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自然資源,民族人口,基礎設施,文化教育,基層組織,經濟建設,發展重點,基層組織,人文地理,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村務公開,地圖信息,
自然資源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社區國土面積4.02平方公里,有耕地總面積911畝(其中:水田591畝,旱地320畝),人均耕地0.27畝,主要種植水稻、蔬菜等作物;擁有林地1669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92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1畝,主要種植梨、李子、橘子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362畝,其中養殖面積142畝;其他面積3038畝。
民族人口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社區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834戶,共鄉村人口4697人,其中男性2490人,女性2207人。其中農業人口3321人,勞動力1860人。該社區以漢族為主,部分少數民族混居,其中傣族90人。
基礎設施
截止2008年底,該社區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多數主要道路有路燈,有834戶通自來水,不存在飲水困難。有834戶通電,有834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834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100%和10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71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560戶(分別占總數的85.13%和67.15%)。該社區進村道路為柏油、水泥路面,社區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公里,距離集貿市場0.30公里。全社區共擁有汽車33輛,拖拉機11輛,機車550輛。
文化教育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社區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400平方米,擁有教師14人,在校學生290人,距離區一中1.2公里,義務教育在校學生630人,其中小學生480人,中學生150人。該社區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業餘文娛宣傳隊4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基層組織
經濟建設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4個,下設7個黨小組,共有黨員96 人,少數民族黨員7人,其中男黨員74人、女黨員22 人。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17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28人。
人文地理
石洞寺:在圈掌社區南三公里處飛龍峰下,因有十四個石洞而得名。洞內有石床石洞,相傳是土司避暑之地。
革命烈士陵園。位於鳳翔街道圈掌南2公里處的飛龍峰麓。建於1975年,占地8.5畝。有烈士紀念碑一座,高19米,寬1.66米,塔基寬12.5米。內建有烈士墓25冢,四旁植有松柏花卉,建有亭閣噴泉,為鳳翔街道境內遊覽或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勝地之一。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第二、三產業。2009年主產業全村總收入1545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58.74%。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業人口3339人,839戶,勞動力 1900人。該村以漢族為主,部分少數民族混居,其中傣族90人。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27 人,占人口總數的4.08%;參加農村合作醫療3321人,參合率100%。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街道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9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街道衛生院1公里。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8個,多數村建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9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547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211.145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2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 ,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是,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
地圖信息
地址:臨滄市臨翔區綠樹巷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