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種質廣州甘薯圃於1990年通過國家農業部驗收後成立,是32個國家級無性繁殖作物種質資源圃之一,負責我國甘薯種質資源的收集、整理、保存、研究與分發利用等工作6。保存的資源包括農家品種、育成品種(系)、國外引進品種以及近緣野生種等共有1300多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家種質廣州甘薯圃
- 成立時間:1990年
- 功能:負責中國甘薯種質資源的收集、整理、保存、研究與分發利用等
- 保存資源數:1342份
國家種質廣州甘薯圃於1990年通過國家農業部驗收後成立,是32個國家級無性繁殖作物種質資源圃之一,負責我國甘薯種質資源的收集、整理、保存、研究與分發利用等工作6。保存的資源包括農家品種、育成品種(系)、國外引進品種以及近緣野生種等共有1300多份。
國家種質廣州甘薯圃於1990年通過國家農業部驗收後成立,是32個國家級無性繁殖作物種質資源圃之一,負責我國甘薯種質資源的收集、整理、保存、研究與分發利用等工作6。保存的資源包括農家品種、育成品種(系)、國外引進品種以及近...
“七五”期間,通過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又新建種質圃9個,它們是:廣州野生稻圃、南寧野生稻圃、廣州甘薯圃、武漢水生蔬菜圃、武昌野生花生圃(含南寧分圃)、杭州茶樹圃(含勐海分圃)、鎮江桑樹圃、沅江苧麻圃和呼市多年生牧草圃。“八五”期間,通過國家科技攻關又興建了5個種質圃和2個試管苗庫,它們是:開遠甘蔗圃、...
本書主要選取廣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收集保存的六大經濟作物中具有代表性的部分種質資源進行介紹,分別為花生、玉米、甘薯、馬鈴薯、、特色作物與南藥種質資源。主要從資源分類、來源及特徵特性等方面進行闡述,力求做到圖文並茂、通俗易懂。圖書目錄 前言 花生種質資源 航花2號 航花3號 小黑 粵彩 粵...
NO.1 NO.1是亞麻科、亞麻屬種質。形態特徵 保存單位 河北壩上農科所。
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與集成示範基地建有國家種質資源圃(野生稻、甘薯、香蕉)、華南稻區轉基因水稻中試與產業化基地、農業部國家水稻改良中心廣州分中心、農業部國家油料改良中心南方花生分中心、農業部廣州作物有害生物科學觀測實驗站等國家和省級田間科研條件平台29個;建有面積達6300㎡的廣東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庫,收集...
唐君,女,1960年出生,2007年10月聘為研究員,中國作物學會甘薯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人物簡介 江蘇省植物生理學會會員,徐州市政協第十一、十二、十三屆常委,甘薯品種資源研究室主任。江蘇省“333”跨世紀人才工程三層次培養對象和徐州市優秀拔尖人才。從事甘薯資源研究近三十年,主持和參加國際合作、國家攻關、“948”...
農作物優異種質資源評價規範甘薯 《農作物優異種質資源評價規範甘薯》是2012年9月1日實施的一項行業標準。備案信息 備案號:76326-2020 備案月報: 2020年第9號(總第245號)
對於無性繁殖作物的種質材料,已試驗成功用頂端分生組織培養的方法保存,並已套用於葡萄、甘薯、甘蔗、草莓、蒜等作物。對桑、茶、果樹等多年生作物,一般採用品種資源圃的方式保存種質材料。中國作物種質材料有計畫有組織的保存工作,始於50年代後期。80年代中期,中國農業科學院在北京建成國家種質庫(見彩圖),負責長期...
中國農業科學院甘薯遺傳改良重點開放實驗室成立於2007年8月,主要圍繞甘薯遺傳改良學科發展和國家甘薯產業發展的技術需求,開展甘薯細胞遺傳和分子生物學研究、甘薯主要農藝經濟性狀的遺傳及其利用技術方法研究、甘薯遺傳與育種所需的種質材料的創新研究,為甘薯遺傳改良提供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和新材料;充分利用國內外...
