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體表面分子組裝》是2014年5月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萬立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固體表面分子組裝
- 作者:萬立駿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5月
- ISBN:9787030404169
《固體表面分子組裝》是2014年5月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萬立駿。
《固體表面分子組裝》是2014年5月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萬立駿。內容簡介固體表面分子吸附組裝/自組裝是化學、物理、材料、納米和生物等科學領域的重要研究課題,也是創造新物質的重要手段和技術方法之一。本書介紹固體表面...
《納米科學與技術:固體表面分子組裝》是2014年在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該書作者是萬立駿。本書通過介紹固體表面分子吸附組裝的基礎知識、研究方法等探討固體表面分子組裝體系的組裝規律。內容簡介 固體表面分子吸附組裝/自組裝是化學、物理...
抗菌肽經自組裝單分子層連結到固體表面,我們套用SFG研究了連結分子的聚乙二醇(PEG)片段長度和多肽連線位點對固定多肽分子結構的影響。主要結果有長PEG鏈(PEG2K)連線的多肽分子Cecropin P1在水環境下呈現無序結構,而由短EG鏈(EG4)...
來自環境的外來原子或分子由於物理作用和化學作用粘附於固體表面的過程稱為吸附。吸附物可在固體表面形成無序的或有序的覆蓋層。有序覆蓋層一般形成重構結構,其二維周期不同於襯底的周期。研究表面結構的最有效的實驗手段是低能電子衍射,...
自組裝單分子膜是指有機物分子在溶液或氣相中自發地吸附在固體表面上所形成的緊密排列的二維有序單分子層,其厚度為零點幾納米到幾個納米。影響因素 自組裝膜的結構和特性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如基底表面性質、溶液性質(濃度、pH值等)...
利用與此相關的納米技術和獨特的單分子表面組裝技術,成功獲得了在不同條件下固體表面的有序原子分子層,並成功研究了有機固體和表面大分子的表面結構及分子組裝結構。利用STM、AFM及其它多種物理、化學和生物技術方法,在分子水平上系統地...
《多酸在二氧化鈦納米晶表面的自組裝》是依託山東大學,由王一峰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中文摘要 陰離子在固體材料表面的自組裝,是材料表面修飾和功能化、催化、電荷轉移、納米檢測、電化學等領域的重要內容。以往成功的陰離子自組裝...
7.4 樹枝狀分子在固體表面的組裝——表面的納米圖案化 7.5 樹枝狀分子在溶液中的超分子組裝 7.6 展望 參考文獻 第8章 無機/有機納米複合體薄膜 8.1 納米微粒的層狀自組裝方法 8.2 納米微粒層狀自組裝膜的結構 8.3 ...
3.3.5 LB界面組裝領域的其他經典研究內容 165 3.4 LB界面組裝領域的發展新動向 166 3.4.1 破裂的LB膜 166 3.4.2 LB界面組裝體系的超分子手性 167 參考文獻 175 第4章 固/液界面的分子組裝 185 4.1 固體表面性質 185 4....
靜電逐層自組裝是利用兩個帶有相反電荷的聚電解質的靜電相互作用,通過逐層吸附的方式組裝在經過表面處理的帶電固體基質表面,從而形成納米級的聚合物薄膜。分子靜電自組織是一種鍍膜方法。將靜電處理過的基底往復浸入兩種帶相反電荷的膠體...
DNA 分子連線到不同固體表面是通過生物素-鏈霉抗生物素蛋白、地高辛免疫的特異反應來實現的, 這類方法至今仍是這個領域的常用方法。整個體系的組裝在溶液中完成, 在外加磁力的作用下, DNA 被拉伸, 藉助於顯微鏡, 就能測量到小球的位移...
結合原位氧化及陽極化處理,分別獲得了靜態水接觸角為17°的強親水性表面及157°的超疏水表面。利用製備得到的單分子自組裝改性表面考察硅藻在不同潤濕性表面的初始附著行為,發現疏水的表面更利於硅藻的初始附著,但附著強度較低,且疏水...
本項目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礎上,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成果: (1)多巴胺在溶液中發生複雜的氧化、成環和分子重排,形成低聚體,進一步通過非共價相互作用沉積並緊密結合在被接觸的固體表面,這種沉積層具有很多納米級孔洞,用於製備以PDA沉積...
