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發布
2001年6月6日,科技部、教育部印發《國家大學科技園“十五”發展規劃綱要》。
檔案全文
國家大學科技園“十五”發展規劃綱要
(2001年6月6日 科技部 教育部印發)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精神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技術創新,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決定》,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明確“十五”期間國家大學科技園的發展目標、指導思想和重點任務,指導和促進我國大學科技園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畫科技教育發展專項規劃》所確定的有關任務,制訂本規劃綱要。
一、形勢與抉擇
今後五到十年,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將處於以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和產業升級為主要特徵的關鍵歷史時期,既面臨著知識經濟所帶來的良好發展機遇,也面臨著加入
世界貿易組織後激烈國際競爭的嚴峻挑戰。江澤民總書記最近在慶祝清華大學建校90周年的講話中指出:“大學應該成為科教興國的強大生力軍。要繼續提高高等教育的質量,加快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努力在全國建設若干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他特彆強調:“一流大學應該站在國際學術的最前沿,緊密結合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依託多學科的交叉優勢,努力進行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特別要抓好科技的源頭創新,並推動科技成果加速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積極興辦大學科技園,把高等學校的人才和技術優勢轉化為產業和經濟優勢,既是黨中央提出的重要任務,也是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高新技術產業化、提高我國技術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客觀要求。
1、興辦大學科技園是加速高新技術產業化的重要戰略舉措
當今世界,知識和技術的更新速度日益加快,科技成果商品化、產業化的周期大大縮短,科技創新將成為未來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導力量,智力資源將是推動社會生產力發展最重要的要素資源,各國綜合國力的競爭,將更加突出地表現為知識創新、技術創新和高新技術產業化的競爭。
我國高等學校凝聚了大量高層次人才,是我國科技事業的重要力量。隨著科技、
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化和知識經濟的發展,高等學校在我國研究開發體系中的地位與作用越來越重要。據初步估算,“九五”期間高等學校承擔了1/2左右的國家基礎性研究項目,1/3左右的國家“863”高技術研究項目,1/4左右的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取得了一大批研究成果,為我國科技事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同時也為發展
高新技術產業提供了良好的基礎。但是,由於受思想觀念和客觀環境的制約,蘊藏在高等學校中的智力優勢遠未得到充分發揮,成果轉化渠道不暢,產業化發展未取得應有的效果。
依託高校學科齊全、人才薈萃、成果纍纍、信息通暢的優勢興辦大學科技園,為科技人才創新創業提供平台,促進高等學校豐富的智力資源與其他社會資源的最佳化組合,是為國內外實踐證明了的推動高新技術成果轉化的有效途徑。因此,積極創造條件大力興辦大學科技園,把蘊藏在高等學校中的智力資源激活、解放出來,變人才和技術優勢為產業和經濟優勢,對於加速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培育新的經濟生長點,提高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2、興辦大學科技園是高校自身改革和發展的重要方向
高等學校是科教興國的強大生力軍,大學的教學、科研工作與社會經濟發展緊密結合,是時代發展的客觀需要,是大學改革和發展的重要方向,是大學教育功能在新形勢下的一種延伸,是我國研究型大學向