十字花科蔬菜和熱帶蔬菜等的世界種質資源及其分布地區等詳細資訊。 亞洲蔬菜研究發展中心(AVRDC)在中國台灣省、南韓、菲律賓、泰國、印尼和馬來西亞協作研究了大白菜、番茄、甘薯、綠豆和大豆 5種蔬菜作物在熱帶條件下提高產量和營養價值的途徑。這些工作對蒐集、研究改進和利用世界範圍的蔬菜種質資源起了積極作用。
現建有國內的國家種質徐州甘薯試管苗庫,該庫2005年被農業部命名為“國家種質徐州甘薯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2009年被中國農業科學院授牌為“徐州甘薯資源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同年被江蘇省農林廳授牌為“江蘇省甘薯種質資源基因庫”。建成了甘薯種質資源田間圃與試管苗庫雙軌制保存體系,是目前國內保存種類和數量最...
《木薯種質資源表型精準評價圖譜》是一本2022年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松筆 等。內容簡介 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是世界三大薯類(馬鈴薯、甘薯、木薯)之一,起源於熱帶美洲,廣泛栽培於熱帶和部分亞熱帶地區,是熱帶濕地低收入農戶的主要糧食,全世界約有10億人用木薯作食品,尤其是在非洲...
2011年,進行複選圃鑑定,平均鮮薯產量2350千克/畝,比對照廣薯87增產6.5%。2012年,提升至品系鑑定圃進行生產力和抗病性等綜合性狀鑑定,22-5表現鮮薯產量和乾物率高、食味品質突出等優點。2013~2015年,參加多點試驗鑑定。2016~2017年,推薦參加福建省甘薯新品種區域試驗。2020年,通過國家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
作者是王述民、盧新雄、李立會。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種質庫、試管苗庫和種質圃保存的作物種質資源繁殖更新的技術程式、要求與標準,涉及的作物有水稻、小麥、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等60餘種種子繁殖作物,以及蘋果、梨、柑橘、香蕉、甘薯、馬鈴薯、牧草等60餘種無性繁殖和多年生作物。
共育成了木薯、淮山、甘薯、馬鈴薯等薯類作物新品種近30個;育成的桂木薯1號等木薯、桂農薯1號等馬鈴薯、桂淮2號等淮山、“紅姑娘”和桂經薯8號等紅薯品種在生產上大面積套用。研究方向 農業科學研究 發展歷史 國家木薯改良中心廣西分中心於2008年12月18日獲農業部批覆立項,2015年5月竣工驗收,並正常投入使用。
2019年5月,通過國家農業農村部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定名為“石甘薯1號”。特徵特性 農藝性狀:從定植到收穫100天左右。植株匍匐狀,單株主莖數平均3.9個,生長勢中等,匍匐莖1.5米左右。葉片心形,成年葉深綠色,葉脈紫色。花冠漏斗形,整體白色至紫紅色。薯塊下膨紡錘形,薯皮淺紅色,薯肉白色,芽眼較淺,...
全所擁有辦公、實驗大樓面積1800平方米,田間試驗調查工作室800平方米,溫網室400平方米,院內試驗地50000&127;平方米,國家種質廣州甘薯圃和花生野生資源圃設在所內。該所各研究室在“八五”期間共取得科研成果25項,其中國家級1項,部省級11項,育成新品種16個,新品種累計推廣面積超過1000多萬畝,獲得社會經濟效益...
精神文化 院訓:求實、創新、篤行、務農 文化活動 2023年9月23日,廣東省農業科學院廣東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庫、國家野生稻種質資源圃(廣州)、國家荔枝香蕉種質資源圃(廣州)、國家甘薯種質資源圃(廣州)、蔬菜研究所等舉辦系列科普開放日活動。地址 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金穎路29號 ...
劉慶昌一直從事甘薯細胞工程和分子育種研究,先後主持國家“863”、自然科學基金、科技攻關及教育部各類基金、國際合作項目21項。通過這些項目:(1)建立了甘薯及其近緣野生種的細胞組織培養有效植株再生體系和原生質體培養植株再生體系;(2)建立了甘薯及其近緣野生種的體細胞雜交技術體系,首次獲得甘薯組種間體細胞雜種植株...
色的根莖作物特異種質資源庫(如觀賞甘薯種質庫等),為教學和科研提供基礎材料平台以及開展對根莖植物特異性狀的鑑定和利用價值研究,現不僅與國內多家科研單位建立資源共享和引種鑑定等多方位的長期合作關係,而且還與美、日、加、以、韓、埃、塞等國以及國際馬鈴薯中心、國際生物多樣性等國際研究機構建立了廣泛聯繫,...
