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國家文化公園,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發掘好、利用好豐富文物和文化資源,讓文物說話、讓歷史說話、讓文化說話,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傳承革命文化、發展先進文化等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舉措,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國家“十三五”時期文化發展改革規劃綱要》確定的國家重大文化工程。
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就是要整合具有突出意義、重要影響、重大主題的文物和文化資源,實施公園化管理運營,實現保護傳承利用、文化教育、公共服務、旅遊觀光、休閒娛樂、科學研究功能,形成具有特定開放空間的公共文化載體,集中打造中華文化重要標誌。
2019年12月5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長城、大運河、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
建設國家文化公園,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推動新時代文化繁榮發展的重大工程。中宣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文化和旅遊部等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各組成單位和有關地方高度重視,密切溝通協調,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有序推進各項工作。長城、大運河、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劃的印發,為沿線省份完善分省份建設保護規劃,推進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提供了科學指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家文化公園
- 提出時間:2017年5月
建設歷程
建設目標
建設內容
文化公園
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包括戰國、秦、漢長城,北魏、北齊、隋、唐、五代、宋、西夏、遼具備長城特徵的防禦體系,金界壕,明長城。涉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山東、河南、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15個省區市。 | ![]() 長城 |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包括京杭大運河、隋唐大運河、浙東運河3個部分,通惠河、北運河、南運河、會通河、中(運)河、淮揚運河、江南運河、浙東運河、永濟渠(衛河)、通濟渠(汴河)10個河段。涉及北京、天津、河北、江蘇、浙江、安徽、山東、河南8個省市。 | ![]() 大運河 |
長征國家文化公園:以中國工農紅軍一方面軍(中央紅軍)長征線路為主,兼顧紅二、四方面軍和紅二十五軍長征線路。涉及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重慶、四川、貴州、雲南、陝西、甘肅、青海、寧夏15個省區市。 | ![]() 長征 |
黃河國家文化公園:擬將河南作為黃河國家文化公園重點建設區,以黃河為軸線,以城市為節點,河南將規劃建設“五區聯動”黃河文化遺產保護廊道。 | ![]() 黃河 |
長江國家文化公園:長江國家文化公園的建設範圍綜合考慮長江幹流區域和長江經濟帶區域,涉及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貴州、雲南、西藏、青海13個省區市。 | - |
品牌傳播
- 數字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