世界一流大學邁進的必然要求。大學科技園是大學教學、科研與社會經濟發展結合的視窗。在大學科技園內,高校的科技成果不斷得到轉化,流向企業,拉動高校科研和市場的結合,使高校教學、科研和社會經濟發展形成良性循環。同時,大學科技園為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和成長提供了實踐基地,高校師生通過參與園區創新活動,使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既豐富了高校的教學內容,提高了教學和科研水平,又會促進和帶動學科建設。因此,興辦大學科技園是深化科技和教育體制改革,推動科技、教育與經濟結合的重要措施。
3、我國大學科技園建設和發展已經具備一定基礎
大學科技園是以研究型大學或大學群體為依託,利用大學的人才、技術、信息、實驗設備、文化氛圍等綜合資源優勢,通過包括風險投資在內的
多元化投資渠道,在政府政策引導和支持下,在大學附近區域建立的從事技術創新和企業孵化活動的高科技園。它是高校技術創新的基地、高新技術企業孵化的基地、創新創業人才聚集和培育的基地、高新技術產業輻射催化的基地。
結合具體國情,借鑑國外經驗,我國在建設大學科技園方面進行了十多年的探索和實踐,特別是1999年科技部、教育部組織開展國家大學科技園建設試點以後,全國大學科技園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呈現良好發展勢頭,已經成為各類創新要素資源匯集、融合的新的聚焦點。據2001年初對其中22個大學科技園的初步統計,它們所依託的高校67所,共投入資金170.65億元,其中吸引社會資金約130億元,高校和地方投入約40億元,兩部資助的引導資金僅1500萬元;科技園通過盤活校內及周邊的現有建築,已投入使用的孵化場地近100萬平方米,在建的近160萬平方米;現已入駐企業2778家,其中新註冊的1763家,有459家即將育成出園;這些企業的從業人員6.84萬人,開發的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產品4813個,其中國家重點新產品2191個,申請各類專利9184項,其中已授權專利3482項;2000年園內企業實現銷售收入257億元,比1999年的134億元增長92%。大學科技園建設,不僅大大激發了高校科技力量投身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大業的積極性,為轉化科技成果、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持續健康發展增添了新的活力,而且也為深化高等學校科技、教育體制改革,培養適應新經濟發展要求的複合型人才提供了新鮮經驗。更為重要的是,國家大學科技園試點工作所積累的經驗,為“十五”期間我國大學科技園大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礎。
二、指導思想、建設目標和發展原則
我國大學科技園雖然取得了較快發展,但在總體上還處於發展的初期階段。“十五”期間,是我國經濟和社會大發展的重要時期,是實現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重要時期,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一步完善、對外開放進一步擴大的重要時期。要充分利用日益良好的社會環境條件,抓住機遇,促進大學科技園在“十五”期間取得新的更大發展,為實現“十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作出積極貢獻。
1、指導思想
“十五”期間我國大學科技園發展的指導思想是:以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決定》,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以市場為導向,以營造環境為重點,以技術和制度創新為保證,把大學科技園建設成為
高新技術企業的孵化基地,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基地,高等學校服務經濟建設的視窗和技術創新的示範基地,為發展我國高新技術產業作出積極貢獻。
2、建設目標
“十五”期間我國大學科技園發展的總體目標是:統籌規劃,突出重點,集中力量辦好一批功能健全、管理規範的國家大學科技園,使之成為國家技術創新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和發展我國高新技術產業最活躍的創新源;培育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高新技術企業(集團),培養一大批覆合型創新人才和科技企業家;建立起完善的全國大學科技園組織網路和信息服務網路。同時在有條件的大中城市建設一批具有區域特色的地方大學科技園。
具體發展目標是:
--主要依靠地方和社會力量,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再建設一批大學科技園,其中服務功能健全、管理運行規範、具有示範作用的國家大學科技園達到50個左右,少數要爭取成為在國際上有重要影響的大學科技園;