納米顆粒表面配體的置換反應是納米顆粒功能化的重要途徑。配體置換反應既不同於金屬離子的配位反應,又不同於金屬平板表面的分子組裝。本申請擬用表面增強拉曼散射光譜(SERS)與質子固體核磁共振譜表征納米顆粒表面受限態及表面曲率對受限態...
《電場輔助、溝槽引導一維金屬納米結構的自組裝製備》是依託南京大學,由孟祥康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通過自組裝方法在固體表面構築一維納米結構是納米科技的重要研究領域。目前自組裝構築一維納米結構主要基於模板法,但該方法...
分子電子技術的套用涉及諸多方面,當前主要包括:合成與製備分子材料、組裝分子器件、製造微型機電系統等。一、分子材料 分子材料即納米材料,它包括:納米微粒和納米固體。納米微粒是指特徵尺寸在1—100nm之間的納米粉體,它們可以是金屬、...
初步實現了固體表面不同種類催化活性中心的可控組裝、揭示了這些活性中心在系列目標反應中的協同作用機理;建立並完善了組裝後負載型催化劑的表征方法、活性檢測方法和反應機理的原位表征手段。在本項目的資助下,先後發表SCI論文23篇(其中一...
研究怎樣利用外力,如電場控制分子陀螺儀的旋轉和速度,以及研究方法的建立。初步研究將合成的分子馬達固定在固體表面如金和氧化鋯表面,開展對單個分子馬達的在電場的單方向轉動行為進行初步基礎研究,探索它們在納米領域的套用。
傳統工藝LiF溶解HF再與PF5反應生成六氟磷酸鋰。黃銘鋰能源無氫氟酸工藝採用PF5與LiF直接反應,用溶劑將分子表面生成的六氟磷酸鋰脫開使反應繼續進行,最終完全反應。這就是一個連續的工業化分子製造過程。案例三用分子製造原理來分析煉鐵...
其次,以修飾後的Mn12複合物為功能性構築基元研究其在溶液及界面的自組裝行為,了解其組裝特點及自組裝規律,進而發展自下而上的分子自組裝方法。最終,利用自組裝方法在納米及介觀尺度內實現Mn12複合物在固體基底表面的有序和可控組裝,...
分子在表面上通過自我識別,自發形成有序化組織體。研究固體表面分子自組裝對於理解分子間相互作用特別是弱相互作用在有序組織體中的重要角色,對於在表面構築新型功能性微納結構和探索自組裝的自然原理等有長遠而重要的意義。這方面的研究...
在摩擦學領域,Langmuir首次報導脂肪酸單分子層向固體基底的轉移,並對固體基體的表面性質產生很大影響的研究結果時,就曾指出這種單分子膜可以減小滑塊間的摩擦和磨損。十多年後,Hardy和Beek等又相繼發現,長鏈極性分子的單分子膜可以減小...
1992年畢業於吉林大學化學系物理化學專業,1997年、2000年在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分別獲得理學碩士、博士學位,研究生期間利用掃描隧道顯微鏡系統地研究了固體表面有機分子吸附自組裝結構的熱力學及動力學行為。2000年8月至2006年3月期間先後...
化學外延主要是對固體基底表面進行化學修飾,使基底表面的化學性質呈有序圖形化,從而對嵌段共聚物各個嵌段的自組裝起化學誘導的作用。化學外延保持了DSA(定向自組裝)固有的優點,同時,相比於製圖外延,可以有效避免光刻模版溝槽的限制,有...
它將大量探針分子固定於支持物上,然後與標記的樣品進行雜交,通過檢測雜交信號的強度及分布來進行分析。基因晶片通過套用平面微細加工技術和超分子自組裝技術,把大量分子檢測單元集成在一個微小的固體基片表面,可同時對大量的核酸和蛋白質...
萬立駿發展了ECSTM的高分辨穩定成像技術和表面分子組裝的系列方法,提出了基於不同相互作用的表面分子吸附和組裝規律,並套用於表面分子組裝、組裝結構轉化和原子分子遷移等基本物理化學問題研究。研究了多種類型手性分子的表面吸附和STM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