國家級農作物種質圃:國家種質北京多年生小麥野生近緣植物圃、國家種質海南野生棉圃、國家種質武昌野花生圃、國家種質沅江苧麻圃、國家種質興城梨 蘋果圃、國家種質鄭州桃 葡萄圃、國家種質杭州茶樹圃、國家種質多年生牧草圃、國家種質左家山葡萄圃、國家種質重慶柑桔圃、國家種質鎮江桑樹圃、國家種質徐州甘薯試管苗庫 國家...
分別為主栽油料作物種質創新運城市重點實驗室、甘薯脫毒與套用運城市重點實驗室、主糧作物遺傳育種運城市重點實驗室、果樹種質資源創製與套用運城市重點實驗室、中藥材種質資源創新與利用運城重點實驗室;山西省果樹品種改良和工程技術研發中心、甘薯種質資源收集保護與評價利用資源圃、棉花及各類作物資源種質庫等。
湯浩主持國家農業行業科技計畫項目《馬鈴薯旱作節水栽培技術研究與集成示範》(華東區域)、農業部馬鈴薯產業技術體系福州試驗站、福建省科技重大專項《糧食作物育種技術研究》馬鈴薯專題等10多項。主持及參與選育的馬鈴薯、甘薯等新品種5個。編著出版《果蔗優質高產栽培》,參加編寫《中國人如何吃馬鈴薯》,發表學術論文20餘...
9. 甘薯種質超低溫保存研究進展 10. The effect of accelerated aging on the energy supply of maize seed 11. 水稻在不同氣候區室溫貯藏的適宜含水量及存活特性 12. 國家庫貯藏20年以上種子生活力與田間出苗率監測 13. 利用熱穩定蛋白特異條帶鑑別秈粳稻的方法研究 14.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servation ...
2002年12月6~8日,江蘇徐州甘薯研究中心和江蘇家禽科學研究所增掛“中國農業科學院甘薯研究所”、“中國農業科學院家禽研究所”牌子儀式先後在江蘇徐州市和揚州市舉行。 2002年12月28日,依託我院油料研究所建立的國家油料作物改良中心通過國家農業部驗收。 2003年,國家科技部批准,由華中農業大學和我院油料作物...
53 優質鮮食型甘薯新品種濟薯22號的選育及配套栽培技術 王慶美; 張立明; 郗光輝; 李愛賢; 張海燕; 侯夫雲; 董順旭; 解備濤 中國農學通報 2008(12):193-195 54 多效唑對甘薯試管苗種質保存的影響 張海燕; 王慶美; 張立明; 李愛賢; 侯夫雲; 董順旭 山東農業科學 2008(7):33-34 55 山東省山藥...
劉意,男,博士,現為海南大學園藝學院講師,碩士生導師。人物經歷 教育背景 2019/09-2022/06 長江大學 作物遺傳育種 博士 2016/09-2019/06 長江大學 作物遺傳育種 碩士 2012/09-2016/06 長江大學 作物遺傳育種 學士 學歷:研究生;學位:博士 工作簡歷 2022/07- 海南大學,教師 研究領域 菜用型甘薯種質...
推廣甘薯“五改”技術 推廣稻草還田 推廣茶葉機采技術 推廣稻田害蟲生物防治 枇杷莖尖培養苗術 推廣山地果園噴灌 春煙田套種鳳尾菇 剝粒鳳梨組培苗工廠化生產 大棚生產花卉 推廣蔬菜地膜栽培 推廣茶樹短穗扦插 國家級龍眼種質資源圃 柑桔離體保存種質資源 晉江磁灶龍眼樹(樹齡500年)莆田宋家香千年古荔枝樹 泉州開元寺...
福建省特色旱作物品種選育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擁有“福建省福清市國家級農作物品種區域試驗站”、“國家級鮮食玉米原原種擴繁基地”、“國家級菜用甘薯原原種擴繁基地”及“農業部作物基因資源與種質創製福建科學觀測實驗站”“、國家馬鈴薯產業技術體系福州綜合試驗站”、“國家甘薯產業技術體系南方病害防控”(崗位科學家)等...
1938年,日軍侵入廣州,中山大學西遷雲南,丁穎冒著生命危險搶運稻種和甘薯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校方醞釀再次遷校到海南島時,丁穎為了維護教育事業和國家財產便毅然加入了地下黨領導的護校行列,反對遷校,並不顧身家安危出面保釋為此而被捕的同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丁穎受被任命為中山大學校務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