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態反應

固態反應

固態反應是指不同金屬或化合物通過固態互擴散反應的過程。主要用於製備非晶態薄膜或非晶粉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固態反應
  • 外文名:Solid state reaction
  • 學科:冶金工程
  • 領域:冶煉
  • 始於:1981年
  • 作用:製備非晶態薄膜或非晶粉末
簡介,固態反應周期層片型結構,實驗方法,結果與分析,總結,

簡介

由於此法形成非晶態不需要從熔體急冷,從理論上講,成品不受尺寸限制,可以製成大塊非晶體。非晶體的形成是在遠低於熔點溫度下進行的,整個反應過程只涉及固相。固態反應非晶化研究始於1981年。1983年由R.B.施瓦茨(Schwarz)等人在研究金翎(Au-La)多層膜時發現Au-La擴散偶在125℃以下退火產物為非晶。同年C.C.科克(Koek)等人用機械合金化法將Ni6、Nb4、金屬粉末製成非晶質。固態反應非晶化的基本條件是:實驗開始的亞穩晶態相與相應的非晶態相比,具有較高的自由能。

固態反應周期層片型結構

固態反應周期層片型結構是一類高度規則的微納米級自生成複合多層膜結構,膜層界面結合良好,是未來功能薄膜材料製備技術的發展方向之一。“擴散應力模型”解釋了固態反應周期層片型結構的形成機理,並對新體系的微觀結構特徵給出了預測。本工作利用掃描電鏡與能譜儀(SEM-EDS),研究了Zn/Ni3Si固態反應體系的周期層片結構,證實了Zn/Ni3Si體系周期層片型結構的形成特徵符合擴散應力模型的預測。
固態反應周期層片型結構是由K. Osinski等人在1982年發現的,目前己知能夠形成周期層片結構的固態反應體系有:Zn/Fe3Si, Zn/Co2Si, Zn/Ni3SiZ, Mg/NiSOCozoFe3o, Ni/SiC, Pt/SiC, Co/SiC, Mg/Si02,AI/UoMo. AI/(Ni,W), Zn/Ni3Si,以及最近發現的Zn/CuxTiy反應體系。

實驗方法

本實驗所用樣品CuXTiY合金採用純度≥99.99wt.%的金屬欽片和銅絲按一定比例真空熔煉配製而成。Ni3Si合金採用純度≥99.99%的金屬鎳塊和晶體矽片真空熔煉配製後,封裝真空石英管,在1073K保溫14天后取出。為保證反應界面結合良好,採用瞬間液接法(melting contact method)製備Zn/CuxTiy擴散偶和Zn/Ni3Si擴散偶(Zn的純度99.999wt.%)。各組擴散偶在663K保溫不同時間段後取出空冷。金相處理後,採用場致發射掃描電鏡((SEM, Zeiss SIGMA)觀察擴散偶的反應區形貌,並利用能一潛分析儀(EDS, TEAM EDS)分析相區成份。

結果與分析

通過高倍掃描電鏡觀察和能譜分析,證實了Zn/Ni3Si體系周期層片型結構在最初形成的階段是由單相層片和雙相層片交替構成的,符合擴散應力模型的預測。在反應擴散的過程中,Zn/Ni3Si體系周期層片型結構會進一步發生相變,逐漸由單雙相交替結構轉變成由兩類成份不同的單相層片交替構成。在Zn/CuxTi、固態反應體系中,我們也發現了類似的相變過程。

總結

綜述了固態反應周期層片型結構的最新研究工作進展。實驗證實了Zn/Ni3Si體系周期層片型結構在最初形成的階段是由單相層片和雙相層片交替構成的,符合擴散應力模型的預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