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十四五”時期哲學社會科學發展規劃

國家“十四五”時期哲學社會科學發展規劃於2022年4月由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家“十四五”時期哲學社會科學發展規劃
  • 頒布時間:2022年4月
規劃印發全文,規劃解讀,規劃問答,

規劃印發全文

2022年4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國家“十四五”時期哲學社會科學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圍繞貫徹落實黨中央提出的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戰略任務,對“十四五”時期哲學社會科學發展作出總體性規劃。

規劃解讀

《規劃》要求,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立足中國、借鑑國外,挖掘歷史、把握當代,關懷人類、面向未來,以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為主題,以提升學術原創能力為主線,以加強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建設為支撐,以重大項目、重點工程、重要平台為牽引,以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為動力,努力建設學科布局優、學術根基牢、科研水平高、服務能力強、國際影響大的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思想和智力支持。
《規劃》明確,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工作的方方面面;堅持“二為”方向、“雙百”方針,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研究導向;堅持內涵式發展,增強哲學社會科學持續發展能力;堅持守正創新,增強哲學社會科學的主體性、原創性;堅持統籌協調,形成統一領導、分工合作、科學高效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格局。
《規劃》強調,要切實發揮馬克思主義對哲學社會科學的引領作用,深入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深化拓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闡釋,形成黨的創新理論學術支撐體系。要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
《規劃》指出,要加快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建設。按照突出優勢、拓展領域、補齊短板、完善體系的要求,促進基礎學科健全紮實、重點學科優勢突出、新興學科和交叉學科創新發展、冷門學科代有傳承,打造具有中國特色和普遍意義的學科體系;創新學術理論體系、學術研究組織體系、學術平台支撐體系、學術評價考核體系,增強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主體性、原創性、本土化和競爭力;堅持以中國傳統、中國實踐、中國問題作為學術話語建構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提煉出具有中國特色、世界影響的標識性學術概念,加快中國學術走出去步伐,深化人文交流,在博採眾長中形成中國學術的大視野、大格局。
《規劃》提出,要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著力打造一批具有重要決策影響力、社會影響力、國際影響力的新型智庫,為推動科學民主依法決策、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升國家軟實力提供支撐。
《規劃》提出,要加強新時代哲學社會科學人才隊伍建設,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實施以育人育才為中心的哲學社會科學整體發展戰略,建設種類齊全、梯隊銜接、結構合理、專業突出的哲學社會科學人才體系。