--大學科技園五年孵化高新技術企業5000家左右,其中在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重點高新技術領域,爭取培育出50家左右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高新技術企業或企業集團,形成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新技術產品並在國內外占有一定市場;
--培養和凝聚一批高素質的科技企業家和創新創業人才,形成一支高水平、專業化的大學科技園管理和服務人才隊伍。
3、發展原則
“十五”期間是我國大學科技園大發展的時期,也是打基礎的關鍵時期,關係到我國大學科技園未來發展的全局。因此,在工作中應堅持以下原則:
一是要堅持統籌規劃,合理布局。要從國家中長期發展戰略需求出發,堅持科學規劃,統籌安排,合理布局,把大學科技園建設與國家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結合起來,與區域經濟發展結合起來,通過與現有資源條件的優勢互補,實現共同發展。
二是要堅持因地制宜,多種模式發展。要結合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探索多種辦園模式。大學科技園既可以辦成綜合性的,也可以辦成專業性的;既可以一校多園,也可以多校一園;既可以與國內企業合辦,也可以與國外企業合辦。
三是要堅持從實際出發,量力而行。要在全面規劃、合理布局的前提下,適當集中資源,培育若干有代表性的示範性國家大學科技園,帶動全國大學科技園發展。
四是要堅持技術創新與體制創新並重,按市場規律辦大學科技園。要以精簡高效為目標建立大學科技園的管理體制和運作模式,逐步形成自我發展能力和良性循環機制。要充分尊重創業者、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服務人員的創造性勞動,正確處理分配關係,積極探索新的分配機制和分配形式,充分調動各類創新人員的積極性。
五是要發揮政府、高校和社會等多方面的積極性。要在各級政府巨觀引導和政策扶持下,明確界定大學科技園的發展方向和功能定位,努力從政策、資金、基礎設施等方面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大學要充分開放信息、研究設施、圖書資料等資源,鼓勵師生到科技園創業。要大力吸引社會力量參與投資和建設,努力把大學科技園建成人才、技術、資本、管理和服務等各類要素資源匯集、融合的良好舞台。
三、重點建設內容
“十五”期間我國大學科技園建設的重點任務是:圍繞轉化科技成果、孵化高新技術企業、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需要,努力做好發展規劃,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強化體制、機制創新,健全支撐服務功能,建立多元化投融資渠道,完善信息服務網路和組織網路,為實現總體發展目標創造條件。
1、做好發展規劃,加速基礎設施建設
大學科技園建設和發展要統籌規劃,量力而行,分步實施。要把大學科技園建設納入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明確大學科技園的發展目標、功能定位、重點任務、扶持政策和組織實施措施。既要做好大學科技園空間布局規劃,也要做好重點培育和發展的技術領域規劃。
要充分挖掘高校自身資源,並積極利用社會資金,加快大學科技園基礎設施建設,形成包括孵化場地、通訊網路等在內的功能配套、設備齊全的基礎設施,為科技人員創新創業提供良好的硬體環境。
2、建立良好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良好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是保障大學科技園健康、高效運行和發展的基礎。大學科技園要根據“精簡、高效、服務”的原則,因地制宜地設立園區管理機構,建立起適應市場經濟規律、有利於“官、產、學、研、金、介、貿”結合的管理體制。大學科技園和依託大學要堅持按經濟規律辦事,以產權為紐帶,以市場為導向,以技術創新為中心,把學校的人才、技術優勢與社會資源結合起來,實現校企之間的緊密合作。
要在大學科技園內進行制度創新。根據現代企業制度的基本要求,培育高新技術企業。要通過產權制度和分配製度的改革,建立產權激勵機制,完善智慧財產權保護制度。通過制度創新激勵技術創新,增強創新創業的內在動力,促進高新技術企業不斷發展壯大。
3、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
要建立完備的支撐服務體系,構建創業平台,整合服務資源,為創新創業者提供全過程全方位服務。大學科技園要吸引諮詢公司、策劃公司、
產品設計公司、會計事務所、律師事務所、金融機構、資產評估中心、測試中心、人才培訓中心、
信息網路中心、技術交易中心等服務機構入園,為園內企業提供優質服務。要吸引高水平的研究開發機構入園,並在園內集聚一些大型高科技企業集團和眾多的高科技小企業,達到數百家企業以上的規模,以加快園區聚集效應和創新網路的形成。
努力營造有利於創新創業的人文環境。要弘揚創新創業精神,促進大學文化和企業文化的融合,努力營造標新立異、兼收並蓄、勇於創新、堅韌不拔、容忍失敗、尊重個性、團結協作和寬鬆自由的創新創業氛圍。
