 成立時間 :2022年5月
2022年5月,國家耐鹽鹼水稻技術創新中心興安盟分中心揭牌儀式在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袁隆平院士工作站水稻科研基地舉行。
2022年5月,國家耐鹽鹼水稻技術創新中心興安盟分中心揭牌儀式在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袁隆平院士工作站水稻科研基地舉行。發展歷史過去四年來,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與興安盟共建了多個高級別的水稻科研平台,從育種技術創新、...
2022年5月,袁隆平院士蠟像揭幕暨國家耐鹽鹼水稻技術創新中心興安盟分中心揭牌儀式在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袁隆平院士工作站水稻科研基地舉行。2022年7月27日,國家耐鹽鹼水稻技術創新中心東北中心在黑龍 江揭牌成立。獲批省份 2021年3月31日,記者從湖南省科學技術廳獲悉,科技部已批覆同意支持湖南建設國家耐鹽鹼水稻技術創新...
袁隆平水稻院士專家工作站站長:王世剛 主要工作 在興安盟成立鹽鹼荒漠化土地高效利用研究中心 對興安盟盟現有水稻品種進行選育提升品質;研發培育興安盟當地優質高產水稻品種 培育和推廣東北地區耐鹽鹼水稻品種與技術 提升內蒙古地區鹽鹼地修復治理能力及土壤質量 打造耐鹽鹼水稻種植模式 對興安盟農業科技研究人員進行培養和培訓 ...
興安盟隆華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於2018年10月12日成立。法定代表人王世剛,公司經營範圍包括:農業科學技術研究、推廣、諮詢轉讓;農業綜合開發;種子銷售、原糧經銷、糧食種植、加工、銷售及預包裝食品銷售;農業地質環境(水、土、氣等)、農資產品(化肥、農藥)、農產品及其加工產品的成分分析報告編制、農藥殘留測試、質量...
國家耐鹽鹼水稻產業聯合會,由國家耐鹽鹼水稻技術創新中心牽頭,聯合相關科研單位、優勢企業發起成立。國家耐鹽鹼水稻產業聯合會的成立意味著國家耐鹽鹼水稻技術創新中心產業化邁出重要步伐,將有力推動創新鏈與產業鏈的雙向延伸與布局。發展歷史 2024年4月12日,國家耐鹽鹼水稻產業聯合會正式啟動。工作計畫 國家耐鹽鹼水稻...
2022年7月27日,國家耐鹽鹼水稻技術創新中心東北中心在 黑龍江揭牌成立。鹽鹼地屬於中低產田,土壤里的高鹽高鹼環境抑制了作物的成長,國家耐鹽鹼水稻技術創新中心的建設就是要從改良鹽鹼地和培育耐鹽鹼品種兩方面提升糧食產能。活動背景 國家耐鹽鹼水稻技術創新中心已分別在華南、華東、西北、東北的典型鹽鹼地生態區...
高新技術企業總數比“十二五”末翻了兩番;在煤炭地下氣化、稀土永磁電機、5G無人駕駛礦用車、耐鹽鹼水稻、絨山羊新品種、荒漠化治理、無遮擋骨科手術機器人等方面形成重大科技成果;全區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認定登記技術契約成交金額較“十二五”末分別增長124.6%、198.8%;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5%以上,科技創新...
地方標準《河套灌區鹽鹼地甜菜輕簡化栽培技術規程》(DB15/T 2014-2020)依據中國國家標準《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檔案的結構和起草規則》(GB/T 1.1-2020)規則起草。起草工作 起草單位: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科學院、興安盟農業技術推廣站、烏蘭察布市農牧業科學研究院、內蒙古自治區稀土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
——高能級創新平台體系日趨完善。戰略科技力量培育取得新進展,全省建有國家重點實驗室21個,省實驗室5個,省重點實驗室247個,實驗室體系初步形成。布局建設了以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山東高等技術研究院、山東能源研究院“新三大院”為代表的一批高能級創新平台。最佳化產業技術創新平檯布局,建有國家級技術創新中心1家...
袁隆平,中國工程院院士,傑出水稻育種家,聯合國糧農組織首席顧問。現任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暨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兼湖南省農業科學院名譽院長、清華大學教授及湖南農業大學教授。袁隆平是我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位成功利用水稻雜種優勢的科學家。他率先育成第...
2021年6月18日,中國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興安盟分中心、中國國家耐鹽鹼水稻技術創新中心興安盟試驗基地落戶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袁隆平院士的“袁夢計畫”在草原上續寫著……2018年秋天,袁隆平院士親自將“耐鹽鹼雜交水稻”送到草原上,成立袁隆平水稻院士專家工作站,發展和推廣“耐鹽鹼雜交水稻”品種和先進技術,...
秉承袁老“讓國人吃飽吃好”的理念,通過品控標準制定和種植、生產管理,為消費者提供飲食產品的創新性新農業品牌公司,滿足國民日益提升口感需求和健康需求。企業使命 隆平農場計畫在亞洲更多產區建立「隆平農場」品牌種植基地,不斷升級農業種植和加工技術,產出高品質農副產品,貫徹袁隆平院士“吃飽吃好”工程使命。營業...
新型農業結構調整與設計;2土地資源開發利用、增加耕地、低產田改造;3新農村建設、基礎設施與投資管理;4生態型高效農業(畜牧業)產業帶;5特色產品及綠色農產品加工基地;6新型環境友好型製造業基地;7高效生物技術產業基地;8荒漠化治理、濕地保護與開發利用;9林地及林產品加工基地建設;10黃河故道生態高效農業創新...
通過技術集成、技術創新以及新成果、新工藝的套用,提高生態修復效果,保障脆弱區自然生態系統和人工生態系統的健康發展。同時,高度重視環境極度脆弱、生態退化嚴重、具有重要保護價值的地區如重要江河源頭區、重大工程水土保持區、國家生態屏障區和重度水土流失區的生態應急工程建設與技術創新;密切關注具有明顯退化趨勢的潛在...
推進南繁矽谷等創新基地和甘肅玉米、四川水稻等國家級育制種基地建設,實施“十四五”現代種業提升工程和制種大縣獎勵政策,提升供種保障能力和水平。嚴格市場監管,以智慧財產權保護為重點,淨化種業市場。創新技術裝備。集成整地、播種、管理、收穫全環節高質高效、資源節約、生態環保的糧食標準化綠色高效技術模式,全面推行...
我省自主設計、研發、製造的國內首台智慧型雪蠟車交付國家隊。國家示範鹽穴壓縮空氣儲能調峰電站投運。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14.8件,增長19.8%。創新平台建設提速,國家燃料電池技術創新中心、國家高端智慧型化家電創新中心落戶,全國唯一智慧型製造國家工業設計研究院獲批,2項大科學裝置納入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布局,新增19...
通過技術集成、技術創新以及新成果、新工藝的套用,提高生態修復效果,保障脆弱區自然生態系統和人工生態系統的健康發展。同時,高度重視環境極度脆弱、生態退化嚴重、具有重要保護價值的地區如重要江河源頭區、重大工程水土保持區、國家生態屏障區和重度水土流失區的生態應急工程建設與技術創新;密切關注具有明顯退化趨勢的潛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