規劃問答

1.問:請簡要介紹一下《規劃》編制的背景和意義。
答: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對研究制定哲學社會科學發展戰略和發展規劃提出明確要求,強調要加強頂層設計,統籌各方面力量協同推進。2017年3月,黨中央印發《關於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意見》。2018年1月,黨中央決定成立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領導小組,統一指導和協調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其中一項重要職責就是研究制定國家哲學社會科學發展中長期規劃。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立足職能定位,負責牽頭編制《規劃》,於2020年組織開展全國性社科大調研,摸清基本情況,為編制工作打下堅實基礎。2021年,組織召開10餘場專題研討會,廣泛徵求有關部門、科研機構和專家學者的意見建議,積極回應社科界的普遍關切,努力使《規劃》在同黨和國家現行政策相銜接的前提下,更加符合實際,並力求有所創新。
區別於以往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規劃》是第一部國家層面的哲學社會科學發展規劃,也是我國“十四五”時期發展規劃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規劃》突出國家站位、強調統籌協調、堅持問題導向、力求務實管用,旨在圍繞未來5年我國發展面臨的深刻複雜國內外形勢、哲學社會科學發展面臨的任務要求,促進哲學社會科學與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人才強國戰略、文化強國戰略等深度融合,發揮哲學社會科學在推動理論創新、服務科學決策、提升文化軟實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動“十四五”時期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
2.問:“十四五”時期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總體要求和發展目標是什麼?
答:《規劃》著眼“十四五”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大局,以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為主題,以提升學術原創能力為主線,以加強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建設為支撐,以重大項目、重點工程、重要平台為牽引,以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為動力,努力建設學科布局優、學術根基牢、科研水平高、服務能力強、國際影響大的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思想和智力支持。
《規劃》明確,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二為”方向、“雙百”方針,堅持內涵式發展,堅持守正創新,堅持統籌協調。“十四五”時期,哲學社會科學的發展目標是,馬克思主義在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指導地位進一步鞏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學理化闡釋、學術化表達、大眾化傳播持續深化;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基本體系建設全面加強,形成布局合理的學科體系、植根中國的學術體系、融通中外的話語體系;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工程取得實質性進展,學術原創能力和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重大科研攻關項目取得重要突破,在若干優勢領域打造具有國際影響的中國學派;人才隊伍總體素質持續提升,在各學科領域湧現出一批領軍人才、中青年骨幹人才和有潛力的後備人才;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更加健全,基本形成符合哲學社會科學發展規律、有利於調動各方面積極性的科研規劃、考核評價、績效管理、經費投入、學術誠信等制度體系。
3.問:《規劃》對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在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指導地位提出哪些舉措?
答:《規劃》提出,要切實發揮馬克思主義對哲學社會科學的引領作用,深入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加強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研究,加大經典著作編譯和研究力度,完善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體系,繼續推進全國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夯實馬克思主義相關理論在各學科中的基礎地位,把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貫穿到學科建設、教材編寫、課堂教學、課題研究、學術交流、成果評價等各環節。要深化拓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闡釋,從理論主題、體系框架、邏輯結構、概念範疇等方面作出有深度的學理闡發,更好引領相關學科的學術研究、知識建構、教材編寫;建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院),加強習近平總書記著作的編輯、出版、宣傳、研究、譯介工作,加強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文獻資料庫和理論文庫建設。要以學術創新支撐和推動黨的理論創新,深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規律研究,深化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研究,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研究,深化中華文明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關係研究,深刻解讀中國奇蹟背後的道理、學理、哲理,推動用發展著的理論指導新的實踐。要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理論課,統籌推進大中國小思政課一體化建設,調整完善思政課課程體系,加強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組織實施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研究專項等。
4.問:《規劃》圍繞加快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建設,提出哪些目標任務和政策措施?