4、建立大學科技園孵化器,培育高技術企業,培養創新創業人才
孵化和培育高新技術企業是大學科技園最基本的功能。大學科技園建設初期,首先要加強高新技術企業孵化器建設。要根據依託高校技術和人才的優勢和特〖BFB〗點,建立綜合型、專業型等各種不同形式的孵化器,完善孵化功能,為創新創業者提供良好的空間環境和服務條件,實現全程化、多方位的服務,使高科技企業順利渡過初創期,提高孵化成功率。
科技型中小企業是大學科技園中最具成長性和最有活力的因素。大學科技園要發揮靠近創新源頭的優勢,創造有利條件,吸引包括畢業生、在職教師、在校學生和歸國留學人員在內的各類創業者到園內創辦科技企業。
孵化高新技術企業的過程也是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過程。要通過企業孵化和市場經濟實踐,使大批有作為的科技企業家和發明家在大學科技園裡不斷湧現出來。要注重培育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懂經營、善管理、掌握現代科技知識的複合型人才。
5、建立風險投資機制
要通過多元化的投融資渠道,建立風險投資機制。要逐步建立創業孵化種子資金,並加強與金融、投資機構的合作,建立健全包括創業投資、科技型中小企〖BFB〗業創新基金、創業孵化資金、擔保資金等為內容的創業資本市場,為孵化和培育科技企業提供投融資服務。要積極吸引社會企業向園內技術創新項目和高科技小企業投資,把風險投資公司引入科技園,並為風險資本公司運營和發展創造良好條件。同時,積極利用國內外股票市場和產權交易市場融通資金,逐步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創業投資機制。
6、加強信息服務網路和組織網路建設
推動大學科技園信息服務網路建設,是“十五”期間我國大學科技園建設的重要任務。要利用先進的信息網路技術,建立起為創業者和高科技中小企業提供信息服務的平台,為推動產學研結合提供一個高效、便捷的信息通道。同時,積極籌備建立全國大學科技園協會,加強大學科技園之間的合作與交流,並與國際上的同類組織建立合作渠道。
四、相關措施
“十五”期間,科技部、教育部將積極協調相關方面,進一步採取措施加強對大學科技園工作的指導和支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勵各大學科技園通過技術和制度創新,激發師生創新創業的積極性、創造性,積極借鑑國外大學科技園的成功經驗,從理論和實踐上探索一條適應我國國情的大學科技園發展之路。
1、加強巨觀指導
大學科技園是國家技術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高新技術產業化環境建設的重要內容。要把大學科技園建設納入國家“十五”科技發展規劃和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畫,以國家意志強化巨觀指導和調控,加大扶持力度。
科技部、教育部將加強對大學科技園工作的指導,並根據《
國家大學科技園管理試行辦法》和考核指標體系,按照“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定期評估,優上劣下”的原則,對國家大學科技園實行動態管理,促進大學科技園建設與發展逐步走向規範化和制度化。
加強大學科技園發展戰略研究,動態跟蹤園區發展,及時提出推動大學科技園發展的政策建議,力爭從國家層面上出台一個加快大學科技園建設發展的政策,推動國家有關部門儘快啟動二板市場,爭取國家大學科技園企業優先上市。
2、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要依靠各級政府,深入落實中央《決定》精神,切實把大學科技園建設和發展納入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在年度預算中安排經費,加大投入,支持大學科技園重點建設項目,在建設用地、激勵政策等方面對大學科技園給予優惠和支持。
各級科技、教育行政部門要為大學科技園建設和發展提供專項支持,支持大學科技園孵化器建設和技術創新項目。
國家和地方建立的
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要積極扶持大學科技園的技術創新項目。“十五”期間,國家每年將投入一定經費支持國家大學科技園發展。
3、深化高校體制改革,鼓勵師生創新創業
高等學校通過深化改革,向大學科技園充分開放人才、技術、實驗設施、文化氛圍等綜合資源,以產權為紐帶,通過市場運作把學校的人才、技術優勢與其他社會資源結合起來。
要建立產權激勵機制,通過股份、期權等分配方式,激發師生創新創業的積極性、創造性,將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結合起來,形成一種創業致富、創業成才為榮的文化氛圍。
4、加強國際合作以官方和民間等各種渠道,推動我國大學科技園與世界著名大學科技園的合作,吸收國外成功的管理經驗,引進國外風險投資資金,並探索與國外共建大學科技園。組織大學科技園管理人員到國外考察、培訓,提高管理人員的業務素質和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