答:《規劃》把“三大體系”建設作為核心任務和主體部分,進行系統深入的闡述。在學科體系建設方面,要按照突出優勢、拓展領域、補齊短板、完善體系的要求,促進基礎學科健全紮實、重點學科優勢突出、新興學科和交叉學科創新發展、冷門學科代有傳承,打造具有中國特色和普遍意義的學科體系;要最佳化學科設定和布局、鞏固學科發展基礎、提升學科發展質量、加快學科交叉融合創新、加強教材體系建設。在學術體系建設方面,要深入實施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工程,增強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主體性、原創性、本土化和競爭力,發展中國理論,繁榮中國學術;要創新學術理論體系、學術研究組織體系、學術平台支撐體系和學術評價考核體系。在話語體系建設方面,要堅持以中國傳統、中國實踐、中國問題作為學術話語建構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強話語體系建設和創新,提煉出具有中國特色、世界影響的標識性學術概念,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發展優勢、文化優勢轉化為理論和話語優勢;要推進政治話語學理化、學術話語大眾化、中國話語國際化,完善話語體系建設工作機制。
圍繞“三大體系”建設的目標任務,《規劃》還有針對性地提出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比如,圍繞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提出38個研究主攻方向;圍繞中華學術傳承創新,列出28個重大學術和文化工程項目;圍繞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綜合性、複雜性問題,加快學科交叉融合創新,提出指導建設一批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實驗室。
5.問:《規劃》對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提出哪些要求和工作重點?
答: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是黨中央立足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著眼為改革發展聚智聚力而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規劃》提出,要著力打造一批具有重要決策影響力、社會影響力、國際影響力的新型智庫,為推動科學民主依法決策、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升國家軟實力提供支撐。一是深入推進國家高端智庫建設,全面總結國家高端智庫建設試點經驗,進一步提升高端智庫建設質量,聚焦關係全局、關係長遠的重大戰略問題,加強智庫聯合研究攻關,切實提升服務中央決策的能力和水平。二是推動各類新型智庫建設,形成以國家高端智庫為引領,各層次、各類別、各領域智庫協調發展的中國特色新型智庫體系,深入實施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建設推進計畫,建設高水平科技創新智庫和企業智庫,加強對社會智庫的規範和引導。三是加強對智庫建設的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充分發揮國家高端智庫理事會作用,強化政策協調、工作推動、考核評估職能,加強對新型智庫建設的科學規劃和分類指導,完善不同類型智庫的差異化政策供給,健全中國特色新型智庫評價體系,建立適合不同類型智庫特點的考核體系和考核方式。四是營造智庫健康發展的良好環境,健全決策諮詢程式,建立黨委和政府決策、智庫研究與社會實踐高效互動的決策諮詢服務供給體系,推動決策部門加強與智庫的信息共享和互動交流,實施中國特色新型智庫高端人才培養規劃,形成開放、競爭、流動的智庫人才格局。
6.問:在加強新時代哲學社會科學人才隊伍建設上,《規劃》作出哪些安排?
答: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要培養造就大批哲學家、社會科學家、文學藝術家等各方面人才。《規劃》提出,要堅持黨管人才原則,貫徹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方針,實施以育人育才為中心的哲學社會科學整體發展戰略,建設種類齊全、梯隊銜接、結構合理、專業突出的哲學社會科學人才體系。一是加強人才隊伍思想政治建設,增強哲學社會科學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和情感認同,構建學科、學術、學生一體化的哲學社會科學人才培養模式,突出思想引領,加強道德修養,提升人文素養,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二是推進人才體系建設,研究編制哲學社會科學人才發展規劃,推進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工程,穩定和壯大哲學社會科學隊伍,加強對青年人才的扶持,培育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團隊,培養拔尖領軍人才,引進海外高端人才。三是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推進人才評價制度改革,建立規範的人才激勵機制,深化收入分配機制改革,完善優秀人才表彰獎勵制度,建立健全人才有序流動和動態最佳化機制,探索人才共享機制,促進人才資源有效配置。四是加強哲學社會科學學風建設,健全科研誠信管理制度,構建教育、自律、監督、懲治一體化的科研誠信體系,建設覆蓋全面、共享聯動、動態管理的科研誠信信息系統,在項目申報、職稱評聘、獎勵評定等工作中,加大對學術不端行為的處理問責力度。
7.問:如何保障《規劃》的目標、任務和舉措落實到位?
答:《規劃》強調,要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建立健全黨委統一領導、部門分工負責、各方積極參與的體制機制。一是加強黨的領導,建立領導和推動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常態化機制,貫徹黨的知識分子政策,充分調動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的積極性創造性。二是完善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工作體系,發揮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領導小組的統籌指導作用,加強省級哲學社會科學工作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建設,推動地方哲學社會科學特色化發展,支持中西部地區、東北地區、邊疆民族地區哲學社會科學發展。三是健全哲學社會科學發展服務保障機制,深入推進科研管理領域“放管服”改革試點,建立適應國家發展形勢和哲學社會科學實際需要的經費投入機制,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對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予以持續穩定支持,建立體現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特點的項目管理體系,擴大科研項目經費管理自主權,實行項目經費包乾制試點。四是促進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內涵式發展,完善以年度項目和重大項目為主體的資助體系,全面實施績效管理,健全差異化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探索建立成果分類評價標準,建設項目成果出版物專庫。五是引導學術社團健康有序發展,加強政治引領、工作指導和協調服務,對優秀社科學術社團給予獎勵性經費補助。
《規劃》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從戰略和全局高度深刻認識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重要意義,把《規劃》提出的目標任務納入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切實履行主體責任,抓好落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